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在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潘升权 殷世武 +2 位作者 龙海灯 李靖 徐瑞 《安徽医学》 2018年第7期793-795,共3页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用于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治疗的27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动脉栓塞19例,上... 目的探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用于急性动脉栓塞治疗中的诊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介入血管外科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应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治疗的27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下肢动脉栓塞19例,上肢动脉栓塞2例,肠系膜动脉栓塞3例,肾动脉栓塞3例,所有患者均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并使用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清除血栓后再联合溶栓导管溶栓等治疗。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相应部位缺血症状缓解情况、尿激酶总量、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价其疗效。结果 24例(88.9%,24/27)患者均顺利开通栓塞段血管,相应缺血症状消失,恢复良好,平均溶栓时间1.5 d,尿激酶平均用量(42.0±4.3)万U,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能够较彻底地清除血栓,恢复血供,对急性动脉栓塞的治疗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Angiojet血栓清除导管 机械血栓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动脉栓塞6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宝勤 张玉奇 +1 位作者 张国志 李富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3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时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69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发病6h以内手术10例次,6-12h手术26例次,13-48h手术34例次,2d以上手术37例次。单纯非手术治疗2例;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 目的 探讨急性动脉栓塞的早期诊断方法、手术时机、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本组69例均经非手术治疗。发病6h以内手术10例次,6-12h手术26例次,13-48h手术34例次,2d以上手术37例次。单纯非手术治疗2例;1例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行腹部探查术;9例上肢动脉栓塞和59例下肢动脉栓塞中57例先应用Fogarty导管行取栓术,其中9例下肢动脉硬化狭窄处栓子行内剥脱8例及动脉旁路术1例。术中同时应用尿激酶10-30万U加生理盐水40ml中栓基远端动脉内注入,以溶解小动脉内血栓。结果 单纯非手术治疗2例均死亡;发病6h以内手术者救肢率为100%,6-12h手术者为83.7%。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的早期栓子摘除术的最佳手术时机为发病后12h以内;提高救肢率和治愈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合理治疗,尽早手术取栓及积极治疗原发心脏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手术 临床资料 心脏 血流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动脉栓塞的护理
3
作者 张秀卿 吕玉玲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0期7-7,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诊断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回心血的净化与回输
4
作者 杨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3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回心血 取栓 回输 净化 致病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愈急性动脉栓塞1例报告
5
作者 刘姝 贾维刚 王雨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02年第1期49-50,共2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中医药疗法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后回输的研究
6
作者 薄涛 杨牟 +1 位作者 杨文 唐国强 《中国血液净化》 2003年第2期73-74,共2页
目的 探讨将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的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后回输的可能性。方法 将回心血收集、稀释10倍后用血滤器予以超滤、浓缩后经浅静脉回输。结果 超滤浓缩后血钾、血乳酸浓度呈显著性降低,回输后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 目的 探讨将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的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后回输的可能性。方法 将回心血收集、稀释10倍后用血滤器予以超滤、浓缩后经浅静脉回输。结果 超滤浓缩后血钾、血乳酸浓度呈显著性降低,回输后无各种并发症发生。结论 急性动脉栓塞取栓后回心血经血液净化回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预防代谢障碍综合征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回心血 血液净化 回输 血滤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动脉栓塞的诊治(附18例报道)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清泉 杨俊德 +1 位作者 杨秀慧 葛永明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690-69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血管外科 脱落栓子 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8
作者 赵鸿志 王华盾 程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1期134-135,共2页
目的观察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探讨提高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80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例术后再栓塞(或多次栓塞)截肢;4例缺血严重取栓后肢体... 目的观察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疗效,探讨提高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术对80例急性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治疗,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8例术后再栓塞(或多次栓塞)截肢;4例缺血严重取栓后肢体坏死且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中2例透析后好转、2例死亡;合并心肌梗死10例,2例死亡。本组80例取栓救肢成功68例(85%)。结论Fogarty导管取栓术治疗急性动脉栓塞效果明显,方法简单,为避免因栓子来源问题发生再栓塞,应尽早对原发病进行治疗。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取栓和动脉内抗凝、溶栓是提高急性动脉栓塞外科治疗效果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FOGARTY导管取栓术 临床分析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9
作者 陈昌洋 邓成清 朱玲玲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87-89,共3页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 目的:比较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盐城市射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对比不同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与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图像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上腔静脉评分高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P<0.001)。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背景噪声高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剂量长度乘积低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P<0.001)。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肺动脉干、右下肺动脉、左下肺动脉、肺静脉CT值小于常规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P<0.001)。结论:低剂量对比剂肺动脉CTA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提高上腔静脉评分,优化影像学检查定量参数、CT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对比剂 动脉 CT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
