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安涛 周琼 +7 位作者 黄燕 吕蓉 季诗明 苏文婷 邹长虹 张荣成 张宇辉 张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2期97-99,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 目的评估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APACHEⅡ)在心血管急重症患者临床评价中的作用。方法连续入选345例心血管急重症住院患者,进行APACHEⅡ评分,同时检测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大内皮素等临床相关指标,比较患者院内的预期病死率和实际病死率。结果 345例患者的实际病死率和预期病死率分别为4.93%和7.85%(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32。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参数———呼吸频率(OR=1.17,95%CI:1.04~1.31,P=0.01)、血钠浓度(OR=0.90,95%CI:0.81~0.99,P=0.03)、血肌酐浓度(OR=1.01,95%CI:1.00~1.02,P<0.01)、白细胞计数(OR=1.18,95%CI:1.05~1.33,P<0.01)与死亡率相关,而非APACHEⅡ评分因素———总蛋白(OR=0.95,95%CI:0.90~0.99,P=0.04)、白蛋白(OR=0.90,95%CI:0.83~0.99,P=0.02)、谷草转氨酶(OR=1.00,95%CI:1.00~1.01,P<0.01)、谷丙转氨酶(OR=1.00,95%CI:1.00~1.001,P=0.01)、NT-proBNP(OR=1.00,95%CI:1.00~1.01,P=0.02)、大内皮素(OR=1.58,95%CI:1.02~2.45,P=0.01)、是否进行机械通气(OR=178.36,95%CI:19.75~1610.72,P<0.01)亦与病死率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钠值(OR=0.846,95%CI:0.740~0.968,P=0.015)、机械通气(OR=358.7,95%CI:27.2~4731.7,P<0.01)与病死率相关。结论 APACHEⅡ模型对心血管急重症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判断作用,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系统ⅱ 重症监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值 被引量:47
2
作者 郝娜 张建波 +1 位作者 高冰洁 周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94-2997,共4页
背景压疮评估在压疮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广泛应用的压疮评估工具是Braden量表,但是其评估临床压疮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 背景压疮评估在压疮护理工作中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目前广泛应用的压疮评估工具是Braden量表,但是其评估临床压疮风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的评估Braden量表评分联合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重庆市中医院ICU、CCU、心血管病科、肝病科、肿瘤科、肾病科、骨科、急诊科等临床科室上报的31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Braden量表评分及APACHEⅡ评分。Braden量表评分≤12分预测为压疮高风险,Braden量表评分>12分预测为压疮低风险;以Braden量表评分≤12分,且APACHEⅡ评分≥15分预测为压疮高风险,否则预测为压疮低风险。制作Braden量表评分、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310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压疮57例,未发生压疮253例。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高风险310例,压疮低风险0例。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为0.326,95%CI(0.241,0.410);以12分为临界值时,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0,阳性预测值为18.4%,阴性预测值为0,Youden's指数为0。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高风险63例(其中发生压疮54例),压疮低风险247例(其中发生压疮3例)。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为0.946,95%CI(0.897,0.994);以Braden量表评分12分、APACHEⅡ评分15分为临界值时,预测压疮发生的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96.4%,阳性预测值为85.7%,阴性预测值为98.8%,Youden's指数为0.911。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Kappa值为0.876(P=0.035)。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大于Braden量表评分预测压疮发生的AUC(Z=6.92,P<0.05)。结论 Braden量表评分联合APACHEⅡ评分能较好地预测压疮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性溃疡 BRADEN量表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在评价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娱 朱俊 +5 位作者 谭慧琼 高鑫 冯广迅 章晏 梁岩 杨艳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判断心血管疾病危重情况及预测预后的能力。方法:连续入选1439例心血管重症患者,计算每个人的APACHE-Ⅱ分值和死亡危险性,按分值(〈10分组,10~20分组,〉20分组)和疾病类型(先天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分类比较每组实际和预测病死率,以及实际死亡情况和分值之间的关系。结果:R0C曲线下的面积为0.689,诊断价值较低。实际病死亡率随APACHE-Ⅱ分值而增加。除〉20分组和肺源性心脏病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其余预测能力差。结论:APACHE-Ⅱ对于心血管疾病病死率的预测并不理想,应寻找更适合于心血管疾病的评分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心血管疾病 预测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卫珍 罗丽 熊楚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期9-11,共3页
综述了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在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提出将其应用于内科系统中还有待于探索。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陈涛 梅鸿 +3 位作者 刘映 钱明江 陈淼 石蓓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0期3419-3420,共2页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 目的研究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与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的相关性。方法将我院综合ICU2008年5月—2009年7月收治的危重病患者72例按照临床预后分为死亡组(29例)和存活组(43例),分析两组患者入院24h内APACHEⅡ评分与动脉血乳酸水平的关系。结果不同APACHEⅡ评分患者的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4.72,P<0.05),且APACHEⅡ评分>30分组与21~30分组,21~30分组与11~20分组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值分别为10.62和9.84,P<0.05)。