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时机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孙亚鹏 金泳海 +4 位作者 樊宝瑞 李智 倪才方 段鹏飞 黄天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时机对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A组(18例)导管接触溶栓(CDT)前植入髂静脉... 目的探讨支架植入时机对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溶栓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44例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A组(18例)导管接触溶栓(CDT)前植入髂静脉支架,B组(26例)CDT后植入髂静脉支架。比较两组患者患肢消肿率、血栓清除率、尿激酶用量、溶栓导管留置时间、住院治疗费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植入支架18枚,B组植入26枚,随访期间支架均通畅,无移位、断裂等并发症。A组发生出血并发症2例,B组3例,均未出现症状性肺栓塞。A、B组患肢大腿消肿率分别为(70.63±20.02)%、(68.87±32.35)%,小腿消肿率分别为(63.28±20.34)%、(69.53±22.50)%,血栓清除率分别为(91.32±15.09)%、(96.00±4.67)%,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尿激酶用量分别为(170.00±73.32)×10~4U、(240.00±114.82)×104U,导管留置时间分别为(2.97±1.50) d、(4.77±3.09) d,住院治疗费用分别为(47 423.40±12 952.78)元、(55 998.44±7 094.25)元,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8、P=0.014、P=0.017)。结论髂静脉重度狭窄继发急性左下肢DVT患者接受CDT前植入髂静脉支架新模式治疗,可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导管留置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支架 球囊扩张 导管接触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一站式介入治疗临床效果和流程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刘文导 李锦伟 +3 位作者 梁晓聪 黄准 孟凡喆 常钢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一站式经皮机械清除血栓(PMT)和髂静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安全性、有效性及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一站式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 目的探讨一站式经皮机械清除血栓(PMT)和髂静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伴髂静脉受压综合征(IVCS)安全性、有效性及流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接受一站式PMT、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和髂静脉支架植入术治疗的41例急性左下肢DVT伴IVCS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置入下腔静脉滤器,PMT、PTA和支架植入术同期完成,术后达到Ⅲ级静脉开通患者同期取出滤器,其余经足背留置针小剂量溶栓。术后第1、3、6个月门诊随访,下肢静脉彩色超声评估下肢深静脉和髂静脉血流通畅情况。结果 41例患者一站式介入治疗均获成功,显效率87.8%(n=36),总有效率100%。AngioJet导管抽吸时间为110~480 s,平均(317.25±83.58) s。静脉Ⅲ级开通38例(92.7%),均一期取出下腔静脉滤器;Ⅱ级开通3例(7.3%),尿激酶溶栓时间为(32.00±16.67) h。41例同期植入髂静脉支架52枚。前1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平均(134.78±38.94) min,随后28例手术时间缩短为(97.47±24.38) min。平均住院时间(5.21±0.63) d。术后发生1例腘静脉穿刺假性动脉瘤,1例溶栓中一过性症状性肺栓塞。所有患者入院与出院时患肢周径对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 1)。随访中41例患者左下肢深静脉和髂静脉支架内血流通畅,未见血栓复发。结论一站式PMT和髂静脉成形术治疗急性左下肢DVT伴IVCS患者安全有效。建立一站式介入治疗流程,有助于规范手术操作,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患者手术舒适度,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受压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经皮机械清除血栓 一站式腔内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综合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19
3
作者 利峰 杨孔武 +1 位作者 穆茂媛 石荣书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1-185,共5页
目的探讨介入综合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临时性下腔静脉滤... 目的探讨介入综合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急性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0例Cockett综合征伴左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临时性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导管接触溶栓(CDT)、手动抽吸血栓清除(MAT)、球囊扩张术,部分患者接受支架植入。观察记录术中失血量、血栓清除率、住院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患肢周径差及髂静脉远期通畅率。结果7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滤器并回收。单纯球囊扩张重建髂静脉48例,球囊扩张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22例。所有患者血栓清除均获临床成功(血栓清除达Ⅱ级以上)。术中平均失血量(165.2±9.5)mL,平均住院时间(8.4±1.4)d。术后出现血尿1例,穿刺处血肿3例,无症状性肺栓塞和死亡患者。术后患肢周径差与术前相比显著减小[(4.21±2.45)cm对(8.11±2.02)cm,P<0.0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平均13(6~36)个月,单纯球囊扩张组、球囊扩张联合支架植入组分别发生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8例(16.7%)、1例(4.5%)(P=0.153),闭塞/狭窄3例(6.3%)、1例(4.5%)(P=0.627),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无死亡患者。结论介入综合治疗Cockett综合征伴急性左下肢DVT患者微创安全,疗效满意,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CKETT综合征 手动抽吸血栓清除 介入综合治疗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非腘静脉入路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效果比较
