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护理资源管理配置重症监护护理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被引量:8
1
作者 曹起云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8期20-24,共5页
目的对比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资源管理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55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重症监护护... 目的对比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ICNSS)与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资源管理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55例ICU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设为观察组,按照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量表对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并根据其结果对相关护理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另择取同期55例ICU患者作为对照组,并采用动态监测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标准对护理工作量进行评估,同时根据其评估结果对相关护理资源进行配置。记录两组ICU患者此次总体住院时间、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医疗费用以及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等,同时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住院费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在整体护理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23.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0.00%(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质量、护理文书质量、抢救物品和消毒隔离5方面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对此次人力资源配置满意度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护士的80.00%(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7.2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3%(P<0.05)。结论 ICNSS在ICU护理资源管理配置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优于APACHE II评分,临床可考虑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护理资源管理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Ⅱ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
2
作者 张茹丽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17期3222-3225,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选取同期74例重症肺...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四项、D-二聚体(D-D)水平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平舆县中心医院收治的74例老年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选取同期74例重症肺炎患者、74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D水平以及APACHEⅡ评分,并分析其关联性。结果与重症肺炎患者、健康体检者比较,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PT、TT、APTT延长,D-D水平升高,Fib水平下降(P<0.05)。74例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中存活47例,死亡27例。与死亡患者比较,存活患者PT、TT、APTT缩短,Fib水平升高,D-D水平下降,APACHEⅡ评分降低(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PT、TT、APTT及D-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Fib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CHF合并重症肺炎患者凝血四项、D-D水平会发生改变,与APACHEⅡ评分具有一定相关性,对预测死亡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重症肺炎 凝血四项 D-D水平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系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Ⅳ评分模型在老年重症医学科中的验证 被引量:2
3
作者 董家辉 莫泽珣 +3 位作者 孙照琨 孙杰 曾安 郭振辉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7年第6期410-413,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Ⅳ评分模型的精确度以及是否适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21例重症老年患者,计算入住ICU 24 h内的APACHEⅣ评分,通过受试... 目的研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Ⅳ评分模型的精确度以及是否适用于老年重症患者。方法前瞻性观察2011年7月至2015年7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老年重症医学科收治的421例重症老年患者,计算入住ICU 24 h内的APACHEⅣ评分,通过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ROC AUC)和Hosmer-Lemeshow(HL)检验分别检验模型的辨别力和校准,标准化死亡比值(SMR)检验模型预测群体死亡率的准确性,并计算模型的Brier评分(BS)。结果 421例老年重症患者,住院死亡率为33.3%(140/421)。APACHEⅣ模型辨别力为良好到优秀(AUC=0.82,95%CI:0.78~0.86),模型的HL检验显示校准不适(χ~2=20.49,P=0.009)。BS显示模型良好的精确度(BS=0.18),但APACHEⅣ模型可能低估老年重症患者住院死亡率(SMR=1.50,95%CI:1.30~1.70)。结论在老年重症患者中,APACHEⅣ模型显示优秀的辨别力,但模型校准不良同时低估住院死亡率。老年专科患者使用危险预测模型前应验证模型并使用定制化模型拟合预测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老年 住院病死率 预后评估 验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联合诺顿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敬花 朱明丽 +1 位作者 柴惠红 黄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联合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又称NORTON评分)在ICU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治疗的130例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观察组患者每天进行动态APACHEⅡ及NORTON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调整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对策;对照组患者按疾病种类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危重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自身成就感、压力感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压疮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其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压力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NORTON评分的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护士对疾病严重程度的评估能力,并指导护理人力的合理调配,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或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自身的成就感以及护士长对护理质量检查的满意度,减轻护士的压力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诺顿压疮发生危险因素量化评估 压疮 满意度 成就感 压力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NGAL、Ccr、降钙素原联合APACHEⅡ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预后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崔超 李劭凝 马建华 《临床误诊误治》 2025年第3期73-77,88,共6页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μNGA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钙素原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4年6... 