死亡组血乳酸水平为(7.12±0.95)mmol/L,明显高于存活组的(4.56±0.78)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危重病患者动脉血乳酸水平随着APACHEⅡ评分的升高而升高,是危重病严重程度监测指标,值得临床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病 乳酸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的预后评估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德臻 孔耀中 +6 位作者 肖观清 申伟 黎晓磊 张豫 侯爱珍 李导 游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1-1135,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科行CRRT的205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CRRT前24 h内的生理指标...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6月30日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各科行CRRT的205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行CRRT前24 h内的生理指标最差值进行APACHEⅡ评分,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RRT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与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APACHEⅡ评分的分辨力和校准力,以Logistic回归分析它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205例CRRT患者中81例死亡,死亡风险为39.51%。死亡组APACHEⅡ评分为(26.63±7.24),存活组为(21.00±6.29),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心率(OR=1.021,95%CI:1.001~1.040,P=0.035)为CRRT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CS积分(OR=0.882,95%CI:0.819~0.949,P=0.001)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95%CI:0.632~0.818,P <0.001),且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提示模型拟合较好。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24(OR=4.89,95%CI:2.280~10.498,P <0.001)是CRRT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 APACHEⅡ在CRRT前24 h内的评分能较好区分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作为预测模型显示出对于整体预后较好的分辨力与校准力,且APACHEⅡ评分≥24是CRRT患者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闫云 赵璟 +5 位作者 范风江 包建颖 史晶心 李博 左远航 冯丽霞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分布状况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80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肺损伤相关指标[动脉血氧合指数(ratio of partial pressure of O_(2) in arterial blood to fraction of inspired oxygen,PaO_(2)/Fi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lveolar-arterial oxygen gradient,P(A-a)O_(2))]及SOFA、APACHEⅡ评分情况,根据中医分型标准对脓毒症肺损伤患者进行分型,比较不同分型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上各观察指标情况并分析相关性。结果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以肺热壅痹证型占比最高、35.00%(28/80),其次为瘀血阻肺型27.50%(22/80),肺塞腑实型23.75%(19/80),水饮郁肺型13.75%(11/80)。不同证型的患者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肺损伤指标PaO_(2)/FiO_(2)、P(A-a)O_(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患者SOFA、APACHEⅡ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证型与PaO_(2)/FiO_(2)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P(A-a)O_(2)、SOFA评分、APACHEⅡ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脓毒症肺损伤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肺热壅痹、瘀血阻肺、肺塞腑实、水饮郁肺,与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密切相关,掌握脓毒症肺损伤辨证分型特点并观察患者肺损伤相关指标及SOFA、APACHEⅡ评分变化,对疾病诊治及预后评估具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肺损伤 中医证型 动脉血氧合指数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系统在S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叶向红 彭南海 +2 位作者 江方正 李维勤 刘云 《中国护理管理》 2011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用于SICU护理管理的可行性及临床使用的价值。方法:对2005-2009年入住该院SICU病房的所有病人进行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针对分值高的项目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最终分析不同分值与护理相关并发症的关系。结果:其评分的分值越高,病人的HAP、气管插管、精神障碍、计划外拔管、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等均有相应的增加,在采取一定预防措施后,二者依然呈正相关。结论:在SICU中应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对病人进行危重度的评估,并对其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合理安排护士人力,对不同分值的病人给予不同的护理关注度,是一种科学的危重病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 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探究 被引量:5
9
作者 何亚妮 曾苹 徐娟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年第6期161-16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分与儿童早期预警评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31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入院后均采取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治疗创伤、控制感染、呼吸支持、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将患儿入院且诊断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研究起点,患儿痊愈出院或死亡作为终点。根据预后情况将入选患儿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APACHEⅡ评分和PEWS评分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结果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APACHEⅡ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3天PEWS评分低于第1天,死亡组患儿入院后3天PEWS评分高于第1天,均具有显著差异(P_均<0.05);存活组患儿入院后第1天和第3天PEWS评分均低于同期死亡组(P_均<0.05)。入院后第1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0,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6;入院后第3天,APACHEⅡ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2,PEWS评分变量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93。结论 APACHEⅡ评分与PEWS评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预后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脑外伤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异常临床分析 被引量:16
