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马春梅 吴志康 +3 位作者 陈可 王紫艳 王钰 王涟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0-967,共8页
目的探讨肺动脉(Pa)与主动脉(Ao)直径比(Pa/Ao)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收集性别、年龄、既往史、实验室检... 目的探讨肺动脉(Pa)与主动脉(Ao)直径比(Pa/Ao)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远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DHF患者,收集性别、年龄、既往史、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胸部CT及服用药物等资料。在胸部CT的主肺动脉分叉处测量Pa及Ao直径,计算Pa/Ao。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使用Log-rank法比较两组间的生存率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Pa/Ao与MACEs的关联,对不同的年龄、性别、BMI、B型利钠肽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共纳入600例ADHF患者,年龄(69.6±14.1)岁,男347例(57.8%)。中位随访306(127,624)d,327例(54.5%)患者发生MACEs。根据最大选择秩统计量分析,MACEs发生的Pa/Ao最佳截断值为0.93,将ADHF人群分为Pa/Ao<0.93组和Pa/Ao≥0.93组。Kaplan-Meier曲线显示,Pa/Ao≥0.93组MACEs发生率显著高于Pa/Ao<0.93组(P_(log-rank)<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Pa/Ao是ADHF患者MACEs的独立预测因子(HR=11.62,95%CI:4.91~27.50,P<0.001)。亚组分析表明,Pa/Ao对不同的ADHF人群均存在预测价值(P<0.05)。结论Pa/Ao升高是ADHF患者远期MACEs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性心力衰竭 肺动脉与主动脉直径比 CT检查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 Communications|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周靖媛 高沿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02-1002,共1页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先前研究已证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与肝硬化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HE)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有关。关于PPI治疗与肝硬化并发症相关的病理机制还有待进一... 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肝硬化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先前研究已证明质子泵抑制剂(PPI)的应用与肝硬化的并发症[如肝性脑病(HE)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有关。关于PPI治疗与肝硬化并发症相关的病理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然而,许多研究表明,PPI治疗,特别是长期使用,会导致肠道生态失调,这可能加重肠道细菌的易位,增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慢性炎症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炎症状态是发生ACLF的患者的典型特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假设PPI治疗可能是ACLF发生的一个易感因素,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在倾向评分匹配的肝硬化患者群体中,PPI治疗是否是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ACLF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慢加急性衰竭 炎症状态 易感因素 肝硬化并发症 生态 危险因素 肠道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蛋白(a)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患者的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冯超 杨雪圆 冯津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目的 分析脂蛋白(a)[Lp(a)]与年龄≥80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高龄CHF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心脏重症病房收治的高龄CHF急性失代偿患者135例,根据血清Lp(a)水... 目的 分析脂蛋白(a)[Lp(a)]与年龄≥80岁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高龄CHF患者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6月至2021年8月天津大学胸科医院心脏重症病房收治的高龄CHF急性失代偿患者135例,根据血清Lp(a)水平,分为高Lp(a)组[Lp(a)≥300 mg/L]73例和低Lp(a)组[Lp(a)<300 mg/L]62例,收集所有入组患者基线临床资料、12个月内随访结果,主要终点事件为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和(或)全因死亡的复合终点。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2组生存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CHF患者1年内发生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高Lp(a)组慢性肾脏病比例,同型半胱氨酸、TC及LDL-C水平高于低Lp(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Lp(a)组1年内无主要终点事件平均生存时间长于高Lp(a)组[9.8个月(95%CI:8.884~10.665)vs 8.2个月(95%CI:7.057~9.27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a)≥300 mg/L(OR=2.841,95%CI:1.133~7.092,P=0.026)、女性(OR=2.809,95%CI:1.111~7.092,P=0.029)、使用利尿剂(OR=4.631,95%CI:1.103~19.443,P=0.036)是患者1年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Lp(a)≥300 mg/L是高龄CHF患者1年内发生因心力衰竭再住院和(或)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脂蛋白(a) 预后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 Research|急性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90天生存预后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4
