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1
1
作者 付建忠 黄开梅 +1 位作者 王锋 沈蓉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89-93,共5页
目的评估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单抗组(阿司匹林治疗)、双抗组(阿司匹林+... 目的评估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单抗组(阿司匹林治疗)、双抗组(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和观察组(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所有患者治疗7天后均改为单用阿司匹林治疗。分别于入院时(起病48小时内)、治疗1周及1个月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和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BI)评分评估三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并于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检测三组患者血小板(blood platelet,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结果入院时三组患者NIHSS评分和B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单抗组和双抗组(P=0.014,P=0.039),BI评分高于单抗组(P=0.020),与双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双抗组和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单抗组(P=0.010,P<0.001),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双抗组(P=0.031);双抗组和观察组患者BI评分均显著高于单抗组(P=0.025,P=0.017),观察组患者BI评分高于双抗组(P=0.046)。治疗1周内,单抗组患者均未发生出血事件;双抗组和观察组各有1例患者发生出血事件,但两组患者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0.001,P=0.999)。入院时和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PLT、APTT及INR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F=1.416,P=0.248)。结论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的效果优于单用阿司匹林和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阿加曲班 阿司匹林 神经功能恢复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循环脑梗死急诊溶栓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崔世磊 南海天 +3 位作者 孔秀云 江汉秋 张晓君 王佳伟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10期906-910,共5页
目的研究影响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溶栓率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纳入发病至就诊时间≤3.5 h有溶栓适应证的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是否溶... 目的研究影响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溶栓率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6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急诊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纳入发病至就诊时间≤3.5 h有溶栓适应证的患者,分析患者临床资料、是否溶栓及未溶栓原因。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7例,满足入组标准的患者共25例(37.3%),平均年龄(64.6±11.9)岁,其中男性16例(64%),最终有7例(28%)接受静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溶栓,18例未接受溶栓。两组患者就诊时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溶栓组NIHSS评分(中位数6,四分位数间距5~13)明显高于未溶栓组(中位数1,四分位数间距0.75~2)(P=0.007)。溶栓组患者就诊-溶栓时间平均为(71.4±13.8)min,未溶栓组患者完成溶栓评估所有检查所需的平均时间为(90.3±30.8)min,两组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6)。溶栓组患者发病-就诊时间平均为(140.7±48.5)min,与未溶栓组患者(144.7±56.4)min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87)。未溶栓组患者就诊1周后复测NIHSS评分(中位数1,四分位数间距0~3.25)与就诊时的NIHSS评分比较,虽差异无显著性(P=0.125),但有6例(33.3%)患者病情加重。结论发病后未能及时就诊仍是影响后循环脑梗死急诊溶栓率的主要因素,NIHSS评分低估后循环脑梗死病情、临床医生对轻型卒中溶栓不够重视是导致后循环轻型脑梗死院内延误、溶栓率较低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后循环脑梗死 静脉溶栓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