目的探讨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μNGAL)、内生肌酐清除率(Ccr)、降钙素原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对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患者生存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4年6月收治的120例SA-AKI患者,根据28 d生存状态将患者分为生存组79例和死亡组4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分析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μNGAL、Ccr、降钙素原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SA-AKI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120例SA-AKI患者28 d内病死率为34.17%(41/120)。μNGAL、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血肌酐水平和APACHEⅡ评分是SA-AKI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cr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是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P<0.05,P<0.01)。μNGAL、APACHEⅡ评分、Ccr、降钙素原水平联合预测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大于单独指标预测。结论μNGAL、降钙素原、Ccr水平和APACHEⅡ评分对SA-AKI患者生存预后有一定的预测能力,且联合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脓毒症 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内生肌酐清除率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受试者工作特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效果及高危因素分析
6
作者 徐静 沈平雁 +2 位作者 马晓波 陈晓农 张文 《中国血液净化》 2011年第6期298-301,共4页
目的分析针对手术后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在手术后CRRT重症患者中的... 目的分析针对手术后患者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在手术后CRRT重症患者中的评估效果。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2004年至2007年手术后行CRRT患者为研究对象,于CRRT前24h以内计算APACHEⅡ、Ⅲ。APACHE根据急性生理学指标、年龄和慢性健康状况3项评分。采用SPSS15.0版本医学统计软件,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用单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危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共收集有详细资料的手术后行CRRT患者86例,平均年龄为(62.2±16.2)岁,男性57例,女性29例;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54例,非ICU患者32例;手术类型包括心脏手术32例(瓣膜手术13例和冠状动脉脉手术19例,均为手术相关性AKI高危术式),普外科手术23例,移植手术18例(肝移植16例和肾移植2例),胸外科手术6例(包括食道手术和肺切除术),创伤手术7例(神经外科手术5例和其他手术2例)。存活29例,死亡57例,死亡率为66.3%。APACHEⅡ均值为(26.3±7.2)分:死亡组(27.9±7.3)分,存活组(23.0±5.8)分,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Ⅲ均值为(67.4±18.0)分:死亡组(71.2±18.4)分,存活组(60.0±14.8)分,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ACHEⅢ较APACHEⅡ在预测手术后CRRT患者的死亡风险上并无明显优势,2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影响手术后CRRT患者死亡的高危因素为机械通气(P<0.01)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P=0.033)。结论 APACHE与疾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与手术后行CRRT患者的转归更是高度关联,评分越高,死亡风险越大,对其进行APACHE可早期预测死亡风险,但无需同时使用2种评分。手术后行CRRT患者若使用机械通气或伴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其死亡危险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后 危险因素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对老年重症肺炎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7
作者 李亚南 倪刚 +1 位作者 葛晓忠 吴勇 《安徽医学》 2018年第12期1505-1507,共3页
目的研究临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病情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1例为重症肺炎组,根据14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 目的研究临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及血清肌钙蛋白Ⅰ(cTn)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病情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51例为重症肺炎组,根据14 d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30例)与死亡组(21例),另选择同时期在合肥市滨湖医院老年科住院的45例老年普通肺炎患者作为普通肺炎组。比较分析各组患者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水平。结果入组第1、3、7天,重症肺炎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血清cTnI水平均高于普通肺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死亡组患者第1、3、7天的APACHEⅡ评分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入组第1天,生存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cTnI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而死亡组患者入组第3、7天的血清cTnI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重症肺炎患者入组第1、3、7天,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TnI水平呈正相关(P <0. 05)。结论在临床诊疗中,APACHEⅡ评分及血清cTnI检测对评估老年重症肺炎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 血清肌钙蛋白Ⅰ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生理评分系统对ICU患者病情评估的价值 被引量:7
8
