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13例临床分析
1
作者 闫文浩 王瑶 +5 位作者 孔惠敏 牛慧霞 张继要 徐晓莉 罗强 禚志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89,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电生理学或病理学检查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治疗有效[1]。少数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误诊。CIDP可见于各个年龄,多见于40~60岁成年人,儿童CIDP罕见[2]。作者总结了13例CIDP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CIDP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 儿童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
2
作者 张桂芹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11期793-793,共1页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2 9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15例 ,用IVIG 40 0mg·kg 1 ·d 1 ,iv ,连用 5d ;对照组 14例 ,用... 目的 :评价静脉注射人血丙种球蛋白 (IVIG)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疗效。方法 :2 9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15例 ,用IVIG 40 0mg·kg 1 ·d 1 ,iv ,连用 5d ;对照组 14例 ,用地塞米松 0 .5~ 1.0mg·kg 1 ·d 1 ,连用 5~ 8d ,继以泼尼龙维持。其他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治疗组 48h内总有效率 86.7% ,对照组 2 1.4% ;治疗组肌力、行走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平均 18.6d ,对照组 3 0 .3d ,两组均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结论 :IVIG治疗小儿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疗效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血丙种球蛋白 神经神经 多发性 感染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壁挤压吸痰法用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患儿效果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佩超 黄玉华 +1 位作者 姜雪莲 魏月琴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9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胸壁挤压法在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儿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9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需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儿,按住院先后单号分为干预组(25例),双号分为对照组(2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均... 目的探讨胸壁挤压法在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患儿排痰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9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需气管切开并机械通气的患儿,按住院先后单号分为干预组(25例),双号分为对照组(24例),两组接受相同的常规治疗,均雾化吸入氟霉松和肝素钠,均于体位引流后吸痰,吸痰前后大流量吸氧3~5min。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吸痰前予以胸壁挤压。结果干预组患儿排痰后的血氧饱和度上升幅度、肺部听诊结果,并发症及刺激性咳嗽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胸壁挤压吸痰法用于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机械通气患儿,可提高吸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多发性神经 胸壁挤压 吸痰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呼吸肌麻痹抢救成功经验总结
4
作者 郑锦志 潘以正 +1 位作者 李骋 张扬达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2年第S1期138-139,共2页
我院1961~1980年收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共495例,其中呼吸肌麻痹132例,占26.7%,抢救成功66例,占50%。本文就此进行经验总结。男43例,女23例。30岁以下占78%,其中又以11~30岁最多,占59.1%;5岁以下儿童5例;51岁以上2例。以6~1... 我院1961~1980年收治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共495例,其中呼吸肌麻痹132例,占26.7%,抢救成功66例,占50%。本文就此进行经验总结。男43例,女23例。30岁以下占78%,其中又以11~30岁最多,占59.1%;5岁以下儿童5例;51岁以上2例。以6~10月份发病最多,共44例,占67%。有前驱症状的44例。首发症状以肢体运动障碍39例,占59.7%;以颅神经受累19例(其中18例是为舌咽迷走神经受累);以感觉障碍16例(有7例同时运动障碍)。入院时发现颅神经受累共65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肌麻痹 呼吸麻痹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 抢救成功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马钱子冲剂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的药理作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金芳 叶定江 朱荃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3年第4期37-40,64,共5页
复方马钱子冲剂由生马钱子、桑寄生、淫羊霍、黄精、黄芪等组成。具补益脾气、补肾壮骨、通经活络等攻效。是目前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简称GBS)的有效方法。本文观察了本品的有关药理作用,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趋势,并具一定的免... 复方马钱子冲剂由生马钱子、桑寄生、淫羊霍、黄精、黄芪等组成。具补益脾气、补肾壮骨、通经活络等攻效。是目前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简称GBS)的有效方法。本文观察了本品的有关药理作用,发现本品有免疫抑制趋势,并具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能改善大鼠血液的浓、粘、聚状态;改善小鼠耳壳微循环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马钱子冲剂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 格林—巴利综合症 免疫抑制 活血化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国栋 赵永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47-750,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和类固醇对其治疗有效,且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文章就CIDP的诊断、最新治疗方法、伴发疾病、疗效评价尺度以及残余症状处理等方面...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是一种临床表现多样的疾病,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血浆交换和类固醇对其治疗有效,且大部分患者需要长期治疗。