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免疫吸附疗法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中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耿昌明 韦道明 +2 位作者 孔晓东 付建辉 宋丽丽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4期562-564,共3页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 目的:分析免疫吸附疗法(IA)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中的疗效,并与传统的血浆置换疗法(PE)进行对比。方法: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AID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IA法治疗)、对照组(PE法治疗)。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Hughe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31±0.94 vs.2.85±1.02;t=2.085,P=0.04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7.21±2.89)mg/L vs.(11.51±3.35)mg/L;t=5.194,P〈0.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a(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21.25±7.15)mg/Lvs.(28.40±8.65)mg/L;t=3.400,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Hughes评分与C-反应蛋白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63,P〈0.001);Hughes评分与TNF-α呈现显著性正相关(r=0.491,P〈0.001)。结论:免疫吸附疗法治疗AIDP疗效可靠,其清除血浆促炎因子的疗效优于血浆置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自身免疫疾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吸附治疗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韦潋滟 秦新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0,共3页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治疗(Immunoadsorption,IA)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AID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行IA治疗,21例患者行隔日小剂量... 目的:观察免疫吸附治疗(Immunoadsorption,IA)对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的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AID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患者行IA治疗,21例患者行隔日小剂量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以Hughes评分及MRC(Medical research council)评分对神经功能缺损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疗效及治疗副作用。结果:2组治疗均明显改善AIDP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1天IA组治疗整体有效率明显高于PE组,但治疗后1周及2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按临床分型及年龄分层后,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隔日小剂量PE治疗相比,IA具有同样的疗效,是治疗AIDP较为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免疫吸附 血浆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姜雅芬 尹厚民 +1 位作者 余建军 张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76-417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转诊病例)就诊的29例CIDP...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转诊病例)就诊的29例CIDP患者(病例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SSR检测及ASP评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SSR结果分析:病例组SSR异常率高于对照组(95.9%比0;χ2=36.291,P=0.000),SSR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SP结果分析:病例组ASP的评分及评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IDP患者的检查结果:CIDP患者表现有自主神经症状的异常率较SSR异常率及ASP评分异常率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DP自主神经损害时SSR和ASP评分均会发生明显改变,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炎症性髓鞘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自主神经症状量表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矫毓娟 张伟赫 许贤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9期848-851,共4页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获得性周围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可治疗的慢性多发性神经病之一。本文就其各种治疗方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炎症性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13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闫文浩 王瑶 +5 位作者 孔惠敏 牛慧霞 张继要 徐晓莉 罗强 禚志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89,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电生理学或病理学检查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治疗有效[1]。少数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误诊。CIDP可见于各个年龄,多见于40~60岁成年人,儿童CIDP罕见[2]。作者总结了13例CIDP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CIDP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儿童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合并肺结核1例
6
作者 任俊伟 杨琴 +2 位作者 谢鹏 秦新月 杨军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739-1739,1744,共2页
关键词 炎症性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结核 血浆交换 皮质类固醇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合并膜性肾病1例
7
作者 折剑青 周菁 许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40-3440,共1页
患者女,57岁,主因"进行性四肢麻木伴双下肢无力3个月余"于2011年11月17日收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过敏,左侧T12、右L1以下针刺觉减低,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双下肢关节位置... 患者女,57岁,主因"进行性四肢麻木伴双下肢无力3个月余"于2011年11月17日收入院。体格检查:血压110/70mmHg,心肺腹查体未见异常。双下肢膝关节以下痛觉过敏,左侧T12、右L1以下针刺觉减低,髂前上棘以下音叉振动觉减退,双下肢关节位置觉差,双下肢近端肌力IV级,余均为V级,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跟腱反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肾病 双下肢无力 跟腱反射 四肢麻木 体格检查 痛觉过敏 髂前上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并脊髓损害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
8
作者 朱剑平 方燕南 +1 位作者 王雪晶 黄如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2-472,共1页