作者 程金霞 方思维 +2 位作者 李翔 徐芳媛 李超 《安徽医学》 2018年第9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和生理评分系统(PSS)在ICU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0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72例)与死亡组(30... 目的探讨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OASIS)和生理评分系统(PSS)在ICU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黄山市人民医院ICU住院的102例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转归情况分为好转组(72例)与死亡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OASIS和PSS评分,计算OASIS和PS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好转组患者OASIS、PSS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24. 64±5. 95)分、(4. 18±2. 36)分和(3. 36±3. 97) d,死亡组患者为(34. 60±7. 17)分、(6. 47±2. 66)分和(8. 13±9. 36) 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OASI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56(95%CI:0. 770~0. 942,P <0. 05),评分为30. 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 592。PS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747(95%CI:0. 637~0. 858,P <0. 05),评分为5. 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 421。结论 OASIS对ICU患者的病情评估与预后优于PSS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牛津急性疾病严重程度评分 生理评分系统 病情评估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医证候分布与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及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邵丹 吴晖 梁志奇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第22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进行外周血HMGB1检测,并记录APACHEⅡ评分,同时进行中医辨... 目的:探讨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及其与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进行外周血HMGB1检测,并记录APACHEⅡ评分,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统计学分析。结果: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实证证候以瘀血证最多,虚证证候以气虚证最多,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热瘀互结证、痰浊瘀阻证、痰热腑实证。常见的4种中医证型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HMGB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气虚血瘀证和痰热腑实证、痰浊瘀阻证和痰热腑实证APACHEⅡ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瘀互结证和痰热腑实证、痰浊瘀阻证和痰热腑实证之间的HMGB1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型与APACHEⅡ评分、HMGB1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实证以瘀血证最多,虚证以气虚证最多,常见证型为气虚血瘀证、热瘀互结证、痰浊瘀阻证、痰热腑实证。中医证型与APACHEⅡ评分、HMGB1水平具有正相关性,可为脓毒症中医辨证分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心肌损伤 中医证候 外周血高迁移率族蛋白B1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联合APECHEⅡ评分对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撤机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李增攀 刘雪兰 +1 位作者 蒋坚 董若飞 《浙江临床医学》 2025年第3期419-420,423,共3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ECHEⅡ)评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EICU收治的15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ECHEⅡ)评分对脑出血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EICU收治的156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合并疾病、出血量、机械通气撤机前NT-proBNP、APE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NT-proBNP联合APECHEⅡ评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撤机结局预测价值。结果撤机成功组与失败组NT-proBNP水平和APECHEⅡ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T-proBNP和APECHEⅡ评分预测脑出血术后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AUC分别为0.717(95%CI:0.624~0.809,P<0.05)和0.709(95%CI:0.556~0.743,P<0.05),两者联合预测机械通气时间延长的AUC为0.817(95%CI:0.708~0.866,P<0.001),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83和0.73。结论NT-proBNP联合APECHEⅡ评分可以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撤机的成功率,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 脑出血 机械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对COPD患者预后评价价值 被引量:12
11
作者 薛金山 《安徽医学》 2014年第12期1732-1733,共2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在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9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APS及急...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在伴有呼吸衰竭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患者预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90例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采用CAPS及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和APACHE III)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分,并对相应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90例患者中有21例死亡(死亡组);其余69例患者存活(存活组)。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APACHE II、APACHE III评分、CAPS、有创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8.56±5.43)分、(22.35±7.94)分、(61.41±15.29)分、(71.51±18.70)分、(27.14±8.51)分、(34.12±9.98)分、(5.32±5.05)d、(25.60±24.46)d、(12.15±20.07)d、(32.24±25.94)d,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APS评分系统对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评价有着良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 急性加重期 呼吸衰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评分系统在急诊危重患者预后评估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任艺 邵旦兵 +7 位作者 刘红梅 张炜 许宝华 唐文杰 杨志洲 孙宝迪 陈娇 聂时南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3-496,共4页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 目的急诊分诊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合理的评分系统能使分诊更科学、高效。文中拟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快速急诊内科评分(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在评估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性能,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急诊科412例患者进行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去向和预后,并根据其当次入院后死亡率,比较3种评分与急诊危重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同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大小,比较3种评分系统预测预后的性能。