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急性毒性研究
1
作者 张述阳 崔祜杰 王宏军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4期28-31,共4页
为评价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吸入给药的安全性,开展大鼠吸入TAT-NE的急性毒性评价研究。在GLP条件下,通过预试验确定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能使大鼠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和能使大鼠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以此为基础,设5个剂... 为评价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TAT-NE)吸入给药的安全性,开展大鼠吸入TAT-NE的急性毒性评价研究。在GLP条件下,通过预试验确定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能使大鼠全部死亡的最小剂量和能使大鼠全部存活的最大剂量,以此为基础,设5个剂量组,每组10只大鼠、雌雄各半,一次性吸入给药,观察7 d,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剂量(LD50)。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的LD50为1639.8 mg/kg,LD50的95%可信限为(1371.5、1960.7 mg/kg)。实验动物大鼠吸入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为低毒、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泰万菌素纳米乳 急性毒性 给药 LD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辛硫磷乳油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
2
作者 孔海苏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5年第5期23-23,共1页
依据国家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GB15670—1995)对40%辛硫磷乳油〔1〕进行了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试验。结果证明,40%辛硫磷乳油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LC50)均大于2 100mg/m3,根据我国农药急性毒性分级标准,属低毒。
关键词 40%辛硫磷乳油 大鼠 急性毒性(lc50)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小动物口鼻暴露系统对叶菌唑原药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吴宗澄 张述阳 +3 位作者 张智博 张晓军 金迪 王华琳 《绿色科技》 2020年第24期227-230,共4页
使用新型小动物口鼻暴露系统检测了叶菌唑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性,求出了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划分等级提供试验依据。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Sprague 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设计浓度分别为5000mg/m^3、2000mg/m^3... 使用新型小动物口鼻暴露系统检测了叶菌唑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性,求出了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急性吸入毒性划分等级提供试验依据。参照OECD化学品测试导则,以SD(Sprague Dawley)大鼠为实验动物,设计浓度分别为5000mg/m^3、2000mg/m^3、1000mg/m^3和0mg/m^3。根据叶菌唑物理与化学性质对其进行前处理,利用新型口鼻暴露系统对经过处理后的叶菌唑原药进行急性吸入毒性试验。观察实验动物一般临床症状、中毒症状及死亡情况,试验结束后对死亡的实验动物的肺部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叶菌唑原药新型口鼻暴露系统吸入毒性试验体系;而SD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LC50值分别为:雄性2418 mg/m^3(4h),雌性2144 mg/m^3(4h);测定的粒径分布MMAD的结果为3.69μm,3.77μm,3.73μm,GSD为1.95,1.90,1.98;病理检查显示死亡实验动物出现肝脏空泡变性,肝脏细胞肥大,肺脏泡沫细胞团;根据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与标签制度(GHS)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级标准及依据《农药登记资料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569号)中附件14的农药产品毒性分级标准,叶菌唑原药急性吸入毒性为4级,属于低等毒性,该结论为叶菌唑的安全使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鼻暴露系统 叶菌唑 急性毒性试验 半数致死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吗啉原药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
4
作者 吴宗澄 《绿色科技》 2017年第18期219-220,223,共3页
为测定氟吗啉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50),同时为亚慢性和其他毒理学研究中接触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参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为准则,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作... 为测定氟吗啉原药对大鼠的急性吸入毒性,求出半数致死浓度(LC50),同时为亚慢性和其他毒理学研究中接触剂量的选择提供依据,参照《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670-1995)为准则,用SD(Sprague Dawley)大鼠作为试验动物,对氟吗啉原药进行了急性吸入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氟吗啉原药对SD雌雄大鼠急性吸入毒性试验LC50均大于2093±30mg/m^3。根据GB15670-1995《农药登记毒理学试验方法》大鼠急性吸入毒性分类标准,氟吗啉原药大鼠急性吸入毒性为低毒,该结论可为安全使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吗啉原药 大鼠 急性毒性 l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郑先云 龙文敏 +1 位作者 郭亚平 马恩波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91,共6页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d2+对红裸须摇蚊在24h、48h以及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235.63(95%CI:160.96~418.82)、165.17(95%CI:140.65~198.... 采用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了水环境中常见污染物Cd2+对红裸须摇蚊Propsilocerus akamusi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Cd2+对红裸须摇蚊在24h、48h以及72h的半致死浓度(LC50值)分别为235.63(95%CI:160.96~418.82)、165.17(95%CI:140.65~198.35)及94.12(95%CI:81.93~108.78)mmol·L-1Cd。Cd2+对红裸须摇蚊幼虫的毒性与对其他摇蚊物种幼虫有明显不同,该物种对Cd2+急性毒性不敏感,有非常强的耐受能力。同一时间不同浓度的Cd2+处理对CAT活性影响的LSD法多重比较检验结果显示,24h与48h的各浓度Cd2+对CAT活性都没有明显差异,只是在72h时CAT活性在对照组与其他处理浓度组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水平。时间因子对CAT活性的影响则主要表现为Cd2+浓度在400mmol·L-1时,72h处理组与48h处理组的活性表现出显著差异,CAT活性在72h时被显著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裸须摇Cd^2+ lc50 急性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何福林 向建国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4,共3页
以常温静水实验法用甲氰菊酯对鳗鲡 (体长 4 1~ 5 0cm)进行急性攻毒试验 ,结果表明 :甲氰菊酯对鳗鲡的半致死浓度 (96hLC50 )为 6 5 5 μg/L ,安全浓度 (SC)为 0 6 6 μg/L。甲氰菊酯对鳗鲡有剧毒。
关键词 鳗鲡 甲氰菊酯 攻毒试验 安全浓度 lc50 半致死浓度 体长 急性毒性研究 剧毒 常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普生Ⅲ号毒性安全试验
7
作者 胡永婷 王茂林 +1 位作者 张映 李彦明 《畜牧兽医杂志》 2007年第4期1-3,5,共4页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强普生Ⅲ号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率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强普生Ⅲ号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20±2.96mL/kg,LD50的95%可信限为47.26~41.35mL/kg,表现为... 采用动物毒性试验方法,对强普生Ⅲ号进行了毒性、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和死亡率与给药剂量成正比,强普生Ⅲ号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44.20±2.96mL/kg,LD50的95%可信限为47.26~41.35mL/kg,表现为无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试验,实验期间小鼠的临床表现、体质量变化、饲料消耗量、血常规检查、血清生化检查等各项指标,试验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各组脏器剖检和病理学切片检查也均无病理学变化。吸入毒性试验,试验组鸡整体状况正常,72h内无中毒反应和死亡,血清生化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普生Ⅲ号 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耐受性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百悦 潘小玲 《江西水产科技》 2005年第2期39-41,共3页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 欧洲鳗鲡亚硝酸盐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在水温28.0~28.5℃,pH6.8~7.3时,欧洲鳗鲡对水中亚硝酸盐浓度的耐受性为,24小时的LC50为100.0mg/L,48小时的LC50为84.1mg/L,96小时的LC50为26.6mg/L,而且LC50值随试验时间的延长而降低。SC为2.6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鳗鲡 亚硝酸盐 毒性 半致死浓度 安全浓度 硝酸盐浓度 耐受性 水温 中亚 lc50 急性毒性试验 试验时间 小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