文章就CIDP的诊断、最新治疗方法、伴发疾病、疗效评价尺度以及残余症状处理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 血浆交换 类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气管切开患者的早期综合康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秀花 蔺勇 +1 位作者 殷淑萍 齐文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49-650,共2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5年3月-2005年7月来自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附属医院、鸡西矿物局总医院、鸡西市人民医院四所医院的ICU病房44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995年3月-2005年7月来自吉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分校附属医院、鸡西矿物局总医院、鸡西市人民医院四所医院的ICU病房44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又称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acute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y,AIDP),即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AIDP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 早期综合康复 急性感染 气管切开患者 第一附属医院 鸡西市人民医院 格林-巴利综合征 ICU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男性肢体震颤伴踮脚无力1年——NF155 IgG4抗体阳性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 被引量:2
8
作者 卢茜 朱敏 洪道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48-251,共4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肢体震颤1年,踮脚无力6个月”于2019年12月1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自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震颤,主要为手指的低幅高频震颤,持物时有时加重,紧张时也有时加重。症状持续存在,逐步出现手掌和腕部的震颤,影...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4岁,因“肢体震颤1年,踮脚无力6个月”于2019年12月11日就诊于我院。患者自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上肢震颤,主要为手指的低幅高频震颤,持物时有时加重,紧张时也有时加重。症状持续存在,逐步出现手掌和腕部的震颤,影响持筷进食,有时持笔书写也受影响。不伴行动迟缓,不伴心慌和心悸,无食欲改变,无肌无力和肌肉跳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无力 肢体震颤 青年男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 NF1 IgG4抗体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治疗妊娠合并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 被引量:1
9
作者 谷亚伟 张利霞 +3 位作者 梁雪梅 赵岚 范宏光 王利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75-2779,共5页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妊娠合并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的疗效和母婴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2010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例妊娠合并AIDP的患者... 目的探讨免疫治疗妊娠合并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cute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neuropathies,AIDP)的疗效和母婴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2010年8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5例妊娠合并AIDP的患者资料。依据免疫治疗方式将入组患者分为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IVIg)组和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母婴预后。结果IVIg组25例,PE组20例。IVIg组和PE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4.0%(21/25)和85.0%(17/20),机械通气率分别为12.0%(3/25)和15.0%(3/20),病死率分别为4.0%(1/25)和5.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Ig组和PE组的治疗显效时间分别为(5.0±1.0)d和(7.1±3.4)d(t=-2.825,P=0.010),好转时间分别为(9.5±1.3)d和(10.0±1.6)d(t=-1.111,P=0.603),基本治愈时间分别为(14.1±1.8)d和(17.1±2.8)d(t=-3.875,P=0.071),临床治愈时间分别为(22.7±4.7)d和(22.4±6.9)d(t=0.136,P=0.159)。IVIg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荨麻疹4例(P=0.561)、一过性发热3例(P=0.418)和头痛3例(P=0.418)。PE组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低钙血症5例(P=0.042)和电解质紊乱5例(P=0.042)。43例患者随访1年无吉兰-巴雷综合征(GBS)复发。婴儿均体健、无先天畸形的发生。结论IVIg和PE治疗妊娠合并AIDP总体安全、有效。母婴多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急性脱髓鞘多发神经神经 免疫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的诊治进展
10
作者 蒋敏 凌振芬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219-1223,共5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on polyradicoloneuropathy CIDP)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的神经病,目前认为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感觉、运动神经的获得性局灶性脱髓鞘性病损,伴或不伴继发轴突损害,多影...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on polyradicoloneuropathy CIDP)是一种为数不多的可治性的神经病,目前认为病理改变主要为周围感觉、运动神经的获得性局灶性脱髓鞘性病损,伴或不伴继发轴突损害,多影响脊神经根,神经丛,及近端神经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 诊治进展 电生理检查 多发性周围神经 诊断标准 传导阻滞 神经 特异 类固醇 运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脊髓炎误诊分析(附8例报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燕玲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4-524,共1页
关键词 神经脊髓 误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上呼吸道感染 球后视神经 首发症状 神经 急性脊髓 多发性硬化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神经束蛋白155抗体阳性的结旁病临床异质性研究
12
作者 陈海 卢岩 +3 位作者 邸丽 朱文佳 文欣玫 笪宇威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91-299,共9页