10
作者 全军民 任颖 +4 位作者 邵琦 赵催春 陆汉魁 胡锦 田恒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4-337,共4页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 目的分析创伤性脑外伤患者(TBI)急性期垂体功能紊乱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58例TBI患者的病史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GCS)和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24h内采集血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与垂体功能相关的激素分泌水平,包括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皮质醇、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生长激素(G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雌二醇(E2)等。根据临床情况和实验室检测指标对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进行判断。采用直线相关分析及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死亡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前叶激素异常的LH/FSH、GH、ACTH、TSH缺乏和低T3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29%、27%、8.9%、3.2%和53%;垂体后叶激素异常的尿崩症和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1.2%和3.8%。FT3水平与GCS呈明显正相关(r=0.245,P=0.002);ROC曲线显示,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对患者死亡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TBI患者急性期垂体功能明显受损。FT3水平可反映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APACHEⅡ评分、皮质醇和E2水平与TBI引起的死亡明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脑外伤 垂体功能紊乱 激素水平 Glasgow昏迷等级评分 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对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与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曙红 何国平 +2 位作者 曾翠 周建辉 夏晓晨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19-424,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评估综合评分系统II(APACHEII)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后的24h内用APACHEII评估其危重程度及预后,并进行统...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改变及慢性健康评估综合评分系统II(APACHEII)在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34例心脏大血管手术患者在人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后的24h内用APACHEII评估其危重程度及预后,并进行统计学相关分析。结果:234例心脏直视术后患者APACHEII得分为(12.88±3.97)分;不同转归分组的APACHEII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术前心功能分组的APACHEII评分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APACHEII评分系统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91±0.006;以死亡概率〉30%作为预测标准,APACHEII评分系统对死亡危险度预测的灵敏度是80.00%,特异性是99.12%;将APACHEII得分按〈10分、10~20分、〉20分进行分组,仅〉20分组预测病死率在实际病死率95%可信区间内。结论:APACHEII评分系统是评估心脏大血管外科术后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良好指标,可以为临床实施分级监测提供依据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心脏大血管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熊丽红 郑晓英 +1 位作者 陈伟峰 万丽春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01-140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急诊ICU的36例脓毒症并发ALI病例,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9例),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后选择有意义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急诊ICU的36例脓毒症并发ALI病例,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9例),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后选择有意义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呼吸、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急性肺损伤(LIS)评分、住院时间、pH值、氧分压、血乳酸值、氧合指数、既往慢性病史、是否机械通气在脓毒症发生急性肺损伤存活组与死亡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温、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性别、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对脓毒症并发ALI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病死率高,APACHEⅡ评分高、氧合指数低是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急性肺损伤 危险因素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PACHEⅡ与TISS评估EICU的资源利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何满红 彭雅君 +1 位作者 何卫平 韩晓红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16期4-6,共3页
