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2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过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刘致强 赵志坤 +2 位作者 米伟 王刚 李良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025-2032,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行PCI术的48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检验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4年2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空军医院行PCI术的48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7∶3分为建构组336例与验证组144例,建构组数据用于构建模型,验证组对该模型进行验证。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将建构组患者分为发生组84例与未发生组252例,验证组分为发生组36例与未发生组108例。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线资料,采用ROC实验分析连续性变量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与验证。结果建构组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存在糖尿病病史、发病到入院时间≥6 h、BNP水平越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据此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865,95%CI:0.804~0.927,在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方面表现良好,其C-index为0.858(0.753~0.865),当其风险阈值介于0.10~0.96时,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提供标准化净收益。验证组ROC曲线和校准曲线结果良好,AUC为0.846,C-index为0.840(0.737~0.851),提示模型具有较好的外部预测效能。验证组决策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当风险阈值介于0.06~0.94时,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提供标准化净收益。结论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年龄越大、存在糖尿病病史、发病到入院时间≥6 h、BNP水平越高是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基于这4个影响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有效预测ACS患者PCI术后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过性心律失常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和miR-66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关系
2
作者 张伊超 韩思梁 +1 位作者 申少卿 解俊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4,共5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 目的探究外周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尿路上皮癌相关基因1(urothelial carcinoma associated1,UCA1)、miR-665表达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ACS患者315例,根据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情况分为再狭窄组62例和未再狭窄组253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表达;采用Pearson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与miR-665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对ACS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与未再狭窄组比较,再狭窄组外周血lncRNA UCA1表达明显升高,miR-665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8±0.22 vs 1.01±0.21,P=0.001;0.76±0.24 vs 1.01±0.22,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CS患者外周血miR-665与lncRNA UCA1表达呈负相关(r=-0.58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ncRNA UCA1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OR=2.124,95%CI:1.324~3.406,P=0.002),miR-665是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保护因素(OR=0.765,95%CI:0.653~0.897,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联合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的AUC最高,优于外周血lncRNA UCA1、miR-665单独预测(Z=2.256,P=0.024;Z=2.904,P=0.004)。结论ACS患者介入治疗后外周血lncRNA UCA1和miR-665联合可以更好预测冠状动脉再狭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长链非编码 微RNAS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与血清炎性指标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王铭锐 张云志 +2 位作者 李光智 张婧 云婷婷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16-1020,共5页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焦虑抑郁对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并分析其与血清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 to monocyte ratio,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于海南省安宁医院行手术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08例。根据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为焦虑抑郁组34例和非焦虑抑郁组74例。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及术后第3天的血清NLR、LMR、PLR水平。以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NLR、LMR、PL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法构建以NLR、LMR、PLR为变量的评估模型;以ROC曲线分析血清NLR、LMR、PLR水平对焦虑抑郁的评估价值。结果术后1个月,非焦虑抑郁组的36项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焦虑抑郁组(P<0.01);术后第3天,焦虑抑郁组的血清NLR、PLR水平显著高于非焦虑抑郁组,LMR水平显著低于非焦虑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LR、PL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呈正相关(r=0.500,P=0.000;r=0.215,P=0.026),LMR水平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焦虑抑郁呈负相关(r=-0.474,P=0.000)。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LMR、PLR水平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合并焦虑抑郁的高危因素(OR=6.867,95%CI:2.792~16.887,P=0.000;OR=0.180,95%CI:0.078~0.419,P=0.000;OR=1.285,95%CI:1.038~1.591,P=0.032)。ROC曲线分析显示,NLR、LMR、PLR联合评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焦虑抑郁的曲线下面积为0.900(95%CI:0.827~0.949,P=0.000),敏感性为73.53%,特异性为95.95%,联合评估效能优于各指标单独评估。结论焦虑抑郁会影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血清NLR、LMR、PLR水平,通过早期联合检测血清NLR、LMR、PLR水平可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是否合并焦虑抑郁提供一定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健康影响评估 焦虑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球蛋白A和基质Gla蛋白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冠状动脉钙化及预后的关系
4
