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中的动态免疫学特征
1
作者 曹曦 黄涛 +5 位作者 杨骥伟 王小文 朱文峰 陈浩琦 范宁 汪根树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6-263,共8页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 目的 建立小鼠颈部心脏移植急性排斥模型,评估移植后生存情况及排斥反应的动态过程。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同系移植组(n=21)和同种异体移植组(n=65),分别进行假手术、同系颈部心脏移植、同种异体颈部心脏移植。观察受体小鼠及移植物存活情况、移植物组织病理学变化、脾脏淋巴细胞亚群和血清、移植物炎症因子表达情况。结果 假手术组、同系移植组术后7 d生存率及移植物存活率为100%;同种异体移植组5例手术失败,均于术后1 d死亡,术后7 d生存率为86%,存活的小鼠移植物均于术后7 d停止搏动。同种异体移植组在术后7 d出现明显排斥反应,伴随组织损伤和CD8^(+)T细胞浸润;脾脏CD8^(+)T细胞比例在术后持续升高,而CD4^(+)T细胞比例呈下降趋势;血清和移植物干扰素-γ表达在术后5 d达到峰值,而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在术后5~7 d加剧,此时可能是免疫干预的关键时间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颈部 移植 小鼠 急性排斥反应 浸润 CD8^(+)T细胞 CD4^(+)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及其预防治疗策略 被引量:1
2
作者 何小舟 付嘉钊 周萃星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5-751,共7页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人类器官短缺问题的潜在方案。在过去的上百年里,异种器官移植经历了早期尝试和不断进步,目前已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异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管理较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更为棘手。为此,...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人类器官短缺问题的潜在方案。在过去的上百年里,异种器官移植经历了早期尝试和不断进步,目前已进入新的高速发展阶段,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异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管理较同种异体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更为棘手。为此,研究者们开发出了一系列免疫抑制策略,如使用基因修饰猪供体、使用传统和新型免疫抑制药、将供体猪的胸腺与供器官一同移植等,以实现调整受体免疫系统反应,降低排斥反应强度并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本文就异种器官移植排斥反应发生机制、预防和治疗策略的相关研究进行评述,以期为促进异种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器官移植 排斥反应 基因修饰猪 免疫抑制药 共刺激阻滞剂 细胞治疗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抑制大鼠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军 杨康 +2 位作者 白云 吴蔚 熊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1773-1775,共3页
目的初步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comp lem ent inh ib iting component,C IC)对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按是否给予C IC灌胃处理,将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供心存活时间,在术后早期及供... 目的初步探讨草麻黄中补体抑制成分(comp lem ent inh ib iting component,C IC)对异种心脏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按是否给予C IC灌胃处理,将动物模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术后供心存活时间,在术后早期及供心失活时取两组心脏组织行光镜、电镜病理检查,并在术后固定时间分别抽鼠血行血清学检查,用微量法测定CH50、APH50,用透射比浊法测定C3。结果实验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为(51.00±3.46)m in,与对照组(30.30±3.46)m in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豚鼠至大鼠异种心脏移植后,补体的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均被激活。C IC能明显抑制补体活性,延缓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从而使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补体 补体抑制剂 草麻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α-半乳糖苷酶、α-1,2-岩藻糖转移酶cDNA序列转染克服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被引量:10
4
作者 贾延军 任会明 +5 位作者 高新 季守平 杨军 刘泽鹏 李素波 章扬培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5-519,共5页
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是引起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hyperacuterejection ,HAR)的主要抗原 .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降低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量 .将人α 半乳糖... 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是引起异种器官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 (hyperacuterejection ,HAR)的主要抗原 .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降低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在内皮细胞表面的表达量 .将人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单独或连接在一起导入猪血管内皮细胞PEDSV .15中 ,检测细胞表面的抗原及异种天然抗体对细胞杀伤作用 .