目的应用APACHEⅡ结合TISS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方法将EICU住院时间大于24h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APACHEⅡ和TISS进行评分,根据第1天APACHEⅡ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0~分)、中分(15~分)、高分(25~71分)组,比... 目的应用APACHEⅡ结合TISS评估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方法将EICU住院时间大于24h的90例患者分别采用APACHEⅡ和TISS进行评分,根据第1天APACHEⅡ评分结果将患者分为低分(0~分)、中分(15~分)、高分(25~71分)组,比较三组患者在EICU的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住EICU时间、病死率及TISS评分。结果患者APACHEⅡ和TISS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三组患者住EICU时间、总医疗费用、日平均费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三组TISS评分及病死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APACHEⅡ结合TISS评分可用于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有利于合理利用EICU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治疗干预评分系统 EICU 费用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简洁 余志华 陈远芳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5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措施;对照组按护理级别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措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7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每天进行APACHEⅡ评分,并根据评分结果进行护理人员配置和实施护理措施;对照组按护理级别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和患者对ICU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ICU时间、医疗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士对护理资源配置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APACHEⅡ评分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指导ICU资源的合理配置,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ICU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Ⅱ评分在急诊危重病人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蒙健华 胡明 +1 位作者 覃学燕 梁碧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10期2609-2610,共2页
[目的]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急诊科预见性地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效果。[方法]将急诊危重病人138例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根据主观判断病人的病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所有病人进行评分,... [目的]探讨利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系统指导急诊科预见性地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效果。[方法]将急诊危重病人138例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对照组根据主观判断病人的病情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所有病人进行评分,进行护理干预,并指导护理人员加强风险防范的环节;比较两组在病人的满意度、抢救率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差异。[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满意度、抢救成功率、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分进行急诊危重病人评估,能使护理人员简便快捷的识别护理风险,以更好地加强护理风险防范,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急诊 危重病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降钙素原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被引量:35
16
作者 王杰 刘少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74-1275,共2页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24h前后各自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探讨PCT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12例健康体检者、17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 目的:分析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24h前后各自血清降钙素原(PCT)含量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探讨PCT作为判断患者病情、疗效及预后指标的价值。方法: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12例健康体检者、17例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感染性休克患者复苏24h前后血清PCT含量,同时行APACHEⅡ评分,直线回归分析PCT与APACHEⅡ、累计复苏液体量的相关性。结果:1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纳入时PCT含量(μg/L)与APACHEⅡ评分(分)正相关(r=0.802,P<0.01)、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均P<0.01),复苏治疗后明显降低(17.79±5.90vs8.79±4.70、16.65±3.35vs10.59±3.20,均P<0.01);PCT含量变化与复苏液体量负相关(r=-0.620,P<0.05)、APACHEⅡ评分变化与复苏液体量无相关性。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PCT升高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联合监测PCT及APACHEⅡ可准确反映感染性休克病情、疗效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降钙素原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ACHEⅢ评分用于重症监护病房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3
17
作者 胡金兰 诸葛毅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6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评估分析APACHEⅢ评分系统对判断重症监护病房(ICU)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整理128例ICU脑损伤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存活组46例,死亡组82例),采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脑损伤病人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 [目的]评估分析APACHEⅢ评分系统对判断重症监护病房(ICU)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价值。[方法]收集整理128例ICU脑损伤危重症病人临床资料(存活组46例,死亡组82例),采用APACHEⅢ评分系统评估脑损伤病人的严重程度和预后。[结果]脑损伤危重症病人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24h内、72h的APACHEⅢ评分的得分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两组病死率比较,P<0.01;将入院72hAPACHEⅢ评分>60分作为预后凶险的判断指标,其灵敏度为92.7%,特异度为97.8%。[结论]APACHEⅢ评分的分值与脑损伤病人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作为评价医疗质量较客观的量化指标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Ⅲ) 重症监护病房 脑损伤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患者死亡危险因素早期评估 被引量:2
