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治疗急性坏死性龈炎33例
1
作者 姜国勋 滕中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2期997-99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坏死性龈炎 中药疗法 治疗方法 疗效 口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6
2
作者 汪健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301-305,共5页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具破坏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NEC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单一或多组学研究可能有助于NEC的预测与早期诊断,肠道超声在...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最具破坏性的肠道炎症性疾病之一,目前其发病率及病死率居高不下。本文总结近年来关于NEC诊治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单一或多组学研究可能有助于NEC的预测与早期诊断,肠道超声在提高NEC的诊断准确性方面显示出新希望;强调要重视NEC小肠造瘘术后的营养支持;羊水干细胞(amniotic fluid-derived stem cells,AFSCs)治疗有望成为预防新生儿NEC的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诊断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外科学 小肠结肠炎 坏死性/膳食疗法 代谢组学 超声检查 羊水干细胞 婴儿 新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清胰通腑泄热消胀特色疗法结合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邹瞭南 何军明 +2 位作者 谭志健 蔡炳勤 陈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3-494,共2页
目的:观察中医清胰通腑泄热消胀特色疗法结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SAP患者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13例,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中医清胰通腑泄热消胀特色疗法结合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SAP患者分为两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13例,中西医结合的治疗组15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疗法。结果:治疗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症状消退时间、禁食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缩短,手术率及死亡率均明显减少,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西医结合 中医清胰通腑泄热消胀特色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清解汤早期干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流变学及D二聚体、血栓素A_2、前列环素I_2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沙盈盈 梁超 +2 位作者 朱晓明 王雄达 朱玉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活血清解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I_2(PGI_2)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SAP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取对症... 目的探讨活血清解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I_2(PGI_2)的影响。方法收集2013年1月^(-1)2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住院的SAP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均采取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经螺旋型鼻肠管给予活血清解汤2次/d,治疗1周。治疗前及治疗第7天进行血淀粉酶、血液流变学、D二聚体、TXA_2和PGI_2水平检测。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的总有效率明显升高(64%vs 88%;χ~2=3.947,P=0.047)。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第7天时血清淀粉酶、血D二聚体、TXA_2和TXA_2/PGI_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值均<0.01),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0.05或P<0.01)。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PGI2水平在治疗第7天较治疗前升高(P值均<0.01),治疗组在治疗第7天较同期对照组更高(P值均<0.01)。治疗组和对照组在第7天时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全血高、中、低黏度、血浆黏度、全血高切还原黏度、全血低切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沉等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治疗组在第7天时较同期对照组更低(P<0.05或P<0.01)。结论中药活血清解汤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控制D二聚体的升高,维持TXA2、PGI2之间的平衡,起到治疗SAP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 中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与营养系列讲座——急性胰腺炎的饮食治疗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爱珍 张若培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6年第19期1656-1656,1658,共2页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营养 膳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经口进食对小儿轻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影响
6
作者 刁维 何凤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7期631-634,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进食对小儿轻症急性胰腺炎(pediatric mild acute pancreatitis,PMAP)的疗效影响。方法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6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16)与研究组(n=20)。对照组按照传统治疗方案治疗(常规禁... 目的探讨早期经口进食对小儿轻症急性胰腺炎(pediatric mild acute pancreatitis,PMAP)的疗效影响。方法将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36例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n=16)与研究组(n=20)。对照组按照传统治疗方案治疗(常规禁食1~7 d,再根据腹痛症状、饥饿感、不良体征、血胰淀粉酶和脂肪酶变化特征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决定经口进食时机);研究组早期开始经口进食清淡、流质、无脂饮食。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第4天、第7天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水平,同时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血清淀粉酶、血清脂肪酶及CRP均明显降低,第1天、第4天、第7天上述三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3天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但整体呈好转趋势。是否经口进食与腹痛没有相关性。对照组与研究组的住院时间分别为(11.63±2.00)d和(9.90±1.8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82,P<0.05)。两组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传统禁食方案,MAP患者早期经口进食可能有助于缩短住院时间,不加重炎症、腹痛的程度,以及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膳食疗法 胰腺炎 急性坏死性/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控油饮食对择期介入治疗术后血脂水平的影响
7
作者 李莉娜 黄超联 卫丽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观察择期PCI术后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控油饮食对血脂水平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PCI的患者1 29例,按照是否实施控制油脂摄入分为控油组56例和非控油组73例,2组均给予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观察术前、术后1、3和6个月血脂变化... 目的观察择期PCI术后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和控油饮食对血脂水平影响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PCI的患者1 29例,按照是否实施控制油脂摄入分为控油组56例和非控油组73例,2组均给予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观察术前、术后1、3和6个月血脂变化,并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与术前比较,2组术后1个月TC和LDL-C明显下降(P<0.05)。与非控油组比较,控油组患者术后1个月LDLC和TC变化值更高(P<0.05,P<0.01)。控制油脂摄入者LDL-C下降幅度大于未控油脂摄入,两组相差0.83 mmo1/L(P=0.004);女性患者较男性患者LDL-C下降明显,相差0.72 mmol/L(P=0.046)。结论择期PCI患者应用标准剂量他汀类药物治疗安全、有效,实行控油措施可进一步降低LDL-C,控油措施是血脂水平调控的重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血脂药 药物剂量计算 膳食疗法 血脂异常 油类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