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6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MMP-9、IGF-Ⅱ、IL-1β水平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1
作者 魏俊 黄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5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急性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中急性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化脓性脑膜炎(组)30例,病毒性脑炎(组)30例,另选取30例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比较三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水平变化。结果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化脓性脑膜炎组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病毒性脑炎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脑脊液中IGF-Ⅱ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但血清中IGF-Ⅱ水平明显低于病毒性脑炎组及对照组(P<0.05);化脓性脑膜炎组、病毒性脑炎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化脓性脑膜炎组患儿血清中IL-1β水平与病毒性脑炎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中MMP-9、IGF-Ⅱ及IL-1β参与了血-脑脊液屏障损伤的病理生理及神经保护过程,对患儿病情的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基质金属蛋白酶-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 白细胞介素-1Β 血-脑脊液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影像学检查规范专家共识2024版
2
作者 乔琛 刘婷 +10 位作者 蔡剑鸣 路青 司徒卫军 郑蒙 夏振营 曲源 梁挺 郑广平 张宏凯 赖声远 李宏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57-860,共4页
影像学检查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病变(CNSI)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涉及较为复杂的成像序列及参数。国内多名CNSI领域影像学专家共同撰写本共识,旨在规范化CNSI影像学检查。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价值
3
作者 马国梅 李辉 +2 位作者 王亚丽 曹端华 韩敬哲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 目的探究经脑脊液病原体高通量测序技术(NGS)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ICNS)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衡水市人民医院95例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确诊的ICNS患者。均行脑脊液病原体NGS检测,以经脑脊液病原体培养或PCR测定病原体DN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不同类型ICNS的诊断效能,并比较不同类型ICNS患者临床症状、脑脊液生化结果。结果NGS检查显示,病毒性脑炎43例,化脓性脑膜炎27例,结核性脑膜炎42例,隐球菌性脑膜炎20例。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刺激征阳性率高于病毒性脑炎(P<0.05);脑脊液病原体NGS诊断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诊断化脓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高于诊断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的特异度、准确度(P<0.05)。结论经脑脊液病原体NGS可用于ICNS早期鉴别诊断中,临床可结合脑脊液生化指标辅助评估ICNS类型,为临床针对性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病原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生化指标 高通量测序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47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家华 岑雨樱 +11 位作者 许晓娇 杨飞 张兴文 董钊 刘若卓 黄德晖 崔荣太 王湘庆 田成林 黄旭升 于生元 张家堂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49,共7页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 目的总结单中心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2020年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诊治的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宏基因组学测序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1247例CNS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病原体依次为病毒743(59.6%)、结核分枝杆菌249(20.0%)、其他细菌150(12.0%)、真菌68(5.5%)、寄生虫18(1.4%)、梅毒螺旋体18(1.4%)和立克次体1(0.1%);2011-2020年的病例数较2001-2010年增加177例(33.1%,P<0.05);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比例为1.87︰1,多在60岁以下发病;病毒以学生人群易感,尤以大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较多;结核分枝杆菌和其他细菌感染以农民偏多,梅毒螺旋体感染多见于工人;临床表现以发热、头痛及脑膜刺激征多见,脑神经受累以展神经居多;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的精准性;患者中位住院天数为18.00(11.00,27.00)d,中位住院费用2.95(1.60,5.92)万元;疾病病死率1.6%。结论CNS感染性疾病发病率近年有升高趋势,临床表现复杂、症状重、预后差。早期精准诊断及临床规范治疗有利于降低病死率,减轻疾病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性疾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陆陶俊进 赵明娟 +4 位作者 王伟 潘智勇 胡琴 李一荣 李志强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36,共6页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XDRAB)中枢系统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为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 目的 评价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XDRAB)中枢系统感染的效果和安全性,为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抗菌药物治疗提供循证学依据。方法 计算机系统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CNKI)及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替加环素及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对纳入研究的文献使用Cochrane协作网偏倚风险评价工具进行质量评价,提取有效数据后采用RevMan5.4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初筛文献184篇,最终纳入中文RCT研究4篇,样本量267例。