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例报告
1
作者 王华明 赵峰 朱明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8期847-84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影像学诊断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特发性肺纤维化过程中内皮间质转化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杨其芬 赵惠亮 +1 位作者 郭永胜 渠景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5期3151-3160,共10页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 背景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病理机制复杂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的世界性疾病,内皮间质转化(EndMT)作为多种慢性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近年来发现也是IPF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其相关机制却尚未明确。目的观察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对EndMT的影响,以阐明IPF过程中EndMT的相关机制。方法2021年3—6月体外培养人肺动脉内皮细胞(HPAEC),取HPAEC加空白血清作为对照组,5 mg/L TGF-β_(1)刺激HPAEC 72 h作为模型组,造模后加500 nmol/L Notch信号阻断剂(DAPT)作为DAPT组。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Notch1、Jagged1和启动子结合因子(CBF1)mRNA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B)检测Notch1,Jagged1和CBF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法(Co-IP)检测Notch1活性胞内结构域蛋白(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和划痕试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CD_(31))和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以及间质细胞标志物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结果3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otch1、Jagged1和CBF1 mRNA和蛋白表达、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均低于模型组(P<0.05)。Co-IP实验结果显示,3组NICD1与CBF1的结合情况有差异,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NICD1与CBF1的结合受到抑制,模型组NICD1与CBF1发生结合。免疫荧光结果显示,3组CD_(31)、VE-Cadherin、FSP1和α-SMA表达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空白组和DAPT组内皮细胞标志物CD_(31)、VE-Cadherin表达高于模型组,间质细胞标志物FSP1、α-SMA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参与了IPF过程中的EndMT进程,阻断该信号通路可抑制End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内皮细胞 内皮 Jagged1/Notch1信号通路 动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络构效失衡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探微
3
作者 刘勇明 梁元钰 +7 位作者 庞立健 臧凝子 王靖宇 邹吉宇 王佳然 赵仲雪 郑钰 吕晓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38,共8页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 以肺络构效失衡发病观为理论指导,提出肺络构效失衡乃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发生之始动因素,对IPF生物力学特性异常变化的发病机制加以阐述,认为肺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肺之气络损伤、机械应力异常与肺之血络损伤、肺内常驻细胞生物力学响应与肺络构效失衡密切相关,最终导致肺组织刚度异常增加、肺组织渐进性瘢痕形成。将传统病机理论与微观病理变化相互融合,深入探究肺络构效失衡与IPF生物力学特性机制相关性,为探索IPF医工交叉研究提供方向,对丰富肺络病证治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络构效 生物力学 细胞外基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脂质组学探究特发性肺纤维化小鼠的血浆脂质分子差异
4
作者 吴青霜 戚荣 +4 位作者 郑春潮 孙亚楠 刘和亮 王宏丽 何海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42-648,共7页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 目的挖掘特发性肺纤维化(IPF)小鼠血浆中的差异脂质代谢物。方法将30只SPF级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5只,实验分组为对照组和博来霉素(BLM)组。通过一次性气管灌注BLM(1 mg/kg)诱导IPF小鼠模型。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形态;采用天狼星红(Sirius red)染色观察肺组织胶原纤维沉积;采用脂质组学筛选IPF小鼠血浆中差异脂质代谢物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BLM组肺组织结构紊乱、肺泡间隔断裂、肺泡壁被破坏;Sirius red染色显示BLM组中小鼠的肺间质出现大量胶原纤维沉积;脂质组学分析结果显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筛选出15个差异脂质代谢物,其中11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上调,4个差异脂质代谢物下调,主要富集在甘油磷酸甘油磷酸酯、甘油磷酸胆碱、类固醇内酯等。结论BLM组小鼠脂质代谢谱发生改变,磷酸乙醇酸磷酸酶(PGP)(18:0/18:0)、PGP(i-12:0/i-24:0)、PGP(i-13:0/a-25:0)以及磷脂酰胆碱(PC)(18:0/14:0)、PC(18:3/16:0)、溶血磷脂酰胆碱(LPC)(16:1)和LPC(18:3)等差异性脂质代谢物可能在IPF的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血浆 组学 磷脂酰胆碱 溶血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肖琼华 吴琼 +3 位作者 于小林 魏双颖 杨效华 张艳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0,共4页
目的探讨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的气虚血瘀痰阻证型的IPF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西... 目的探讨祛痹化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的气虚血瘀痰阻证型的IPF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基础的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气活血通络配方颗粒,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检测、6分钟步行距离(6MWD)、胸部CT评分、圣乔治问卷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的变化。结果①试验组在改善动脉血氧分压(PaO_(2))、肺总量(TL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6MWD、胸部CT评分、圣乔治问卷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间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痹化纤方能够改善IPF患者的低氧血症,延缓肺功能恶化,提高活动耐力,缓解中医临床症状,值得进一步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痹纤方 特发性纤维 临床研究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6
作者 武文静 朱思源 +4 位作者 桑星洁 张琴 赵鹏 张海龙 白云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6-824,共9页