作者 刘砂 王玫 臧莎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探究胎球蛋白A、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87例,所有患者... 目的探究胎球蛋白A、基质Gla蛋白(matrix Gla protein,MGP)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ACS患者187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冠状动脉CT检查,统计患者治疗后1年的预后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的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e,CACS)分为无钙化组50例、轻度钙化组67例、中度钙化组43例、重度钙化组27例,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8例和预后良好组129例。比较各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表达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ACS与胎球蛋白A、MGP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C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胎球蛋白A、MGP对ACS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轻度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无钙化组,中度钙化组和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轻度钙化组,重度钙化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中度钙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CS与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均呈负相关(r=-0.434,P=0.000;r=-0.512,P=0.000)。预后不良组年龄、合并衰弱综合征、Killip分级为Ⅲ~Ⅳ级、冠状动脉钙化比例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P<0.01)。年龄、冠状动脉钙化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386,95%CI:1.227~1.565,P=0.000;OR=16.732,95%CI:4.747~58.968,P=0.000),血清胎球蛋白A、MGP是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OR=0.856,95%CI:0.744~0.986,P=0.032;OR=0.760,95%CI:0.670~0.862,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胎球蛋白A、MGP水平预测老年AC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0.841;二者联合预测老年ACS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28,二者联合预测优于单独预测(P<0.01)。结论老年ACS患者的血清胎球蛋白A、MGP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程度及预后有关,胎球蛋白A、MGP对老年ACS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评估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2-HS-糖蛋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的相关性
5
作者 金靖昆 张熙绅 +5 位作者 丁家辉 王琳升 张旭东 李若水 徐通达 李文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41-846,共6页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 目的探讨残余胆固醇对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发生造影剂诱导的急性肾损伤(contrast-induced acute kidney injury,CI-AK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ACS合并T2DM患者759例,按8: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608例和验证组151例。训练组又根据CI-AKI诊断标准分为CI-AKI组95例和非CI-AKI组513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独立危险因素。结果CI-AKI组残余胆固醇水平明显高于非CI-AKI组[0.78(0.51,1.07)mmol/L vs 0.57(0.40,0.81)mmol/L,P<0.01]。红细胞计数、残余胆固醇、年龄、尿酸、对数转换后的全身免疫炎性指数、胱抑素C是老年ACS合并T2DM患者术后CI-AKI的独立相关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残余胆固醇联合其余独立相关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在训练组(AUC=0.818,95%CI:0.773~0.863)和验证组(AUC=0.787,95%CI:0.686~0.889)较其余独立相关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和残余胆固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P<0.01)。结论残余胆固醇是老年ACS合并T2DM患者术后CI-AKI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基于残余胆固醇联合相关危险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老年ACS合并T2DM患者术后CI-AKI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造影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残余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6
作者 赵彩艳 曾令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19-425,共7页
目的调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至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为患者健康管理提供方向... 目的调查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至术后6个月的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其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以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并为患者健康管理提供方向。方法以病案查询、面对面或电话随访的方式对ACS患者PCI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资料、行为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进行调查。结果于PCI术前对235例ACS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成功随访至PCI术后6个月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共213例(90.6%)。平均年龄(62.67±9.18)岁,其中男性占比76.1%。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显示,PCI术前~术后6个月SAQ 5个维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Waldχ^(2)=83.118,P<0.001)、心绞痛稳定状态(Waldχ^(2)=289.369,P<0.001)、心绞痛发作情况(Waldχ^(2)=219.458,P<0.001)、治疗满意程度(Waldχ^(2)=159.055,P<0.001)、疾病认知程度(Waldχ^(2)=130.839,P<0.001)]得分总体随时间均呈上升趋势(P均<0.001),但至术后6个月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疾病认知程度得分仅处于中等水平。广义线性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影响PCI术前~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性别、文化程度、ACS类型、发病到确诊的时间、是否发生过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烟酒习惯。结论ACS患者PCI术后6个月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躯体活动、心绞痛稳定状态和疾病认知水平的改善效果仍不理想,女性、文化程度低、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到确诊时间6个月及以上、发生过ISR、术后烟酒都未戒者生活质量相对较低,应给予更多关注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纵向研究 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邵独婧 付乃宽 +2 位作者 刘玉洁 刘晓罡 张颖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9-773,共5页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330例,根据是否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 目的 探讨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高血压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天津市胸科医院就诊的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330例,根据是否在标准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随机分为芪参益气滴丸组164例和对照组16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治疗后1年血清IL-18、血压、血脂、血糖水平及随访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再发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血清IL-18对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芪参益气滴丸组1年后血清IL-18、收缩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及随访1年内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芪参益气滴丸是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保护因素(OR=0.259,95%CI:0.087~0.772,P=0.010),高水平的基线血清IL-18是再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5,95%CI:1.046~1.106,P=0.000)。