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再血管化成功后预测左心室重构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分析 被引量:20
1
作者 陶逸菁 夏智丽 +7 位作者 高程洁 高亚洁 吴昊 万青 李永光 陆志刚 沈成兴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预测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AMI...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后预测左心室重构(left ventricular remodeling,LVR)的相关生物标志物。方法·连续纳入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收治的AMI并成功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排除右冠状动脉相关AMI)的患者220例,采集入院和AMI后1年的超声心动图,定义AMI后1年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较入院时增加大于20%为LVR。将AMI患者分为LVR组与non-LVR组,比较2组患者在院的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因子间的差别,分析其与LVR的相关性。结果·与non-LVR组相比,LVR组患者入院即刻及峰值血清肌钙蛋白I(serum cardiac troponin I,cTnI)、MB型磷酸肌酸(creatine kinase MB,CKMB)、肌红蛋白、中性粒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均显著升高(均P<0.05),但是2组间脑钠肽前体(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proBNP)和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即刻c TnI及NLR与LVR显著相关。ROC曲线显示入院即刻cTnI曲线下面积(AUC)为0.704,截断点为9.14μg/L时,预测LV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2%和64.3%;NLR的AUC为0.664,截断点为5.87%时,预测LVR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0.6%和60.2%。结论·AMI患者入院时血清即刻cTnI及NLR水平升高是预测LVR的独立因子,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左心室重构 生物标志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诗渝 钱贤灵 +5 位作者 吴雅丽 任道元 金航 曾蒙苏 钱菊英 陈铟铟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2-739,共8页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 目的评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与心功能、梗死容积及再灌注损伤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53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根据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4~7 d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心肌内出血(IMH)组(33例)和非IMH组(19例)。分析两组心脏磁共振参数及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估不同时间点心肌损伤标志物对IMH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IMH组相比,IMH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减低[(47.25±8.50)%vs(55.08±9.01)%,P=0.003],梗死容积百分比较高[(36.82±13.33)%vs(19.73±10.90)%,P<0.001]。在IMH患者中,IMH容积百分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640,P<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即刻肌钙蛋白T对IMH有良好的诊断效能(AUC=0.890,P<0.001),且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呈负相关(r_(s)=-0.453,P<0.01)、与心肌梗死容积百分比和IMH容积百分比呈正相关(r_(s)=0.540,P<0.01;r_(s)=0.773,P<0.01)。结论IMH可导致更严重的心肌梗死且对左心室收缩功能有短期不良影响。心肌损伤标志物可用于判断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IMH的发生情况,更高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预示患者有更差的心功能、更大的梗死面积及更严重的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内出血 心脏磁共振 心肌细胞损伤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miR-146b-5p和miR-222-5p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3
作者 李贺娟 刘正兵 +3 位作者 李翰卿 马赛 江振洲 刘晶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87-594,共8页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RTPCR)验证大鼠心肌梗死组心肌组织和血清中mi RNAs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i RNAs;在61名AMI患者、53名冠心病患者和56名健康对照中,检测其血...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具有诊断和预后价值的生物标志物。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分析法(RTPCR)验证大鼠心肌梗死组心肌组织和血清中mi RNAs芯片筛选出的差异表达的mi RNAs;在61名AMI患者、53名冠心病患者和56名健康对照中,检测其血浆中选定mi RNAs的表达,并统计分析mi RNAs的诊断价值;最后对A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365 d的预后随访分析。结果根据大鼠心肌梗死组织和血清的RT-PCR结果,筛选出mi R-146b-5p、miR-222-5p和mi R-490-5p用于在临床患者血浆中进行研究;患者血浆RT-PCR结果表明,与健康对照相比,AMI患者血浆中mi R-146b-5p水平显著升高(P<0.01),miR-222-5p水平显著降低(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浆中mi R-146b-5p与c TNI显著相关(r=0.6151;P=0.0018),miR-222-5p与CK-MB显著相关(r=0.6277;P=0.0013)。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46b-5p和mi R-222-5p对预测AMI均有较好的诊断效果。经365d随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浆mi R-222-5p是AMI患者术后不良事件的重要预测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也表明,miR-222-5p可为术后不良事件提供预测价值(P<0.05)。结论血浆mi R-146b-5p和mi R-222-5p可能是临床诊断AM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血浆mi R-222-5p可作为术后不良事件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诊断和预后 生物标志 miR-146b-5p miR-222-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的脂质代谢特征与潜在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茹文鑫 胡汉 +3 位作者 周婷 韩颖 杨清 高玉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70-981,共12页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与冠脉正常者的血浆脂质代谢物差异,深入了解AMI的病生理机制;寻找AMI可能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于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 目的比较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与冠脉正常者的血浆脂质代谢物差异,深入了解AMI的病生理机制;寻找AMI可能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纳入于2019年9月20日至2020年1月20日在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受试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心梗组(32例),同时设置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对照组(32例)。