结果表明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可以将猪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清除 74 13%,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也可以清除 4 7 75 %的细胞表面异种抗原 ,但二者都不能达到完全清除的目的 .当α 半乳糖苷酶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双基因在内皮细胞内共表达时 ,则可以基本清除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 .抗原的减少也可以相应地减弱内皮细胞对异种天然抗体介导的杀伤作用的敏感性 ,尤其是双基因共表达时细胞基本不被杀伤 .结果表明 ,α 半乳糖苷酶基因和α 1,2 岩藻糖转移酶基因可以有效地清除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半乳糖α 1,3 半乳糖抗原 ,克服HAR的发生 ,为下一步进行动物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半乳糖苷酶 α-1 2-岩藻糖转移酶 cDNA序列转染 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眼镜蛇毒抑制豚鼠至大鼠异种肾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泽雄 苏泽轩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2-16,共5页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对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观察质量分数为0 1%中华眼镜蛇毒 ( 0 4mg/kg)腹腔注射对豚鼠到大鼠异种移植肾存活时间、病理及血清补体C3的影响。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能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降低受体...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对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 :观察质量分数为0 1%中华眼镜蛇毒 ( 0 4mg/kg)腹腔注射对豚鼠到大鼠异种移植肾存活时间、病理及血清补体C3的影响。结果 :中华眼镜蛇毒能延长移植肾存活时间 ,降低受体血清C3水平 ,减轻移植肾病理损害。结论 :补体抑制剂中华眼镜蛇毒能有效抑制豚鼠到大鼠的异种超急性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中华眼镜蛇毒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活性细胞在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中的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荣华 陈栋 +4 位作者 郭晖 陈刚 王西墨 沈世乾 陈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6-318,共3页
目的探讨免疫活性细胞在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中的意义。方法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使用高纯度的眼镜蛇毒因子完全清除受体体内补体,建立AVR模型。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心CD4+T细胞、CD8+T细胞和巨... 目的探讨免疫活性细胞在异种移植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AVR)中的意义。方法猪到猕猴腹腔内异位心脏移植,使用高纯度的眼镜蛇毒因子完全清除受体体内补体,建立AVR模型。常规病理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心CD4+T细胞、CD8+T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程度,检测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移植心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其中50%为巨噬细胞,CD4+T细胞占15%,CD8+T细胞占25%;ICAM1和TNFα表达明显上调。结论细胞机制在异种移植AVR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急性血管性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大鼠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组织因子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陆轩 萧明第 尤文俊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63-465,F004,共4页
目的 通过检测组织因子mRNA在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的动态表达与排异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组织因子在该反应期的意义。方法 建立豚鼠 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使用CVF抑制超急性排异反应 ,FK5 0 6抑制细胞... 目的 通过检测组织因子mRNA在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的动态表达与排异反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初步了解组织因子在该反应期的意义。方法 建立豚鼠 大鼠异种异位心脏移植动物模型 ,使用CVF抑制超急性排异反应 ,FK5 0 6抑制细胞免疫排斥反应 ,分别在移植术后 4、8、12、16、2 4h切取移植心脏 ,通过病理切片观察排异反应和凝血强度 ,同时通过RT PCR方法检测组织因子mRNA表达强度 ,未移植豚鼠心脏作对照。结果 在移植后 ,移植心脏的排异反应和凝血逐渐加重 ,豚鼠组织因子mRNA表达强度逐渐减弱 ,大鼠组织因子mRNA表达强度逐渐增强。结论 组织因子在异种心脏移植急性血管排斥反应期中起重要作用 ,其中供体的组织因子可能与凝血的激发有关 ,受体的组织因子可能与凝血的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移植 急性血管排斥反应 组织因子 豚鼠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血浆灭活补体成份作用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孟强 吴清玉 刘小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血浆成份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离体大鼠心脏异种血浆体外灌注,建立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通过人血浆及灭活补体人血浆的异种器官灌注后,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天然抗体及补...