10
作者 苏天嵩 王道清 张卉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9期3601-3605,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扫描(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对急性肺动脉栓塞危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5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危险分层分为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分别为77、64、44例。统计3组一般资料,比较3组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造影成像参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参数单独及联合诊断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结果中高危组、高危组累及肺动脉、累及肺叶动脉患者占比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累及肺段动脉占比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高危组主肺动脉(PA)/胸主动脉(AO)、上腔静脉直径(SVC)、右心室短轴直径(RVD)/左心室短轴直径(LVD)高于中高危组和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于中低危组(P<0.05)。PA/AO、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三者单独诊断(P<0.05);PA/AO及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SVC、RVD/LVD,联合诊断的敏感度高于PA/AO(P<0.05);SVC、RVD/LVD及联合诊断的特异度高于PA/AO(P<0.05)。结论不同危险分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影像学表现及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成像PA/AO、SVC、RVD/LVD具有明显差异,PA/AO、SVC、RVD/LVD联合对高危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的诊断价值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多层螺旋 计算机断层扫描 动脉造影成像 危险分层 评估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A图像测量指标、BNP与急性肺栓塞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11
作者 郭飞 高圆圆 +2 位作者 朱林 齐琦 陈宏志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测量指标、B型脑钠肽(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 目的:分析研究CT肺动脉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pulmonary angiography,CTPA)图像测量指标、B型脑钠肽(B-type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与急性肺动脉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危险分层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蚌埠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CTPA扫描的APE患者86例,根据欧洲心脏病学会APE危险分层方法,将患者分为低危组(n=41)、中危组(n=27)和高危组(n=18)。比较三组患者的CTPA图像测量指标(包括主肺动脉与胸升主动脉内径比值(PA/AO)、右心室与左心室内径比值(RVD/LVD)、上腔静脉直径(SVC)等)与外周血中BNP的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A/AO、RVD/LVD、SVC、BNP水平与APE危险分层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APE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分析PA/AO、RVD/LVD、SVC、BNP水平对APE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三组APE患者的PA/AO、RVD/LVD、SVC、BNP指标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APE危险分层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高危分层、PA/AO、RVD/LVD、SVC及BNP升高(OR=1.889、2.036、2.092、2.002、BNP及2.104)均是APE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A/AO、RVD/LVD、SVC、BNP及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0.862、0.883、0.907、0.987,联合检测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CTPA图像测量指标、BNP水平与APE患者危险分层相关,对APE患者的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危险分层 CT肺动脉造影 B型脑钠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2
作者 王成辉 荆磊 +2 位作者 王若鹏 芮兴无 韩临光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1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 目的:分析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酒泉医院在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试验组给予切开取栓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踝肱指数、足部皮温、疼痛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7.83%)高于对照组(82.61%)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踝肱指数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的足部皮温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天、术后3天,试验组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切开取栓术在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踝肱指数以及足部皮温,缓解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取栓术 老年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治疗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性静脉滤过在老年危重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清旭 黄乐刚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6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总结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诊治经验,探讨持续性静脉滤过(CVVHD)治疗在此类患者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 目的总结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取栓术后的诊治经验,探讨持续性静脉滤过(CVVHD)治疗在此类患者动脉栓塞取栓术后改善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地分析2008年6月至2015年5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47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按照患者或家属意愿,根据是否采用CVVHD治疗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m=21)和对照组(Ⅳ=26)。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死亡率等情况,重点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肾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术前出现肢体发绀、僵硬症状的比例更多(P〈0.05);治疗组患者血钾、肌酐及尿素氮恢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缩短[(13.5±1.6)vs(18.2±2.1)d,P=0.043]、住院期间死亡率显著降低(9.5%vs19.2%,P=0.027)。结论老年危重急性动脉栓塞患者术后积极进行CVVHD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死亡率和术后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急性动脉栓塞 连续性静脉滤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次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丽梅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2期64-65,共2页
