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孢噻呋晶体对小鼠的经口急性毒性(LD50)试验
1
作者 冯言言 郑莉 +4 位作者 马庆祝 陈玲 门晓冬 常雪 孔梅 《猪业科学》 2025年第5期94-95,共2页
头孢噻呋晶体为第三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与细菌胞质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青霉素结合蛋白活性丧失,造成敏感菌内黏肽的交叉联结受到阻碍,导致细胞壁缺损,使胞外的水分不断渗入菌体内,引起菌体膨胀变形从而裂解死亡,达... 头孢噻呋晶体为第三代动物专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能与细菌胞质膜上的青霉素结合蛋白结合,使青霉素结合蛋白活性丧失,造成敏感菌内黏肽的交叉联结受到阻碍,导致细胞壁缺损,使胞外的水分不断渗入菌体内,引起菌体膨胀变形从而裂解死亡,达到繁殖期高效杀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经口急性毒性 LD50试验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急性毒性研究
2
作者 张述阳 崔祜杰 王宏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评价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吸入给药的安全性,开展大鼠吸入TAT-NE的急性毒性评价研究。在GLP条件下,通过预试验确定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能使大鼠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和能使大鼠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以此为基础,设5个剂... 为评价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吸入给药的安全性,开展大鼠吸入TAT-NE的急性毒性评价研究。在GLP条件下,通过预试验确定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能使大鼠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和能使大鼠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以此为基础,设5个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一次性吸入给药,观察7 d,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的LD50为1639.8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371.5、1960.7 mg/kg)。实验动物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为低毒、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 急性毒性 吸入给药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急性毒性实验
3
作者 孙述好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4期430-436,共7页
在水温为(22±2)℃的静水条件下,用丁草胺、扑草净、氰氟草酯、草灭灵、绿净、除根净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Saurogobio dabryi)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42 mg/... 在水温为(22±2)℃的静水条件下,用丁草胺、扑草净、氰氟草酯、草灭灵、绿净、除根净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Saurogobio dabryi)幼鱼进行急性毒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6种常用除草剂对蛇鮈幼鱼的96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3.42 mg/L、6.47 mg/L、4.11 mg/L、2.57 mg/L、8.00 mg/L、4.04 mg/L,安全浓度则分别是0.34 mg/L、0.65 mg/L、0.41 mg/L、0.26 mg/L、0.80 mg/L、0.40 mg/L。蛇鮈幼鱼对以上除草剂毒性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其敏感性由强到弱依次为草灭灵>丁草胺>除根净>氰氟草酯>扑草净>绿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鮈(Saurogobio dabryi)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_(50)) 安全浓度(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敌的急性毒性(LD_(50))测定
4
作者 李引乾 刘清玉 +1 位作者 扈文杰 李富娥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4期55-56,共2页
用简化寇氏法对球敌的 LD50 进行了测定。以 1∶ 0 .8的组间剂量比测得球敌对小鼠和雏鸡口服的 L D50 分别为 5 746 mg/kg和6 0 88mg/kg,95 %可信限分别为 6 5 2 5~5 0 6 1 mg/kg和 6 894~ 5 374mg/kg,符合微毒 (实际无毒 )标准。
关键词 球敌 急性毒性 LD50 小鼠 雏鸡 抗球虫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长快Ⅰ号》添加剂急性毒性试验—LD_(50)的测定
5
作者 于守平 王鹏 +1 位作者 马红霞 刘晓华 《农业与技术》 1999年第3期66-66,共1页
急性毒性试验是研究一次或24h内多次给予试验动物被检物质,观察在短时间内引起动物毒性的试验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确定受检物的最大耐受量(LD0),最小致死量(MLD),半致死量(LD50),最大致死量(LD100),并... 急性毒性试验是研究一次或24h内多次给予试验动物被检物质,观察在短时间内引起动物毒性的试验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确定受检物的最大耐受量(LD0),最小致死量(MLD),半致死量(LD50),最大致死量(LD100),并记录给添加剂后7d内各组动物死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长快Ⅰ号 添加剂 急性毒性试验 LD50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镉离子对中华绒螯蟹的急性与慢性毒性影响
6
作者 白永安 刘芳 +5 位作者 孙忠正 田静 马民 席文秋 耿丹 孙娜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254-259,共6页