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血浆成份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离体大鼠心脏异种血浆体外灌注,建立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通过人血浆及灭活补体人血浆的异种器官灌注后,以荧光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天然抗体及补体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反应。结果:在超急性排斥反应中,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3在血管内皮细胞附着,同时,有膜攻击复合物(MAC)存在,表明IgG、IgM及补体C3参与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内皮细胞激活,并形成MAC;灭活补体虽仍见IgM附着于内皮细胞膜,但超急性排斥反应被阻断,内皮细胞膜也未见补体C3及MAC的附着。结论:IgG、IgM和补体C3在超急性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来研究超急性排斥反应机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成份 移植 免疫组织化学 排斥反应 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补体激活途径的探讨
9
作者 矫文捷 陈玉平 +3 位作者 李文 区颂雷 石镜 张志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95-95,共1页
异种移植最大障碍是由体液免疫造成的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rejection,HAR)。本实验用猪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血清建立HAR体外模型,LDH释放法检测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探讨HAR中补体激活途径。... 异种移植最大障碍是由体液免疫造成的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rejection,HAR)。本实验用猪胸主动脉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血清建立HAR体外模型,LDH释放法检测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探讨HAR中补体激活途径。1 材料与方法11 猪血管内皮细胞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免疫学 排斥反应 补体 移植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IL-1质量浓度的变化
10
作者 矫文捷 陈玉平 +3 位作者 李文 区颂雷 张志泰 王天佑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370-373,共4页
为了探讨在猪 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毒作用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 (IL 1 )的变化 ,用体外培养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血清共同反应 ,建立猪 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体外实验模型 ,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补体依赖... 为了探讨在猪 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细胞毒作用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 1 (IL 1 )的变化 ,用体外培养的猪血管内皮细胞和人血清共同反应 ,建立猪 人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的体外实验模型 ,用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法观察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 ,换算出内皮细胞溶解率 ,将其作为评定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的标志 ;采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IL 1 β。结果 :1 )在相同时间点上 ,正常人血清组 (HS组 )的细胞溶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随着时间的延长 ,HS组内皮细胞溶解率逐渐增高 ,于 3~ 4h接近高峰。 2 )反应 0 .5h后 ,正常人血清组IL 1 β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灭活人血清组、C1q缺乏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着时间的延长 ,HS组IL 1 β质量浓度继续升高 (P <0 .0 1 ) ,3~ 4h保持稳定。IL 1的变化过程与内皮细胞溶解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结果提示 :在猪 人异种移植中 ,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及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1 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人血清 对照组 血管内皮细胞 HS 相同 时间点 显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yc基因信使核糖核酸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
11
作者 孟强 吴清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7-69,共3页
目的 :研究 c- myc基因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表达及功能。  方法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人血浆体外灌注的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同时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进行 c- myc基因信使核糖核酸 (m RNA)在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 目的 :研究 c- myc基因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时的表达及功能。  方法 :应用离体大鼠心脏人血浆体外灌注的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模型 ,同时应用分子原位杂交技术进行 c- myc基因信使核糖核酸 (m RNA)在超急性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细胞定位。  结果 :超急性排斥反应后 c- myc基因 m RNA在心脏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升高 ,实验组阳性信号值为 45 0 .0 9± 40 9.99,对照组信号值为 174.40± 5 1.5 0 (P<0 .0 5 )。  结论 :在异种移植超急性排斥反应中 ,c- myc基因表达升高可能与血管内皮细胞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C-MYC基因 信使核糖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器官芯片在异种器官移植中的应用前景