目的:建立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肺间质纤维化稳定期(IPF)组和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组,每组40只。IPF组小鼠分别于第0、14和28天经气管滴注低剂量... 目的:建立肺间质纤维化(IPF)急性加重期小鼠模型。方法:12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control)组、肺间质纤维化稳定期(IPF)组和肺间质纤维化急性加重期(AE-IPF)组,每组40只。IPF组小鼠分别于第0、14和28天经气管滴注低剂量博来霉素(3 mg/kg);AE-IPF组在IPF组基础上,于第56天气管滴注高剂量博来霉素(5 mg/kg);control组于不同时点分别滴注等量生理盐水。实验于首次造模后第57、59、63和70天取材,观察小鼠一般情况、CT影像学变化、HE与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肺泡炎及纤维化程度,检测小鼠肺功能、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AE-IPF组小鼠出现明显喘息气促,呼吸困难,体重下降;CT影像学显示,IPF组显示斑片状、胸膜下网状模糊影,伴小叶间隔不规则增厚和小叶内线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AE-IPF组在IPF基础上,有新出现的磨玻璃阴影和实变影;AE-IPF组小鼠肺功能通气量显著下降(P<0.05),肺指数显著升高(P<0.05),出现急性肺水肿;AE-IPF组小鼠HE、Manson染色改变符合AE-IPF病理表现;AE-IPF组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细胞总数与IL-6质量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采用不同剂量多次气管滴注博来霉素能够成功建立AE-IPF小鼠动物模型,可为研究AE-IPF的发病机制和药物治疗效果提供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急性加重期 博来霉素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中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周佳 李龙 廖晶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9-994,共6页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对IPF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治疗靶点被发现。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失调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IPF等... 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疾病。近年来,随着对IPF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药物治疗靶点被发现。研究表明,表观遗传修饰失调可诱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IPF等多种肺部疾病。组蛋白脱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不仅在表观遗传修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IPF发病的关键介质。HDAC在肌成纤维细胞及肺泡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可调控肺部促炎症状态、促纤维化及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可遗传表达,在IPF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上皮-间质转化、慢性肺部炎症反应、细胞凋亡、巨噬细胞极化等方面阐述HDAC抑制剂在IPF中的作用机制,旨在评估HDAC抑制剂作为IPF靶向治疗药物的可能性,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组蛋白脱乙酰酶 上皮-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
8
作者 丁锦泵 孔德琪 +6 位作者 黄慧敏 谷雨 陈悦冰 赵瑞丽 刘素晓 刘学芳 李亚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3-339,共7页
目的探讨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组、PM_(2.5)组、BLM+PM_(2... 目的探讨PM_(2.5)暴露经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加重博来霉素(bleomycin,BLM)诱导的小鼠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机制。方法40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BLM组、PM_(2.5)组、BLM+PM_(2.5)组、Sulforaphane(SFN,Nrf2激动剂)组,每组8只,以BLM诱导IPF模型,并PM_(2.5)暴露2周。测定小鼠肺功能,检测肺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含量,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检测肺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亚铁离子(Fe^(2+))、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等水平;采用q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肺组织COL-1、α-SMA、Nrf2、SLC7A11、GPX4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较,BLM组、PM_(2.5)组小鼠肺功能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出现肺泡壁断裂、增厚,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胶原沉积等肺纤维化特征性病理改变,肺组织HYP、Fe^(2+)、ROS、MDA明显升高(P<0.05,P<0.01),GSH水平明显降低(P<0.01),Nrf2、SLC7A11、GPX4基因和蛋白明显降低(P<0.01),COL-1、α-SMA基因和蛋白明显升高(P<0.01);BLM+PM_(2.5)组上述损伤均较BLM组(P<0.05)、PM_(2.5)组有不同程度的加剧(P<0.01);SFN组上述损伤均较BLM+PM_(2.5)组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P<0.01)。结论PM_(2.5)暴露可加重BLM诱导的小鼠IPF,其机制可能与通过Nrf2/SLC7A11/GPX4轴调控铁死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PM_(2.5) 铁死亡 Nrf2/SLC7A11/GPX4通路 过氧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静点与口服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继朴 苑惠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9期2074-2076,共3页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静点与口服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静点生脉、痰热清及红花注射液,口服中药协定方益肺汤;对照...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静点与口服联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静点生脉、痰热清及红花注射液,口服中药协定方益肺汤;对照组26例,口服激素、N-乙酰半胱氨酸,疗程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6.66%,对照组总有效率57.69%,治疗组在证候积分及喘息、咳嗽、呼吸问卷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化痰解毒中药静点与口服连用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中医药疗法 益气活血 痰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肺腺癌间质纤维化程度与靶向治疗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0
