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EV71感染情况及病毒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秀惠 蔡少健 +4 位作者 张红榕 何爱华 吴瑞红 林志强 严延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9-683,687,共6页
目的分析近10年来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EV71感染情况及病毒变异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AFP病例中EV71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EV71病毒VP1区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阐析病毒变异特征与趋势。结果根据E... 目的分析近10年来福建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中EV71感染情况及病毒变异特征。方法应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AFP病例中EV71感染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特点,分析EV71病毒VP1区核苷酸与氨基酸同源性阐析病毒变异特征与趋势。结果根据EV71分离阳性数及AFP病例报告率推算,2003-2012年6月福建省15岁以下儿童EV71相关AFP病例平均发病率为2.24/1 000万,2008年以来呈上升趋势。AFP病例或其健康接触者分离的EV71病毒散在分布于9个设区市,以5-6月份多发,76.0%(19/25)为3岁以下儿童,男童为女童1.5倍。90.91%(20/22)的病例在麻痹前有发热,以单侧肢体麻痹(63.6%,14/22)为主,5例麻痹前有典型的手足口病表现,发病60d随访时2例仍残留麻痹。25例病毒株均属于C4基因型,除2003年分离毒株为C4b亚型外,其余均属于C4a亚型,2009-2011年病毒株间同源性高,与2008年安徽阜阳的代表株间同源性也较高,可能具有同一来源,并呈流行态势。结论利用完善的AFP监测系统,分析EV71相关AFP病例发病情况及分离株病毒的特征可以从另一侧面反映EV71流行强度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麻痹(afp) 肠道病毒71型(EV71) 流行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静 罗如平 +2 位作者 胡南 王军英 刘湘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2期1190-1191,共2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以农村多见(90.00%),年龄均在5岁以下,1~3岁多见,占83.34%。除肢体急性迟缓性麻痹外...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FMD)并发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的流行特征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手足口病并发AFP患儿的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30例患儿以农村多见(90.00%),年龄均在5岁以下,1~3岁多见,占83.34%。除肢体急性迟缓性麻痹外,多数并发脑炎(86.67%),以发热(100.00%)、皮疹(100.00%)、惊跳(80.00%)、呕吐(63.33%)为主要表现,部分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13.33%)和尿潴留(16.67%)。瘫痪多数出现在病程第3~5天,以下肢瘫痪为主,少数为上肢瘫痪或四肢瘫。检出肠道病毒71型(EV71)26例,其他肠道病毒1例,阴性3例。肌电图提示股神经、胫神经、腓神经、腋神经或肌皮神经运动传导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为主,或/和运动传导速度减慢,近端神经受累多见。结论手足口病并发AFP主要由EV71感染所致,并发脑炎多见;流行期间临床症状较散发肠道病毒感染所致AFP重,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急性弛缓麻痹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的鉴定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宇 任刚 +3 位作者 王寅寅 苏飞 唐小敏 叶绪芳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16-720,共5页
目的研究201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基因型别,并对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4型(coxsackievirus,CVA4)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15... 目的研究2013年贵州省急性弛缓性麻痹(acute flaccid paralysis,AFP)病例中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nonpolio enterovirus,NPEV)的基因型别,并对分离的柯萨奇病毒A4型(coxsackievirus,CVA4)进行基因特征分析。方法 2013年贵州省共报告15岁以下AFP病例235例,采用RD细胞和L20B细胞对235例AFP病例粪便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分离到的NPEV进行VP1基因序列测定分型。通过MEGA7.0软件采用邻位相接法(neighbor joining method)构建遗传进化树进行基因特征分析,可靠性通过1 000bootstrap值评估。结果 235例AFP病例中共检测到24株NPEV(10.2%),有2株无法定型,另外22株共包括12个血清型,其中人类肠道病毒(human enterovirus,HEV)A组包括4个血清型6株,其中3株为CVA4,均属于C2基因亚型;HEV-B组包括7个血清型15株,1株为HEV-C组,未分离到HEV-D组病毒。结论 2013年贵州省AFP病例病原谱包括多种型别的NPEV,其中CVA4基因特征分析表明2013年贵州地区流行的CVA4毒株为C2基因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麻痹 非脊髓灰质炎肠道病毒 基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临床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傅宏娜 邹映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7-350,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0例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合并急性弛缓性麻痹的患儿进行临床观察,并作病原学、头颅和脊髓磁共振成像、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检查。结果 10例中8例为2岁以下儿童,瘫痪前期均伴发热和皮疹,单侧肢体瘫痪占70%,1周左右患肢运动功能开始恢复,轻症多于1~3个月完全恢复。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与临床症状具有高度一致性,提供了神经受累的定位证据。所有病例随访4~12周,7例(70%)肌力恢复至Ⅴ级。结论急性弛缓性麻痹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手足口病的严重并发症,磁共振成像及神经电生理检查对评估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麻痹 手足口病 肠道病毒71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2009年异地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归属地就诊情况调查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肖肖 路明霞 +3 位作者 张延炀 叶莹 僧明华 郭万申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85-786,共2页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是指所有15岁以下出现AFP症状的病例和在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病例。AFP病例是否及时发现和报告与AFP病例报告及时率、采便合格率、标本阳性率和高危病例数等指标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AFP监... 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是指所有15岁以下出现AFP症状的病例和在任何年龄临床诊断为脊髓灰质炎(脊灰)的病例。AFP病例是否及时发现和报告与AFP病例报告及时率、采便合格率、标本阳性率和高危病例数等指标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AFP监测系统的敏感性和监测质量,对于消灭脊灰工作影响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麻痹 异地 归属地 就诊 河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评价模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彦平 王金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弛缓麻痹病例监测系统 工作质量 评价模式 afp监测系统 科学评价 层次分析法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系统工作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曹彦平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8-300,共3页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急性弛缓麻痹 监测系统 工作质量评价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用贝叶斯法估计非脊髓灰质炎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