12
作者 林禧龙 王玉 +2 位作者 彭江 魏红江 孙圣坤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02-508,共7页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供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急性排斥反应、人畜共患病等。类器官芯片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生理功能的微型细胞培养装置,近年来在同种移植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异种移植领域具有... 异种器官移植是解决供器官短缺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急性排斥反应、人畜共患病等。类器官芯片技术是指在体外模拟人体器官生理功能的微型细胞培养装置,近年来在同种移植领域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在异种移植领域具有较大应用前景,为异种器官移植研究带来了新机遇。因此,本文就类器官芯片的研究现状与进展,结合异种器官移植面临的各种问题,探讨类器官芯片技术在解决异种器官移植免疫抑制方案选择、配型、病毒再激活方面的应用,为解决当前异种器官移植领域面临的问题开辟新的途径,促进异种器官移植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芯片 移植 器官移植 基因修饰猪 配型 免疫抑制 排斥反应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TKO猪的生产及猪-恒河猴肾脏异种移植
13
作者 王艳 常悦 +15 位作者 杨畅 魏太云 霍晓颖 陈博威 王娇祥 赵恒 郭建雄 赵红芳 张雄 朱飞艳 成文敏 赵红业 徐凯祥 Muhammad Ameen Jamal 王振迪 魏红江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37,共12页
目的探讨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滇南小型猪的构建及猪到恒河猴的肾脏异种移植,评估GTKO猪的有效性。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修饰系统和体细胞克隆技术构建GTKO滇南小型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Sanger测序、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α-1,3半乳糖基转移酶(GGTA1)基因敲除(GTKO)滇南小型猪的构建及猪到恒河猴的肾脏异种移植,评估GTKO猪的有效性。方法利用CRISPR/Cas9基因修饰系统和体细胞克隆技术构建GTKO滇南小型猪,通过聚合酶链反应、Sanger测序、免疫荧光染色等验证GTKO猪的表型。流式细胞术检测抗原抗体(IgM)结合与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并进行GTKO猪到恒河猴的肾脏异种移植,监测受体猴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凝血及生理指标,利用超声检查、苏木素-伊红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免疫荧光染色等分析移植肾功能和病理学改变。结果靶向滇南小型猪GGTA1基因第4外显子设计单向导RNA(sgRNA),将pGL3-GGTA1-sgRNA1-GFP载体转染到滇南小型猪胎儿成纤维细胞中,经嘌呤霉素筛选后,获得的C59#和C89#两个细胞克隆点均鉴定为GGTA1基因敲除克隆点,经扩大培养形成细胞系后用作供体细胞进行体细胞克隆,并将重构胚胎移植至三元杂代孕母猪输卵管中,获得13头胎儿猪,其中F04和F11胎儿的GGTA1基因发生双等位基因突变,且F04核型正常,利用此GTKO胎儿猪进行重克隆,并将重构胚胎移植至三元杂代孕母猪输卵管中,共获得7头存活仔猪,其均不表达α-Gal抗原表位。20#恒河猴血清IgM与GTKO猪PBMC结合数量减少,且GTKO猪PBMC在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实验中的存活率高于野生型猪。获取GTKO猪肾并进行灌注直至完全变白,切除受体猴左肾后进行猪肾异位移植,血管吻合完成后开放血流,猪肾迅速变为粉红色,未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HAR),6 min后输尿管出现尿液,表明肾移植术成功,再切除受体右肾。移植术后7 d移植肾血流供应良好,受体猴血清肌酐水平稳定,血清钾和胱抑素C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但在移植术后10 d均升高。移植术后7 d受体猴体内白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均升高,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水平均降低,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均较为稳定,之后呈上升趋势。受体猴存活10 d,尸检发现移植肾充血、肿胀和坏死,肾组织中少量IgG沉积,大量IgM、补体C3c和C4d沉积,CD68^(+)巨噬细胞浸润。结论GTKO滇南小型猪肾脏可在恒河猴体内维持一定时间的正常肾功能,并有效克服HAR,证实GTKO猪用于异种移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GTA1基因敲除猪 恒河猴 肾脏移植 基因修饰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抑制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体细胞核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噬细胞与异种移植
14
作者 朱许源 张宇 +3 位作者 陈羽翔 李涛 马晓杰 蒋鸿涛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95-501,共7页