作者 李筱玥 王娜 +5 位作者 刘显妮 戴婷丽 陈海雯 辛建国 王伟 张梦岚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381-2387,共7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腺癌间质纤维化程度与靶向治疗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7例EGFR突变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最终纳入86例。依据患者靶向...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肺腺癌间质纤维化程度与靶向治疗耐药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207例EGFR突变中晚期肺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的预后生存期,最终纳入86例。依据患者靶向治疗1年期间是否发生靶向治疗耐药分为耐药组32例和非耐药组54例,按照纤维化程度分为轻度纤维化、中度纤维化及重度纤维化,比较耐药组与非耐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纤维化程度,分析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的影响因素,随访记录不同纤维化程度患者的生存预后。结果耐药组EGFR外显子20 Ins突变、CA125、中重度纤维化占比高于非耐药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EGFR外显子20 Ins突变(OR=3.691,95%CI:1.043~13.057)、CA125(OR=4.104,95%CI:1.160~14.517)、中重度纤维化(OR=3.959,95%CI:1.410~11.115)是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耐药的危险因素(P<0.05)。Cox基础模型显示,C-index=0.72(95%CI:0.65~0.79),1年、2年生存预测AUC分别为0.781和0.734。EGFR外显子20Ins突变(HR=3.691)、中重度纤维化(HR=3.959)和CA125升高(HR=4.104)是EGFR突变肺腺癌患者靶向治疗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轻度纤维化、中度纤维化、重度纤维化肺腺癌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7.2个月、3.9个月,中位OS分别为21.4个月、16.1个月、11.5个月,三组PFS曲线、OS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突变肺腺癌间质纤维化程度可影响靶向治疗耐药,且纤维化进展与不良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纤维程度 靶向治疗耐药 生存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樊茂蓉 韩克华 +6 位作者 王冰 苗青 张琼 樊长征 任培中 张燕萍 徐凤芹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572-2575,共4页
目的:研究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 目的:研究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F-β水平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TNF-α、CTGF和PDGF-AA,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肺络补宗气方可能通过下调TGF-β的水平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络补宗气方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虚通痹法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樊长征 米爽 +4 位作者 张燕萍 樊茂蓉 苗青 张琼 王书臣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观察补虚通痹法(肺纤通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肺纤通方治疗,对照组予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呼吸困... 目的:观察补虚通痹法(肺纤通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以肺纤通方治疗,对照组予以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评分、6 min步行试验及呼吸困难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在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综合评定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总评分、症状评分、心理状况评分方面,治疗组在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有优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距离均有延长,但治疗组延长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虚通痹法(肺纤通方)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提高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生活质量及增强患者活动耐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虚通痹法 纤通方 特发性纤维 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现代文献的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型及证候要素分布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于小林 张艳霞 +1 位作者 杨效华 张晓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864-867,共4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1990—2017年关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文献报道,建立EXCEL2010数据库,导入SPSS 14.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频数分布统计。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69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常见证... 目的:探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证素分布规律。方法:检索1990—2017年关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文献报道,建立EXCEL2010数据库,导入SPSS 14. 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频数分布统计。结果:共收集到符合标准的文献69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常见证型是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痰瘀阻络。共提取出证素12个,以气虚、血瘀、痰浊、阴虚多见,累计构成比是83. 44%,证候靶点多在肺、经络、肾为主。证素组成形式有4种,以两证素、三证素最为多见。在两证素中,以气虚+阴虚为主,其次是痰+血瘀,作用靶点在肺、肾。结论:本病的主要相关脏腑是肺,涉及到经络、肾等病位,痰、血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证型 证候要素 病位 痰浊 血瘀 气阴两虚 气虚血瘀 痰瘀阻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及关联规则挖掘中医药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用药规律 被引量:8
14
作者 于小林 张艳霞 张晓梅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897-899,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以CBM及CNKI中公开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为数据来源,收集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方药信息,建立用药数据库,以SPSS Statistic 17. 0与SPSS Modeler 14. 1为数据挖掘工具,对高频...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用药规律。方法:以CBM及CNKI中公开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为数据来源,收集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方药信息,建立用药数据库,以SPSS Statistic 17. 0与SPSS Modeler 14. 1为数据挖掘工具,对高频药物进行因子分析与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检索到肺纤维化方剂98首,总计使用药物126种,使用频率> 10%的药物共有32种。以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出12个公因子,以Apriori算法得出14条药对关联规则。结论:中医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组方上主要以养阴药、补气药及活血药相互配伍,较少出现单一功效的药物组合,同时配合以通络、止咳、化痰、清肺等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因子分析 关联规则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诊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5