利用代谢组学对心梗组血样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学分析,了解AMI患者脂质代谢的变化,比较两组之间脂质代谢物的差异,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统计分析寻找有意义的差异代谢物,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差异代谢物的诊断效能,探讨AMI患者受干扰的代谢途径。结果(1)正交偏最小二乘法模型及聚类热图表明心梗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的分离趋势,多变量统计分析共鉴定出28个差异血浆脂质代谢物,在心梗组16个脂质分子的浓度显著升高,而12个浓度显著降低;(2)包括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和磷脂酰丝氨酸(phosphatidyl serine,PS)在内的10个脂质代谢分子与AMI的风险增加相关;包括磷脂酰肌醇、磷脂酰胆碱、磷脂酰丝氨酸、溶血磷脂酰胆碱、甘油三酯在内的13个阴性预测因子与AMI的风险降低相关。(3)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鉴定出2个AMI可能的生物标志物PS(27∶0)和DG(16∶0/18∶1),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6和0.807;(4)AMI患者受干扰的代谢途径,包括甘油磷脂代谢、鞘脂、嘌呤和嘧啶代谢,其中以甘油磷脂代谢紊乱最明显。结论AMI患者的脂质代谢特征显著改变,共鉴定出28个差异性脂质代谢分子,其中甘油磷脂代谢途径紊乱最显著;确定PS(27∶0)和DG(16∶0/18∶1)为诊断AMI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脂质组学 脂质代谢 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技术在快速检测心肌梗死标志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覃晓丽 王茗涵 +1 位作者 董逸帆 邵元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07-1112,共6页
设计和发展简便、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手段以检测低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是目前临床诊断迫切的需求。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及可控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进行低浓度样品检测。该方法与生物传... 设计和发展简便、高灵敏、高选择性的分析手段以检测低浓度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是目前临床诊断迫切的需求。电化学发光分析法由于具有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及可控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进行低浓度样品检测。该方法与生物传感技术相结合,有利于实现生物体液等复杂样品中极低含量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的快速检测。本文综述了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技术在快速检测心肌梗死标志物中近5年的进展,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探针和共反应物,以及多组分生物传感检测技术等,并对其在心肌梗死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发光 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发光探针 阵列 急性心肌梗死生物标志物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和急性脑梗死miRNA疾病标志物的初步筛查 被引量:17
6
作者 杜守治 董斌 齐中华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1-685,共5页
目的确定一种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急性脑梗死(ACI)疾病诊断标志物的新的mi RNA组合。方法根据文献与公开的互联网数据库,选择高频出现的mi RNA做为候选基因,收集AMI患者外周血样本13例、ACI患者外周血样本11例和健康志愿者样本2... 目的确定一种可以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或急性脑梗死(ACI)疾病诊断标志物的新的mi RNA组合。方法根据文献与公开的互联网数据库,选择高频出现的mi RNA做为候选基因,收集AMI患者外周血样本13例、ACI患者外周血样本11例和健康志愿者样本20例。利用试剂盒提取这些样本中的游离RNA,进行反转录及实时定量PCR测定,检测所有样本中候选mi RNA的表达情况。对2个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中候选mi RNA的表达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筛查,AMI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mi RNA有mi RNA1、mi RNA499a和mi RNA133a,ACI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mi RNA有let7i、mi RNA16和mi RNA223。2个疾病组中6种mi 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AMI组mi RNA1和mi RNA499a的表达量分别为ACI组的4.82倍和3.50倍(P<0.01),而mi RNA133a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CI组与AMI组比较,mi RNA16和mi RNA233的表达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ACI组let7i的表达量为AMI组的2.61倍(P<0.05)。结论人外周血游离RNA中6种mi RNA均异常升高可以作为AMI或ACI的初步诊断标志物,在此基础上,mi RNA1和mi RNA499a的表达量达到11~20倍以上时,对AMI的发病具有辅助诊断及预警作用;let7i的表达量达到6倍以上时,对ACI的发病具有辅助诊断及预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急性 MIRNA 疾病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血清标志物——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谷草转氨酶等临床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苏汉文 李栋 +1 位作者 李艳 李凝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417-41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血清标志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谷草转氨酶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宇 周荣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1903-1904,共2页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效能。方法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采用科卫公司研制生产的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三合一诊断试剂... 目的评价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 I)的效能。方法采用双盲、自身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分别采用科卫公司研制生产的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三合一诊断试剂盒和艾康公司生产的试剂盒对140例AM I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两种试剂检测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和CK-MB的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试剂检测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CK-MB的相对敏感度分别为98.4%、99.2%和97.6%,特异度分别为94.4%、90.9%和94.1%。结论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肌钙蛋白Ⅰ、CK-MB、肌红蛋白适于AM I的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胶体金免疫层析法 心肌标志 肌钙蛋白Ⅰ 肌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2
