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配合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急性毒性反应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欧涛 覃世运 +3 位作者 黄庆茂 毛海宏 龚海英 王文尖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1-92,共2页
关键词 局部晚期鼻咽癌 急性毒性反应 中药配合 放化疗 临床观察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急性毒性反应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斌 张圳妙 曾志坚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3期128-130,共3页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急性毒性反应。方法9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各48例。单独组给予顺铂单药参与化疗,联合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毒性反应(血液学...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治疗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急性毒性反应。方法96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单独组和联合组,各48例。单独组给予顺铂单药参与化疗,联合组给予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对比两组患者急性毒性反应(血液学毒性及下消化道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结果单独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分级0级6例、Ⅰ级4例、Ⅱ级20例、Ⅲ级18例、Ⅳ级0例;联合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分级0级7例、Ⅰ级10例、Ⅱ级21例、Ⅲ级10例、Ⅳ级1例;两组血液学毒性反应分级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组下消化道反应分级0级13例、Ⅰ级21例、Ⅱ级0例、Ⅲ级0例、Ⅳ级0例;联合组下消化道反应分级0级0例、Ⅰ级34例、Ⅱ级11例、Ⅲ级3例、Ⅳ级0例;两组下消化道反应分级情况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5.8%高于单独组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颈癌治疗中使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同期放化疗不会增加机体血液学毒性反应,但会导致机体产生腹胀、便血等下消化道反应。总体来说,患者对联合用药化疗有一定的耐受性,不会导致治疗时间的延长,治疗效果也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顺铂 多西他赛 放化疗 急性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颗粒小鼠急性毒性反应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毛德文 王明刚 +2 位作者 谢阳娇 李晏杰 徐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6期124-126,共3页
[目的]观测解毒化瘀颗粒小鼠急性毒性反应,确定最大给药量。[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40只昆明小白鼠,SPF实验动物室适应饲养7d,禁食饲料不禁饮水16h,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20只/组(雄雌各10只),灌胃干预。干预组:解毒化瘀颗粒(20m L k... [目的]观测解毒化瘀颗粒小鼠急性毒性反应,确定最大给药量。[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40只昆明小白鼠,SPF实验动物室适应饲养7d,禁食饲料不禁饮水16h,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20只/组(雄雌各10只),灌胃干预。干预组:解毒化瘀颗粒(20m L kg-1体重,浓度5.0g,生药m L-1,剂量100g生药?kg-1),3次/d(相当生药20×5.0×3=300g生药kg-1 d-1)。对照组:蒸馏水。观测干预后14d内各组小鼠中毒表现、体重和死亡等情况。[结果]干预后14d,体重两组无明显变化(P>0.05)。干预组雌性与雄性小鼠各器官系统均未出现中毒反应,整个试验过程无小鼠死亡。[结论]解毒化瘀颗粒小鼠灌胃300g生药kg-1 d-1无急性毒性反应,相当60kg体重成人口服量(1.58g生药kg-1 d-1)19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毒化瘀颗粒 动物实验 昆明小白鼠 急性毒性反应 最大给药量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奈替米星急性毒性反应1例报告
4
作者 刘杰 于秀玲 田作明 《抗感染药学》 1998年第4期31-32,共2页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硫酸奈替米星(Netilmicin Sulfate)又称奈特,急性毒性反应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5a。因腹痛、腹泻伴呕吐1d,于1997年7月13日来诊。查体:脉搏84次/min,血压14.7/10.7kpa,神清,一般状况良好,无脱水貌。心肺正常,腹... 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硫酸奈替米星(Netilmicin Sulfate)又称奈特,急性毒性反应1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25a。因腹痛、腹泻伴呕吐1d,于1997年7月13日来诊。查体:脉搏84次/min,血压14.7/10.7kpa,神清,一般状况良好,无脱水貌。心肺正常,腹软,脐周有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便常规检查:稀水样便,脓细胞1~3个/HP,痢疾杆菌培养阴性。诊断为急性肠炎,给予生理盐水500毫升加奈特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奈替米星 急性毒性反应 氨基糖 痢疾杆菌 辽宁省 钙离子 神经肌肉接头 神经系统检查 临床实践 传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在兔眼局部用药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红斌 孙江文 陈荣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422-424,共3页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兔眼部用药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其临床局部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1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以空白溶剂作溶媒对照;2,3,4组家兔左眼分别滴舒芬太尼注射液5μg(2滴,5min 内)、... 目的:研究舒芬太尼对兔眼部用药的急性毒性反应,为其临床局部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16只健康成年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1组为对照组,以空白溶剂作溶媒对照;2,3,4组家兔左眼分别滴舒芬太尼注射液5μg(2滴,5min 内)、7.5μg(3滴,10min内)、10μg(4滴,15min内),同时各组右眼以9g/L NaCl溶液作为自身对照,滴速相同。滴药后的7 d后进行局部毒性研究。 结果:肉眼及裂隙灯观察:各组角膜无混浊、结膜无明显充血和水肿、无分泌物、虹膜正常,无产生暂时闭目现象。内皮照相:各组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无统计学差异;光镜观察:结膜、角膜、角巩缘、虹膜、睫状体、视网膜及视神经均未发现有病理形态学损伤。 结论:单次使用5~10μg 舒芬太尼眼部给药进行镇静、镇痛在短期内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眼部给药 急性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藤珠胃康颗粒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王金 王芳 +4 位作者 王小平 白吉庆 胡锦苹 黎丹 王亚恒 《现代中医药》 CAS 2016年第4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藤珠胃康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按一日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灌胃剂量给予藤珠胃康颗粒,连续观察7 d。2长期毒性试验,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目的观察藤珠胃康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1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按一日2次以最大浓度最大灌胃剂量给予藤珠胃康颗粒,连续观察7 d。2长期毒性试验,将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藤珠胃康颗粒高、中、低剂量组,每日给药1次,每周6 d,连续给药6个月,观察大鼠一般体征,并分别于给药3个月、6个月及停药4周后,每组解剖1/3大鼠进行血液学、血液生化学、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1急性毒性试验中,小鼠无一死亡,给药组80%小鼠出现腹泻,最大给药量为临床成人拟用剂量的240倍。2长期毒性试验中,给药第4周,高剂量组约1/3的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雌性大鼠从第3周开始体重增长较快;给药6个月后,中剂量组雄性大鼠肺脏指数降低;停药一个月后,高剂量组雄性大鼠肺脏指数降低,低剂量组雌性大鼠脾脏指数升高。给药和停药期间,部分血液学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数值上存在明显差异,但都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学检查未见因药物引起的组织病变。结论本品按临床拟用剂量长期服用未见严重的急性毒性反应和长期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珠胃康颗粒 急性毒性反应 长期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用皮卡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及其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虓飞 曹春然 +1 位作者 孙圆媛 胡宇驰 《中国药物警戒》 2013年第12期709-711,共3页