血清IL-18预测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再发MACE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86(95%CI:0.696~0.877,P<0.01),敏感性为65.00%,特异性为90.00%。结论 血清IL-18对老年高血压合并ACS患者的预后具有预测价值,芪参益气滴丸可以降低血清IL-18、血压及血脂水平,减少炎性反应,进而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白细胞介素18 预后 芪参益气滴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宁 赵倩 +2 位作者 刘芬 李晓梅 杨毅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80-585,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并确诊为ACS的患者159例为ACS组,...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MALAT1)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连续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并确诊为ACS的患者159例为ACS组,另选取本院体检中心同时期进行健康体检、冠状动脉增强CT检查证实无冠心病的患者148例为对照组。提取两组患者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酶链式反应(qRT-PCR)法检测MALAT1的表达水平,并分析MALAT1表达水平与ACS的相关性及其对ACS的诊断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与ACS独立相关(OR=1.193,95%CI:1.037~1.372,P=0.014)。ROC曲线分析显示,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对于ACS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AUC=0.664,95%CI:0.600~0.72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平均随访(558±223)d期间,外周血MALAT1高表达水平(≥0.816)ACS患者的MACE累积发生率高于外周血MALAT1低表达水平(<0.816)ACS患者(39.05%vs.30.61%,P<0.05)。结论:ACS患者外周血中MALAT1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外周血MALAT1表达水平对于ACS的诊断及预后预测具有潜在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长链非编码RNA 肺腺癌转移相关转录本1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降脂策略对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金智丽 吴青青 +4 位作者 吴晓燕 陈明 范永臻 鲁志兵 王海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4-579,共6页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策略对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强化降脂组[3个月... 目的:探讨强化降脂策略对多支血管病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136例,将其分为强化降脂组[3个月内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1.0mmol/L,且12个月内持续达标,n=69]和标准降脂组(12个月内将LDL-C逐渐控制<1.4 mmol/L,n=67)。观察两组患者出院后12个月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趋势,比较两组患者出院12个月时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心原性死亡、心肌梗死、靶血管血运重建和脑卒中)发生情况。结果:强化降脂组与标准降脂组患者入院时的基线资料相似,基线TC、TG、LDL-C、HDL-C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3个月时,与入院时相比,强化降脂组患者的TC、TG、LDL-C、Lp(a)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HDL-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标准降脂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TG、HDL-C和Lp(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出院3、6、12个月时,强化降脂组患者的TC、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标准降脂组(P均<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出院12个月时,强化降脂组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降脂组(2.90%vs.14.93%,χ2=6.090,P=0.01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标准降脂策略相比,强化降脂策略可显著降低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出院12个月时的MACE发生风险(HR=0.177,95%CI:0.037~0.838,P=0.029)。结论:在多支血管病变ACS患者中,与标准降脂策略相比,强化降脂策略很可能会降低短期MACE发生风险,未来需要开展大规模的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冠状动脉多支血管病变 强化降脂策略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院内连续发生的机制及治疗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符雨思 赵振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8-480,共3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ACS)是中老年群体致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CS、AIS院内连续发生的情况在心血管和神经科学领域备受关注[1]。据相关文献报道,ACS发生后AIS首周、首月、首年和十三年的脑卒中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8%、1.1%、2.2%和1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卒中 危险因素 治疗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敏肌钙蛋白Ⅰ对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龚泽彬 梁岩 +6 位作者 蔺亚辉 高东方 杨晴 冯广迅 张涛 朱俊 周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1-754,共4页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对急诊就诊的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一大型、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6例,... 目的 探讨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对急诊就诊的疑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本研究为一大型、前瞻性的观察性研究,连续入选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的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966例,在就诊时进行基线hs-cTnI检测,同时按常规诊疗流程进行诊治,收集相关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hs-TnI浓度预测患者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发生风险的能力,并进行亚型分析。结果 966例患者中,从胸痛发作至就诊时间5.0(2.5,13.0)h, 30 d发生主要终点事件284例,其中首次就诊心肌梗死283例(99.6%),再发心肌梗死1例(0.4%),心血管死亡5例(1.8%),计划外血运重建1例(0.4%)。当hs-cTnI在最低检测限2 ng/L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8%;70 ng/L时,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9.2%;316 ng/L时,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达100%。经计算该模型可对92.3%的患者进行正确分类。结论 hs-cTn序列对于中国人群短期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有良好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肌钙蛋白I 预后 预测 LOGISTIC模型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诺莫图的构建与评估 被引量:5
