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急性期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佳楠
张丽侠
+5 位作者
李冲
王志芳
张淑君
史双伟
刘真真
郑丽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8-541,共4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PR)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骨科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7例,均应用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分为发生...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PR)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骨科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7例,均应用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分为发生APR组[APR(+)]及未发生APR组[APR(-)],比较两组之间年龄、BMI、是否曾服用钙片、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双膦酸盐等因素与APR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患者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其中发热78例(72.9%);肌肉痛51例(47.7%);发热和胃肠道反应2例(1.9%);(2)APR(+)组BMI水平、曾使用双膦酸盐比例低于APR(-)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高于APR(-)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使用双膦酸盐为APR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高BMI及曾使用双膦酸盐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期不良反应
唑来膦酸
影响因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急性期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
31
1
作者
张佳楠
张丽侠
李冲
王志芳
张淑君
史双伟
刘真真
郑丽丽
机构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及代谢疾病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38-541,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静脉注射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出现急性期不良反应(APR)情况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012年8月-2013年6月期间我院内分泌科、骨科应用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患者107例,均应用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分为发生APR组[APR(+)]及未发生APR组[APR(-)],比较两组之间年龄、BMI、是否曾服用钙片、非甾体类消炎药(NSAIDs)、双膦酸盐等因素与APR的相关性。结果 (1)107例患者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2%;其中发热78例(72.9%);肌肉痛51例(47.7%);发热和胃肠道反应2例(1.9%);(2)APR(+)组BMI水平、曾使用双膦酸盐比例低于APR(-)组(P<0.05),合并骨质疏松性骨折比例高于APR(-)组(P<0.05);(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MI和使用双膦酸盐为APR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唑来膦酸(5mg)静脉注射后急性期不良反应较常见,多为一过性。高BMI及曾使用双膦酸盐可减少急性期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关键词
急性期不良反应
唑来膦酸
影响因素
绝经后骨质疏松
Keywords
Acute phase response
Zoledronic acid
Factors
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
分类号
R58 [医药卫生—内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唑来膦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急性期不良反应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张佳楠
张丽侠
李冲
王志芳
张淑君
史双伟
刘真真
郑丽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3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