作者 全卉 于浩 江宇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0-520,共1页
酒精性肝硬化是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慢性肝病之一,首次进展至急性失代偿期作为患者生活质量、住院概率的转折点,表现出更严重的全身炎症及并发症的进展,以及显著升高的短期死亡风险。目前与急性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生存相关的危险因... 酒精性肝硬化是临床发病率不断升高的慢性肝病之一,首次进展至急性失代偿期作为患者生活质量、住院概率的转折点,表现出更严重的全身炎症及并发症的进展,以及显著升高的短期死亡风险。目前与急性失代偿期酒精性肝硬化生存相关的危险因素尚未清晰,且患者在这一阶段病程进展迅速,预后不良。因此,对其早期预警因素的探讨十分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硬化 慢性肝病 临床发病率 死亡风险 全身炎症 急性 预后不良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合并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袁方 刘华 +4 位作者 王雯霞 戴锦杰 戴丽莹 杨潇潇 方唯一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71-1774,1779,共5页
目的评价新型急性肾损伤(AKI)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合并AKI即1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ADHF患者200例,测基线血清肌酐(Scr)、血清组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胱蛋白酶抑制剂... 目的评价新型急性肾损伤(AKI)的生物标志物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合并AKI即1型心肾综合征(CRS1)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入选ADHF患者200例,测基线血清肌酐(Scr)、血清组合[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AGL)、胱蛋白酶抑制剂C(Cys C)]、尿液组合[(NAGL、肾损伤分子1(KIM-1)],6 h和18 h分别复测血清组合和尿液组合,48 h后复测Scr。根据CRS1诊断标准筛选出CRS1患者,分析血清及尿液NAGL、血清Cys C、尿液KIM-1与Scr的相关性;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得到6 h和18 h时NAGL、Cys C、KIM-1诊断AKI的诊断界值、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计算6 h和18 h血清组合(NAGL、Cys C)、尿液组合(NAGL、KIM-1)检测AKI的AUC。结果根据CRS1的诊断标准,200例ADHF患者中48例发生AKI,发生率为24%。6 h血清NAGL、18 h血清Cys C分别与Scr呈正相关(r=0.857,P<0.05;r=0.869,P<0.05);6 h尿液NAGL、KIM-1与Scr呈正相关(r=0.756,P<0.05;r=0.742,P<0.05)。联合检测6 h和18 h血清组合的AUC为0.87和0.89;联合检测6 h和18 h尿液组合的AUC为0.92和0.93。结论血清、尿液NAGL及血清Cyc C、尿液KIM-1可作为CRS1患者的早期诊断标志物;联合检测尿液NAGL和KIM-1可提高CRS1早期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损伤 血清肌酐 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 胱蛋白酶抑制剂C 肾脏损伤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胱抑素C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肾功能障碍、慢加急性肝衰竭及其病死率的预测指标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春燕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9期1793-1793,共1页
【据《Hepatology》2017年5月报道】题:血浆胱抑素C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肾功能障碍、慢加急性肝衰竭及其病死率的预测指标(作者Markwardt D等) 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随诊疾病的发展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肾衰竭是发生在慢加... 【据《Hepatology》2017年5月报道】题:血浆胱抑素C是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期患者发生肾功能障碍、慢加急性肝衰竭及其病死率的预测指标(作者Markwardt D等) 肝硬化慢加急性肝衰竭随诊疾病的发展有着较高的病死率。肾衰竭是发生在慢加急性肝衰竭中最重要的器官障碍。目前还没有生物标志物可以预测慢加急性肝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肾功能障碍 预测指标 胱抑素C 肝硬化 病死率 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ournal of Hepatology|在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中,全身炎症的严重程度是慢加急性肝衰竭和出血的主要预测因子 被引量:3
7
作者 许珉 辛桂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66-2766,共1页
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AD)定义为肝硬化患者的腹水、肝性脑病或静脉曲张出血的急性发展/恶化。以严重的全身炎症和器官衰竭为特征的AD亚组,这些特征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标志,这是一种独特的临床综合征,与极高的短期死亡风险相关。AD... 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AD)定义为肝硬化患者的腹水、肝性脑病或静脉曲张出血的急性发展/恶化。以严重的全身炎症和器官衰竭为特征的AD亚组,这些特征是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标志,这是一种独特的临床综合征,与极高的短期死亡风险相关。AD的高凝和低纤溶可能与疾病进展和凝血相关并发症有关。来自意大利阿齐安达·奥斯佩代尔大学的Zanetto等进行了一项前瞻性研究,目的是描述AD患者的凝血改变;评估这些改变是否可以预测ACLF和出血/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出血 肝硬化 全身炎症 慢加急性衰竭 器官衰竭 临床综合征 死亡风险 疾病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测量无脂肪肌肉量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和生存情况
8
作者 李谦谦 祁兴顺 郭晓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2-402,共1页
