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CAPTIVE)取栓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CAPTIVE)取栓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取栓术式不同,分为CAPTIVE组(n=34)和单纯支架取栓组(n=28)。分析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开通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评估两种技术临床疗效。结果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CAPTIVE组患者取栓次数、穿刺-开通时间、术后24 h NIHSS评分较术前差、术后mTICI分级、术后3个月mRS评分均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逃逸显著低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25),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TIVE取栓与单纯支架取栓相比,可有效提高血管开通成功率,缩短开通时间,减少栓子逃逸概率,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急诊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急诊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TyG。再根据TyG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TyG组(TyG<8.57)和高TyG组(TyG≥8.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通过ROC曲线评价TyG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72例,预后不良组63例,预后不良组的TyG高于预后良好组(8.82±0.63 vs 8.43±0.60,P<0.001)。低TyG组67例、高TyG组68例;与低TyG组相比,高TyG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P=0.003)、入院时收缩压(P=0.018)、空腹血糖水平(P<0.001)、甘油三酯水平(P<0.001)均更高,核心梗死体积更大(P=0.0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低(P=0.013),术后90 d mRS评分也更高[3(1,5)分vs 1(0,5)分,P=0.049]。TyG对前循环AIS-LVO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662,95%CI 0.571~0.753)。结论TyG在预后不良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中升高,可能是前循环AIS-LVO患者的潜在预后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 探讨“工作时间效应”对前循环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卒中(AIS-LVO)患者早期血管内治疗(EVT)流程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9年2月至2021年3月于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高级卒中中心接受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根据入组患者到院时间分为工作时间(工作日的08∶00—17∶00)组和非工作时间(工作时间以外的所有时间)组,并对非工作时间组患者进行夜间(22∶00至次日07∶59)入院与非夜间(08∶00—21∶59)入院的亚组分析。收集所有入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各流程时间间隔、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并对影响诊治流程和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主要结局指标为术后90 d mRS评分,次要结局指标为闭塞血管再通情况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结果 共纳入303例患者,平均年龄(69±10)岁,非工作时间组205例(67.7%),工作时间组98例(32.3%)。非工作时间组与工作时间组术后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5),且发病至入院时间(P=0.823)、入院至置鞘时间(P=0.244)、置鞘至再通时间(P=0.84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非工作时间组中,夜间组患者49例(23.9%),非夜间组患者156例(76.1%),两亚组的术后90 d m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2),但夜间组患者发病至入院时间显著延长[中位时间为284(180,371) min比220(150,290) min,Z=-2.438,P=0.015],而入院至置鞘时间、置鞘至再通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180、0.236)。结论 在接受EVT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中,并未发现“工作时间效应”对EVT流程及预后的影响,但夜间入院患者存在显著的院前延迟。
文摘目的比较颅内血管栓塞取栓术前持续抽吸(CAPTIVE)取栓和单纯支架取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接受介入取栓治疗的62例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取栓术式不同,分为CAPTIVE组(n=34)和单纯支架取栓组(n=28)。分析比较两组基线资料、手术开通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评估两种技术临床疗效。结果单因素比较结果显示,CAPTIVE组患者取栓次数、穿刺-开通时间、术后24 h NIHSS评分较术前差、术后mTICI分级、术后3个月mRS评分均优于单纯支架取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栓子逃逸显著低于单纯支架取栓组(P=0.025),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死亡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PTIVE取栓与单纯支架取栓相比,可有效提高血管开通成功率,缩短开通时间,减少栓子逃逸概率,且不增加症状性颅内出血等并发症,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文摘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中心行急诊血管内取栓治疗的前循环AIS-LVO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90 d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为0~2分)和预后不良组(mRS评分为3~6分),比较两组患者的TyG。再根据TyG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低TyG组(TyG<8.57)和高TyG组(TyG≥8.5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通过ROC曲线评价TyG对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135例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72例,预后不良组63例,预后不良组的TyG高于预后良好组(8.82±0.63 vs 8.43±0.60,P<0.001)。低TyG组67例、高TyG组68例;与低TyG组相比,高TyG组有高脂血症病史的患者比例(P=0.003)、入院时收缩压(P=0.018)、空腹血糖水平(P<0.001)、甘油三酯水平(P<0.001)均更高,核心梗死体积更大(P=0.0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更低(P=0.013),术后90 d mRS评分也更高[3(1,5)分vs 1(0,5)分,P=0.049]。TyG对前循环AIS-LVO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AUC值为0.662,95%CI 0.571~0.753)。结论TyG在预后不良的前循环AIS-LVO患者中升高,可能是前循环AIS-LVO患者的潜在预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