4
作者 王剑 钱成 +6 位作者 顾建平 高立兵 公茂峰 刘亮 倪国庆 彭鹏 陈国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14-721,共8页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 目的比较两种非腘静脉穿刺入路置管溶栓(catheter-directed thrombolysis,CDT)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技术指标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和附属南京医院首选小腿深静脉入路(45例)和健肢股静脉入路(74例)行CDT治疗的急性下肢混合型DVT患者临床资料。评价比较两组间血管穿刺和置管技术成功率,以及成功置管的CDT静脉穿刺次数、置鞘时间、置管时间、溶栓时间、溶栓剂用量和相关并发症(包括静脉穿刺及抗凝溶栓相关并发症),不同解剖节段溶栓效果和至少随访12个月临床疗效。结果选择小腿深静脉入路、健肢股静脉入路成功置管CDT患者分别为31例、58例,技术成功率分别为68.89%(31/45)、78.38%(58/7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8)。小腿深静脉入路组21例(67.74%)置鞘成功需2针次以上穿刺;健肢股静脉入路组置鞘时间明显少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1.84±0.87)min比(10.52±6.13)min,P<0.001],但置管时间明显长于小腿深静脉入路组[(41.60±13.31)min比(20.06±4.46)min,P<0.001]。健肢股静脉入路组、小腿深静脉入路组溶栓时间分别为(5.34±1.43)d、(5.06±1.18)d(P=0.354),但健肢股静脉入路组溶栓剂用量较多[(352.16±71.98)万U比(284.68±77.64)万U,P<0.001]。末次随访显示,小腿深静脉入路组股腘静脉通畅率程度明显高于健肢股静脉入路组(P=0.037)。两组间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静脉功能不全流行病学和经济研究-生活质量/症状(VEINES-QOL/Sym)问卷调查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小腿深静脉入路CDT与健肢股静脉入路CDT相比,可更好地清除腘静脉和股浅静脉内血栓,提高股腘静脉通畅率,但在减少PTS发生和改善患者VEINES-QOL/Sym上并无明显优势,且对小腿深静脉穿刺置鞘技术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置管溶栓 静脉 静脉 穿刺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联合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春伦 邱宸阳 +3 位作者 沈兰 朱人大 周华吉 张鸿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8-114,共7页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 目的:观察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远期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于浙北地区五家三级医院血管外科接受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治疗的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总计1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统计下肢血栓清除率、患肢血栓复发率、支架通畅率、下肢血栓后综合征(PTS)发生率,以及安全性评估指标如出血、死亡、肺栓塞、支架折断和移位等。结果:125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清除程度Ⅰ级8例(6.4%),Ⅱ级10例(8.0%),Ⅲ级107例(85.6%)。中位随访时间为74个月,12、24、36个月患肢血栓复发率分别为8.48%、8.93%和10.91%,髂静脉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1.52%、91.07%和89.09%,PTS发生率分别为5.08%、5.36%和6.36%,且均为轻度PTS。未出现如死亡、大面积肺栓塞及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重大安全性事件,未出现因支架折断等特殊情况再次入院干预事件。结论:PMT联合髂静脉支架植入能迅速清除髂静脉狭窄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下肢静脉血流,中远期支架通畅率高,PTS发生率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 支架植入 静脉压迫综合征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血栓后综合征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
6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家工作组 中国静脉介入联盟 +2 位作者 李燕 葛静萍 尹媛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7,共13页
为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介入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制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该指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基础上,通... 为促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介入护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保障介入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特制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实践指南》。该指南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护理规范专家共识》(2019年版)的基础上,通过检索近10年国内外的指南、专家共识、最佳循证证据、临床试验结果,并结合国内研究热点与临床经验,基于世界卫生组织指南制订手册和《中国临床诊疗指南的制订/修订指导原则(2022版)》,由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介入围手术专家工作组、中国静脉介入联盟的45名医疗及护理专家联合制订。该指南最终形成针对DVT患者的介入治疗方法、风险评估、专科评估、体位护理、休息与活动、饮食护理、病情观察、管道护理和健康指导等19个临床问题和7个并发症防治问题,135条推荐意见,旨在为DVT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提供专业、科学的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治疗 循证护理学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溶栓治疗下肢骨折合并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及安全性