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或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为探讨其相关变异类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3月间诊断为AIDP或CIDP的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从132例中发现14例患者... 急性或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AIDP或CID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为探讨其相关变异类型的临床特点及规律,对我院1995年1月至2005年3月间诊断为AIDP或CIDP的临床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从132例中发现14例患者同时累及脊髓损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临床特点 脊髓损害 髓鞘疾病 周围神经 免疫介导 变异类型 临床病案 CIDP AID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幼儿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王新华 周水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探讨幼儿期起病的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并复习文献,以获得对该病较全面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方法对1例患CIDP的2岁幼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儿具有CIDP的典型的临床... 目的探讨幼儿期起病的慢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案,并复习文献,以获得对该病较全面的认识,以利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方法对1例患CIDP的2岁幼儿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儿具有CIDP的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发展特点。结论CIDP多在成人发病,小儿少见,但临床上仍可见一些起病类似急性感染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IDP),但其发展和预后与AIDP不同,治疗上也有有差异,临床中应注意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诊断标准 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肌萎缩症1A型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患者F波改变的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小璇 张朔 +3 位作者 马妍 孙阿萍 张英爽 樊东升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0-166,共7页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 目的:分析比较腓骨肌萎缩症1A型(Charcot-Marie-Tooth1A,CMT1A)患者和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CIDP)患者F波改变的特点和原因。方法:收集自2012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诊治的CMT1A和CIDP患者各30例,记录临床资料、电生理指标(神经传导速度和F波、H反射)、神经功能等级评分等,部分患者行臂丛和腰丛的磁共振影像检查,分析比较结果。结果:CMT1A患者的正中神经平均运动传导速度为(21.10±10.60)m/s,CIDP患者为(31.52±12.46)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5,P<0.001),CMT1A患者中约43.3%(13/30)未引出尺神经F波,明显高于CIDP未引出F波的患者比例(4/30,13.3%),χ^(2)=6.65,P=0.010。在可引出F波的患者中,CMT1A组患者的F波潜伏期为(52.40±17.56)ms,CIDP组为(42.20±12.73)ms,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P=0.006),F波的出现率CMT1A组是34.6%±39%,CIDP组是70.7%±15.2%,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3,P<0.001)。神经束蛋白155(neurofascin 155,NF155)患者的正中神经传导速度为23.22 m/s,F波潜伏期为62.9~70.7 ms,出现率为85%~95%。CMT1A型臂丛和腰丛神经增粗的比例分别为83.3%(5/6)和85.7%(6/7),CIDP患者臂丛和腰丛神经增粗的比例仅为25.0%(1/4,2/8)。NF155抗体阳性患者可见臂丛和腰丛MRI神经根明显增粗。结论:CMT1A患者F波延长反应了近端和远端周围神经的均一性改变,可以作为与局灶性脱髓鞘受损为主的CIDP患者的鉴别方法,但同时需要注意与神经结蛋白病NF155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相鉴别。F波虽然经常作为反应近端神经受累的指标,但是运动神经元兴奋性、前角细胞和运动神经髓鞘病变均可以影响它的潜伏期和出现率,F波异常需要结合患者的病因和其他电生理指标及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萎缩症 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肌电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特征和激素治疗 被引量:4
11
作者 赵忠新 任明 +5 位作者 黄坚 夏斌 贺斌 赵瑛 李焰生 邵福源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激素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国栋 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50,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和类固醇对其治疗有效,且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文章就CIDP的诊断、最新治疗方法、伴发疾病、疗效评价尺度以及残余症状处理等方面...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和类固醇对其治疗有效,且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文章就CIDP的诊断、最新治疗方法、伴发疾病、疗效评价尺度以及残余症状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血浆交换 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1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3
作者 邱甜 柴毅明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85-189,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CID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索PubMed数据库1991年1月至2017年2月的儿童CIDP病例,将文献检索和本文的病例汇总,... 目的探讨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IDP)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收治的CIDP患儿的临床资料,检索PubMed数据库1991年1月至2017年2月的儿童CIDP病例,将文献检索和本文的病例汇总,根据到达疾病高峰期时间分组,4~8周为亚急性起病组,>8周为慢性起病组,比较两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和预后。结果 (1)符合本文纳入和排除标准的CIDP患儿15例,男6例,女9例;1~3岁4例,~7岁4例,~15岁7例;起病年龄1岁1月至11岁9月;7例有前驱感染史;到达疾病高峰期时间为4周至13月,平均(12.9±13.6)周。15例的首发症状均为运动障碍,4例有感觉障碍;疾病高峰期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3分8例,4分6例,5分1例;病程呈单向型3例,进展型5例,复发型7例;15例神经传导检查均有神经源性损害,脑脊液检查均有细胞蛋白分离现象。14例予糖皮质激素治疗,1例予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1例家属放弃治疗出院,其余14例住院时间7~17 d,出院时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好转。随访中7例患儿复发。(2)共有14篇文献报道87例CIDP患儿与本文15例合并行文献分析(n=102),亚急性起病组38例,慢性起病组64例。两组性别、起病年龄和运动障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觉障碍(57.1%vs 23.5%,P=0.002)和颅神经异常(25.7%vs 7.8%,P=0.023)亚急性起病组高于慢性起病组,且更易反复发作(62.2%vs 34.0%,P=0.010),慢性起病组单相发作形式多(50.8%vs 27.8%,P=0.026)。结论 CIDP亚急性起病患儿感觉障碍和颅神经异常多于慢性起病患儿,并且疾病发展过程中容易复发。儿童CIDP运动障碍常见,较少出现颅神经损害和呼吸衰竭等,脑脊液细胞蛋白分离现象多见,电生理改变明显,早期治疗则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临床分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夏德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1142-1145,共4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47例)给予泼尼松联合中药桂龙通络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给予泼尼松治疗,研究组(47例)给予泼尼松联合中药桂龙通络胶囊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5%,显著高于对照组(70.2%)(P<0.05);研究组在下肢肌力增加、肢体运动和感觉功能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定(ADL)评分提高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泼尼松联合中药桂龙通络胶囊在治疗慢性炎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方面临床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中西医结合 桂龙通络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临床与MRI(2例报告)
