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35例 被引量:8
1
作者 平军辉 仲照希 王东平 《四川精神卫生》 2015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有急性激越症状的70例儿童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给...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有急性激越症状的70例儿童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实验组给予齐拉西酮注射液,对照组给予氟哌啶醇注射液,疗程3天。于治疗前、治疗后2、12、24、48、72h分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减分率、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疗效,治疗结束时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安全性。结果疗程结束时实验组和对照组PANSS评分减分率分别为46.92%、49.46%,临床好转率分别为77.14%、8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0.00%、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齐拉西酮注射液对有急性激越症状的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拉西酮注射液 氟哌啶醇注射液 儿童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激越症状和短期延续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章凡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6期97-99,共3页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激越症状和短期延续疗效的影响。方法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配合重复经颅磁刺... 目的探讨齐拉西酮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激越症状和短期延续疗效的影响。方法7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齐拉西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齐拉西酮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急性期激越症状,短期延续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24、72 h,两组患者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72 h的PANSS-EC评分分别为(13.62±2.02)、(9.26±1.0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95±3.17)、(11.18±2.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短期延续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齐拉西酮配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改善患者急性期激越症状方面效果显著,可获得满意的短期延续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齐拉西酮 重复经颅磁刺激 急性激越症状 短期延续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序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焦华丹 吴强 刘婉滢 《内科》 2021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齐拉西酮序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 目的探讨采用齐拉西酮序贯方案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20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处于急性兴奋激越状态。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齐拉西酮序贯方案进行治疗,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PANS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的PANSS、SA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6.7%)显著低于对照组(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给予奥氮平联合利培酮治疗的基础上再采用齐拉西酮序贯方案对精神分裂症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焦虑状况,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期兴奋激越症状 齐拉西酮 序贯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拉西酮注射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平军辉 方润领 仲照希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 目的:探讨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观察3d。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分评定临床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d起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兴奋因子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各时点两组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治疗第3 d后实验组急性激越症状显效率67.5%、总有效率92.5%,对照组分别为72.5%、95.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24、0.21,P>0.05)。两组不良反应程度较轻微,但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11,P<0.05)。结论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能够快速有效控制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疗效与氟哌啶醇相当,但安全性更高,有利于患者的连续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肌内注射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兴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哌啶醇联合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激越症状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董乃琴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联合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均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联合组联合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氟哌啶醇联合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94例伴急性激越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均肌内注射氟哌啶醇注射液治疗,联合组联合肌内注射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观察72h。于治疗前后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定病情严重程度,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分评定兴奋激越症状改善状况,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2h后两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及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分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O.01),联合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2h起联合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兴奋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6h起两组兴奋因子分均较治疗前呈持续性下降(P〈O.01),但治疗72h两组兴奋激越症状改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均较为轻微,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61,P〈0.05)。结论氟哌啶醇联合甲磺酸齐拉西酮注射液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伴急性激越症状较单用氟哌啶醇起效更快,疗效更显著,安全性更高,更有利于患者的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齐拉西酮 氟哌啶醇 肌内注射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兴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齐拉西酮对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0
6
作者 许可 王德燧 田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年第11期842-846,共5页
目的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氟哌啶醇组各36例。... 目的探讨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急性激越症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四川省广元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氟哌啶醇组各36例。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给予注射用甲磺酸齐拉西酮5~10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20 mg;氟哌啶醇组患者给予常规氟哌啶醇针剂5 mg/次,肌内注射,每日总量不大于10 mg。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2 h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疗效总体印象量表之病情严重程度(CGI-SI)评分,以及治疗前(T0)和治疗后2 h(T1)、8 h(T2)、24 h(T3)、48 h(T4)、72 h(T5)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中的兴奋因子(PANSS-EC)评分。采用SAS 9. 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治疗前及治疗72 h后的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72 h后,2组患者PANSS及CGI-S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0比较,T1-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T1比较,T2-5各时间点2组患者PANSS-EC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氟哌啶醇组比较,甲磺酸齐拉西酮组患者肌强直[2. 78%(1/36) vs 16. 67%(6/36)]、震颤[2. 78%(1/36) vs 19. 44%(7/36)]、流涎[5. 56%(2/36) vs 22. 22%(8/36)]、头颈部运动[2. 78%(1/36) vs 19. 44%(7/36)]等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甲磺酸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激越症状患者的效果与常规氟哌啶醇相似,同时具有副作用发生率较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急性激越症状 氟哌啶醇 甲磺酸齐拉西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