异种移植是克服供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异种移植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分子不相容性会引起排斥反应,大大限制了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猪-猴及猪-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模型深入探究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发现固有免... 异种移植是克服供器官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异种移植供体与受体之间的分子不相容性会引起排斥反应,大大限制了异种移植的临床应用。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猪-猴及猪-脑死亡受者异种移植模型深入探究了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发现固有免疫在排斥反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巨噬细胞作为固有免疫中的吞噬细胞,不仅通过吞噬作用损伤异种移植物,还与其他免疫细胞交互影响异种移植的免疫微环境。但由于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其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型和功能仍不明确,因此有必要对巨噬细胞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扮演的角色进行深入探究。本文就巨噬细胞在异种移植排斥反应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探讨巨噬细胞参与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机制,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移植 排斥反应 炎症反应 固有免疫 调节性巨噬细胞 凝血失调 信号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机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栋 曹荣华 +11 位作者 郭晖 陈刚 王西墨 沈世乾 孙乾云 王虹 陈丽君 吴瑛 朱建国 王婉瑜 熊郁良 陈实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0-34,39,共6页
目的 :探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 (Y 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并应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 (CTX)和甲泼尼龙 (M .P)三联免... 目的 :探讨猪 猕猴延迟性异种移植排斥反应 (DXR)的发生机制。方法 :建立湖北白猪 云南猕猴的腹腔异位心脏移植模型 ,应用中华眼镜蛇毒因子 (Y CVF)完全清除受者体内补体 ,并应用环孢素A(CsA)、环磷酰胺 (CTX)和甲泼尼龙 (M .P)三联免疫抑制治疗。检测血清C3、C4、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 ,免疫组化方法染色检测移植物中C3、C5b 9、IgG、IgM、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单核巨噬细胞 (CD6 8)、NK细胞 (CD5 7)、CD4 +T细胞和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移植心存活时间分别为 8、10、13和 13天 ,血清C3和补体总活性均下降为 0 ,抗猪内皮细胞天然抗体水平在移植后则有一个更为明显的下降 ,在移植心失功前 2~ 4天开始天然抗体稍有回升 ,但较术前正常时仍明显偏低。移植心有程度不等的C3、C4、C5b 9、IgG及IgM沉积 ,大量的单核细胞 (5 0 % ) ,少量的NK细胞 (8%~ 10 % )、CD4 +T细胞 (15 % )和CD8+T细胞(2 5 % )。移植物血管内皮细胞表面出现ICAM 1的表达上调 ,移植物间质中出现TNF α的表达增加。结论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参与猪 猕猴DXR排斥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心脏移植 延迟性移植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异种穿透性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特点及其治疗的探讨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锦堂 李辰 +2 位作者 李佳荔 钟敬祥 费文蕾 《眼科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4期217-220,289,共5页
用鸡给兔穿透性角膜移植为动物模型,研究异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特点及治疗。结果:(1)该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性质相同,但发生率高、出现较早、反应严重;(2)该移植术后房水中PGE2含量的增加、角膜新生血管的出现与... 用鸡给兔穿透性角膜移植为动物模型,研究异种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特点及治疗。结果:(1)该移植与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性质相同,但发生率高、出现较早、反应严重;(2)该移植术后房水中PGE2含量的增加、角膜新生血管的出现与排斥反应的发生密切相关;(3)同种异体穿透性角膜移植组术后20天房水中PGE2含量、血清中特异性角膜抗体和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程度均高于自体移植组,已潜在有排斥反应因素;(4)异种穿透性角膜移植以细胞免疫应答为主,有体液免疫参与;(5)地塞米松和环孢霉素A可抑制异种角膜移植引起的排斥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 排斥反应 环孢霉素A 角膜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低温处理对异种骨-髌腱-骨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克家 王德就 +1 位作者 蒋亚斌 曾耀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70-773,共4页
目的:观察深低温处理对异种骨-髌腱-骨(BPB)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部肌袋模型法探讨深低温处理对异种BPB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通过观察外周血T细胞活化和植入物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来判定免疫反应程度。结果:新鲜未处理异种... 目的:观察深低温处理对异种骨-髌腱-骨(BPB)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股部肌袋模型法探讨深低温处理对异种BPB移植免疫反应的影响,通过观察外周血T细胞活化和植入物组织形态学变化情况来判定免疫反应程度。结果:新鲜未处理异种BPB移植后3 d CD4+/CD8+细胞CD25+表达率即显著升高,与自体移植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14 d达高峰,且维持该峰值至术后35 d仍无下降;深低温处理的异种BPB移植后CD4+/CD8+细胞CD25+的表达明显受到抑制,表达时间推迟,至术后14 d才有轻度升高,术后3 d起各时点与未处理组比较,均P<0.05。