8
作者 杨俊峰 温宁 +2 位作者 梁晓峰 崔钢 于竞进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利用贝叶斯法对中国各地区的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进行估测,并与普通法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及其贝叶斯推测值。结果贝叶斯法... 目的利用贝叶斯法对中国各地区的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进行估测,并与普通法进行比较。方法利用2003年全国急性弛缓性麻痹监测系统报告资料和人口资料,计算非脊灰急性弛缓性麻痹标准化发病比及其贝叶斯推测值。结果贝叶斯法计算结果可以减少人口规模小的地区的推测值的离散程度,使结果更加稳定。结论贝叶斯法计算结果可以减少人口规模小的地区的推测值的离散程度,使结果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发病比 贝叶斯 非脊灰急性弛缓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迟缓性麻痹30例病因分析
9
作者 李岩 巩淑飞 李招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9-49,共1页
多种疾病可以表现为急性弛缓性麻痹(AFP)。我们对30例AFP患儿进行临床分析,结合现代的检查手段,试图对其中的临床表现为AFP的疾病做出早期诊断,以便及时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迟缓麻痹 急性弛缓麻痹 病因 临床分析 检查手段 早期诊断 临床表现 af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绷带疗法在手足口病并发单侧下肢急性弛缓性瘫痪患儿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毕锋莉 贾竹亭 +1 位作者 王珊珊 王德强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0-51,共2页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多发生于婴幼儿,易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皮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膜炎...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病毒A16型、EV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1—3],多发生于婴幼儿,易引起手、足、臀部皮肤疱疹和皮疹,口腔和咽部疱疹或溃疡,少数可出现无菌性脑炎、脑干脑炎、脑膜炎及急性迟缓性瘫痪等神经系统并发症[4],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是以急性起病、肌张力减弱、肌力下降和腱反射消失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候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弛缓瘫痪 神经系统并发症 手足口病 侧下肢 柯萨奇病毒A16型 急性弛缓麻痹病例 应用 患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病原分布特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镇国 陈敏玫 +4 位作者 阳益萍 黄君 李海 居昱 谭毅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82-985,共4页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少数患者可出现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神经源性肺水肿和心肌炎等。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病原分布 流行病学 广西地区 急性弛缓麻痹 神经源肺水肿 无菌脑膜炎 常见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疾病谱的临床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卓秀伟 丁昌红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1-397,共7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引起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4周内达到最大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1]。GBS是一种感染诱发的免疫介导的自限性疾病,靶器官主要累及外周神经...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引起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最常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进行性对称性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4周内达到最大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1]。GBS是一种感染诱发的免疫介导的自限性疾病,靶器官主要累及外周神经及神经根。既往认为GBS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但近几十年来的研究发现,GBS实际上是一组具有相似的临床表现和转归的临床综合征。2014年GBS分类专家组将GBS、Miller-Fisher Syndrome(MFS)和Bickerstaff脑干脑炎(BBE)作为一个疾病谱,按照临床受累部位对其表型进行了分类,并提出了诊断标准[2]。近年国内也有一些针对GBS谱系疾病及其各种亚型的新的认识[3-4]。本综述重点讨论儿童GBS疾病谱的发病机制、临床诊断新标准、治疗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临床诊疗 疾病谱 BICKERSTAFF脑干脑炎 儿童 急性弛缓麻痹 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运动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神经烯醇化酶及白介素-18检测的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贾丽 邢明红 白秀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95-1095,共1页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部分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人们关注血清中相关蛋白表达对病变的作用。神经烯醇化... 手足口病(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部分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目前手足口病合并病毒性脑炎的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人们关注血清中相关蛋白表达对病变的作用。神经烯醇化酶(NSE)是一种酸性可溶性蛋白,特异性地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主要参与糖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烯醇化酶 病毒脑炎 手足口病 白介素-18 血清 患儿 急性弛缓麻痹 神经内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