Meta分析显示,联合疗法对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总疗效可能优于单药疗法[OR=4.30,95%CI=(1.93,9.58),P<0.01]。联合疗法对于细菌的清除有更好的效果[OR=4.20,95%CI=(2.08,8.48),P<0.01],且联合疗法产生的不良反应更少[OR=0.19,95%CI=(0.05,0.67),P<0.05]。联合疗法与单药疗法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MDRAB/XDRAB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较单药治疗可能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受限于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尚待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加环素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多重/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7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尤红 任海涛 +6 位作者 范思远 徐金梅 吴娟 陈国华 龚雪 杨青 梅俊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73-476,共4页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皮肤VZV感染多预后较好,或仅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但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管病变、脑膜炎、脑炎、小脑炎和脊髓炎等[1]。本文回顾总结分析7例皮肤VZV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即人类疱疹病毒3型。单纯皮肤VZV感染多预后较好,或仅遗留后遗神经痛症状,但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可引起血管病变、脑膜炎、脑炎、小脑炎和脊髓炎等[1]。本文回顾总结分析7例皮肤VZV感染累及中枢神经系统患者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脑脊液特点,通过二代测序的方法明确病原体,协助精确诊断,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兰 周竹娟 +5 位作者 程畅 王玉涵 承文超 陈秀英 董开元 黄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1,共8页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重庆新桥医院诊治的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954例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21年重庆新桥医院诊治的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与患者性别、发病年龄与时间、城乡分布、受教育程度、职业分布等流行病学特点,以及临床表现、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的阳性率和预后等临床特征。结果954例CNS感染性疾病的病原体为病毒393例(41.2%)、结核分枝杆菌361例(37.8%)、其他细菌108例(11.3%)、隐球菌75例(7.9%)、梅毒螺旋体16例(1.7%)、寄生虫1例(0.1%);2015-2021年的CNS感染病例数较2008-2014年增加85.6%(620 vs.334,P<0.001);不同病原体的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NS感染性疾病好发于农村(58.0%,P<0.001),男女比例为1.7:1.0,35~60岁发病较多;CNS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学历为初中及以下(68.7%)和职业为农民或工人(68.1%)的群体;临床症状以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及恶心呕吐等脑膜受累症状为主,可伴有意识改变、局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等表现;mNGS明显提高了临床诊断精准性;疾病良好预后率为97.5%,病死率为0.3%。结论重庆地区CNS感染病原体类别及种属多样、流行面广、临床表现复杂,且近年来病例数目呈上升趋势。了解当地CNS感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区域差异,促进疾病的早期精准诊断、治疗,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重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其治疗所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研究进展
8
作者 褚思嘉(综述) 汤继宏(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1-816,共6页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儿预后产生了一定影响。除了肿瘤本身可造成脑损伤外,近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抗肿瘤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损伤作用。通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伴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对患儿预后产生了一定影响。除了肿瘤本身可造成脑损伤外,近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抗肿瘤治疗也存在一定的损伤作用。通过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治疗后伴发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探讨,有助于临床医生早期识别、早期干预并发症,使患儿获得更好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损伤机制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片离心沉淀法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5
9
作者 粟秀初 赵钢 +2 位作者 杨毅宁 戴文 刘婷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98-101,共4页