组织学检查发现,深低温处理组骨、腱组织周围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但未侵入组织内,无组织坏死,腱束结构清楚,胶原排列规则;新鲜异种移植组可见大量斑片状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骨及胶原组织周围及其中,可见骨碎片,腱结构不清,胶原排列紊乱,部分切片可见较多的嗜酸性粒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等炎症细胞。结论:深低温处理能显著降低异种BPB免疫原性,抑制排斥反应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髌腱-骨 移植 排斥反应 白细胞介素2 前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移植胎肠细胞介导排斥反应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洪伟 姚榛祥 杜成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56-158,172,共4页
目的 :用大鼠游离胎肠移植于小鼠模型研究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CMXR)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观察同种和异种胎肠游离移植各组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浸润细胞的表型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内Th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 :( 1)移植胎肠的存... 目的 :用大鼠游离胎肠移植于小鼠模型研究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CMXR)的免疫学机理。方法 :观察同种和异种胎肠游离移植各组移植物的病理改变和浸润细胞的表型 ,并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移植物内Th细胞因子mRNA表达。结果 :( 1)移植胎肠的存活率同种移植组高于异种移植组 (P <0 .0 1) ;( 2 )异种移植胎肠主要发生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 ;( 3)异种移植物内浸润细胞主要为CD4 +T细胞和ED2 +MΦ ,其IL - 4、IL - 5和IL - 10mRNA阳性细胞均明显高于IFN -γmRNA阳性细胞 (P<0 .0 1)。结论 :CMXR与同种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存在本质差异 ,其特点是排斥程度强烈 ,异种移植胎肠内以CD4 +T细胞和ED2 +MΦ浸润为主 ,且Th2细胞功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 细胞介导排斥反应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1在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胜春 姚榛祥 +2 位作者 孙正魁 唐华 董蒲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5期655-659,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在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NIH Wistar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h、6h、12h、24h、48h和72h切取移植心脏,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HO-1mRNA、HO-1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血红素氧合酶-1在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建立NIH Wistar颈部异位心脏移植模型,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1h、6h、12h、24h、48h和72h切取移植心脏,应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HO-1mRNA、HO-1蛋白表达并检测HO 1酶活性;同时比较钴原卟啉(CoPP)诱导HO-1对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结果:移植心脏均有HO-1表达,HO-1mRNA(t=2.5170,P<0.05)、HO-1蛋白表达(t=2.3702,P<0.05)及酶活性(t=2.246,P<0.05)移植术后24~48h表达到达高峰;CoPP诱导的HO-1明显延长了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t=4.74442,P<0.001).结论:HO-1表达在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后24~48h到达高峰;CoPP诱导的HO-1能延长延迟性异种心脏移植的存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氧合酶-1 延迟性移植 排斥反应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小肠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排斥反应初步观察
20
作者 李可洲 石群立 +1 位作者 李宁 黎介寿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37-39,共3页
目的:了解仓鼠消化道解剖特点,建立稳定的仓鼠-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并初步观察其排斥反应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异种移植免疫特点奠定基础。方法:在解剖10只仓鼠了解其消化道及血供特点并建立稳定的仓鼠至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后... 目的:了解仓鼠消化道解剖特点,建立稳定的仓鼠-大鼠异种小肠移植模型并初步观察其排斥反应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异种移植免疫特点奠定基础。方法:在解剖10只仓鼠了解其消化道及血供特点并建立稳定的仓鼠至大鼠异位小肠移植模型后分别行仓鼠-仓鼠和仓鼠-大鼠腹部异位小肠移植25例及35例,通过对移植肠活力及系膜淋巴结观察并结合组织病理检查,了解供肠存活时间和病理变化特点。结果:发现仓鼠小肠较短,平均15(15±2)cm,其系膜也较短小;移植术后3天供肠系膜淋巴结明显肿大,第4天供肠色泽略暗边缘动脉搏动减弱,绒毛间质明显充血水肿并有淋巴细胞浸润,部分绒毛脱落。第5天移植肠颜色发暗,动脉搏动消失,对剌激无反应,淋巴结极度肿大。血管内血栓广泛形成及组织间隙出血水肿,绒毛大面积脱落,淋巴结严重出血水肿。结论:仓鼠-大鼠小肠移植后供肠存活时间为4.5(4.5±1.0)天,其病变特点为广泛的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移植 排斥反应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