为探究重金属镉(Cd^(2+))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生长阶段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以盘锦地区幼蟹(体重0.8 g~1.0 g)和成蟹(体重10 g~11 g)为对象,通过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评估镉的生态风险。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半流水法,设置梯度... 为探究重金属镉(Cd^(2+))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生长阶段的毒性效应,该研究以盘锦地区幼蟹(体重0.8 g~1.0 g)和成蟹(体重10 g~11 g)为对象,通过急性与慢性毒性实验评估镉的生态风险。急性毒性实验采用半流水法,设置梯度镉浓度(幼蟹:0、2.1、4.6、9.8、20.9、44.7、 95.5 mg/L;成蟹:0、2.5、6.3、15.8、39.8、100、251.2 mg/L),观察24 h~96 h内死亡率及中毒症状;慢性毒性实验聚焦摄食行为与长期存活,设置0.16 mg/L、0.25 mg/L、0.5 mg/L浓度梯度,持续监测15 d。结果显示,镉对幼蟹的毒性显著高于成蟹,48 h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4.69 mg/L和7.58 mg/L;随时间延长,LC_(50)逐步降低,96 h幼蟹LC_(50)仅为2.01 mg/L,而成蟹为3.89 mg/L。高浓度镉(≥20.9 mg/L)暴露48 h可致幼蟹全死亡。成蟹在39.8 mg/L时48 h内全部死亡。慢性毒性实验中,0.5 mg/L镉浓度下成蟹摄食量显著下降,15 d后完全停食并伴随活力丧失与死亡,而≤0.16 mg/L组摄食与存活相对稳定。基于LC_(50)×0.01的安全浓度公式,提出养殖水体镉浓度需控制在0.5 mg/L以下。研究证实,镉不仅通过急性致死效应威胁中华绒螯蟹存活,其慢性暴露还可抑制摄食与生长,且幼蟹对镉更为敏感。该结果为中华绒螯蟹的健康养殖水质管理及镉污染风险防控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Cd^(2+))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急性毒性 慢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_(50)) 安全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水产药物对松荷鲤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健 李赫 +6 位作者 李敬伟 胡宗云 刘宗英 肖祖国 封岩 吴丽娜 闫有利 《渔业研究》 2024年第2期162-170,共9页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 在水温(20±1)℃下,采用静水试验法研究了聚维酮碘、强氯精和高效氯氰菊酯3种常用水产药物对体长(118.8±5.63)mm、体质量(72.75±15.11)g松荷鲤(Cyprinus carpio Songhe)的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聚维酮碘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870.551、790.650、694.959、654.692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195.653 mg/L;强氯精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23.076、19.608、15.674、13.871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4.247 mg/L;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的24、48、72、96 h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620、2.216、1.205、0.847 mg/L,安全质量浓度为0.153 mg/L。3种药物对松荷鲤的毒性大小为高效氯氰菊酯>强氯精>聚维酮碘。根据有毒物质对鱼类毒性的评价标准,结果表明聚维酮碘和强氯精对松荷鲤为低毒药物,可作为生产中的首选药物;高效氯氰菊酯对松荷鲤为高毒药物,在生产中需谨慎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荷鲤 水产药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质量浓度(LC 50) 安全质量浓度(SC) 药物毒性蓄积程度系数(M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丙草胺水乳剂的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8
作者 王义军 宋学东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24-25,共2页
按国家标准GB15670—1995对50%丙草胺水乳剂的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及急性眼刺激、皮肤刺激作用进行了试验,其结果为:50%丙草胺水乳剂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5620、10000mg/kg;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2000mg/kg;对家兔的急性眼刺... 按国家标准GB15670—1995对50%丙草胺水乳剂的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及急性眼刺激、皮肤刺激作用进行了试验,其结果为:50%丙草胺水乳剂对雌雄大鼠的急性经口LD50分别为5620、10000mg/kg;急性经皮LD50均大于2000mg/kg;对家兔的急性眼刺激积分指数(I·A·O·I·)最高值为4;眼刺激平均指数(M·I·O·I·)1d后为0;皮肤刺激强度平均分值为0。表明50%丙草胺水乳剂经口和经皮毒性属于低毒,对眼睛无刺激性,对皮肤无刺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丙草胺水乳剂 急性毒性 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苯环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QSAR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建凤 廖立敏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19,共6页