【据《Hepatology》2017年10月报道】题:磁共振成像测量无脂肪肌肉量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和生存情况(作者Praktiknjo M等) 肌肉量可能是肝硬化的预后指标。然而,现已报道的评估肌肉量的方法各种各样,缺... 【据《Hepatology》2017年10月报道】题:磁共振成像测量无脂肪肌肉量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风险和生存情况(作者Praktiknjo M等) 肌肉量可能是肝硬化的预后指标。然而,现已报道的评估肌肉量的方法各种各样,缺乏一致的临界值,且多数研究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本研究纳入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通过磁共振成像(MRI)测量无脂肪肌肉面积,评估其是否可作为肌肉减少症的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肝硬化患者 磁共振成像 生存情况 肌肉量 脂肪 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钠离子和尿酸水平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9
作者 马乔娟 刘超 +1 位作者 张军 金静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8年第6期473-476,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血清钠离子和尿酸水平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ADH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血清钠离子和尿酸水平,以... 目的观察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的血清钠离子和尿酸水平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200例ADHF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记录患者入院时的血清钠离子和尿酸水平,以及出院后30 d内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或全因死亡事件。结果出院后30 d内有84例(42. 0%)患者发生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或全因死亡,不良事件发生组患者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和血清钠离子浓度低于无不良事件组[12%±4%比20%±5%,P <0. 01;(133±3) mmol/L比(139±5) mmol/L,P <0. 01],而血清尿酸水平高于无不良事件组[(8. 4±0. 4) mg/dl比(7. 8±0. 2) mg/dl,P <0. 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OR=0. 864,95%CI:0. 754~0. 921,P <0. 01)、血清钠离子浓度降低(OR=0. 733,95%CI:0. 683~0. 832,P <0. 01)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OR=1. 434,95%CI:1. 389~1. 986,P <0. 01)是ADHF患者出院后短期内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DHF患者入院时血清钠离子浓度降低和血清尿酸水平升高,对出院后短期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或全因死亡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性心力衰竭 病人再入院 尿酸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被引量:40
10
作者 马兰 金振一 +1 位作者 金壹伍 谌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06至2013-01我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0)采用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n=30)在... 目的:观察左西孟旦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06至2013-01我院收治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n=30)采用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n=30)在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上持续微泵注射左西孟旦注射液,行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系统分析得出心率变异性的时域及频域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经左西孟旦治疗后心率变异性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全部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部窦性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每5 min窦性R-R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SDNN均值(SDNNI)及心率均得到明显改善(t分别为13.517、5.930、10.367和6.116,P<0.05)。频域指标低频(LF)、高频(HF)均得到明显改善(t分别为9.342和7.55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左西孟旦可明显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率变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西孟旦 急性性心力衰竭 心率变异性 持续微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全身炎症: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特征和作用
11
作者 徐锡晶 王中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93-1993,共1页
【据《Hepat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全身炎症: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特征和作用(作者Clària J等)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以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器官功能衰竭及较高短期死亡率为临床特征。最近巴塞罗... 【据《Hepatology》2016年8月报道】题: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全身炎症:慢加急性肝衰竭中的特征和作用(作者Clària J等)肝硬化患者中发生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以急性肝功能失代偿、器官功能衰竭及较高短期死亡率为临床特征。最近巴塞罗那IDIBAPS&CIBERehd研究所Clària等提出了一项"全身炎症"假说,即慢加急性肝衰竭是失代偿期肝硬化中已经存在全身炎症后发生的急性恶化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肝硬化 全身炎症 氧化应激反应 健康受试者 细胞因子 循环功能障碍 血浆肾素 酒精性肝炎 在院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血糖与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增加相关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旭 王崇 Pfortmueller CA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611-611,共1页
