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预测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前瞻性研究
1
作者 冯涛 芦林龙 +4 位作者 张建国 李伟 马锐华 史伟雄 王拥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9期833-835,共3页
目的评价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65例帕金森病患者在筛选过程中进行了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负荷试验(左旋多巴/苄丝肼剂量依次为100/25 mg、150/37.5 mg、200/50 mg和300/75mg),然后接... 目的评价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对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65例帕金森病患者在筛选过程中进行了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负荷试验(左旋多巴/苄丝肼剂量依次为100/25 mg、150/37.5 mg、200/50 mg和300/75mg),然后接受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器(STN-DBS)植入术,随访24个月。将急性左旋多巴负荷试验的结果与24个月后的脑深部电刺激术疗效进行对照和一致性检验。结果给予左旋多巴/苄丝肼150/37.5 mg、200/50 mg和300/75 mg的试验结果与STN-DBS疗效的一致性高,Kappa值依次为0.373、0.642和0.849(P<0.01)。给予左旋多巴/苄丝肼100/25 mg进行试验结果与STN-DBS疗效的一致性低,Kappa值为0.221(P>0.05)。结论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负荷试验可以准确预测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帕金森病的远期疗效,可以用于筛选适合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的帕金森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帕金森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冯涛 王拥军 +5 位作者 李伟 芦林龙 马锐华 史伟雄 李娜 王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58-660,共3页
目的建立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观察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急性多巴反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期选择适当的运功改善程度指标临界值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102例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 目的建立急性阶梯式左旋多巴试验,观察原发性帕金森病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急性多巴反应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期选择适当的运功改善程度指标临界值诊断原发性帕金森病。方法对帕金森病患者102例和非帕金森病帕金森综合征患者49例进行不同剂量水平的急性左旋多巴试验,以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运动部分评分为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左旋多巴/苄丝肼剂量水平服药后UPDRS运动部分评分平均最大改善率的差异,建立急性左旋多巴试验的ROC曲线,计算不同临界值下的诊断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在左旋多巴/苄丝肼150/37.5mg、200/50mg、300/75mg剂量均有临界值可到达80%以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临界值设定在300/75mg剂量水平的28.5%时可达到97.1%的敏感度;临界值设定在150/37.5mg剂量水平的22.5%可达到93.2%的特异度。结论通过阶梯式急性左旋多巴试验方法可以有效量化帕金森病患者的多巴反应性。选择一定的UPDRS运动评分最大改善率为临界值可使该试验在帕金森病诊断中达到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左旋多巴反应性 急性左旋多巴治疗试验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曹朝阳 刘鸣 谈颂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82-284,共3页
目的 评价高压氧(NBO)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全世界关于HOB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RCT/C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至2001年12月,共收集到国内外23个已... 目的 评价高压氧(NBO)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使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的系统评价方法对全世界关于HOB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随机/半随机对照试验(RCT/CCT)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至2001年12月,共收集到国内外23个已完成的RCT,其中8个(共包括1145例病人)有关HBO的7个RCT和1个CCT符合本研究的纳入标准。HBO治疗远期病死率或残废率在HBO组有下降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HBO治疗的副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2.82% VS 0;机会比(OR)5.54;94%可信区间(CI)2.09~14.68;P=0.006];早期病死率低[0 VS 11.11%;OR 0.12;95% CI 0.02~0.90;P=0.04]。结论 HBO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但由于目前有关的RCT普遍质量较低、样本量较小,尚不能对HBO的疗效作出明确的结论。确切疗效及安全性有待于更多的设计严格的多中心、大样本RCT加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高压氧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母猪急性风湿病的治疗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前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4849-4849,4852,共2页
选择96头母猪急性风湿病病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水杨酸钠、乌洛托品、安钠咖混合使用方案2,效果最好(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97%);氢化泼尼松方案1效果次之(... 选择96头母猪急性风湿病病例,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对比不同的治疗方案所产生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水杨酸钠、乌洛托品、安钠咖混合使用方案2,效果最好(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97%);氢化泼尼松方案1效果次之(有效率是68%,治愈率62%);维生素C、葡萄糖氯化钠混合使用,方案3效果最差(有效率是50%,治愈率31%);方案2的有效率高出方案132%(P<0.01),高出方案3 50%(P<0.01);方案2的治愈率高出方案1 35%(P<0.01),高出方案3 66%(P<0.01);方案1与方案3的有效率差异不显著(P<0.05),治愈率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急性风湿病 治疗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项卒中血管内治疗试验高效再灌注评价工作组答疑: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疑问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中华 Goyal M +1 位作者 Menon BK van Zwam WH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期56-57,共2页