总结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认为在患者术前、病情变化、进入ICU治疗、恢复期等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心理变化,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手术及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 总结1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3次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认为在患者术前、病情变化、进入ICU治疗、恢复期等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好地应对心理变化,减轻心理压力,配合治疗和护理,有利于手术及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围手术期 心理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低浓度CT扫描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CTPA的应用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常青 马彬 +2 位作者 周星 姜海峰 王小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810-1813,共4页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低浓度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拟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患者均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其中对照组... 目的 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应用CT低剂量、低浓度扫描技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8月拟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患者均进行CT肺动脉血管成像(CTPA)检查,其中对照组为常规组,采用120k V+350mgI/ml欧乃派克;观察组为低剂量组,采用100k V+270mgI威视派克;均为能谱模式(GSI)。统计两组肺动脉CT值、信噪比(SNR)、图像背景噪声、对比噪声比(CNR)、剂量长度乘积(DLP)、CT剂量指数(CTDIvol)及有效辐射剂量(ED),并评价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CTDIvol比较,P〈0.05;其余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参数比较,P〉0.05。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P〉0.05。结论 应用CT低剂量、低浓度扫描技术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可取得较好的图像质量且不会增加辐射剂量,因此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低剂量 低浓度 急性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ogarty导管取栓术联合溶栓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的体会 被引量:10
16
作者 李光新 张曙光 +3 位作者 于振海 许崇恩 阮长乐 李兆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1年第6期391-392,共2页
回顾性分析 1993年以来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加溶栓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43例 ,其中 37例伴有心房纤颤。发生在髂动脉 8例 ,股动脉 2 2例 ,动脉 7例 ,肱动脉 3例 ,胫腓干动脉 2例 ,桡尺动脉 1例。结果按Cooley标准 :优 39... 回顾性分析 1993年以来采用Fogarty导管取栓加溶栓和抗凝药物治疗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43例 ,其中 37例伴有心房纤颤。发生在髂动脉 8例 ,股动脉 2 2例 ,动脉 7例 ,肱动脉 3例 ,胫腓干动脉 2例 ,桡尺动脉 1例。结果按Cooley标准 :优 39例 ,良 3例 ,差 1例 ;总有效率为 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GARTY导管 溶栓治疗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 抗凝药物 动脉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岩 刘洋 +4 位作者 何玉祥 张精勇 袁海 孔祥骞 金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5月对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造影,导管碎栓、抽栓、溶栓治疗,其中12例术中应用球囊辅助碎栓,术后处理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调整凝血酶原... 目的探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0月~2011年5月对19例急性肺动脉栓塞行下腔静脉滤器植入,肺动脉造影,导管碎栓、抽栓、溶栓治疗,其中12例术中应用球囊辅助碎栓,术后处理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华法林,调整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率在2~3。结果术中即刻造影显示8例主干完全开通,11例部分开通。术中16例肺动脉压下降至16~37 mm Hg,3例肺动脉压升高至39~62 mm Hg,考虑末梢血管痉挛所致。基本治愈8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3例。19例随访2~26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复发。结论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可以迅速恢复肺灌流量且相对于外科手术微创、简单,与全身静脉溶栓比较更迅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动脉栓塞 溶栓治疗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七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张波 张晓英 段留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60-360,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肠系膜动脉栓塞 老年人 心房颤动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何景良 梁志会 +1 位作者 李亮 刘晶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5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治疗,实验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6月解放军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诊治的急性下肢动脉栓塞6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治疗,实验组30例行大腔导管抽吸血栓+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D-D)水平,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截肢率。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及PT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栓塞复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截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对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应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置管溶栓治疗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少,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大腔导管抽吸血栓治疗,可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介入治疗 大腔导管抽吸血栓 置管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凌云霞 肖丽佳 +4 位作者 黄晶 商艳霞 殷春红 史毅军 米继民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2期40-41,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2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治疗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通过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 目的探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08年25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术后再灌注损伤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治疗护理措施及体会。结果通过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有效的治疗护理,25例患者中除1例因继发急性呼吸窘迫征于术后1周死亡外,其余24例均得到有效的治疗。结论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取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动脉栓塞 骨筋膜室综合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