18
作者 邹吾清 杜志晗 王晓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19-621,共3页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指标。方法将创伤合并ALI患者115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88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pH值、血肌酐、血清清... 目的探讨创伤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患者死亡危险因素的早期评估指标。方法将创伤合并ALI患者115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27例)和存活组(88例),对影响患者死亡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 h内血pH值、血肌酐、血清清蛋白(ALB)水平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评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进入回归模型的因素是WBC、血肌酐、ALB,其OR值分别为7.704、14.482和3.353。结论 WBC、ALB、血肌酐均能够早期预测创伤合并ALI的患者死亡,WBC≥13×109/L、血肌酐≥110 mmmol/L、ALB≤30 g/L均能够增加创伤合并ALI患者死亡,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和损伤 肺损伤 急性 死亡 危险因素 损伤严重度评分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 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N前端脑钠肽和APACHEⅡ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价值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珍 李国民 +3 位作者 管双仙 袁冬 纪木火 杨建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N前端脑钠肽(NT-pro-BNP)、乳酸(La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指标,探讨其对ICU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预测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17例,男133例,... 目的观察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N前端脑钠肽(NT-pro-BNP)、乳酸(Lac)、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指标,探讨其对ICU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患者预测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217例,男133例,女84例,年龄29~95岁,BMI 17~31 kg/m^2,ASAⅣ级。所有患者治疗方法按脓毒症诊治规范中推荐的容量复苏、抗感染、脏器功能支持等进行。根据SAE诊断标准分为SAE组(S组,n=97)和非SAE组(NS组,n=120)。比较两组患者入ICU时PCT、NT-pro-BNP、Lac和APACHEⅡ评分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观察指标作危险因素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PCT、NT-pro-BNP、Lac和APACHEⅡ最佳临界值,以区别SAE与非SAE患者。同时比较两组患者30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受教育程度、慢性基础疾病、感染部位、ICU停留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组PCT、NT-pro-BNP、Lac和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NS组(P<0.01)。其中PCT(OR=1.504,95%CI 1.225~1.846,P<0.001)、NT-pro-BNP(OR=1.187,95%CI 1.007~1.399,P=0.041)和APACHEⅡ评分(OR=3.676,95%CI 2.383~5.669,P<0.001)是S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CT指标的敏感度为89.7%,特异度为67.5%。NT-pro-BNP的敏感度为74.2%,特异度为76.7%。APACHEⅡ评分指标的敏感度为88.7%,特异度为93.3%。S组30 d病死率明显高于NS组(P<0.05)。结论 SAE患者PCT、NT-pro-BNP、Lac、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非SAE患者,PCT、NT-pro-BNP、APACHEⅡ评分是发生SAE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并发SAE的预测与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降钙素原 N前端脑钠肽 乳酸 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不同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ICU护理分级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石青青 范宇莹 +3 位作者 张悦 王宇 王晓慧 常广明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506-1510,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 [目的]探讨采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Ⅱ)、简化急性生理评分2(SAPS2)、病死概率模型Ⅱ(MPMⅡ)3种常用的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对重症监护室(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在ICU接受监护的病人300例,应用APACHEⅡ、SAPS2、MPMⅡ3种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系统进行横断面调查,以"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管理方法"作为校标,应用ROC曲线下面积比较这3种评分系统对ICU病人进行护理分级的效果。[结果]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呈正相关(P<0.01);SAPS2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698)略高于APACHEⅡ(AUC=0.639)、MPMⅡ(AUC=0.651);3种评分系统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高于对A级病人的分辨能力(P<0.001),而MPMⅡ对A级+B级病人的分辨能力(AUC=0.735)优于APACHEⅡ(AUC=0.695)、SAPS2(AUC=0.695)。[结论]APACHEⅡ、SAPS2、MPMⅡ3种评分系统与ICU重症病人ABCD护理分级均相关,应用SAPS2、MPMⅡ区分ICU病人护理分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价系统 简化急性生理评分 病死概率模型 疾病严重程度 评分系统 重症监护室 护理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