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型猪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
作者 房彤 高志敏 +2 位作者 王永福 孙保锦 白国莉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8年第1期29-30,共2页
建立小型猪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采用6Mev-β线对小型猪行外照射,照射量6000cGy/次,一次完成。照射野4cm×4cm。小型猪皮肤β线损伤的临床表现与人相同,于照射后20d左右在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水泡... 建立小型猪Ⅱ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采用6Mev-β线对小型猪行外照射,照射量6000cGy/次,一次完成。照射野4cm×4cm。小型猪皮肤β线损伤的临床表现与人相同,于照射后20d左右在红斑水肿的基础上出现水泡。小型猪对射线耐受力强,死亡率低,临床表现典型,重复性好,便于操作,是急性皮肤放射损伤理想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猪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临床表现 照射野 水肿 红斑 外照射 耐受力 实验动物 死亡率
全文增补中
美菲膜预防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何健 钱立庭 +1 位作者 高劲 陶振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984-987,共4页
观察美菲膜预防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120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美菲膜组、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级别及照射野... 观察美菲膜预防中晚期鼻咽癌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选择120例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的中晚期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美菲膜组、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并比较三组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皮肤损伤级别及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美菲膜组在不同照射剂量时皮损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美菲膜组与比亚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结束后,美菲膜组放射性皮肤损伤级别低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菲膜组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轻于比亚芬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亚芬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菲膜延缓了中晚期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出现时间,明显降低了皮肤损伤级别,减轻了患者照射野皮肤疼痛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菲膜 中晚期鼻咽癌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新联合赛肤润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效果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李鲤 杨晨 于洋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72-74,共3页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赛肤润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取40只SD大鼠,用放射性核素32 P敷贴固定于大鼠背部皮肤以制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组、赛肤润组、康复新联合赛肤润组(联合... 目的观察康复新联合赛肤润治疗大鼠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方法取40只SD大鼠,用放射性核素32 P敷贴固定于大鼠背部皮肤以制备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建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康复新组、赛肤润组、康复新联合赛肤润组(联合组),各10只。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擦拭皮损处;康复新组用康复新涂抹皮损处;赛肤润组用赛肤润喷涂皮损处;联合组先涂抹康复新液,待干后喷涂赛肤润,2次/d。各组均在8:00及16:00固定时间涂抹药液。观察创面局部变化及愈合时间。治疗第2周、4周、8周时取皮损创面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Masson染色。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康复新组、赛肤润组、联合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缩短(均P<0.05);联合组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康复新组及赛肤润组(均P<0.05);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显示,联合组创面组织炎性细胞浸润、水肿程度显著低于其他组,新生毛细血管数量及胶原纤维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胶原纤维排列更整齐,表皮结构更加完整。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2周、4周、8周时康复新组、赛肤润组、联合组的胶原纤维含量较高(均P<0.05);与康复新组、赛肤润组相比,联合组的胶原纤维含量较高(均P<0.05)。结论康复新联合赛肤润能够减轻放射性皮肤损伤创面早期炎症反应,促进创面血管新生与胶原纤维形成,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创面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 创面愈合 动物模型 组织病理学 赛肤润 康复新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