9
作者 张豪 周天 +8 位作者 马畅 李钦雪 刘俊侗 张振 任全鑫 刘亚云 韩雪雪 张天行 夏经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并比较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 目的:探讨并比较入院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等新型炎症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院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AMI患者2164例,采用ROC曲线确定入院NLR、SII和FAR的最佳界值并以此分组。按NLR最佳界值5.53分为低值组(<5.53,n=1552)和高值组(≥5.53,n=612),按SII最佳界值1417.73分为低值组(<1417.73,n=1598)和高值组(≥1417.73,n=566),按FAR最佳界值13.53×10-2分为低值组(<13.53×10-2,n=1845)和高值组(≥13.53×10-2,n=31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院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多变量调整模型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风险预测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LR、SII和FAR分组中,高值组院内MACE、心原性死亡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值组,SII和NLR分组中,高值组心原性休克、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心脏骤停、心脏破裂和出血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值组,NLR和FAR分组中,高值组院内心房颤动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低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II是AMI患者发生院内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15,95%CI:1.312~2.795,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风险预测检验结果显示,在基础模型+入院GRACE评分基础上联用SII可为AMI患者院内MACE风险评估提供额外的预测价值[C指数(基础模型+入院GRACE评分+SII)=0.7700 vs.C指数(基础模型+入院GRACE评分)=0.7605,P=0.041]。对MACE各组成事件进行的多变量调整模型显示,与最低四分位数相比,SII(OR=4.937,95%CI:1.259~19.365,P=0.022)和NLR(OR=15.066,95%CI:1.875~121.048,P=0.011)最高四分位数均为院内心原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SII和NLR还与院内心脏骤停的发生独立相关。结论:SII可以独立预测AMI患者院内MACE的发生风险,并且在入院GRACE评分的基础上,SII可以提供额外的院内MACE风险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预后 炎症标志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的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关键基因的筛选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兴渊 朱明军 +1 位作者 彭广操 王建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23-631,共9页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筛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pMI)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对VRpM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分别下载GSE132143中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猪心肌梗死后6个月梗死区和梗死远端区组织的测序数...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筛选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VRpMI)中的关键基因,并探索其对VRpMI的诊断价值。方法:从GEO数据库分别下载GSE132143中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猪心肌梗死后6个月梗死区和梗死远端区组织的测序数据,GSE775中小鼠心肌梗死后48 h、8周及正常小鼠心室组织的表达谱数据。基于健康人和VRpMI患者心室组织的测序数据,利用edgeR包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筛选重要差异表达基因(DEG);通过LASSO算法和SVM-RFE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利用自身数据和猪、小鼠数据分析关键基因诊断VRpMI的价值;最后,对关键基因开展单基因的基因集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355个重要DEG,从中筛选出1个关键基因即神经元正五聚蛋白2(NPTX2)。NPTX2在自身数据和小鼠、猪验证数据中的AUC(95%CI)分别为0.996(0.984~1.000)、0.972(0.895~1.000)和0.963(0.882~1.000)。单基因的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NPTX2富集于心肌收缩、鞘脂类代谢、细胞凋亡、谷胱甘肽代谢等19个信号通路。结论:NPTX2可能为诊断VRpMI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后心室重构 生物信息学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机器学习 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谓心肌损伤标志物?如何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
11
作者 鄢盛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323-323,共1页