结果 3种评分分值越高,死亡危险率越高;MEWS评分、REM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及其95%CI分别为0.750(0.685~0.814)、0.763(0.702~0.825)和0.865(0.814~0.915)。结论 3种评分系统均能预测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性能为APACHEⅡ>REMS>MEWS;从成本效益方面综合考虑,MEWS评分更适用于急诊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诊科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萍 方婷婷 +1 位作者 肖江琴 王海燕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2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28例急性中毒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别对其进行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30d预后,比较两...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性中毒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328例急性中毒危重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观察性研究,分别对其进行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追踪患者30d预后,比较两种评分不同分数段危重患者预后的人数、构成比、存活组和死亡组的评分,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种评分系统预后预测的准确度。结果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时,MEWS评分界值是4.5分,灵敏度94.8%,特异度90.7%,ROC曲线下面积AZ=0.980,阳性预测值68.75%,阴性预测值98.79%;APACHEⅡ评分界值是20.5分,灵敏度98.3%,特异度94.8%,ROC曲线下面积AZ=0.991,阳性预测值80.3%,阴性预测值99.6%,就预后预测而言,MEWS和APACHEⅡ评分两者相当,其ROC曲线下面积均在0.90以上,具有较高的分辨能力,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均能够有效地预测急性中毒患者的预后,但MEWS评分简单、实用,更适用于急诊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性中毒 预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WS、REMS、APACHEⅡ、SAPSⅡ4种评分系统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及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9
14
作者 王伟力 田丽 王瑛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评分、快速急诊内科(rapid emergency medicine score,REMS)评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sⅡ,APACHEⅡ)评分、简化急性生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ocreⅡ,SAPSⅡ)评分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相关性及对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方法分析入选的150例老年危重患者4种评分情况,统计患者治疗后28天病死率,比较死亡组和生存组间各评分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分析4种评分间的相关性及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究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的评估能力。结果 4种评分在死亡组与存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种评分间均互呈正相关关系。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4种评分对患者预后均具有一定评估能力。APACHEⅡ评分的评估准确性优于SAPSⅡ、REMS评分、MEWS评分。SAPSⅡ评分评估准确性同样优于REMS评分和MEWS评分。REMS评分和MEWS评分评估准确性相当。结论 4种评分系统对急诊老年患者预后均具有评估意义。急诊早期MEWS评分、REMS评分与ICU病房APACHEⅡ评分、SAPSⅡ评分间对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致性。急诊早期可行MEWS评分、REMS评分评估患者病情,对可能预后不良患者早期ICU病房进行分诊,进一步根据不同情况行APACHEⅡ评分和SAPSⅡ评分动态观察、综合评估,同时各评分系统间相互结合与补充,适时采取临床相关干预措施,调整诊疗方案,挽救患者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 快速急诊内科评分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急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住院患者急性胃肠损伤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擂 刘淑丽 +1 位作者 田翠 侯大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82-83,共2页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CU住院患者187例,其中发生AGI 87例。以入院或入ICU后24 h内各项生理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最差值进行APACH... 目的分析重症医学科(ICU)住院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CU住院患者187例,其中发生AGI 87例。以入院或入ICU后24 h内各项生理参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最差值进行APACHEⅡ评分,依据APACHEⅡ评分分为轻症、重症、危重症、极危重症组或APACHEⅡ评分≤15、>15分组,比较各组各级别AGI发生率,分析AGI发生率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随着APACHEⅡ评分的严重程度及评分增加,其相应组的AGI发生率升高(χ2=21.238、187.000,P=0.010、0.000)。AGI发生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性(r=0.988,P<0.05)。结论 ICU住院患者APACHEⅡ评分越高AGI发生率越高、病情越严重;对于APACHEⅡ评分>15分的患者,应采取积极措施预防AGI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肠损伤 危重病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重症医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S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叶向红 彭南海 +2 位作者 江方正 李维勤 刘云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其评分的分值越高,病人的HAP、气管插管、精神障碍、计划外拔管、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等均有相应的增加,在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后,二者依然呈正相关。结论:在SICU中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病人进行危重度的评估,并对其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对不同分值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关注度,是一种科学的危重病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PACHEⅡ评分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杜慧娟 李银娜 +1 位作者 解娜 王希娟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144-149,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心机梗死(AMI)患者按患者及其家属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不同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1例与分层护理组63例。比... 