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5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 被引量:68
1
作者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集成的基础上,制定循证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明确本指南的范围,规范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术语和定义,提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将本病分为风寒袭表证、风热犯表证、暑热夹湿... 在文献研究和专家意见集成的基础上,制定循证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中医诊疗指南》。明确本指南的范围,规范了小儿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的术语和定义,提出本病的诊断要点和鉴别诊断,将本病分为风寒袭表证、风热犯表证、暑热夹湿证、时疫外感证4主证和夹痰证、夹滞证、夹惊证3兼证,推荐了辨证论治方药及中成药、外治法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 中医诊疗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地区成人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患者血清IgM抗体测定 被引量:6
2
作者 黄隽敏 徐爱晖 +1 位作者 王明丽 黄维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检测合肥地区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帮助。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33例成人AURI患者进行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 目的检测合肥地区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I)患者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帮助。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对133例成人AURI患者进行流感病毒A(FluA)、流感病毒B(FluB)、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副流感病毒(PIV—Ⅰ、Ⅱ、Ⅲ)特异性IgM抗体进行检测。同时设计健康对照组。结果在133例患者标本中有122例被检出1种相关病毒特异性IgM抗体阳性(91.7%),其余11例(8.3%)为2种抗体阳性。其中FluA 51例(38.3%);FluB 21例(15.8%);RSV 34例(25.6%);ADV 14例(10.5%);PIV 13例(9.8%);FluA、FluB的流行季节性较明显,在2006年12月-2007年2月有一高峰,而RSV、ADV和PIV无明显的季节性。复合感染以FluA+FluB为主,共6例;其次为ADV+RSV3例;FluA+PIV-Ⅰ、Ⅱ、Ⅲ例;FluB+PIV—Ⅰ、Ⅱ、Ⅲ例。结论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合肥地区成人AURI的常见病原体,流感病毒的季节性较明显,以冬季流行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颗粒对风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吉小军 张明敏 陈袁园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0-703,共4页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颗粒对风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 目的探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合头孢丙烯颗粒对风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头孢丙烯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WBC、CRP、SAA、PC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IgA、IgG、IgM)、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及IgA、IgM降低(P<0.05),CD3^(+)、CD4^(+)、CD4^(+)/CD8^(+)、IgG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丙烯颗粒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可安全有效地降低风热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炎症指标,改善中医证候评分及免疫功能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头孢丙烯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风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2023—2024年秋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病原体流行情况分析:以北京协和医院5556例患者为例
4
作者 曹艳 陈雨 +11 位作者 伊洁 孔令君 王子怡 张睿 于奇 刘仪威 木拉提江·买买提 杨城林 孙玉杰 徐英春 杨启文 杜娟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0-686,共7页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秋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控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9月—2024年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秋冬季急性呼吸道感染的流行特征,为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的防控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以北京协和医院2023年9月—2024年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就诊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患者鼻咽拭子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包括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Flu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B virus,FluB)、人鼻病毒(human rhinovirus,HRV)、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对病原体感染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共入选符合标准的患者5556例,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总体阳性率为63.7%,单一病原体阳性率为54.0%,2种病原体阳性率为8.9%,3种及以上病原体阳性率为0.7%。整体检出病原体以FluA和RSV为主,阳性率依次为16.1%和15.7%;ADV、MP、HRV和FluB阳性率接近,分别为11.1%、11.1%、10.0%和10.0%。病原体总体阳性率在性别间无显著性差异,但在秋冬季节间(χ^(2)=34.617,P<0.001)以及儿童、中青年和老年患者间(χ^(2)=422.38,P<0.001)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MP(χ^(2)=8.647,P=0.003)、FluA(χ^(2)=131.932,P<0.001)和HRV(χ^(2)=174.199,P<0.001)在秋季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冬季,而FluB在冬季的阳性率显著高于秋季(χ^(2)=287.894,P<0.001);儿童组MP、RSV、HRV和ADV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中青年和老年患者(P均<0.001),而FluB在中青年患者中的阳性率则显著高于儿童和老年患者(P均<0.001)。6种常见呼吸道病原体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时期阳性率明显下降,表现为非同步季节性模式。结论北京地区呼吸道病原体流行情况与年龄、季节有关,需在不同季节、针对不同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呼吸道感染 病原体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北京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副流感病毒感染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5
5