作者 冷萍 付义 王一帆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01-803,共3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因其高致死、致残率引起了国内外呼吸界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IPF处于束手无策之境,而中医药在IPF的治疗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佳疗效,是一种有研究潜力的治疗方法,但临床对于IPF的中医辨证、用药方面尚无公认规范,且缺...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因其高致死、致残率引起了国内外呼吸界的关注。目前西医治疗IPF处于束手无策之境,而中医药在IPF的治疗研究方面已取得了较佳疗效,是一种有研究潜力的治疗方法,但临床对于IPF的中医辨证、用药方面尚无公认规范,且缺乏明确的高质量的对照实验研究,其疗效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从而更深入地揭示中医药治疗该病的本质,以指导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中医药 辨证施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雾化吸入低分子肝素钠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22例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绍霞 杨岚 +1 位作者 齐咏 尚东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23-324,共2页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目前发病率和病死率呈上升趋势[1].肝素除有抗凝作用外,还有抗炎、免疫调节、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等作用[2].作者观察雾化吸人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钠治疗IPF的作用,报道如下.
关键词 吸入 低分子肝素钠 治疗 特发性纤维 IPF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国华 郝娟娟 +1 位作者 李宁 庞立健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98-903,共6页
目的: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根据Meta分析的要求,两个人分别系统地检索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包括未发表),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 目的: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方法:根据Meta分析的要求,两个人分别系统地检索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中英文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包括未发表),中文数据库包括:中国学术文献总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英文数据库有:Pub Med、The Cochrane Library和Embase,检索年限为2007年—2016年12月。并由两个人独立地整理并提取资料,如遇分歧,请求第三方协助解决。同时运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本文的数据处理。结果:最终共纳入13篇RCT文献,共计807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住院患者。治疗前后综合疗效Meta分析显示:I2=0%,Z=5.63,OR=2.86[1.98,4.13],P〈0.000 01。治疗前后血氧分压的Meta分析显示:I2=0%,Z=2.81,OR=2.76[0.83,4.68],P=0.005。治疗前后患者6 min步行距离的Meta分析显示:I2=0%,Z=68.15,OR=99.93[97.06,102.81],P〈0.000 01。所有纳入试验均未报告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复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纯西药,尤其在改善患者血氧分压、6 min步行距离等方面具有明确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 特发性纤维 临床疗效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9b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中的抗纤维化作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路尧 李萍 +1 位作者 赵国强 张国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miRNA-29b(简称miR-29b)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IMR-90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诱导48 h)、miR-29b转染组(TGF-β1+miR-29b)和miR-29b阴性对... 目的:探讨miRNA-29b(简称miR-29b)在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上皮间充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抗纤维化作用。方法:将体外培养的IMR-90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TGF-β1诱导组(诱导48 h)、miR-29b转染组(TGF-β1+miR-29b)和miR-29b阴性对照组(TGF-β1+无意义序列);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改变;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olt技术分别检测TGF-β/Smad信号通路Smad3和p-Smad3、上皮标志物E-钙黏蛋白(E-cad)、间质标志物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下游靶基因Ⅰ型胶原蛋白(COL1A1)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GF-β1诱导组IMR-90细胞中E-cad表达显著下降,p-Smad3、α-SMA和COL1A1的表达显著升高(P均<0.05);与TGF-β1诱导组比较,miR-29b转染组E-cad表达升高,p-Smad3、α-SMA和COL1A1的表达降低(P均<0.01)。结论:上调miR-29b表达可抑制TGF-β/Smad信号通路介导的肺泡上皮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29b 特发性纤维 生长因子Β1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及其药物疗效的回顾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宁 张石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3年第7期587-589,共3页
本文采用国内、外文献综述方法,分析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及治疗现状。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尚存在许多问题,其更有效的治疗药物还有待于医、药学工作者的不断研究。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疗效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9
20
作者 石雪迎 廖松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46-649,共4页
关键词 特发性纤维 病理诊断 分类 诊断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