文章通过将化合物中骨架非氢原子进行分类、参数化转换、构建非氢原子间的关系而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并且将其用于28个含苯环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化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含苯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 EC50)之... 文章通过将化合物中骨架非氢原子进行分类、参数化转换、构建非氢原子间的关系而得到新的结构描述符,并且将其用于28个含苯环类化合物的结构参数化表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建立含苯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与对发光菌急性毒性(-lg EC50)之间的关系模型,模型的相关系数为0.960,标准偏差为0.191。构建的模型可以用于含苯环类化合物对发光菌急性毒性的预测,为环境中的有毒化合物的定量结构-毒性关系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苯环化合物 参数化表征 结构-性质关系 急性毒性(-lg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卤素类消毒剂对刺参幼参的急性毒性作用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振兴 赵彦翠 +2 位作者 陈燕妮 杜岩岩 张军营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2,共5页
在水温18.5~20℃的静水条件下,用4种卤素类消毒剂对刺参幼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简称TCCA)对刺参幼参的24h LC50、48h 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Cs)分别为33.22、25.32、4.41m... 在水温18.5~20℃的静水条件下,用4种卤素类消毒剂对刺参幼参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三氯异氰尿酸(trichloroisocyanuric acid,简称TCCA)对刺参幼参的24h LC50、48h LC50和安全质量浓度(Cs)分别为33.22、25.32、4.41mg/L,二溴海因(dibromodimethyl hydantoin,简称DBDMH)的24h LC50、48h LC50和Cs分别为371.17、339.65、85.32mg/L,聚维酮碘(povidone-iodine,简称PVP—I)的24h LC50、48h LC50和Cs分别为3.14、1.45、0.09mg/L,季铵盐络合碘(quaternary ammonium salt—iodine,简称QASI)的24h LC50、48h LC50和Cs分别为4.24、2.02、0.14mg/L。研究表明,4种消毒剂对幼参的毒性大小依次为聚维酮碘〉季铵盐络合碘〉三氯异氰尿酸〉二溴海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 消毒剂 急性毒性 LC50 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对厚壳贻贝急性毒性及对其鳃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彭玲 曾江宁 +2 位作者 陈全震 黄伟 杜萍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8,24,共7页
研究选用东海区常见种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开展了镉作用下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了2.92、3.34、3.81、4.36、4.98 mg/L 5个Cd^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厚壳贻贝24、48、72、9... 研究选用东海区常见种厚壳贻贝(Mytilus coruscus)开展了镉作用下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的实验研究。根据预实验结果设计了2.92、3.34、3.81、4.36、4.98 mg/L 5个Cd^2+浓度梯度进行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镉对厚壳贻贝24、48、72、96 h LC50(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4.85(4.30-5.47)、4.15(3.77-4.57)、3.55(3.25-3.89)、3.10(2.81-3.42)mg/L。厚壳贻贝于不同亚致死浓度镉(0.194、0.388、0.775mg/L)溶液中连续暴露8 d,结果显示,暴露初期鳃组织中SOD、CAT、GSH-Px的活性随镉浓度升高而升高,整个暴露期间三者均呈先升后降的规律。厚壳贻贝鳃中SOD、CAT、GSH-Px对水环境中镉反应敏感,且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尝试将三者共同作为指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壳贻贝 急性毒性 LC50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娜 侯艳 +2 位作者 徐昆龙 李红霞 肖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233-237,244,共6页
为了探明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不同种类的普洱茶为原料,绿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曲茗绿茶的LD50分别为:9.6 g/kg,8.7 g/kg,6.2 g/kg。结果表明,... 为了探明普洱茶饮用的安全性,以不同种类的普洱茶为原料,绿茶为对照,采用国家标准测定方法分别测定其中的主要有效成分,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试验测得普洱熟茶、普洱生茶、曲茗绿茶的LD50分别为:9.6 g/kg,8.7 g/kg,6.2 g/kg。结果表明,普洱茶的急性毒性要比绿茶较低。从食品毒理学的标准来看,3个茶样都属于实际无毒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急性毒性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的急性毒性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任文娟 汪贞 +4 位作者 杨先海 刘济宁 杨倩 陈英文 沈树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8,共7页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 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AP(BPAP)、双酚AF(BPAF)、双酚Z(BPZ)、双酚P(BPP)和双酚S(BPS)作为双酚A(BPA)的替代品被广泛使用,但其毒性数据非常有限。