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毒鼠强中毒误诊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应斌宇 樊新 +1 位作者 林巍 张素勤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毒鼠强中毒 诊断 误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妇女的急救
2
作者 周艾琳 王海波 +2 位作者 高飞 范敏 邢玲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15-315,共1页
关键词 产后 急性毒鼠强中毒 急救 四亚甲二砜四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的心肌酶谱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吴春英 陈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51-153,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心肌酶谱变化规律。方法:对6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的心肌酶犤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犦进行连续监测,并观察病人心脏功能改变。结果:急性毒鼠强中... 目的:探讨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心肌酶谱变化规律。方法:对6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的心肌酶犤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MB(CK-MB)犦进行连续监测,并观察病人心脏功能改变。结果:急性毒鼠强中毒病人心肌酶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临床心脏检查及心电图异常占75%。提示心肌损害存在;心肌酶随病情改善呈恢复趋势。结论:急性毒鼠强中毒造成心肌细胞的损害是可逆的,重症病人应加强心脏监护,以防心原性猝死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鼠强中毒 心肌酶谱 临床意义 心源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毒鼠强中毒院前抢救8例体会
4
作者 谢晋军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44-444,共1页
1998—2009年本院急诊科院前抢救毒鼠强中毒患者8例,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均为男性,儿童6例,成人2例,儿童年龄6~8岁,成人年龄40~45岁。6例儿童中毒是在野外玩耍时,拾食野外混有毒... 1998—2009年本院急诊科院前抢救毒鼠强中毒患者8例,均抢救成功,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8例急性毒鼠强中毒患者均为男性,儿童6例,成人2例,儿童年龄6~8岁,成人年龄40~45岁。6例儿童中毒是在野外玩耍时,拾食野外混有毒鼠强的杀鼠面包引起中毒;2例成人中毒是在朋友家聚餐时,一起食混有毒鼠强的饮料引起中毒。毒物经洗胃液送有关部门检测而确诊。从发现中毒到院前抢救时间为30 min~1 h。临床特征:所有患者均突然出现全身或阵发性的惊厥发作,口吐白沫,神志呈浅昏迷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鼠强中毒 院前抢救 中毒患者 儿童年龄 2009年 儿童中毒 抢救时间 惊厥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心肌损伤的研究
5
作者 王海斌 邓兴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2例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清CK、CK-MB检测,同时记录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症状。结果:急性氟乙酰胺... 目的:观察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的动态变化。方法:对82例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在不同时间点进行血清CK、CK-MB检测,同时记录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症状。结果: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中存在心肌损伤68例(82.9%),但症状无特异性;合并心肌损伤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有部分患者CK、CK-MB及心电图异常出现时间较迟。结论:对急性氟乙酰胺和毒鼠强混合中毒患者要动态观察CK、CK-MB及心电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乙酰胺 鼠强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功酶 急性氟乙酰胺和鼠强混合中毒 心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