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程相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3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86例细菌性... 目的:分析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联合白细胞介素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0月于菏泽市牡丹区高庄镇中心卫生院检查确诊的感染性疾病患儿1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细菌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将8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划分为试验A组,将76例非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划分为试验B组。选取同时期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非感染性疾病患儿86例,将其划分为对照组。抽取所有患儿空腹血清,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分析其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患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铜蓝蛋白(CER)、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B组患儿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指标CER、CRP、PCT,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IL-6、IL-8水平低于试验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检测阳性均低于二者联合检测。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灵敏度和准确度均低于联合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呈现异常高表达,说明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相关指标与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且两者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检测有着较高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6与急性时相反应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新 彭立人 《中国血液净化》 2004年第7期371-373,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时相反应的关系。方法 无临床炎症反应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6 3例 ,以透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时相蛋白 (AcutPhasePro...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 - 6 (IL - 6 )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时相反应的关系。方法 无临床炎症反应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6 3例 ,以透射比浊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 (hs -CRP) ,以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急性时相蛋白 (AcutPhaseProteins ,APPs)铜蓝蛋白 (CER)和α1酸性糖蛋白 (AAG)。hs-CRP >10mg/L的 2 0例为观察组 ,hs-CRP <10mg/L的 2 0例为对照组 ;血液透析前采血 ,以RIA法测血清IL - 6水平。结果 观察组IL - 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IL - 6水平与CRP、CER、AAG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6 7、0 .72、0 .5 9、P <0 .0 1)。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IL - 6水平与急性时相反应的程度呈正相关 ,可以作为这类患者急性时相反应的检测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6 急性时相反应 血液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切除手术前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周国忠 叶飞 +2 位作者 詹乾钢 胡若愚 谢科杰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9期965-966,共2页
关键词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免疫球蛋白 手术前后 补体 脾切除 急诊外科 联合测定 脾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水平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战胜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7年第6期13-16,共4页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变化状况.方法 将4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设为观察组,49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水平及阳性率;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变化状况.方法 将49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设为观察组,49名健康志愿者设为对照组,检测分析两组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水平及阳性率;同时比较观察组中不同分类、有无心脏基础疾病及不同白细胞计数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各项指标水平及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中急性组显著高于亚急性组、有心脏基础疾病组显著高于无心脏基础疾病组,白细胞计数升高组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血清中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及白细胞介素的表达水平较高,且急性期、存在心脏基础疾病及白细胞计数升高患者的各项指标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感染性疾病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 心脏基础疾病 白细胞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单向式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功能、内环境及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影响
5
作者 贺静晗 张茜 贾宇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3年第7期1229-1231,共3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单向式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单... 目的:探究胸腔镜单向式肺癌根治术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8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1)与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观察组采用单向式胸腔镜肺癌根治术(Unidirectional complete 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c-VATS)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肺功能、内环境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CK、IL-6和CRP指标水平随着治疗后时间的推移呈现降低的趋势。两组治疗前Hp、AAT和AAG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 d、6 d Hp、AAT和AAG水平呈现降低的趋势,且观察组的Hp、AAT和AAG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单向式肺癌根治术较传统开胸手术能有效缩短急性反应蛋白和内环境中炎症因子水平降低时间,肺功能改善情况两术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项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内环境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熊小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9期192-193,共2页
目的:分析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重庆市梁平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及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将80例健... 目的:分析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8月至2018年3月期间重庆市梁平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80例抑郁症患者及同时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80例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将8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检者均进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然后,比较两组受检者白蛋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研究组受检者体内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较高,其白蛋白、前白蛋白的水平较低,P <0.05。结论: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检测可详细了解其病情的发展程度,有利于对其进行治疗,改善其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白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时相蛋白在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爱君 滕海风 +2 位作者 杨亚超 张剑 曲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4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结核性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恶性胸腔积液 急性蛋白 鉴别诊断 Α1-抗胰蛋白酶 病理确诊 意义 准确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急性时相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段力平 陈艾 +3 位作者 周正彪 王永卿 王君娣 林叶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02年第10期25-27,共3页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膜在血液透析患者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10例MHD患者通过自身对照,先后给予醋酸纤维膜(CA)、聚砜膜(PS)和血仿膜(H)进行透析治疗。患者分为CA组、PS组、H组,检测透析前、后血清CRP、CER、AAG和SAA水平。结果 透析前... 目的 观察不同透析膜在血液透析患者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10例MHD患者通过自身对照,先后给予醋酸纤维膜(CA)、聚砜膜(PS)和血仿膜(H)进行透析治疗。患者分为CA组、PS组、H组,检测透析前、后血清CRP、CER、AAG和SAA水平。结果 透析前各组血清CRP、CER、AAG、SAA水平间差异均不显著。透析后,各组血清CRP、CER显著升高(P<0.05),H组AAG水平显著降低(P<0.01),但透后三组间CRP、CER、AAG、SAA增高或降低值差异均不显著。结论 透析过程血液与各种人工透析膜接触均可导致患者炎症反应,CA腹、PS膜、H膜在透析过程对患者的炎症反应无明显差异,四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APP)在评价透析膜对患者炎症刺激中,以CRP和CER敏感和迅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透析膜生物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血清胱抑素C和急性反应指标与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8