2015年NEJM发表了5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奠定了支架取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地位。但是,临床上的很多有关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疑问仍然存在,比如以下情况血管内治疗的价值:治疗延迟、... 2015年NEJM发表了5项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临床试验,都取得了很好的结果,奠定了支架取栓治疗在急性缺血性卒中的地位。但是,临床上的很多有关急性缺血性卒中血管内治疗的疑问仍然存在,比如以下情况血管内治疗的价值:治疗延迟、老年患者、症状较轻、不适合静脉溶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血管内治疗 治疗试验 工作组 再灌注 临床试验 NEJM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产蛋量下降、急性死亡的临床治疗试验
6
作者 何元龙 张永芳 +1 位作者 赵增成 吴建刚 《家禽科学》 2009年第2期31-32,共2页
最近许多蛋鸡发生了产蛋量迅速下降、采食量减少以及急性死亡的情况.已经给蛋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所根据该病的病理特点研制出了纯中药口服液“感新双煞”,每套由白瓶和棕瓶两种包装组成:白瓶具有清热解毒、益卫固表、... 最近许多蛋鸡发生了产蛋量迅速下降、采食量减少以及急性死亡的情况.已经给蛋鸡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我所根据该病的病理特点研制出了纯中药口服液“感新双煞”,每套由白瓶和棕瓶两种包装组成:白瓶具有清热解毒、益卫固表、升阳举陷、疏肝解郁、凉血止血、健脾和胃,对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烧、出血、采食下降、免疫力低下、器官功能丧失以及机能紊乱等具有迅速修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养殖业 产蛋量下降 急性死亡 临床治疗试验 中药口服液 经济损失 病理特点 清热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克林霉素对奶牛急性乳腺炎的治疗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洋 《畜牧兽医杂志》 2006年第6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盐酸克林霉素 治疗试验 奶牛业 急性乳腺炎 奶牛乳腺炎 革兰氏阳性菌 经济损失 抗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克林霉素对奶牛急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8
作者 李敬双 于洋 刘彦 《养殖与饲料》 2006年第7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盐酸克林霉素 治疗试验 奶牛场 急性乳房炎 奶牛乳腺炎 头孢类抗生素 喹诺酮类药物 氨基糖苷类 大环内酯类 乳品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临床治疗试验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晓刚 蔡世祥 程文超 《中国兽药杂志》 2005年第4期43-44,共2页
采用8种药物对362例急性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进行了治疗试验,其中新药复方左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6%和94%,推荐作为治疗急性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首选药物。
关键词 传染性胸膜肺炎 临床治疗试验 急性 山羊 左氧氟沙星 氟苯尼考 有效率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磺酸达诺沙星对猪的急性细菌性肺炎的治疗试验
10
作者 郑文海 郑国荣 +1 位作者 潘益萍 曹洪敬 《山东畜牧兽医》 2001年第5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甲磺酸达诺沙星 急性细菌性肺炎 治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脉溶栓联合亚低温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ICTuS-L试验最终结果
11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453-453,共1页
诱导性亚低温是具有前景的脑保护疗法。Thrombolysis Plus Hypothermia for Acut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ICTuS—L)试验小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亚低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试... 诱导性亚低温是具有前景的脑保护疗法。Thrombolysis Plus Hypothermia for Acute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ICTuS—L)试验小组对急性缺血性卒中后亚低温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该研究是一项多中心随机试验,对发病6h内的卒中患者进行亚低温和静脉溶栓联合治疗。纳入的患者按时间窗不同(0~3h和〉3~6h)进行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卒中 多中心随机试验 静脉溶栓治疗 亚低温治疗 脑保护疗法 Plus 联合治疗 诱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试验,比较法罗培南3d与7d疗程治疗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12
作者 Hamasuna R Tanaka K +2 位作者 Hayami H 范亚新 张菁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5-285,共1页
氟喹诺酮类耐药或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等的耐药菌所致的急性单纯性膀胱炎日益增多。法罗培南属青霉烯类抗生素,对需氧和厌氧菌有广泛的抗菌作用,对很多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稳定。
关键词 急性单纯性膀胱炎 法罗培南 对照试验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多中心 青霉烯类抗生素 随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22
13
作者 郭静萱 张福春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13,共3页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介入疗法 治疗 溶栓疗法 TIMI-ⅢB试验 VANQWISH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急性肠道感染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4