12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3 位作者 林剑龙 朱慧静 田建伟 苏菲菲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 目的构建老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年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诺莫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1日解放军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确诊ACS并接受PCI的患者551例,根据1年内随访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176例和非MACE组375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构建诺莫图预测模型,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MACE组Gensini评分、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评分明显高于非MACE组,预后营养指数明显低于非MAC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近期吸烟(OR=2.222,95%CI:1.361~3.628,P=0.010)、高脂血症(OR=1.881,95%CI:1.145~3.089,P=0.013)、预后营养指数(OR=4.645,95%CI:2.788~7.739,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OR=5.177,95%CI:3.160~8.483,P=0.00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OR=5.396,95%CI:3.179~9.159,P=0.001)、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2.829,95%CI:1.356~5.901,P=0.006)、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OR=3.451,95%CI:1.596~7.463,P=0.002)是老年ACS患者PCI术后发生MACE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诺莫图模型评估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MACE的AUC为0.888。结论本研究构建了一种简便、实用的诺莫图模型,可有效预测老年ACS患者PCI术后1年内MACE发生情况,为确保通用性,该模型仍需外部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列线图 预测 LOGISTIC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对老年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影响
13
作者 王露朝 马妮娜 +1 位作者 曹建 耿李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54-1357,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 目的 探讨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NSTE-ACS)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汉中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一病区就诊并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NSTE-ACS患者180例,根据6个月后是否发生MACE分为发生MACE组49例和未发生MACE组131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NSTE-ACS患者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以及联合诊断模型对老年NSTE-ACS介入诊疗6个月后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 发生MACE组肌酐、尿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AIP以及VCAM-1水平高于未发生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低于未发生MACE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逐步向前法显示,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为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危险因素(OR=1.024,95%CI:1.014~1.035,P=0.000;OR=1.957,95%CI:1.174~3.262,P=0.000;OR=2.808,95%CI:1.343~5.871,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VCAM-1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为0.929(95%CI:0.890~0.968,P=0.000),敏感性为81.60%,特异性为90.80%,约登指数为0.72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24(95%CI:0.759~0.889,P=0.000),敏感性为75.50%,特异性为83.20%,约登指数为0.587;AIP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862(95%CI:0.806~0.917,P=0.000),敏感性为91.80%,特异性为66.40%,约登指数为0.725;三者联合检测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的AUC为0.950(95%CI:0.919~0.982,P=0.000),敏感性为87.85%,特异性为86.30%,约登指数为0.740;三者联合检测的AUC显著优于单独检测(P<0.05,P<0.01)。结论 VCAM-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标准化AIP联合检测在预测老年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6个月MACE风险方面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相比单一指标检测,三者联合检测可能更有效地识别高风险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预后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胆固醇 LDL 血浆致动脉硬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血流分数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肖亚楠 肖文涛 +6 位作者 叶发民 郭素萍 张晶晶 屈永生 高传玉 张静 李建朝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导丝功能学检查。本研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标准,验证QF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0%~70%)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 目的:定量血流分数(QFR)是一项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无导丝功能学检查。本研究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参考标准,验证QFR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40%~70%)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2月1日就诊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并行冠状动脉FFR检查的168例NSTE-ACS患者。通过第二代QFR检测仪(AngioPlus,上海搏动医学影像技术有限公司)离线分析目标血管的QFR,并记录病变血管的解剖学参数,包括最小管腔直径(MLD)、直径狭窄百分比(DS%)、最小管腔面积(MLA)、面积狭窄百分比(AS%)。当FFR≤0.80时,认为冠状动脉狭窄存在功能学意义,即为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结果:以FFR为金标准,对比剂血流模型QFR(cQFR)和固定血流模型QFR(fQFR)识别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AUC分别为0.829(95%CI:0.773~0.885,P<0.001)和0.821(95%CI:0.766~0.875,P<0.001),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1.30%、56.00%、98.63%和76.83%、59.00%、99.04%。DeLong检验表明,在NSTE-ACS患者中,cQFR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的诊断价值显著优于fQFR(P=0.03)。结论:以FFR为金标准,QFR尤其cQFR对NSTE-ACS患者冠状动脉临界病变功能性狭窄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流储备分数 定量血流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
15
作者 赖娟 王勉 +1 位作者 邓霖 吴文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40-2243,共4页