答:通常把心肌细胞损伤后因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大分子生物化学物质逸出,且能在血循环中被检出的这类大分子物质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1979年WHO提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典型的... 答:通常把心肌细胞损伤后因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改变,导致细胞内的大分子生物化学物质逸出,且能在血循环中被检出的这类大分子物质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1979年WHO提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标准:典型的持续的胸痛史;典型的心电图改变;有明确的血清酶活性改变;上述3者中至少符合两项即可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损伤标志 急性心肌 早期诊断 心肌细胞损伤 通透性改变 大分子 化学 分子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microRNA-499与肌钙蛋白T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颖庆 李欣 +3 位作者 胡春林 魏红艳 李慧 廖晓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心肌特异性microRNA-499(miR-499)与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7名AMI病人和32名健康人的血浆标本,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中miR-499的含量,同时通... 【目的】比较分析心肌特异性microRNA-499(miR-499)与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价值。【方法】收集67名AMI病人和32名健康人的血浆标本,通过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血浆中miR-499的含量,同时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cTnT的变化。【结果】AMI病人血浆中miR-499的含量较健康人显著升高(P<0.01),而当这些AMI病人康复后出院时miR-499的含量已下降到基线水平。MiR-499含量的变化与研究病例的自身特征无相关性(P>0.05)。另外,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表明,miR-499在诊断AMI方面具有明确的心肌特异性和敏感性,但并不优于cTnT。【结论】循环miR-499可作为AMI诊断的生物标志物,但在AMI早期诊断价值上不优于cT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499 肌钙蛋白T 急性心肌 循环生物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宇宁 彭瑜 张钲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18-1020,共3页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飞速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机制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异常在AMI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能是AMI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本...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的飞速发展,急性心肌梗死(AMI)的机制研究在分子生物学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研究发现,微小核糖核酸(miRNA)表达异常在AMI发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可能是AMI早期诊断的标志物以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将重点介绍几种与AMI发病关系密切的miRNA,并将近年来miRNA作为AMI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 标志 急性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嗜铬细胞瘤一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明丽 丁怀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6-336,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反复胸痛2年,再发加重2h”入院。近2年来胸痛发作时伴有血压升高,可达200/120mm Hg(1 mm Hg=0.133 k Pa),平时血压正常。入院前2 h,胸痛再发,持续不缓解,伴全身大汗。入院查体:躁动不安,全身大汗,呼...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5岁,主因“反复胸痛2年,再发加重2h”入院。近2年来胸痛发作时伴有血压升高,可达200/120mm Hg(1 mm Hg=0.133 k Pa),平时血压正常。入院前2 h,胸痛再发,持续不缓解,伴全身大汗。入院查体:躁动不安,全身大汗,呼吸急促,血压210/125 mm Hg,双肺底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8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心电图示V1~6 ST段明显压低,T波高尖。发病2 h心肌标志物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嗜铬细胞瘤 胸痛 心肌标志 呼吸急促 冠状动脉造影 左侧肾上腺 冠状动脉痉挛 临床资料 湿啰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肠系膜动脉栓塞一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佳 刘培培 +2 位作者 李小宁 杨洋 李树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7-707,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上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史;查体:体温:36.8℃,血压:135/86 mmhg(1 mm Hg=0.133 k 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3岁,因"间断上腹痛、头痛,伴恶心、呕吐1天"入院;既往:否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等病史;查体:体温:36.8℃,血压:135/86 mmhg(1 mm Hg=0.133 k Pa),脉搏:75次/min,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心率:75次/min,律齐,未闻及器质性杂音,腹部平软,全腹无压痛、肌紧张及反跳痛;可闻及肠鸣音,4-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动脉栓塞 急性心肌 湿性啰音 器质性杂音 风湿性心脏病 肺呼吸音 临床资料 肌钙蛋白 心肌损伤标志 血管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华 邵元华 +1 位作者 徐国宝 杨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81-283,共3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尽管近10年来我国诊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即时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1]。针对高发病率... 急性心肌梗死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疾病死亡原因,尽管近10年来我国诊疗技术有了明显提高,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等相关领域,国家投入也逐年加大,但死亡率却居高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即时诊断的快速检测技术[1]。针对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对快速、灵敏、低成本体外诊断技术的迫切需求,项目开展无标记纳米化学发光新一代体外诊断技术及其在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发展高敏感性、高特异性的急性心肌梗死快速诊断新方法,将急性心肌梗死确诊时间缩短至发病3h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化学发光 体外诊断 高特异性 分析 疾病亡原因 快速检测技术 高敏感性 疾病标志 试剂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3a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7