肝脏在糖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可影响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一些研究提示在肝硬化合并高血糖的患者中,高血糖水平与肝脏疾病进展及患者病死率增加相关。然而,尚无研究针对低血糖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瑞士伯尔尼大学的Pfortmueller等人... 肝脏在糖代谢方面有重要作用,可影响糖酵解和糖异生过程。一些研究提示在肝硬化合并高血糖的患者中,高血糖水平与肝脏疾病进展及患者病死率增加相关。然而,尚无研究针对低血糖对肝硬化患者的影响。瑞士伯尔尼大学的Pfortmueller等人收集因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就诊于急诊科的患者,研究了其血糖水平和预后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就诊于急诊科且主要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成年患者(≥16岁)的资料。312名患者入组,其中231名男性,81名女性,患者平均年龄为57岁。89名患者存在急性血糖异常,低血糖患者49名,高血糖患者40名。与高血糖或血糖正常的肝硬化患者相比,低血糖合并肝硬化患者住进重症监护室的比例和在院病死率明显升高(低血糖:血糖〈5mmol/L;正常血糖:5.1~10mmol/L;高血糖:血糖〉10.1mmol/L)。生存分析提示,低血糖合并肝硬化患者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高血糖或血糖正常合并肝硬化的患者生存时间。该研究表明了低血糖与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病死率增加有关。低血糖到底是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病死率增加的影响因素还是因疾病严重导致的结果或并发症,目前仍不十分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低血糖 病死率 急性 疾病进展 血糖水平 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胃论治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湿浊证34例 被引量:1
13
作者 麻金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21-122,共2页
湿浊证为慢性肾衰失代偿期所多见,笔者从胃论治34例,获效甚显,兹总结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患者均为住院或门诊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7.5岁,原发病慢性肾... 湿浊证为慢性肾衰失代偿期所多见,笔者从胃论治34例,获效甚显,兹总结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4例患者均为住院或门诊患者,男19例,女1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47.5岁,原发病慢性肾炎30例,糖尿病肾病2例,狼疮性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从胃论治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发生在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的独特综合征
14
作者 姜红丽 王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9期706-706,共1页
【据《Gastroenterology》2013年6月报道】题:慢加急性肝衰竭是一种发生在急性失代偿性肝硬化患者中的独特综合征(作者Moreau R等)
关键词 慢加急性衰竭 肝硬化患者 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祖冬妮 赵明沂 +4 位作者 杜巍 赵惟超 贾书冰 杨静玉 项荣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8-776,共9页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期)、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分...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的安全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第1期)、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由2名研究者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1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个随机对照试验(RCT),12 143例患者。Meta分析,在治疗ADHF过程中,rhBNP组与对照组患者1、3及6个月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85~1.21,P=0.88;RR=0.89,95%CI:0.63~1.27,P=0.53;RR=0.97,95%CI:0.87~1.08,P=0.59),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RR=1.01,95%CI:0.71~1.43,P=0.97);rhBNP组低血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RR=1.42,95%CI:0.99~2.03,P=0.06)。结论:与多巴酚丁胺、扩血管药物和安慰剂比较,虽然rhBNP不改变ADHF患者的死亡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却增加了低血压的发生风险。临床上宜合理应用rhBNP,充分发挥其有效性,尽量规避低血压等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脑利钠肽 急性性心力衰竭 安全性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偿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6
作者 孙科远 黄高忠 +2 位作者 袁方 陈士红 傅国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6-429,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急性失代偿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以32例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A组)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3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B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急性失代偿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以32例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A组)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33例慢性心衰稳定期患者(B组)及30例正常体检者(C组),检测血液中HIF-1α、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及其他相关生化指标,记录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3个月内再入院次数。分析HIF-1α与其他指标间的相关性,绘制HIF-1α及BNP的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比较两者的诊断价值。结果·A组HIF-1α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均P<0.05);HIF-1α水平与血肌酐、血红蛋白、BNP、住院时间、3个月内再入院次数等呈正相关(均P<0.05);HIF-1α及BNP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偿期患者HIF-1α水平对其诊断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诱导因子1Α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 B型利钠肽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17
