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蛋白芯片联合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中蛋白标志物 被引量:1
1
作者 毛华 文美 +3 位作者 朱晋坤 陈晶晶 李羚 刘庭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30,共5页
目的:同步联检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中10种蛋白标志物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检经冠脉造影及临床表现证实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4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及正常对照... 目的:同步联检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血中10种蛋白标志物浓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蛋白芯片技术联检经冠脉造影及临床表现证实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4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组54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5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血清或血浆中10种蛋白标志物水平,选择其中3种蛋白标志物与经典的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吸附实验(ELISA法)对照。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可溶性CD40L(sCD40L)、肌钙蛋白I(cTnI)、C反应蛋白(CRP)、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浆中内皮素-1(ET-1)浓度,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急性心肌梗死组血清中H-FABP、cTnI含量明显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CRP与IL-6和sCD40L与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MMP-9之间的直线相关分析结果发现,CRP与IL-6显著正相关(r=0.961,P<0.01);sCD40L与sVCAM-1显著正相关(r=0.644,P<0.01), sCD40L与MMP-9无相关性(r=0.158,P>0.05)。采用蛋白芯片法与ELISA法检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中的3种蛋白标志物,结果显示H-FABP、sCD401的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MMP-9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心血管蛋白芯片技术不失为一种综合评估急性冠脉综合征蛋白标志物的有力工具。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中10种蛋白标志物水平异常,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分子水平的标志物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芯片 急性冠状动胁综合征 蛋白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征成 楼小亮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26-627,共2页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acid.bindingproteins,FABP)家族是由一组多源性的细胞内小分子蛋白质组成,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及人类的心、肝、小肠、脂肪、脑、骨骼肌等细胞。近年的研究表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 脂肪酸结合蛋白(fattyacid.bindingproteins,FABP)家族是由一组多源性的细胞内小分子蛋白质组成,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及人类的心、肝、小肠、脂肪、脑、骨骼肌等细胞。近年的研究表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可以作为心肌梗死诊断、预后的敏感、有效生化标志物.亦有研究提示H-FABP可以作为脑梗死诊断、预后等判断的生化标志物。近年来对于H-FABP的研究更进一步揭示H.FABP可能与痴呆、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相关。本文就H—FABP的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状况进行复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脑卒中 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