作者 唐冬娟 薛晓梅 何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9-345,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中mi R-133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紧急胸痛发作6 h内就诊的患者90例,最终确诊AMI 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目的·研究血清中mi R-133a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早期诊断价值及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评估价值。方法·纳入紧急胸痛发作6 h内就诊的患者90例,最终确诊AMI 6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13例和其他病因胸痛(对照)14例。电化学荧光法检测所有患者肌钙蛋白(troponin 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MB,CK-MB)和肌红蛋白(myoglobin,Mb)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患者入院即刻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24 h血清中的miR-133a表达水平。记录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Gensini评分。随访患者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对相应数据进行分析。结果·miR-133a在AMI组较UAP组和对照组的表达显著升高(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i R-133a的表达量与cTnI、CK-MB、Mb水平及Gensini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i R-133a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iR-133a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16(95%CI 0.716~0.917),预测30 d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的AUC为0.700(95%CI 0.535~0.865)。结论·AMI患者的miR-133a水平显著升高,其有望作为AMI早期诊断的生物标志物;血清中miR-133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预后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miR-133a 生物标志 早期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microRNA208a和208b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18
作者 Osor Oyunbileg 李广平 +1 位作者 王兴华 徐昭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5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肌特异性miR208a、miR208b作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指标的作用。方法 纳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0例及无心血管疾病(CVD)、心电图正常... 目的 探讨心肌特异性miR208a、miR208b作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指标的作用。方法 纳入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20例及无心血管疾病(CVD)、心电图正常的健康人21例。所有入选者,以hs-nRNA U6为内参,利用SYB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s)检测血浆中miR208a和miR208b的表达量,采集AMI发病后12 h内外周静脉血,第一份血液样本采集于患者刚入住冠心病监护病房(CCU)时,另一份则采集于次日早上6点(PCI术结束的数小时后),分别测定miR208a、miR208b表达水平及cTnI的变化。结果 STEMI患者血浆中miR208a、miR208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健康对照组的9.45倍(P〈0.001)和10.43倍(P〈0.001)。这些miRNA的表达水平在UAP患者血浆中均略有上升。19例急性STEMI患者胸痛发作3 h内,miR208a表达水平的升高率达100%(19例),miR208b表达水平的升高率达89.5%(17例),而患者同期cTnI呈阳性的比率仅有47.4%(9例)。STEMI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miR208a和miR208b的ROC曲线有明显差异,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7(95%CI:0.937-1.011,P〈0.001)和0.938(95%CI:0.867-1.010,P〈0.001),但miR208a、miR208b在急性STEMI和UAP组之间比较,AUC分别为0.739和0.750,而cTnI的AUC为0.900。结论 血浆miR208a和miR208b可能是潜在的早期、快速、准确诊断AMI的生物标志物,但对STEMI和UAP进行鉴别诊断的价值有限,不及cTn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 循环MICRORNA 生物标志 miR208a miR208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法医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塔娜 李娜 +2 位作者 王晓溪 张磊磊 唐立冈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385-395,共11页
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发病后立即或1 h内死亡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一直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虚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标志物及分子生物学等诊断、分析方法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综... 急性心肌梗死,特别是发病后立即或1 h内死亡的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死后诊断一直是法医学鉴定的难点。本文就急性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虚拟解剖、组织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生物化学标志物及分子生物学等诊断、分析方法的法医学应用进行综述,并探索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死后诊断的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急性心肌 虚拟解剖 特殊染色 生物标志 诊断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核糖核酸能否作为急性心肌损伤的未来标志物? 被引量:1
20
作者 龙浏城 向定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86,共3页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首要死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主要致死疾病之一。AMI救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目前公认的最佳血清标志物肌钙蛋白也要在AMI后3.5小时才能检测到,为了进一步提高AMI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我们需要寻求更早的... 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首要死因,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其主要致死疾病之一。AMI救治的关键是早期诊断,目前公认的最佳血清标志物肌钙蛋白也要在AMI后3.5小时才能检测到,为了进一步提高AMI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我们需要寻求更早的诊断标志物。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是一种非编码RNA分子,调节细胞的生长、发育、分化及凋亡,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最近研究也表明其在AMI后血浆中的浓度有显著变化,本文总结了最近的一些与AMI早期诊断有关的microRNA,并对microRNA作为新的AMI早期诊断标志物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 微小核糖核酸 生物标志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