7
作者 廖世强 史书茗 +4 位作者 张强 李传勇 郑光锋 潘知常 戎建杰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3,共7页
目的评估系统溶栓(ST)与标准抗凝(SA)治疗下肢骨折合并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合并D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下肢静脉造影提示小腿血栓负荷评分≥3分时,由健侧股... 目的评估系统溶栓(ST)与标准抗凝(SA)治疗下肢骨折合并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DV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骨折合并DDVT患者的临床资料。下肢静脉造影提示小腿血栓负荷评分≥3分时,由健侧股静脉成功置入可回收型下腔静脉滤器(IVCF)后,再行骨科手术。术后进一步抗凝或溶栓治疗,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ST组(尿激酶系统溶栓+标准抗凝治疗)和SA组(标准抗凝治疗),每组30例。比较两组小腿血栓负荷评分、血栓溶解率、IVCF放置时间、取出率、拦截血栓情况、血红蛋白、血小板、D-二聚体及并发症。结果治疗前SA组和ST组小腿血栓负荷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1),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且治疗后ST组评分显著低于SA组(P=0.002)。ST组血栓溶解率显著高于SA组(P<0.001)。两组IVCF放置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59),取出率均为100%,ST组拦截血栓情况显著少于SA组(P=0.002)。两组血红蛋白(P=0.238)、血小板(P=0.914)、D-二聚体(P=0.756)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均显著升高(P均<0.001)、D-二聚体均显著降低(P均<0.001)。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04)。结论SA与ST治疗下肢骨折合并DDVT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与SA相比,ST有助于提高小腿血栓溶解率,降低IVCF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骨折 抗凝治疗 溶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联合活化蛋白C抗体检测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周佳丽 赵筱雯 任君文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76-380,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联合活化蛋白C抗体(APCR)检测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3例DVT产妇(DVT组)和同期80例未发生DVT的产妇(对照组),比较... 目的探究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联合活化蛋白C抗体(APCR)检测对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4年4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治疗的83例DVT产妇(DVT组)和同期80例未发生DVT的产妇(对照组),比较DVT组与对照组血清sVCAM-1、APCR表达情况,Spearman分析血清sVCAM-1、APCR相关性,Logistic分析产妇发生DVT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VCAM-1、APCR对产妇发生DVT的诊断价值。结果DVT组剖宫产占比、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妊娠高血压、妊娠糖代谢异常情况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DVT组血清sVCAM-1表达水平、APC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VCAM-1、APCR为正相关,相关性系数为0.328,P=0.002。分娩方式、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妊娠高血压、妊娠糖代谢异常、sVCAM-1、APCR是产妇发生DVT的危险因素(OR值=1.208、2.361、1.852、1.478、2.054、2.237、1.712,P<0.05),凝血酶原时间是产妇发生DVT的保护因素(OR值=0.477,P<0.05)。血清sVCAM-1诊断产妇DVT的敏感性为65.06%、特异性为76.25%、AUC为0.689(95%CI=0.606~0.773),血清APCR诊断产妇DVT的敏感性为61.45%、特异性为82.50%、AUC为0.720(95%CI=0.640~0.799),血清sVCAM-1、APCR两者联合诊断产妇DVT的敏感性为86.75%、特异性为70.00%、AUC为0.813(95%CI=0.746~0.880),由Z两者联合-sVCAM-1=2.340、P=0.019、Z两者联合-APCR=2.185、P=0.029可知血清sVCAM-1、APCR两者联合对产妇DVT的诊断价值较高。结论发生DVT的产妇sVCAM-1表达水平、APCR阳性表达率升高,血清sVCAM-1、APCR与产妇发生DVT有关,两者联合对产妇DVT的诊断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妇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活化蛋白C抗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静脉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渠艳艳 卫志庆 +2 位作者 石红建 周良 甘振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侧股静脉人路及患侧胫前静脉入路CDT治疗的LE... 目的评价股静脉入路及胫前静脉入路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患者近期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健侧股静脉人路及患侧胫前静脉入路CDT治疗的LE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股静脉人路组40例,胫前静脉入路组46例。主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技术成功率和血栓清除率,次要观察终点为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股静脉人路组、胫前静脉人路组手术技术成功率分别为92.5%、100%(P=0.097),血栓清除率分别为(68.9±25.9)%、(78.3±21.0)%(P=0.06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分别为(64.1±14.8)min、(72.0±19.9)min(P=0.0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2.5%、10.9%(P=0.1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静脉人路和胫前静脉人路CDT均可有效治疗LEDVT,近期疗效和安全性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静脉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下肢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导管取栓与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轲 王雅 马从乾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291-2292,共2页