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经临床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159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示该项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炎、脑膜... 采用微型脑脊液细胞玻片离心沉淀仪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方法,对经临床明确诊断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1594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提示该项检查方法对化脓性、病毒性、结核性、真菌性和寄生虫性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炎、脑膜炎和脑膜脑炎具有较好的病因诊断价值;并对急性感染性中毒性脑病、脑膜癌病,肿瘤性、白血病性和出血性等中枢神经系统非感染性脑膜脑炎和脑病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而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脑膜脑炎等疾病的病情监测和预后评价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髓液 细胞学技术 离心法 沉淀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细胞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常健 陈银波 +3 位作者 常桂芬 秦丽霞 李海波 鲁继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57-559,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细胞因子的特异性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25例MP性CNS感染患儿,按MP感染至CNS出现异常分为:早发组(≤7d)16例、迟发组(>7d)9例;...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性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细胞因子的特异性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25例MP性CNS感染患儿,按MP感染至CNS出现异常分为:早发组(≤7d)16例、迟发组(>7d)9例;采用ELISA法检测25例MP性CNS感染患儿、10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和10名对照组儿童血浆和脑脊液IL-6、IL-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IL-6和IL-8在MP和病毒性CNS感染的患儿血浆、脑脊液中均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8仅在迟发性MP性CNS感染组脑脊液中明显升高,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血浆中,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TGF-β1在各组血浆和脑脊液中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IL-8和IL-18可能参与MP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但前二者并不具有特异性;IL-18或许是MP引起的迟发性CNS感染较特异性指标;TNF-α和TGF-β1可能不参与其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细胞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家庄及其周边地区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现状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邹月丽 王轩 +12 位作者 何俊瑛 卜晖 刘慧卿 朱艳霞 郭伟斌 张亚杰 李玉静 于彩敏 白鸽 王蓓蕾 王云灿 马国梅 何露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48-552,共5页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四家医院2006~2011年间收治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 目的探讨石家庄地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对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石家庄市第一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四家医院2006~2011年间收治的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年间4家医院共收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患者6518例,其中病毒性脑(膜)炎(简称病脑)5366例(82.3%),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347例(5.3%),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490例(7.5%),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64例(1.0%),脑囊虫病251例(3.9%)。2009-2011年,病脑、化脑、结脑、隐脑的病例数较前3年分别增加了62.7%、46.1%、22.7%、56.0%。脑囊虫病病例数较前3年下降了38.1%。病脑、化脑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的儿童,结脑主要集中在20~29岁的青年。病脑均主要分布在夏季。结论近年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附近局部有明显增加趋势,应提高警惕,做好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回顾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通用引物PCR检测诊断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 被引量:11
12
作者 曹敬荣 陈静 +2 位作者 高世超 陈典典 王培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49,共5页
目的了解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病原谱,并探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疑似或确诊CNS细菌或真菌性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脑脊液培养病原菌种类,采用细菌16S rRN... 目的了解细菌和真菌性中枢神经系统(CNS)感染病原谱,并探讨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技术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09年1月—2015年3月疑似或确诊CNS细菌或真菌性感染患者资料,分析其脑脊液培养病原菌种类,采用细菌16S rRNA和真菌28S rRNA通用引物对患者脑脊液DNA进行PCR扩增和序列测定,并与同期脑脊液培养及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共收集确诊或疑似CNS细菌或真菌感染者400例,其中脑脊液培养阳性132例。共分离病原菌150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8株,革兰阴性菌90株,真菌12株;居前3位的细菌为鲍曼不动杆菌(3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6株)和肺炎克雷伯菌(13株);最常见真菌为新生隐球菌(8株)。选取88份感染患者脑脊液标本和20例非感染患者脑脊液进行PCR扩增,PCR扩增法灵敏度(35.23%,31/88)高于培养法(28.41%,25/88)(χ2=4.17,P<0.05)。PCR扩增和培养法阴性预测值分别为25.97%、24.10%,两种方法的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为100.00%。PCR扩增测序与培养结果符合率为84.00%(21/25);PCR检测平均报告时间(48 h)较培养结果报告时间(细菌平均约72 h,真菌平均约96 h)更快速。结论 CNS感染病原分布广泛,以革兰阴性菌为主;通用引物PCR检测具有快速、灵敏、准确等特点,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膜炎 脑脊液 颅内感染 病原体 通用引物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21例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金香淑 杨岚 +3 位作者 汪变红 李红华 于力 靖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75-1682,共8页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型、脑脊液(CSF)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以及单因...