作者 刁娟娟 李燕宁 +2 位作者 潘月丽 宋惠霄 王晓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副流感病毒的感染率、季节、年龄、地域等状况进行临床调查,并进行中成药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感患儿1 090例,脱落及剔除后共余973例,辨证分... 目的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副流感病毒的感染率、季节、年龄、地域等状况进行临床调查,并进行中成药辨证分型治疗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感患儿1 090例,脱落及剔除后共余973例,辨证分型后进行中心分层+区间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87例)使用利巴韦林,治疗组(486例)应用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治疗,3d为1个疗程,检测副流感病毒并观察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结果副流感病毒感染率为5.65%,春季多发,南京和济南较沈阳感染率高。副流感病毒感染不局限于单一证型。结论副流感病毒感染为小儿急性上感的常见病毒,其感染率与季节、地域相关,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稳定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副流感病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生活质量的价值
6
作者 李娟 何彦芳 +2 位作者 谌于敏 刘傲 邹晖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375-377,共3页
目的:探究并分析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60例来自我院2023年内诊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其余患... 目的:探究并分析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通过选取60例来自我院2023年内诊治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将其中实施常规护理的患儿列为对照组,其余患儿的护理工作都采用了细节护理,列为观察组,两组患儿各为30例。对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下的预后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经护理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用时更短(P<0.05);同时统计得到观察组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体现更加有效(P<0.05);且观察组患儿家属对于患儿所接受的护理工作水平更为满意(P<0.05)。结论:细节护理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康复效果及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辅助作用,能够缩短症状持续的时间,同时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进而达到增强护理效果的目的,值得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护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辨证治疗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刁娟娟 李燕宁 +2 位作者 张葆青 袭雷鸣 劳慧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18-921,共4页
目的对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状况及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辨证分型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上市... 目的对腺病毒引起的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状况及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进行研究。方法收集2009年4月—2011年1月济南、沈阳、南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辨证分型后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抗病毒常规治疗,治疗组应用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方案治疗,3 d一疗程,检测腺病毒并观察上市中成药辨证治疗效果及相关因素。结果 1 090例病例中腺病毒感染率为11.31%,学龄前和学龄期儿童均易感,秋季感染居多,南京和济南较沈阳腺病毒感染率高,腺病毒阳性者无证型分布规律。结论腺病毒感染为小儿急性上感的常见病毒,其感染率与季节、地域相关,中成药辨证治疗优势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病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对降低幼儿园中班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发生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罗春绸 方琼 +4 位作者 张丽芬 张淑芸 杨燕珍 林秀梅 严琳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1,共5页
背景学龄前儿童入幼儿园期间集体生活易引起较高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s)的发生率。目的探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对预防入幼儿园健康儿童发生AURTIs的效果研究,为托幼机构做好卫生保健提供理论基础。设计单中心RCT。方法以幼儿园中... 背景学龄前儿童入幼儿园期间集体生活易引起较高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URTIs)的发生率。目的探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冲洗对预防入幼儿园健康儿童发生AURTIs的效果研究,为托幼机构做好卫生保健提供理论基础。设计单中心RCT。方法以幼儿园中班健康儿童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整群随机抽样分组,本研究实施过程不设盲。干预组予常温下使用生理性海盐水喷雾洗鼻液及喷雾器行鼻腔护理,每日入园前和出园前各喷雾1次,持续一个学期中的在园日(96天192次)。根据2023年版《鼻腔盐水冲洗在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的应用专家共识》推荐的操作方法。对照组班级每天不在入园和出园时有组织地干预。幼儿园保健医生登记每天2次鼻腔冲洗记录及不良反应,中断鼻冲洗时间、首次AURTIs上报时间,鼻部症状开始时间、缓解时间和消失时间,退出研究时间。数据剔除标准:CRF表中记录干预组中断鼻腔冲洗时间≥1周(包含周六和周日)的儿童;请假天数超过研究期间应上学天数的20%以上(≥19 d)的儿童;入组后中途退出(如转学等)的儿童;CRF表记录的研究期间有病历为依据的因非AURTIs疾病使用抗生素、抗病毒或抗支原体感染药物的儿童;CRF表中记录的首次发生AURTI或鼻部症状未在24 h内上报幼儿园的儿童。主要结局指标AURTIs发生率(入组48 h后首次发生AURTI人数/入组人数)。结果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幼儿园中班儿童234名进入本文分析,干预组120名,对照组114名,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体重和实际在园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对照组儿童在研究期间AURTIs发生率[55(45.8%)vs 81(71.0%)]和AURTIs平均次数[(0.7±1.0)vs(1.4±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男童女童、对照组男童女童AURTIs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对照组男童和女童AURTIs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较对照组儿童首次出现鼻部症状的缓解时间[(2.3±1.0)d vs(2.8±0.9)d]和消失时间[(5.4±1.1)d vs(5.8±1.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3例发生轻微鼻出血,因儿童能耐受,故继续鼻腔冲洗干预,均未发生鼻部刺激感和耳痛等不良反应。结论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冲洗护理可降低入幼儿园健康儿童AURTIs发生率及发生次数,同时可有效缓解AURTIs鼻部症状,缩短症状存在时间,临床操作简单方便,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海盐水 鼻腔冲洗 健康学龄前儿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检测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宏 肖建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4-235,共2页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经ELISA法进行IgM的检测。