左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并发急性髂股深静脉血栓形成以单纯抗凝和溶栓治疗血栓复发率和血栓后遗症发生率高,2008年3月至2010年6月,我院对17例该病患者采用导管取栓与介入综合治疗措施.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下肢急性静脉血栓形成 静脉受压综合征 导管取栓 溶栓治疗 并发 静脉血栓形成 介入综合治疗 疗效满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不同部位深静脉血栓抗凝疗程的研究新进展
11
作者 马景滔 黄劼 +2 位作者 张烨 陈萌 张智颖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9期3721-3728,共8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已有广泛研究,但疾病的个性化最优管理甚少。本文从下肢不同部位系统探讨了该疾病的血栓抗凝时间,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小腿肌间静脉、小腿...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是常见的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对该疾病的治疗已有广泛研究,但疾病的个性化最优管理甚少。本文从下肢不同部位系统探讨了该疾病的血栓抗凝时间,并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总结了目前小腿肌间静脉、小腿轴静脉、股腘静脉以及髂股静脉等不同部位抗凝疗程的循证建议。本文认为在下肢不同部位的深静脉血管中,远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DVT)发生率高,而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PDVT)并发肺栓塞(PE)和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概率更大。DDVT抗凝推荐采用短期抗凝(2~6周),延长抗凝疗程并不会带来更多的好处,相反还会增加出血风险;PDVT及混合型LEDVT应采用中长期抗凝(≥3个月),特别是未达到介入治疗指征的股腘深静脉血栓形成(FDVT)。无限期的抗凝治疗仅是延迟血栓栓塞的复发,并没有真正降低血栓复发风险。本文可为深入了解LEDVT和优化其抗凝疗程,以及为LEDVT的个性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抗凝疗程 肺栓塞 远端静脉血栓形成 近端静脉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活动的效果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慧敏 殷世武 +3 位作者 陈君 朱莹莹 张娜 范贝贝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4-559,共6页
目的探讨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康复活动,干预组用赋权指导早期康复活动。... 目的探讨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患者早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拟行导管溶栓治疗患者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实施康复活动,干预组用赋权指导早期康复活动。统计两组康复锻炼依从性、髌骨上/下缘腿围周径差、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溶栓时间及住院时间。采用慢性病自我效能感量表、中文版出院准备度量表、静脉功能不全生活质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置管溶栓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出院时髌骨上/下缘腿围周径差显著小于对照组,康复锻炼依从性、自我效能、出院准备度及出院后3个月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赋权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导管溶栓患者早期康复活动,能提高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和疾病自我效能感,改善患肢肿胀,提高出院准备度和出院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赋权 早期活动 自我效能 出院准备度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初步临床应用 被引量:60
13
作者 刘凯 段鹏飞 +4 位作者 陈珑 倪才方 金泳海 樊宝瑞 李克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96-500,共5页
【摘要】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组),32例接受置... 【摘要】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55例急性下肢DVT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接受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治疗(A组),32例接受置管溶栓治疗(B组)。评价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应用尿激酶总量、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消肿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A、B组患者尿激酶总用量分别为(106.09±61.92)×104 U、(204.38±108.27)×104 U,溶栓时间分别为(3.00±2.35) d、(5.11±2.57) d,住院时间分别为(7.39±0.94)d、(9.19±2.2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1、0.003、0.001);患肢消肿率分别为(76.60±19.07)%、(73.59±25.22)%,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35%(1/23)、6.25%(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AngioJet血栓机械性清除装置治疗急性下肢DVT可明显提高血栓清除效率,减少尿激酶用量,缩短药物溶栓时间及住院治疗时间,且疗效良好,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Jet血栓清除装置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置管溶栓 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管接触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变化规律 被引量:27