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伴中枢神经系统受累(CNS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分型、脑脊液(CSF)特征、治疗及生存情况,以及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21例患者中B-ALL 10例,T-ALL 6例,未明确分型4例,Burkitt淋巴瘤/白血病1例。初诊时即并发CNSL 7例,CNS复发14例。临床表现为头痛、面瘫、四肢肌力或感觉异常、视物模糊等。2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19(6-40)个月,其中10例死亡,7例存活,4例失访。初诊即并发CNSL、LDH≥600 U/L或1疗程未达完全缓解(CR)的患者预后差,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接受放疗及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能够改善患者生存。多因素分析中LDH及allo-HSCT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因素(P=0.048和P=0.013)。结论:ALL伴有CNSL的临床表现、CSF特征、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确诊需要CSF中找到白血病细胞。LDH增高、1疗程未达CR、初诊即并发CNSL是预后不良因素。ALL并发CNSL患者的预后差,鞘内注射联合全身化疗及放射治疗并在完全缓解后行allo-HSCT是目前临床可行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临床特征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技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9
14
作者 杨文钰 王慧君 +6 位作者 陈玉梅 陈晓娟 邹尧 郭晔 王书春 刘天峰 竺晓凡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FCM)技术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价值。采用FCM技术、脑脊液常规细胞学(CC)涂片法、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测法对75例初诊ALL患儿首次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 本研究旨在探讨脑脊液流式细胞学检测(FCM)技术对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并发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的诊断价值。采用FCM技术、脑脊液常规细胞学(CC)涂片法、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检测法对75例初诊ALL患儿首次脑脊液标本进行检测,并以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初次脑脊液检测结果作为对照。结果表明,75例初诊ALL患儿,中位发病年龄5(1-14)岁,男女比例1.3∶1。根据CCLG-ALL2008疾病危险度分组:标危组38例,中危组22例,高危组15例。首次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FCM+CC+5例(6.7%),根据CCLG-2008中枢神经系统(CNS)状态分级:CNS-2 3例,CNS-3 2例;FCM+CC-8例(10.7%),其中CNS-1 7例,CNS-2 1例;FCM-CC-62例(82.7%),其中CNS-1 60例,CNS-2 1例,CNS-3 1例。本研究结果显示,FCM+CC+,FCM+CC-,FCM-CC-3组在CNS-1,-2,-3分布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考虑可能与样本数量偏小有关。9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初次脑脊液CC涂片中均未见肿瘤细胞。结论:脑脊液FCM技术敏感度高,在CNS-2,CNS-3诊断上与脑脊液CC检查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并可将CC诊断的CNS-2,-3阳性率提高20%,是脑脊液CC检测方法的重要补充,在儿童ALL并发CNSL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脊液 流式细胞术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27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中医药临床研究报告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伟 蒋荣猛 +13 位作者 杨巧芝 杨朝晖 庞保东 吴昊 金敏 杨金玲 陈志海 庞琳 林连升 王融冰 李兴旺 刘清泉 张永利 王玉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4期3946-3949,共4页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在6个中心共纳入329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患儿,采用整体随...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及痰热清注射液联合中药汤剂治疗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在6个中心共纳入329例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住院患儿,采用整体随机化方法,将其按照随机编码表随机分入西医综合治疗组(以下简称A组)、西医综合治疗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组(以下简称B组)、西医综合治疗加用痰热清注射液及中药汤剂口服或灌肠治疗组(以下简称C组)。以病情稳定时间、体温稳定时间、危重型转化率为主要指标,动态评估病情变化,评价不同干预措施的临床疗效。结果共纳入有效病例327例,病原学检测结果以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为主(74.4%),三组在病原感染型别、性别、年龄、入组病程、病程中最高体温等基线资料方面分布均衡,但基线体温提示B组体温偏高,C组次之,而A组体温最低(P=0.044)。A组、B组、C组三组的病情稳定时间分别为(62.1±42.3)h、(58.7±35.6)h、(57.6±35.2)h,B组、C组的病情稳定时间有缩短的趋势;体温稳定的时间分别为(36.5±23.5)h、(41.2±27.0)h、(39.7±28.8)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型转化率分别为A组4.6%、B组6.4%、C组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病原学为依据进行亚组分析,发现除EV71、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以外的其他肠道病毒感染患者中,A、B、C三组的体温稳定时间分别为(56.0±35.3)h、(26.3±19.6)h、(45.5±14.2)h,B组明显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有缩短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情稳定时间的趋势,对于手足口病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具有一定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痰热清注射液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5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明宇 钟平 +4 位作者 吴菊芳 徐健 徐铭 陈旦麒 黄翔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65-367,共3页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 2009年中枢神经系统术后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查阅该院自2005—2009年符合病例脑脊液培养阳性结果病例45例,回顾分析相关病史资料。