目的总结抗NF155抗体阳性的结旁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反应。方法与结果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例抗NF155抗体阳性的结旁病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0~61岁... 目的总结抗NF155抗体阳性的结旁病患者的临床、实验室、影像学、神经电生理学和组织病理学特点以及治疗反应。方法与结果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5例抗NF155抗体阳性的结旁病患者,均为男性,发病年龄10~61岁,亚急性发病,逐渐进展,临床表现为四肢远端无力、麻木、震颤、共济失调,远端重于近端、下肢重于上肢;血清NF155⁃IgG4阳性,脑脊液蛋白定量升高;颈神经根和腰骶丛神经根增粗;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潜伏期延长、传导速度下降,F波潜伏期延长;腓肠神经纤维轴索变性,郎飞结增宽、横带消失、髓袢与轴突间隙增大,未见炎性细胞浸润和“洋葱球”样结构;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无效或起初有效、后失效,利妥昔单抗有效。结论抗NF155抗体阳性的结旁病患者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均异质性较大,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十分重要,可以阻止髓鞘和轴索损伤,保留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神经 感染脱髓鞘 郎飞结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
13
作者 王沙沙 李秋明 +3 位作者 周咏薇 武佳卉 马立欣 董淑倩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28-1035,共8页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检查确诊的COVID-19相关眼底病变患者10例18眼。对患眼行最佳矫正... 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相关眼底病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转归。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检查确诊的COVID-19相关眼底病变患者10例18眼。对患眼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扫描激光眼底照相(SLO)、红外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野、微视野检查。明确诊断后根据患者意愿,6例患者口服甲钴胺、长春胺、迈之灵片治疗,4例患者口服甲泼尼龙片治疗,起始剂量每天32 mg,每5 d减4 mg,同时口服氯化钾片、碳酸钙片、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根据患者的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AMN)诊断及治疗方案分为AMN糖皮质激素治疗组4例7眼和AMN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4例8眼。随访4周,比较治疗前后BCVA、视网膜形态和结构、视网膜敏感度及注视稳定性。结果10例18眼中AMN 9例17眼,其中合并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PLR)1眼,合并急性旁中心中层黄斑病变(PAMM)1眼;多发性一过性白点综合征(MEWDS)1眼。AMN患者SLO图像可见黄斑区中心凹或旁中心凹红褐色不规则病灶,OCT图像可见黄斑中心或旁中心区外丛状层、外核层间呈斑片状强反射,相邻椭圆体带/嵌合体带有不同程度的局部断裂,反射信号紊乱。患眼治疗后4周BCVA较治疗前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23,P<0.05)。患眼治疗后4周视网膜敏感度为(26.57±2.24)dB,较治疗前的(24.17±2.73)dB显著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29,P<0.001)。AMN糖皮质激素治疗组和AMN非糖皮质激素治疗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周BCVA差值和视网膜敏感度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986,P>0.05;t=-1.656,P>0.05)。结论COVID-19相关眼底病变主要表现为AMN、PAMM、PLR、MEWDS等;OCT、微视野等辅助检查可以协助诊断疾病;该疾病引起的视力损害及眼底结构改变在治疗后4周逐渐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急性黄斑神经视网膜病变 Purtscher样视网膜病变 多发性一过白点综合征 光相干断层扫描 微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临床特点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葛叶波 郭谊 +1 位作者 章殷希 丁美萍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0期3605-3608,共4页
目的探讨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经骨髓穿刺及实验室... 目的探讨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MGUS)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诊治的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经骨髓穿刺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MGUS患者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过程及效果。结果 4例患者均为中年男性;亚急性及慢性起病,1例以双下肢麻木起病,1例以双下肢麻木伴乏力起病,1例以四肢乏力起病,1例以四肢麻木伴乏力起病;病程为3个月~10年。4例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钾、血钙均在参考范围内;均有免疫球蛋白增高及不同程度脑脊液蛋白升高;尿本周蛋白阴性;免疫固定电泳提示IgAλ型2例,IgGλ型和IgMλ型各1例;1例患者血λ轻链增高;3例患者血β2微球蛋白增高;骨髓穿刺结果显示浆细胞增多,部分伴有异型及幼稚形态;肌电图检查以轴索损害为主2例,以脱髓鞘及轴索损害并存2例。4例患者中1例应用中药治疗,最终病情恶化死亡;2例采用沙利度胺及泼尼松治疗,其中1例症状无加重,1例病情仍进展;1例单用泼尼松治疗,症状无加重。结论以周围神经病为首发症状的MGUS常呈亚急性及慢性起病,表现为四肢麻木乏力,肌电图提示存在周围神经损害表现,免疫固定电泳提示单克隆丙种球蛋白增高,可试用皮质类固醇激素、静脉免疫球蛋白和血浆置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系统疾病 单克隆丙种球蛋白病 多发性神经神经 感染脱髓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MRN在诊断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CIDP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燕 王卫卫 +3 位作者 杨杨 赵彦胤 李雅洁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1,共7页
目的:探讨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诊断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的慢性炎性脱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2021年在我院确诊的CIDP患者29例,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分为脱髓鞘组及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在臂丛... 目的:探讨臂丛磁共振神经成像(MRN)在诊断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的慢性炎性脱髓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2021年在我院确诊的CIDP患者29例,根据神经电生理检查分为脱髓鞘组及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在臂丛MRN图像上测量所有患者臂丛神经根(C5~C8)最大直径以及神经-肌肉T2WI信号强度比,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组间差异性分析和组内相关性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CIDP患者臂丛神经根最大直径大于脱髓鞘组,其中C5(P=0.011)、C6(P=0.046)、C8(P=0.001)神经根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8神经根的最大直径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1,相应的阈值为4.36 mm。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组CIDP患者C6(r=0.634,P=0.02)、C7(r=0.605,P=0.029)神经根最大直径与脑脊液蛋白水平呈中度正相关,C7神经根最大直径(r=-0.567,P=0.043)以及C8神经根的神经-肌肉T2WI信号强度比(r=-0.598,P=0.031)与发病年龄呈中度负相关。