结果:在32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毒抗体阳性血清223例,占受检人数的69.0...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不同年龄、不同季节的发病率及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取静脉血3mL,分离血清,经ELISA法进行IgM的检测。结果:在323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中,共检出病毒抗体阳性血清223例,占受检人数的69.04%,其中男性感染率高于女性,1~6岁组高于其他年龄组,冬季感染率高于春、秋和夏季(P<0.05),中医证型在不同病毒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以病毒感染为主,病与证相结合,对揭示中医"证"的本质及提高临床诊治均有重要意义,反映了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 中医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黄花颗粒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蔡光先 贺海霞 +2 位作者 伍参荣 王宇红 王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4期684-685,共2页
目的:观察双黄花颗粒对风热阻肺(卫)兼气虚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90例受试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及治疗组2,分别予以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花颗粒超微制... 目的:观察双黄花颗粒对风热阻肺(卫)兼气虚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患者血清病毒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将90例受试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1及治疗组2,分别予以风热感冒颗粒、双黄花颗粒超微制剂、双黄花颗粒提取制剂,疗程为3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患者血清中鼻病毒(RhV)、腺病毒(ADV)及副流感病毒(HPIV)含量变化。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血清RhV、ADV、HPIV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治疗组1和治疗组2上述病毒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1优于治疗组2(P<0.05)。结论:双黄花颗粒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一定的抗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花颗粒 超微制剂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 病毒 副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风热证的RCT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炜 毕小利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45-645,共1页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风热证 病毒口服液 RCT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特点及动态心电图监测意义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丽丽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活动,为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6... 目的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应用动态心电图监测患者心脏活动,为临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6年2月于本院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67例患者纳入心肌炎组,并将同期于本院门诊体检的5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观察心肌炎组患者心功能的相关临床症状,分析心肌酶谱和心脏损伤相关指标与健康人群之间的差异,对比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的监测结果。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首发症状以胸痛、胸闷、呼吸困难或气促为主。心肌酶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示,各指标均在发病第1周升高后逐渐下降,乳酸脱氢酶(lactic dehydrogenase,LDH)和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水平维持时间较长,进入恢复期仍显著高于健康组。病毒性心肌炎可出现多种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检出62例(92.5%)77例次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检出42例(62.7%)45例次心律失常,二者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χ~2=17.179,P=0.000)。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动态心电图检出61例次(79.2%),常规心电图检出40例次(88.9%);部分患者心律失常延续至恢复期,动态心电图在恢复期检出16例次(20.8%),常规心电图检出5例次(11.1%)。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起病无特异性,必须提高警惕作出正确诊断,并采用综合手段监测患者心功能,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心肌,防止发生心源性猝死或持久性心律失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酶 CTNI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4
13
作者 侯军 王思平 +1 位作者 朱伯会 李宾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261-3265,共5页
目的考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疗程5 d。检测临床疗效、... 目的考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对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疗程5 d。检测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体温、中医证候评分、免疫指标(IgA、IgG、IgM、补体C3和C4)、炎症指标(ESR、IL-2、IL-6)、Th1/Th2免疫应答状态(Th1细胞比例、Th2细胞比例、Th1/Th2)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症状消失时间更短(P<0.05)。治疗后,2组体温、中医证候评分、炎症指标、Th2细胞比例降低(P<0.05),免疫指标、Th1细胞比例、Th1/Th2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可快速控制小儿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抑制局部炎症,均衡免疫应答功能,增强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毒宁注射液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小儿急性病毒上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赵莉 李先志 +3 位作者 闫莉婷 李怡 王晓麒 杨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报告1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COVID-19-associated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病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2 d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MRI上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为主的信号改变,与... 