目的考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 目的考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对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6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7例)和观察组(88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疗程6个月。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vWF、NO、FMD)、不良预后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预后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TC、TG、LDL-C、ET-1、vWF降低(P<0.05),HDL-C、NO、FMD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可安全有效地调节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脂代谢、血管内皮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预后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阿托伐他汀钙片 超高危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术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朱星宇 张凯杰 +2 位作者 隗蕊 苏菲菲 田建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6-848,共3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一种因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而触发的危重病症,被公认为全球范围内导致死亡和重大长期残疾的主要元凶之一[1]。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2》的披露,2021年中国介入治疗的总登记数量相较于2020年实现了20.18%的显著增长。另外,从1987年至2020年期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院人次数的年均增长率达到了10.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风险预测模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39
17
作者 吴坚 桂沛君 +3 位作者 张勃 韩淑霞 马国栋 谢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57-959,965,共4页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和生活水平的改善,ACS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冠状动脉血流中断、闭塞引起的缺血性心肌坏死,是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危重疾病,对患者生命及生存质量和机体功能产生长期的负面影响。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被医学界公认是治疗ACS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心脏康复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 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 依从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7
18
作者 吕以杰 王海滨 +4 位作者 孙德成 郭涛 颜淑红 朱世明 苗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8-261,共4页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 13 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 (辛伐他汀 2 0mg/d ,n =69)和他汀对照组 (n =68) ;于发病 12~ 48小... 目的 :研究早期应用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 ,将 13 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分为他汀治疗组 (辛伐他汀 2 0mg/d ,n =69)和他汀对照组 (n =68) ;于发病 12~ 48小时和治疗 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 1(MMP 1)、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 1(TIMP 1)、MMP 9/TIMP 1、高敏C 反应蛋白 (hs CRP)水平。另设健康对照组 (n =60 )与之对照。结果 :①治疗前他汀治疗组和他汀对照组的血清MMP 1、MMP 9、MMP 9/TIMP 1、TIMP 1、hs CR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0 0 0 1) ,与血脂水平不相关。②他汀治疗组经辛伐他汀治疗 8周后血清MMP 1、MMP 9、MMP 9/TIMP 1、hs 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 (P <0 0 0 1) ,他汀对照组除血清hs CRP水平降低外 (P <0 0 5 ) ,其他各项指标均无变化。结论 :早期应用他汀治疗 ,可减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基质成分的降解和炎症反应 ,具有稳定斑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照组 TIMP-1 辛伐他汀 血清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MMP-9 早期应用 水平 结论 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远期预后评估 被引量:25
19
作者 张韶辉 刘立新 +7 位作者 魏广和 王铁成 王建军 安毅 杨国良 陈安勇 郭莹 蔺跃栋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28-732,共5页
目的:明确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4-01住院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共784例,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410例,支架组325例,CABG组49例。计算患者的GRACE... 目的:明确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远期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至2014-01住院诊断为NSTE-ACS的患者共784例,其中单纯药物治疗组410例,支架组325例,CABG组49例。计算患者的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按照评分分为低、中、高危三组。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的关系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计算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预测方法的优劣性。结果:研究完成随访784例,随访中位时间为47.7个月。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存在较弱的正相关(r=0.40,P<0.01);生存分析结果表明,GRACE评分得出的低、中、高危三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逐渐升高(依次为13.81%、23.64%和36.55%,P<0.001);SYNTAX评分得出的中、高危组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39.29%和37.93%)均高于低危组(23.99%),但中危组和高危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和ROC分析显示,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对NSTE-ACS的长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将GRACE评分、SYNTAX评分及GRACE和SYNTAX联合评分进行ROC曲线分析后发现,三者对NSTE-ACS患者远期MACE风险均有良好的预测价值,但三者的95%可信区间明显重叠,预测价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RACE评分和SYNTAX评分存在相关性,二者对NSTE-ACS的远期预后评估均有重要价值,预测价值无明显差异,即使两者联合也并不提高预测价值。利用GRACE评分对NSTE-ACS患者的远期预后进行低、中、高危分层是适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GRACE评分 SYNTAX评分 预后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8
20
作者 郑凌冰 郭艳红 +3 位作者 于海奕 米琳 汪宇鹏 高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0-254,共5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水平与患者年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进行冠状动脉造...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水平与患者年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GDF-15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GDF-15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GDF-15水平[(649.0±224.2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7.2±262.9)ng/L,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GDF-15水平[(801.6±218.4)ng/L]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656.2±252.4)ng/L,P〈0.05,95%CI1.0011.06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86.9±225.6)ng/L,P〈0.01,95%CI0.8090.950]和对照组(P〈0.05,95%CI1.0001.012)。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与GDF-15水平产生相关的因素为患者白细胞计数(r2=0.276,P〈0.01)、乳酸脱氢酶(r2=0.288,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r2=0.350,P〈0.01)和肌钙蛋白T(r2=0.344,P〈0.01)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升高更明显,其水平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等生物学标志物相关,提示GDF-15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