作者 翁亚丽 严友德 +2 位作者 张永祥 李军 于浩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方法,完成可供评估病例216例,其中试验组109例,对照组107例。试验组用药利福昔明胶囊(200mg/次,每6h1次)+氧氟沙星胶囊模拟胶囊(2粒,每日3次),对照组... 目的:评价利福昔明治疗急性肠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方法,完成可供评估病例216例,其中试验组109例,对照组107例。试验组用药利福昔明胶囊(200mg/次,每6h1次)+氧氟沙星胶囊模拟胶囊(2粒,每日3次),对照组用药氧氟沙星胶囊(每次200mg,每日3次)+利福昔明胶囊模拟胶囊(2粒,每6h1次),疗程3天。结果:在治疗急性肠道感染中,利福昔明和氧氟沙星在止泻时间、大便常规复常率、细菌清除率、主要症状复常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41%和95.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64%、2.75%。利福昔明和氧氟沙星的疗效和安全性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利福昔明胶囊治疗急性肠道感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昔明 氧氟沙星 急性肠道感染 治疗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郑兴 丁继军 +9 位作者 徐荣良 张振远 秦永文 吴弘 陈少萍 赵仙先 马丽萍 曹江 胡建强 陈凌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  6 3例AMI患者在发病 12h内接受梗死相关血管急诊PCI ,随访 1~ 14个月。结果  6 3例患者中6 1例 (96 .8% )介入治疗获得成功。 3例行经皮冠脉腔... 目的 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 (冠脉 )介入治疗 (PCI)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疗效。方法  6 3例AMI患者在发病 12h内接受梗死相关血管急诊PCI ,随访 1~ 14个月。结果  6 3例患者中6 1例 (96 .8% )介入治疗获得成功。 3例行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 (PTCA) ,5 8例置入支架。全部获得TIMI 3级血流灌注。 5例发生无血流现象 ,行冠脉内尿激酶溶栓血流改善。 5例在术中发生室速、室颤 ,4例及时除颤转复窦性心律 ,1例死亡。 5例心原性休克患者有 2例住院期死亡。随访期主要事件发生率 17% (5 / 6 0 ) ,其中 2例猝死 ,1例再梗死 ,再次接受PCI成功 ,1例接受择期CABG。 1例因支架内再狭窄行再次PCI。结论 直接PCI治疗AMI可有效地使梗死相关冠脉再通 ,成功率高 ,住院病死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血管成形术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8
16
作者 袁芳 高庆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急性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中医中药也成为重要治疗方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 急性脑出血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随着人们对脑出血治疗的研究进一步深人,中医中药也成为重要治疗方式。基础和临床研究均提示醒脑静注射液具有退热、改善脑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减轻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及自由基损伤等作用[1-2]。本研究对2008年至2013年5月全国关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分析,主要目的是评价醒脑静注射液是否能改善脑出血患者治疗期间病死率和早期有效率,且不引起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急性脑出血 治疗方式 系统 脑毛细血管通透性 随机对照试验 药物不良反应 自由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与传统支架置入方法的随机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田军 赵全明 Grollier G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66-269,共4页
目的 :采用与传统支架置入术 (CS)随机对比研究的方法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置入术 (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 1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CS组 ,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造... 目的 :采用与传统支架置入术 (CS)随机对比研究的方法 ,评价冠状动脉 (冠脉 )内直接支架置入术 (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病变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方法 :将 15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DS组和CS组 ,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造影特征及术前治疗无显著差异。实验第一终点是影像学的成功 :支架置入后靶病变残余狭窄 <2 0 % ,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 3级血流 ,“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减少 ;第二终点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操作时间及花费的评价。  结果 :DS组和CS组组间手术成功率无差异 (DS组为 94 7% ,CS组为 96 0 % )。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发生率DS组为 5例 (6 7% ) ,CS组为 4例 (5 3 % ) ,两组间亦无差异 (P =NS)。手术时间、球囊导管及造影剂用量DS组均低于CS组 ,两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 (P <0 0 1)。住院期间效果及严重并发症两组间无差异 ;6个月随访结果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本随机研究证实了一些回顾性研究的结果 ,DS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病变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 ,与CS相比较 ,这一策略的突出优点是显著增加效益费用比 ,而对急性并发症特别是“无再流或慢血流”现象的发生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内直接支架置入 治疗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乳炎灵”注射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治疗试验 被引量:19
18
作者 周新民 周广生 +4 位作者 王子轼 贺生中 蒋春茂 王涛 刘运镇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3年第6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中药 乳炎灵注射液 治疗试验 急性毒性试验 溶血试验 体外抑菌试验 乳汁细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急性期的脱水治疗与血压处理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鸣 阳清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69-71,共3页
关键词 血压处理 脑出血急性 脱水治疗 临床试验报道 临床试验证据 治疗措施 重要意义 循证医学 随机对照 颅内压 特异性 病残率 病死率 出血时 大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跳远运动员急性髌腱断裂1例治疗康复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路怀民 程松苗 +1 位作者 吴刚 江继君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13-915,共3页
1病例资料跳远运动员,男性,19岁,专项训练年限5年,二级运动员,2010年6月15日参加比赛左足踏步屈膝起跳时突感左膝关节剧痛.当即不能站立和行走.被诊断为“左髌腱断裂”并给予石膏托固定,第2天至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查体:左膝... 1病例资料跳远运动员,男性,19岁,专项训练年限5年,二级运动员,2010年6月15日参加比赛左足踏步屈膝起跳时突感左膝关节剧痛.当即不能站立和行走.被诊断为“左髌腱断裂”并给予石膏托固定,第2天至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查体:左膝肿胀,双膝眼、髌上囊饱满.髌骨上移。左膝被动屈曲30°位髌腱无张力感且可触及凹陷感,局部压痛。浮髌试验、直抬腿试验、伸膝抗阻试验均阳性。MRI示:左髌腱断裂(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髌腱断裂 跳远运动员 康复 治疗 抬腿试验 石膏托固定 病例资料 专项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