将BPA、BPB、BPF、BPZ、BPP、BPAP、BPAF和BPS暴露于斑马鱼成鱼及胚胎,通过24、48、72和96 h死亡率等指标比较8种化合物的急性毒性。结果显示,双酚A及其类似物对斑马鱼成鱼及胚胎毒性具有线性相关性。根据GB 30000.28—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第28部分:对水生环境的危害》对受试物的急性水环境毒性的分级标准,判定BPP为毒性Ⅰ级,BPA、BPB、BPF、BPZ、BPAP和BPAF为毒性Ⅱ级,根据Verhaar分类方法,双酚A及其类似物属于麻醉致毒机制的化学品,其毒性大小与疏水基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A及其类似物 急性毒性 半致死浓度(LC50) 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0种农药制剂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才冰 袁善奎 +3 位作者 曲甍甍 刘顺 刘茜 瞿唯钢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1年第1期31-34,共4页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360种常用农药制剂(包括135种有效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其中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别农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16.1%、13.6%、2.8%。结果表明:49%的制剂对斑马鱼表现高毒或剧毒,涉... 采用半静态法测定了360种常用农药制剂(包括135种有效成分)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其中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不同类别农药所占的比例分别为67.5%、16.1%、13.6%、2.8%。结果表明:49%的制剂对斑马鱼表现高毒或剧毒,涉及25种农药有效成分,主要为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毒性相对较低,微生物农药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较低,而部分植物源农药的急性毒性较高;相同有效成分的不同制剂之间由于有效成分含量、剂型及加工工艺的不同,会出现毒性存在差异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 斑马鱼 急性毒性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g(Ⅱ)和Pb(Ⅱ)对海洋单细胞藻的急性毒性效应 被引量:12
15
作者 战玉杰 杨茹君 +2 位作者 王修林 张莹莹 王世荣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5期523-531,共9页
近年来,海洋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为考察重金属对海洋藻类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而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一次性培养的实验方法,测定了2种重金属Hg(Ⅱ)和Pb(Ⅱ)对8种海洋单细胞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包括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 近年来,海洋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为考察重金属对海洋藻类的生物毒性效应,进而评估其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本研究采用一次性培养的实验方法,测定了2种重金属Hg(Ⅱ)和Pb(Ⅱ)对8种海洋单细胞藻的急性毒性效应,包括赤潮异弯藻(Heterosigma akashiwo Hada)、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etus Cleve)、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 Ehrenberg)、裸甲藻(Gymnodinium sp.)、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Greville)Cleve)、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Bohlin)、青岛大扁藻(Platymonas helgolanidica)和亚心型扁藻(Platymonas subcordiformis),测定出Hg(Ⅱ)对8种海洋藻的96 h-EC50分别为16、42、24、37、31、12、385和161μg.L-1,而Pb(Ⅱ)对赤潮异弯藻、旋链角毛藻、海洋原甲藻和裸甲藻的96 h-EC50分别为9 516、8 373、12 002和10 128μg.L-1。在本研究的培养条件下,Hg(Ⅱ)对受试海洋藻的毒性效应明显大于Pb(Ⅱ),Pb(Ⅱ)对赤潮异弯藻、旋链角毛藻、海洋原甲藻和裸甲藻的96 h-EC50与Hg(Ⅱ)对这4种藻的96 h-EC50的比值分别为594.75、199.36、500.08和273.73,而中肋骨条藻、三角褐指藻、青岛大扁藻和亚心型扁藻在有效浓度范围内未能检测到Pb(Ⅱ)对其相应的96 h-EC50,说明Pb(Ⅱ)对这4种藻的生物毒性作用比较小;比较重金属对各种藻作用的96 h-EC50,可知饵料藻对重金属的耐受性高于赤潮藻。同时发现,低浓度的Pb(Ⅱ)对藻类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f/2营养液的培养条件下,重金属对海洋单细胞藻96 h-EC50值高于自然海水条件下相应的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毒性 EC50 Hg(Ⅱ) Pb(Ⅱ) 海洋单细胞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山海棠水提液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录军 余厚勇 +2 位作者 黄萍 袁健 曹佳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7期1524-1526,共3页