14
作者 刘强 王永利 +3 位作者 王征宇 彭志清 相建峰 陈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研究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分析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CDT术治疗的18例急性LEDVT患者,治疗中每隔8 h检测患者血浆D-D、FIB浓度... 目的研究导管接触溶栓(CDT)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过程中血浆D-二聚体(D-D)和纤维蛋白原(FIB)变化,分析其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采用CDT术治疗的18例急性LEDVT患者,治疗中每隔8 h检测患者血浆D-D、FIB浓度。计算每例患者D-D峰值、D-D上升速度、FIB下降速度及D-D增高时间,统计学分析D-D、FIB变化规律,以及D-D峰值、D-D上升速度、FIB下降速度及D-D增高时间之间相关性和线性关系。结果 CDT术后18例患者中13例(72%)疗效评价为优或良,无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CDT治疗中尿激酶微泵速度不变情况下,D-D先上升后下降,FIB持续下降;尿激酶微泵速度减半后,D-D下降速度变缓,FIB逐渐上升。统计学分析显示,D-D峰值与D-D上升速度呈正相关(Pearson比0.88,P<0.01),D-D峰值与D-D增高时间呈正相关(Pearson比0.80,P<0.01),D-D上升速度与D-D增高时间呈正相关(Pearson比0.62,P=0.01),D-D上升速度与FIB下降速度呈正相关(Pearson比0.49,P=0.04),D-D峰值与FIB下降速度呈正相关(Pearson比0.76,P<0.01),D-D增高时间与FIB下降速度间无相关性。结论急性LEDVT患者CDT治疗过程中血浆D-D、FIB会产生规律性变化,监测和分析D-D、FIB变化规律,有助于提高CDT疗效,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导管接触溶栓 D-二聚体 纤维蛋白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ioJet血栓抽吸术后髂股静脉支架植入对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 被引量:15
15
作者 杨心蕊 刘光 +4 位作者 李维敏 刘晓兵 殷敏毅 黄新天 陆信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0-753,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髂股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AngioJet吸栓治疗后行静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髂股静脉DVT行AngioJet吸栓治疗... 目的·分析急性髂股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AngioJet吸栓治疗后行静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因髂股静脉DVT行AngioJet吸栓治疗后接受髂股静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分析技术成功率、1年通畅率及血栓后综合征(postthrombotic syndrome,PTS)发生率,并比较吸栓术后直接支架植入术和吸栓后分期支架植入术的疗效。结果·共纳入97例患者,其中直接支架植入组50例,分期支架植入组47例。溶栓吸栓治疗后植入支架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围手术期严重并发症发生。即时临床缓解率前者为92.0%,明显高于后者(68.1%,P=0.000)。12个月随访直接支架植入组通畅率为93.6%,分期支架植入组为97.8%,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3)。Villalta评分直接支架组高于分期支架组(4.21±2.37vs2.11±1.82,P=0.000)。结论·髂股静脉支架植入对于DVT后髂股静脉压迫/狭窄病变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支架植入的时机需根据患者基础情况和病变情况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血栓抽吸术 静脉支架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 被引量:11
16
作者 朱亮 张希全 +5 位作者 孙业全 王义平 潘晶晶 刘焕亮 郝斌 任可伟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82-586,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本组291例全下肢DVT患者。髋上髂、股静脉段血栓清除,局麻下逆行穿刺患侧股静脉,导丝引导下插入12~14 F鞘管直接机械性血栓抽吸;髋下股、腘静脉段血... 目的探讨急性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及效果。方法本组291例全下肢DVT患者。髋上髂、股静脉段血栓清除,局麻下逆行穿刺患侧股静脉,导丝引导下插入12~14 F鞘管直接机械性血栓抽吸;髋下股、腘静脉段血栓清除,采用多种介入技术联合处理,即经健侧股静脉顺行穿刺插入4~5 F Cobra导管,导管辅助下亲水超滑导丝插至患侧髂、股静脉内,采用穿线或导丝抓捕技术,将导丝经患侧股静脉穿出体外,建立工作导丝通路,再沿工作导丝由健侧置入翻山鞘管至患侧髂、股静脉内,加长亲水超滑导丝在翻山鞘管支撑下轻柔的越过瓣膜插至患侧股、腘静脉内,DSA监视下Fogarty拉栓球囊沿导丝顺应静脉瓣膜方向将血栓拉至患侧髂静脉内,再经患侧股静脉进行机械性抽吸血栓。对存在的髂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或支架植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结果手术成功率100%,术后1~3 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86.3%;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 cm处周径差分别为(1.64±0.43)和(0.97±0.42)cm,176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行PTA和支架植入治疗。279例随访3~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溃疡等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8.24%、3.94%、0;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89.3%;临床总有效率98.2%。结论多种介入技术联合治疗急性全下肢DVT,血栓完全清除率高,最大程度保护静脉瓣功能,住院周期短,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取栓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被引量:38
17