结果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系统感染诱发因素中... 目的分析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05 2009年中枢神经系统术后感染患者的易感因素和病原学分布。方法查阅该院自2005—2009年符合病例脑脊液培养阳性结果病例45例,回顾分析相关病史资料。结果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系统感染诱发因素中,脑外伤15例,占33.3%;自发出血8例,占17.8%;脑室打开7例,占15.6%。共分离出57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9株,占33.3%;革兰阴性杆菌24株,占42.1%。结论神经外科术后中枢系统感染脑外伤是主要的诱发因素,病原菌以革兰阳性球菌及革兰阴性杆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术后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病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脑脊液和血清S-100b蛋白及补体C3、C4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俊英 刘冬青 +4 位作者 南静 王俊萍 杨艳章 张燕 申鲁生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90-992,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S-100B蛋白 补体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38例分析 被引量:10
18
作者 方勇 骆俊 +3 位作者 曹隽 祝禾辰 吴菊芳 曹同瓦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革兰阳性球菌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以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中脑脊液培养为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 目的探讨革兰阳性球菌致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以提高该类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患者中脑脊液培养为革兰阳性球菌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入侵途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病原学特点。结果2005年1月—2008年12月共检出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38例。脑室外引流、腰穿脑脊液持续引流、脑室腹膜腔分流(VP)、开放性颅脑外伤和开颅手术是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最常见入侵途径。临床表现常不典型,脑脊液白细胞数可以正常。最常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葡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结论革兰阳性球菌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常与脑脊液外引流及分流装置有关。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常不典型。治疗除了选用敏感的抗生素,拔除可能导致感染的植入装置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阳性球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脑脊液外引流 脑脊液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
19
作者 倪品菲 范思远 +4 位作者 李佳 有慧 赵大春 任海涛 关鸿志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8-264,共7页
研究背景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总结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5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癫痫发作、认知功能下降、性格改... 研究背景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感染临床罕见,本文报道1例经病理确诊的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患者,分析其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总结诊断与治疗要点。方法与结果女性患者,50岁,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四肢无力、癫痫发作、认知功能下降、性格改变,系统性炎症及免疫学指标未见明显异常,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病原学检测未见明显异常;头部MRI显示双侧额顶叶异常信号伴片状、环形强化,脑膜强化;脑组织活检提示血管炎及脑组织坏死伴出血,六胺银染色可见有分隔的真菌菌丝,分叉呈45°;最终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经抗真菌治疗后症状好转,复查MRI病灶较前缩小。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曲霉菌病可发生于免疫功能正常人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脑脊液可无炎症改变,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可呈阴性,脑组织活检术是诊断的“金标准”,早期、足量、足疗程予以伏立康唑抗真菌治疗可以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霉菌病 中枢神经系统真菌感染 伏立康唑 活组织检查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血清心肌酶及NO变化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炽天 胡志涛 +1 位作者 吴元波 任明山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467-469,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7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的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及严重程度患... 目的:探讨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74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为观察组,同期进行体检的74名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后将两组的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进行检测及比较,并将观察组中不同分类及严重程度患者的血清心肌酶及NO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K、CK-MB、LDH、α-HBDH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中重型患者上述指标水平明显高于轻型患者,而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明显高于其他分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血清心肌酶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人,对疾病严重程度和分型的了解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血清 心肌酶 N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