结论:臂丛MRN有助于识别脱髓鞘合并轴索损伤的CIDP患者,C8神经根的最大直径可能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神经成像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 臂丛神经 轴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滴注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格林-巴利综合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晓雯 朱海旭 王锋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04-805,共2页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丙种球蛋白治疗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大剂量 小儿 滴注 神经系统疾病 呼吸肌麻痹 临床症状 病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Fisher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韩燕燕 刘桂英 +2 位作者 张云峰 孙景辉 鲁继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为进一步探讨小儿Fisher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断标准,对2054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ALP)患儿中22例小儿Fish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2例患儿均以眼肌麻痹和小脑共济失调为主征,伴有肢体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的... 为进一步探讨小儿Fisher综合征的病因及诊断标准,对2054例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ALP)患儿中22例小儿Fish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脑脊液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22例患儿均以眼肌麻痹和小脑共济失调为主征,伴有肢体不同程度的不完全的弛缓性瘫痪,约半数以上患儿脑脊液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结论:Fisher综合征是AIP一种特殊型或变异型,是以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和腱反射消失为特征的AI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SHER综合征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 临床研究 儿童 特殊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配合护理对格林-巴利综合征肢体肌力及ADL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桂芳 任忠夫 +2 位作者 张晓霞 徐晓霞 徐扬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2-553,I0002,共3页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acute infectious polyneritis),是一种主要侵犯运动神经根及其周围神经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瘫痪,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肌麻... 格林-巴利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acute infectious polyneritis),是一种主要侵犯运动神经根及其周围神经的急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瘫痪,严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肌麻痹。积极而正确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现将康复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早期康复训练 配合护理 急性感染多发性神经 肢体肌力 ADL 自身免疫疾病 呼吸肌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丛MRI形态学成像在诊断CIDP患者中的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冲 杨杨 +2 位作者 朱恂 赵彦胤 刘含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索CIDP患者MRI的腰骶丛神经形态学变化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3.0T MR对16名CIDP患者及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腰骶椎常规MRI扫描,以及FS 3D MERGE、STIR序列扫描。通过腰骶丛神经冠状位MIP图像,分别测量腰4~骶2双侧神经的直... 目的:探索CIDP患者MRI的腰骶丛神经形态学变化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使用3.0T MR对16名CIDP患者及25名健康志愿者进行腰骶椎常规MRI扫描,以及FS 3D MERGE、STIR序列扫描。通过腰骶丛神经冠状位MIP图像,分别测量腰4~骶2双侧神经的直径。健康对照组及CIDP组所测神经根粗细值进行两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健康对照组L4神经根直径4.07±0.70mm,L5神经根直径4.6±0.88mm,S1神经根直径4.35±0.50mm。CIDP组L4神经根直径5.06±1.38mm,L5神经根直径6.1±1.02mm,S1神经根直径5.58±1.40mm。两组L4、L5及S1神经根直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曲线下面积(AUC)为0.741,临界值为4.47mm,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8.3%和81.0%。结论:MRI腰骶丛神经根成像对CIDP患者神经根形态学改变具有诊断意义,4.47mm可以作为诊断CIDP患者腰骶丛神经增粗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神经 腰骶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临床特点 被引量:3
20
作者 管昭锐 张巍 +1 位作者 刘学东 李晓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657-661,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86例,根据症状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仔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于复发组,既往发生却未在本院就诊或病例资料欠缺者,均采... 目的探讨复发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286例,根据症状发生次数将患者分为复发组及非复发组,仔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对于复发组,既往发生却未在本院就诊或病例资料欠缺者,均采用电话询问方式获得既往资料。结果复发组22例,占总数的7.7%,其中变异型(Miller fisher综合征)1例。22例复发型患者总的吉兰-巴雷综合征发生次数为55次,其中16例发生2次,3例发生3次,1例发生4次,2例发生5次。与非复发组比较,复发组一般首次发生年龄较轻[(36.36±14.51)岁vs.(45.72±16.13)岁,P=0.009],首发症状达高峰期时间较短[(2.18±0.73)d vs.(4.24±2.98)d, P=0.000],高峰时残疾评分低(68.2%vs. 31.8%,χ2=4.209, P=0.040),且复发组较少累及颅神经(13.6%vs. 37.5%,χ2=5.040, P=0.025);电生理分型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在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首次发生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若患者年龄较轻,达峰时间较短及残疾评分较低,应考虑有再发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复发型 MILLER FISHER综合征 急性脱髓鞘多发性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