目的 探明昆明山海棠的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剂量 (LD50 ) ,为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和资料。方法 THH水提液多剂量小鼠口服 ,观察小鼠的死亡率和脏器的感官病理改变。结果 雄性的LD50 ( 95 %可信限 )为 79g kg( 69~ 89g kg) ,雌性的... 目的 探明昆明山海棠的急性毒性及半数致死剂量 (LD50 ) ,为临床的安全使用提供依据和资料。方法 THH水提液多剂量小鼠口服 ,观察小鼠的死亡率和脏器的感官病理改变。结果 雄性的LD50 ( 95 %可信限 )为 79g kg( 69~ 89g kg) ,雌性的LD50 ( 95 %可信限 )为 10 0g kg ( 90~ 112g kg) ;肉眼未见脏器明显的病理改变。结论 按化学物质的急性毒性分级标准 ,THH水提液属中等毒级别 ,临床使用比较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明山海棠 急性毒性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郑先云 龙文敏 +1 位作者 郭亚平 马恩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d2+对红裸须摇蚊在24h、48h以及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235.63(95%CI:160.96~418.82)、165.17(95%CI:140.65~198....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d2+对红裸须摇蚊在24h、48h以及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235.63(95%CI:160.96~418.82)、165.17(95%CI:140.65~198.35)及94.12(95%CI:81.93~108.78)mmol·L-1Cd。Cd2+对红裸须摇蚊幼虫的毒性与对其他摇蚊物种幼虫有明显不同,该物种对Cd2+急性毒性不敏感,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的Cd2+处理对CAT活性影响的LSD法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24h与48h的各浓度Cd2+对CAT活性都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72h时CAT活性在对照组与其他处理浓度组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时间因子对CAT活性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Cd2+浓度在400mmol·L-1时,72h处理组与48h处理组的活性表现出显著差异,CAT活性在72h时被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裸须摇Cd^2+ LC50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中药制剂对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17
18
作者 陈忠伟 刘伟 赵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6期112-113,共2页
为进一步临床试验和了解复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将100只昆明小鼠分为10组,3组口服试验中,给药剂量分别为6667、10000、15000 mg/kg体重时,小鼠仍健活;腹腔注射试验分为6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000、12000、14... 为进一步临床试验和了解复方中药制剂的安全性,对其进行了小鼠的急性毒性试验。将100只昆明小鼠分为10组,3组口服试验中,给药剂量分别为6667、10000、15000 mg/kg体重时,小鼠仍健活;腹腔注射试验分为6组,给药剂量分别为10000、12000、14400、17280、20740、24880 mg/kg体重,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16660 mg/kg,说明该药安全无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中药制剂 小鼠 急性毒性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基苯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邢厚娟 王海波 +1 位作者 王敏 徐世文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380-383,共4页
用Weil's表的平均移动法进行了NB对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LD_(50)的测定。以组间距(对数剂量差值)为d=0.2,测得NB对雄性小鼠经口服的LD_(50)为525.8962mg·kg^(-1)BW,95%可信限为417.7342~662.0640mg·kg^(-1)BW;以组间距(对... 用Weil's表的平均移动法进行了NB对雌性小鼠和雄性小鼠LD_(50)的测定。以组间距(对数剂量差值)为d=0.2,测得NB对雄性小鼠经口服的LD_(50)为525.8962mg·kg^(-1)BW,95%可信限为417.7342~662.0640mg·kg^(-1)BW;以组间距(对数剂量差值)为d=0.0667,测得NB对雌性小鼠经口服的LD_(50)为771.9692mg·kg^(-1)BW,95%可信限为714.8254~833.6812mg·kg^(-1)B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急性毒性 小鼠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离子对尾草履虫的急性毒性试验 被引量:6
20
作者 潘志崇 刘云 孙平跃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21,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浓度增高,Cu2+、Zn2+对尾草履虫的毒性增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回归分析表明,两种离子的概率单位与浓度对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u2+、Zn2+的1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2 mg/L 、11.48 mg/L,95... 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离子浓度增高,Cu2+、Zn2+对尾草履虫的毒性增大,且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回归分析表明,两种离子的概率单位与浓度对数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正相关.Cu2+、Zn2+的1 h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0.32 mg/L 、11.48 mg/L,95%置信区间分别为0.29~0.36 mg/L ,8.98~14.88 mg/L.Cu2+对尾草履虫的毒性大于Zn2+的毒性;尾草履虫对Cu2+浓度变化比Zn2+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草履虫 CU^2+ ZN^2+ 急性毒性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