9
作者 Joobin Khadamy Gholamhossein Yaghoobi +3 位作者 Abbas Hosseini Rad Mahnaz Najafi Saeed Reza Heydari Pardis Khademi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2-417,共6页
目的: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和急性时相反应指标的相关性,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方法:研究纳入了1mo内就诊的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患者均记录人口统计学数据。行眼科检查,同时检... 目的:评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严重程度与血清胱抑素C和急性时相反应指标的相关性,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方法:研究纳入了1mo内就诊的所有糖尿病视网膜病患者。患者均记录人口统计学数据。行眼科检查,同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ESR、hs-CRP和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研究包括67例糖尿病患者,其中19例(28.3%)无视网膜病变患者,22例(32.8%)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患者和26例(38.8%)增殖型视网膜病变患者。三组间平均年龄、性别分布、平均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和血脂异常患病率、吸烟状况以及Hb A1c水平无明显差异。随着视网膜病变发展,平均血清胱抑素C水平显著提高,三组分别为1.1±0.48,1.22±0.38,1.71±0.92(P=0.007)。在多元回归分析中,仅血清胱抑素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有关(P=0.025)。结论:研究表明,在独立于急性时相反应指标,血清胱抑素C水平随DR加重升高。因此,该结论可作为初级医护人员区分高危患者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炎症反应标志物 急性时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抑制素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宏 卢潭敏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妊娠高血压 孕妇血清 抑制素 水平变化 病患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风湿热和痛风患者C-反应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坚 丁振华 +1 位作者 王小冬 熊俊慧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10期1512-1513,共2页
类风湿、风湿热和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代谢异常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有研究显示,CRP水平... 类风湿、风湿热和痛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确切的病因仍不清楚,可能与免疫代谢异常所致的炎性反应有关。C-反应蛋白(CRP)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最敏感的炎症指标之一。有研究显示,CRP水平与风湿免疫性疾病的病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痛风患者 类风湿 风湿热 风湿免疫性疾病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14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慧林 郝庆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3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血清 C反应蛋白升高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炎症 器官移植 类风湿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对判断小儿发热性质的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孙艳霞 张贵英 张会丰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417-418,共2页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准确判断发热的性质,对确定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体内各种炎性反应[1].常规方法外周血CRP检测低限为8mg/L,而超敏CRP(hsCRP)检测低限为0.1mg/L[2].... 发热是小儿常见症状之一,准确判断发热的性质,对确定治疗措施具有重要意义.C-反应蛋白(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主要成分之一,参与体内各种炎性反应[1].常规方法外周血CRP检测低限为8mg/L,而超敏CRP(hsCRP)检测低限为0.1mg/L[2].本文分析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肺炎、川崎病三种发热性疾病的hsCRP变化特点,旨在通过hsCRP检测为早期区分细菌感染抑或病毒感染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热性质 小儿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发热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HSCRP 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沉与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幸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2期1302-1302,共1页
关键词 新生儿感染 C-反应蛋白 临床价值 血沉 急性时相反应 急性蛋白 非特异性 急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超敏C反应蛋白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健 苏文理 +5 位作者 刘尧斌 丰小英 纪家镛 叶剑鹏 唐瑾 涂文瑞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42期11-11,共1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脱落栓子可直接引起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敏感的炎性标志物。CRP升高提示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栓的形成,预...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斑块脱落栓子可直接引起脑梗死,颈动脉硬化程度可作为脑梗死复发的预测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之一,是敏感的炎性标志物。CRP升高提示动脉斑块的不稳定及血栓的形成,预示着卒中几率的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指征。通心络胶囊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广泛应用于脑梗死,本研究探讨通心络胶囊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及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脑梗死复发 颈动脉斑块 通心络胶囊 颈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白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检查在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意义
16
作者 楼波 蒋忠华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9期1197-1198,共2页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 PROTEIN 检查 炎症反应过程 T2DM 急性时相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格列酮对短病程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
17
作者 刘加和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1期1155-1155,共1页
关键词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C反应蛋白 罗格列酮 病程 大血管并发症 急性时相反应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许朝霞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11期870-872,共3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目前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是损伤因素损害血管内皮后,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在局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活动期其水平升高。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目前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是损伤因素损害血管内皮后,炎症细胞及炎症介质在局部相互作用的结果。而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非特异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在炎症活动期其水平升高。目前已有许多研究证实CRP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并有研究发现阻断CRP作用途径,可以减小实验小鼠急性心肌梗死的的面积。本文综述关于目前CRP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反应蛋白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炎症性疾病 独立危险因素 急性心脏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反应蛋白的新应用 被引量:5
19
作者 钟冬梅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7期58-60,共3页
关键词 CRP 临床意义 急性时相反应 反应蛋白 免疫浊度法 Ⅱ型糖尿病 二型糖尿病 冠心病患者 肝硬化患者 心血管疾病 免疫测定 免疫技术 重症肝炎 肝癌患者 继发感染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D不足与儿童肺炎炎症相关指标的关系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杰林 陈东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4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VD)对肺炎患儿急性相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2016年3月至8月期间112例肺炎患儿,在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铁蛋白(SF)、淀粉样蛋白A(SAA)、前白蛋白(PA)、C... 目的探讨血清维生素D(VD)对肺炎患儿急性相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关系。方法2016年3月至8月期间112例肺炎患儿,在入院后24h内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铁蛋白(SF)、淀粉样蛋白A(SAA)、前白蛋白(PA)、C反应蛋白(CRP)、触珠蛋白(HPT)等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和PCT。结果VD不足组PA水平低于VD充足组,VD不足组的SF、SAA、CRP和PCT水平高于VD充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VD水平与肺炎患儿炎症指标相关;适当补充VD,对降低肺炎、重症肺炎发生的风险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25-羟维生素D3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