报告1例成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的急性坏死性脑病(COVID-19-associated 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opathy,ANEC)病例。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12 d出现意识障碍、癫痫发作,脑MRI上显示双侧丘脑、脑干、小脑半球为主的信号改变,与急性坏死性脑病(acute necrotizing encephalitis,ANE)特征性影像表现一致。早期给予甲泼尼龙冲击联合大剂量人免疫球蛋白治疗,但患者一直处于持续昏迷状态并最终死亡。ANEC往往起病急,进展快,以意识障碍、癫痫等为主要表现,影像学丘脑及幕下对称性、多灶性病灶对诊断具有特异性,但治疗及预后仍面临挑战,需要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急性坏死性脑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急性坏死性脑病 意识障碍 癫痫 丘脑病变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任晓琳 李爱萍 +4 位作者 李晓惠 王远平 王倩 钟敏林 王正飞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80-48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时限均为1980年1月至2016年7月1日,系统检索CBM、CNKI、VIP、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万方文献数据库以及WHO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 目的系统评价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检索时限均为1980年1月至2016年7月1日,系统检索CBM、CNKI、VIP、EMbase、Cochrane图书馆、Pub Med、万方文献数据库以及WHO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搜集所有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纳入研究。由2个研究员独立对检索的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应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个临床RCTs,共2 45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喜炎平注射液在总有效率[OR=5.88,95%CI(4.44,7.80)]、发热消失时间[MD=-0.69,95%CI=(-0.94,-0.44),P<0.000 01]、咳嗽停止时间[MD=-1.48,95%CI(-2.14,-0.82),P<0.000 01]以及咽部充血消失时间[MD=-1.30,95%CI(-2.21,-0.39),P<0.000 01]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利巴韦林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在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16
作者 白雪梅 杨平 +1 位作者 王莹 陈同辛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4-666,共3页
关键词 外周血 中性粒细胞 小儿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细菌感染 急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献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亚 李素云 +2 位作者 李建生 王明航 王海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86-2088,共3页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候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并据其建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 目的:基于文献报道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候要素分布与组合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TCM,制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医证候文献整理规范》并据其建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证候文献研究数据库,采用SAS9.1.3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3个证素中,风和热出现频率最高(23.07%),其次为湿、暑、寒、气虚等,频率分别为16.15%、10.77%、9.23%、4.62%等;靶点主要位于卫分(表),其频率为31.92%,其次为在脾(胃)和肺(21.28%和19.15%)。单证素与证候靶点的组合中,气虚所占比例较高(26.09%),靶点在肺、脾;两证素组合的最多(58.72%),风+热(35.94%)和风+寒(32.81%)出现的频率较高,靶点为卫(表);三证素组合以风+热+湿出现的频率较高(47.06%),其次为风+暑+湿(23.53%),作用靶点主要位于卫分(表)、脾(胃)和肺。结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理因素是风、热、湿、暑、寒,其次可见气虚、燥、阳虚等,其间常相互联合,或袭于肺,或束于表,或滞于脾(胃),引发疾病或变化为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证素 文献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102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胡克 姜燕 +3 位作者 施美君 胡春花 刘珍莲 万志辉 《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1期1337-1340,共4页
目的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入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6例,治疗组102例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每次4粒,口服,每天3次,疗程3~5d;对照组104例给予维C银翘片,每次2片,p... 目的评价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共入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206例,治疗组102例给予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每次4粒,口服,每天3次,疗程3~5d;对照组104例给予维C银翘片,每次2片,po,tid,疗程3~5d。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1.2%和73.1%,治疗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连花清瘟胶囊对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症状的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发热、恶寒、头痛、四肢酸病症状的消失率分别为90.2%,85.4%,89.5%和91.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维C银翘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花清瘟胶囊 维C银翘片 感染 上呼吸道 急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辉果 董志巧 王晓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制剂... 目的: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制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对免疫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血清腺普脱氨酶(AD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鼻塞、咽干及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A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IgG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I临床症状,降低患儿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感染诱导哮喘发作的机制和预防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有志 陈小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16,共3页
关键词 病毒感染 哮喘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