作者 王耿 李孝虎 +1 位作者 庄佩佩 吴权辉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评价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在DSA导引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置放溶栓导管于血栓段,经导管24 h持... 目的评价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76例急性下肢DVT患者,均在DSA导引下置入下腔静脉滤器,然后置放溶栓导管于血栓段,经导管24 h持续微泵灌注50万U/d尿激酶。根据患者髂股静脉再通情况、住院时间、治疗前后肢体周径差、治愈率、并发症等评估近期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根据患者下肢水肿、髂股静脉闭塞、色素沉着、溃疡等评估远期疗效。结果 76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下腔静脉滤器(14 d后成功回收71例),治疗14 d后临床症状均不同程度缓解,髂股静脉血流基本或全部恢复,平均住院时间为(6.7±3.1)d。治疗后3、7、14 d肢体周径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P<0.05),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下肢静脉彩色超声复查显示,随访6个月时髂股静脉闭塞率和色素沉着率分别为5.3%(4/76)和2.6%(2/76),随访12个月时分别为9.2%(7/76)和7.9%(6/76),未发生皮肤溃疡。结论可回收下腔静脉滤器联合导管持续溶栓治疗急性下肢DVT可取得较好的近远期临床效果,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腔静脉滤器 导管持续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 被引量:23
18
作者 冯琦琛 李选 +1 位作者 李天润 董国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2期116-118,126,共4页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 目的探讨合并Cockett综合征的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患者髂静脉扩张成形时机对导管直接溶栓持续时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急性DVT合并Cockett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髂静脉扩张成形和导管直接溶栓的先后顺序,分为导管直接溶栓前扩张髂静脉狭窄(n=14,A组)与导管直接溶栓过程中或溶栓后扩张髂静脉狭窄(n=24,B组)2组,比较溶栓时间、溶栓效果以及扩张局部出血情况。结果 A组溶栓时间(25.79±18.23)h,B组(46.83±23.36)h,差异有显著性(t=-2.891,P=0.006),2组溶栓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并Cockett综合征时,髂静脉扩张成形在导管直接溶栓之前实施能够显著缩短溶栓时间,且不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COCKETT综合征 静脉扩张成形 导管直接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杜娟娇 张力 +1 位作者 黄新 李杰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壮药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DVT患者100例,分为2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组)和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B组),每组50例,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壮药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DVT患者100例,分为2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组)和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B组),每组50例,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在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等症状,以及降低纤维蛋白原(Fib)上明显优于单纯尿激酶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DVT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溻肿熏洗剂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综合介入治疗疗效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朱亮 张希全 +2 位作者 孙业全 王义平 潘晶晶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0-575,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资料与方法 35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先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央型106例,经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混合型251例,采用Fogarty球囊拉栓及1...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综合介入治疗方法,并评价其疗效。资料与方法 357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均先经健侧置入下腔静脉滤器。中央型106例,经患侧股静脉插入12~14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混合型251例,采用Fogarty球囊拉栓及12~14F鞘管手动机械性抽吸血栓联合治疗。214例合并髂总静脉狭窄或闭塞,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状和支架置入治疗。腘静脉以下血栓行溶栓治疗。术后造影观察静脉通畅情况;比较患者入院时与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出院后3、6、12个月门诊复查随访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成功率为100.00%(357/357);患侧髂、股、腘静脉阻塞血管完全开通,术后1~3d患肢肿胀、疼痛均开始消退或减轻;血栓完全清除率为89.64%(320/357);出院时健、患肢膝上、下15cm处周径差分别为(1.56±0.45)cm、(0.94±0.39)cm,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9、19.67,P<0.001);345例随访3~12个月,水肿、色素沉着发生率分别为6.67%(23/345)、2.32%(8/345),无一例发生溃疡;彩色多普勒超声复查89.56%(309/345)静脉通畅无附壁血栓;临床总有效率为98.55%(340/345)。结论多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急性 放射学 介入性 支架 血栓溶解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