15
作者 吕佩源 李玲 +1 位作者 张维娜 吴育锦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917-917,共1页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脑脊液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气管切开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秀花 蔺勇 +1 位作者 殷淑萍 齐文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9-650,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5年3月-2005年7月来自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附属医院、鸡西矿物局总医院、鸡西市人民医院四所医院的ICU病房44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5年3月-2005年7月来自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附属医院、鸡西矿物局总医院、鸡西市人民医院四所医院的ICU病房44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即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AIDP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 早期综合康复 急性感染 气管切开患者 第一附属医院 鸡西市人民医院 格林-巴利综合征 ICU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肢体震颤伴踮脚无力1年——NF155 IgG4抗体阳性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被引量:2
17
作者 卢茜 朱敏 洪道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肢体震颤1年,踮脚无力6个月”于2019年12月1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自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震颤,主要为手指的低幅高频震颤,持物时有时加重,紧张时也有时加重。症状持续存在,逐步出现手掌和腕部的震颤,影...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肢体震颤1年,踮脚无力6个月”于2019年12月1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自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震颤,主要为手指的低幅高频震颤,持物时有时加重,紧张时也有时加重。症状持续存在,逐步出现手掌和腕部的震颤,影响持筷进食,有时持笔书写也受影响。不伴行动迟缓,不伴心慌和心悸,无食欲改变,无肌无力和肌肉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无力 肢体震颤 青年男 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病 NF1 IgG4抗体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治进展
18
作者 蒋敏 凌振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19-1223,共5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on polyradicoloneuropathy CIDP)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的神经病,目前认为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感觉、运动神经的获得性局灶性脱髓鞘性病损,伴或不伴继发轴突损害,多影...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on polyradicoloneuropathy CIDP)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的神经病,目前认为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感觉、运动神经的获得性局灶性脱髓鞘性病损,伴或不伴继发轴突损害,多影响脊神经根,神经丛,及近端神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鞘多发性神经病 诊治进展 电生理检查 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诊断标准 传导阻滞 神经 特异 类固醇 运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1例
19
作者 祁学文 于群涛 王英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1-111,共1页
关键词 神经神经病 髓鞘 急性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内科 烟台山 山东烟台 病程进展 腓肠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妊娠合并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被引量:1
20
作者 谷亚伟 张利霞 +3 位作者 梁雪梅 赵岚 范宏光 王利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75-2779,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妊娠合并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的疗效和母婴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2010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例妊娠合并AIDP的患者...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妊娠合并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的疗效和母婴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2010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例妊娠合并AIDP的患者资料。依据免疫治疗方式将入组患者分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组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母婴预后。结果IVIg组25例,PE组20例。IVIg组和PE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0%(21/25)和85.0%(17/20),机械通气率分别为12.0%(3/25)和15.0%(3/20),病死率分别为4.0%(1/25)和5.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组和PE组的治疗显效时间分别为(5.0±1.0)d和(7.1±3.4)d(t=-2.825,P=0.010),好转时间分别为(9.5±1.3)d和(10.0±1.6)d(t=-1.111,P=0.603),基本治愈时间分别为(14.1±1.8)d和(17.1±2.8)d(t=-3.875,P=0.071),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2.7±4.7)d和(22.4±6.9)d(t=0.136,P=0.159)。IVIg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荨麻疹4例(P=0.561)、一过性发热3例(P=0.418)和头痛3例(P=0.418)。PE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钙血症5例(P=0.042)和电解质紊乱5例(P=0.042)。43例患者随访1年无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复发。婴儿均体健、无先天畸形的发生。结论IVIg和PE治疗妊娠合并AIDP总体安全、有效。母婴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髓鞘多发神经神经病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