目的探讨基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的分层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24例急性心机梗死(AMI)患者按患者及其家属选择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不同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61例与分层护理组63例。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表(SAS)评估患者焦虑情况,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情况,干预前后采用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36(SF-36)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小组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和健康知识教育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干预前(P<0.01),且分层护理组低于常规组(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SF-36各维度评分高于干预前(P<0.01),且分层护理组高于常规组(P<0.01)。分层护理组护理满意度的护理技术、服务态度、人文关怀、健康知识教育满意评分和遵医行为的饮食清淡、遵医嘱服药、适当运动的依从性占比均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基于APACHEⅡ评分的分层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和遵医行为,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评分 分层护理 负性情绪 遵医行为 满意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检测联合APACHEⅡ评分系统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韩宏光 王辉山 +5 位作者 李晓密 徐莉莹 孟庆涛 张晓慧 韩劲松 刘宇 《临床误诊误治》 2016年第7期67-70,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小板检测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定标准Ⅱ(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1日—2014年11月30日沈阳军区... 目的 探讨血小板检测联合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定标准Ⅱ(acute physiologic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对心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CSICU)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1日—2014年11月30日沈阳军区总医院CSICU患者2340例,均取术后次日清晨空腹肘静脉血测定血小板计数,并行24 h APACHEⅡ评分测定。根据APACHEⅡ评分分为〈15分、15-24分、25-34分、〉34分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比较各组血小板水平差异。另根据血小板计数分为血小板正常组与血小板减少组,分析两组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及其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APACHEⅡ评分组血小板计数比较,15-24分组〉25-34分组〉25-34分组(P均〈0.05)。APACHEⅡ评分与预计病死率及实际病死率分别呈正相关(r=0.87,P=0.000;r=0.91,P=0.000)。死亡组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血小板计数显著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小板减少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均显著高于血小板正常组,住CSICU时间长于血小板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血小板计数随APACHEⅡ评分的增加而减少,二者呈显著负相关(r=-0.729,P=0.000)。结论 CSICU患者血小板计数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二者结合可应用于CSICU围术期患者早期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可前瞻性指导临床治疗,最大限度提高医疗质量,降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预后 血小板计数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系统对急诊内科危重患者病情评估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19
作者 许榕椿 翁志成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403-405,共3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SAPS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和预后以及其之间差异。方法收集211例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 目的比较和评价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Ⅲ(APACHEⅢ)、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SAPS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病情和预后以及其之间差异。方法收集211例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病例资料并分别用《危重疾病评分系统》中进行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评分,计算SAPSⅡ、APACHEⅡ与APACHEⅢ的分值并预计病死率,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各种评分分值和预计病死率的差异;同时比较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分辨度的差异。结果3种病情评价系统的评分分值和预计病死率在生存组与死亡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Ⅲ、SAPSⅡ与APACHEⅡ的AUROCC分别为0.868、0.851和0.857,均>0.850,相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种病情评价系统可用于评价急诊内科危重病人的病情严重程度,3种病情评价系统相互配合可较好地评价危重疾病的严重程度,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急性生理 慢性健康状况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APACHEⅡ评分系统对EICU患者病情评估的效果 被引量:6
20
作者 庞凌霄 蔡文伟 杨向红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1期1612-161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对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及判断其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II)对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及判断其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14例危重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57例)和存活组(57例),分别计算患者入科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并行比较,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分析APACHEⅡ评分中的三个时间段对预后的评估价值及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入科第1天、第3天及第5天的的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存活组患者,分别为[(24.58±8.87)VS(16.42±6.70);(25.76±8.59)VS(13.44±5.38);(24.664±7.64)VS(12.114±4.2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和患者预后有关。根据三组数据ROC曲线分析,对预后评估能力的大小依次为第5天、第3天、、第1天的APACHEⅡ评分。结论APACHEⅡ评分系统可很好的评估EICU中危重患者的病情及预后,其中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能力最强。可为合理制定诊治计划和利用EICU资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ROC曲线病情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