作者 刘睿 邢玉 +1 位作者 李荣 王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3107-3109,共3页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门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单数)、治疗组(双数),每组各4... 目的探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期间门诊收治的86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患者按门诊号末位数字单双数分为常规组(单数)、治疗组(双数),每组各43例。常规组给予一般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观察患者血浆ET(内皮素)、BNP(脑钠肽)水平变化,评估用药前后患者心功能情况,统计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血浆内皮素、脑钠肽水平以及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患者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效果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率为7.0%,明显低于常规组16.3%,治疗组治疗期间用药安全性高(P<0.05)。结论临床对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治疗时,使用托伐普坦、左西孟旦联合治疗,患者症状改善效果好、用药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心力衰竭 左西孟旦 托伐普坦 急性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脂质组学揭示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循环脂质介体的广泛变化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仁舒 辛桂杰 +2 位作者 LóPEZ-VICARIO C CHECA A URDANGARIN A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324-2324,共1页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年5月报道】题:靶向脂质组学揭示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循环脂质介体的广泛变化(作者López-Vicario C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近几年新提出的一种综合征,常在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中发展,其特征... 【据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0年5月报道】题:靶向脂质组学揭示急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循环脂质介体的广泛变化(作者López-Vicario C等)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近几年新提出的一种综合征,常在肝硬化急性失代偿患者中发展,其特征是强烈的全身性炎症、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短期病死率高。循环脂质介质是在炎症和免疫中起主要作用的内源性信号分子,其在ACLF全身炎症发病机制和器官衰竭发展中的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衰竭 器官衰竭 急性 全身炎症 介体 脂质组学 肝硬化患者 靶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评价 被引量:33
19
作者 邢巧莉 马仙红 王璐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5期1633-1636,共4页
目的:评价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水平。方法:11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 目的:评价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水平。方法:11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临床心力衰竭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对比治疗12h后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循环因子水平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12h后,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值,循环血IL-6、hsCRP、ST2、NT-proBNP、cTn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左心GLS、GCS、GSRs、GSRe、GSRa、ROT、ROTR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结论: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治疗,在优化的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等方面均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加肾元汤联合一体化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玲 陈立 +1 位作者 库宝庆 王小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观察新加肾元汤联合一体化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一体化治疗(饮食疗法、控制高血压、改善肾性贫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加肾元汤,疗程... 目的观察新加肾元汤联合一体化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一体化治疗(饮食疗法、控制高血压、改善肾性贫血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新加肾元汤,疗程30 d。检测生化指标(BUN、Scr、Ccr、血钙、血磷)、氧化应激指标(ROS、MDA、SOD、GSH-Px)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UN、Scr、血磷、ROS、MDA降低(P<0.05),Ccr、SOD、GSH-Px升高(P<0.05),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新加肾元汤联合一体化治疗可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失代偿期患者肾功能,其机制可能是改善氧化应激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加肾元汤 一体化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