目的比较治疗用皮卡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及疫苗组分(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皮卡佐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皮卡佐剂高剂量组(原液)和低剂量组(2倍稀释液),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组... 目的比较治疗用皮卡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及疫苗组分(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皮卡佐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ICR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溶媒对照组,皮卡佐剂高剂量组(原液)和低剂量组(2倍稀释液),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组(原液),治疗用皮卡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高剂量组(原液)和低剂量组(2倍稀释液),每组小鼠后肢im 0.2mL受试物,给药后连续14天观察其状态及毒性反应。结果各组小鼠全部存活,摄食和体重指标正常,注射部位肌肉、外观体征、行为活动、呼吸、排泄、各组织脏器肉眼观察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治疗用皮卡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及疫苗组份对小鼠无明显毒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用皮卡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 急性毒性反应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甲酰胺的合成及其急性毒性试验
8
作者 刘德娟 谷薇薇 张国升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75-78,共4页
目的合成新化合物过氧化甲酰胺,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并观察小鼠对它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合成过氧化甲酰胺的产率为指标进行试验。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以过氧化甲酰胺的最大浓度给小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 目的合成新化合物过氧化甲酰胺,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并观察小鼠对它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合成过氧化甲酰胺的产率为指标进行试验。通过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以过氧化甲酰胺的最大浓度给小鼠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最佳合成工艺为:用过氧化氢和甲酰胺质量比5∶2,在(10±2)℃水浴温度下反应后,冷藏时间24 h。过氧化甲酰胺实际产氧量为148.0 ml/g。急性毒性试验未出现小鼠死亡,未测出LD50,过氧化甲酰胺的最大给药量为5.64 g/kg。结论该合成工艺合理,产率高。合成的过氧化甲酰胺产氧量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甲酰胺 合成工艺 急性毒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藤素注射液Beagle犬静脉给药毒性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杨荣 陆瑛 +1 位作者 张玲 杨桂梅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BEAGLE犬 黄藤素注射液 毒性观察 静脉给药 急性毒性反应 静脉注射给药 剂量递增 用药途径 死亡情况 试验动物 静脉滴注 致死剂量 试验结果 6月龄 体重 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关巴布剂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金可可 叶天申 +1 位作者 蒋松鹤 王万铁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6-217,共2页
目的 观察动物对类风关巴布剂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家兔6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②家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的皮肤急性毒性反应。③豚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观... 目的 观察动物对类风关巴布剂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①家兔6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的刺激反应。②家兔24只,随机平均分为4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的皮肤急性毒性反应。③豚鼠30只,随机平均分为3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皮肤过敏反应。结果 类风关巴布剂对家兔完整及破损皮肤无任何刺激性反应,也未出现任何急性毒性反应;豚鼠皮肤未见过敏反应。结论 类风关巴布剂是一个安全无毒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关巴布剂 毒理学 类风湿性关节炎 急性毒性反应 自身免疫病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暖贴巾对实验动物皮肤毒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月华 王旭 +4 位作者 吴承玉 许惠琴 吴正 黄冠宇 王玉成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361-362,共2页
目的 观察暖贴巾对实验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暖贴巾分别对豚鼠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家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进行刺激试验、豚鼠皮肤进行过敏试验。结果 暖贴巾对豚鼠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无急性毒性反应 ,对家... 目的 观察暖贴巾对实验动物皮肤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暖贴巾分别对豚鼠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家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进行刺激试验、豚鼠皮肤进行过敏试验。结果 暖贴巾对豚鼠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无急性毒性反应 ,对家兔完整皮肤与破损皮肤无刺激反应 ,对豚鼠皮肤无过敏反应。结论 暖贴巾对实验动物皮肤未见毒性、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 ,说明其毒性极低 ,为临床使用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 豚鼠 实验动物 毒理学研究 急性毒性反应 临床使用 过敏试验 破损 刺激性 刺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抗菌塑料气管插管或套管体内外抗菌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楠 崔德健 +6 位作者 常东 蒋伟 季君晖 文仲光 李红梅 肖燕 王海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224-225,共2页
关键词 纳米抗菌塑料 气管插管 抗菌性能 套管 体外毒性试验 急性毒性反应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