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筛查测验及ADL检查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萍 顾仁骏 +4 位作者 张帆 张留莎 王夏红 卢红 冯肖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41-44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指标。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同期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指标。方法:对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分别测定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及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同期健康老年人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3个量表值的变化。结果:①在DEACMP组中,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②DEACMP组治疗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而DEACMP组治疗后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神经心理学指标是明确DEACMP患者康复的可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智能筛查测验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假愈期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传升 张萍 +4 位作者 韩永凯 赵国有 顾家鹏 时婷婷 顾仁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56-1958,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假愈期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2—2012年收治的DEACMP患者327例,根据假愈期长短将患者分为短假愈期组174例(假愈期≤20 d),长假愈期组153例(假愈期≥21 d)。在...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假愈期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1992—2012年收治的DEACMP患者327例,根据假愈期长短将患者分为短假愈期组174例(假愈期≤20 d),长假愈期组153例(假愈期≥21 d)。在患者发病后30 d(最重期)、180 d(痊愈期)分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常识-记忆-注意测试(IMCT)、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同时进行疗效判断。结果两组患者最重期ADL、IMCT、HDS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痊愈期ADL、IMCT、HD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假愈期组痊愈率为71.3%(124/174),长假愈期组痊愈率为88.9%(136/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52,P=0.01)。结论假愈期长短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关系不大,但可能是判断患者预后的一项指标,即假愈期长者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假愈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中sFas水平的动态变化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萍 韩永凯 +4 位作者 赵国有 顾家鹏 魏蕤荭 顾仁骏 王传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0-151,155,共3页
目的观察血清中可溶性细胞凋亡调节蛋白(sFa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否参与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发生与发展,探索DEACMP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加重机制。方法收集40例DEACMP患者,分别在发病急性期、恢复期各取血清3 ml,... 目的观察血清中可溶性细胞凋亡调节蛋白(sFas)的水平及其动态变化是否参与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发生与发展,探索DEACMP可能的发病机制及加重机制。方法收集40例DEACMP患者,分别在发病急性期、恢复期各取血清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sFas水平;收集同期健康老年人36例,取同等量血清进行同样测定,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1)DEACMP患者发病急性期血中sFas含量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P=0.737);(2)DEACMP患者加重期血中sFas含量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137);(3)DEACMP组发病急性期血清中sFas含量与恢复期无明显差别(P=0.059)。结论 sFas似乎未参与DEACMP的发生,对其病情加重及发展也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SF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继发癫痫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云鹏 曾皎 +10 位作者 顾家鹏 张晓莉 张萍 吴强 田松朝 赵建华 靳玫 潘登 韩亚州 赵国有 顾仁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2期3940-3945,共6页
背景既往研究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出现智能障碍、锥体外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关注较多,而对DEACMP继发癫痫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探究DEACMP继发癫痫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对临床中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大帮助。目的... 背景既往研究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患者出现智能障碍、锥体外系神经功能障碍等症状关注较多,而对DEACMP继发癫痫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探究DEACMP继发癫痫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点对临床中解决此类问题有很大帮助。目的分析DEACMP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比较DEACMP继发癫痫与未继发癫痫患者的一般情况、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差别,为判断DEACMP继发癫痫患者的预后提供依据。方法 2001年1月—2014年1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新乡市中心医院、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71中心医院、河南宏力医院8家医院收治的450例DEACMP患者中,共272例患者符合入组与排除标准,通过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治疗效果、预后等。结果 272例患者中继发癫痫20例(7.4%),DEACMP发病后6个月内出现癫痫发作者17例(85.0%)。DEACMP继发癫痫与未继发癫痫患者性别、年龄、昏迷持续时间、假愈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继发癫痫与未继发癫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继发癫痫与未继发癫痫患者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98,P〈0.01)。DEACMP继发癫痫患者随访期间死亡12例,病死率为60.0%;DEACMP未继发癫痫患者死亡52例,病死率为20.6%;DEACMP继发癫痫与未继发癫痫患者病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95,P〈0.01)。结论 DEACMP继发癫痫患者具有病情严重程度重、治疗效果差、病死率高的特点,预防继发癫痫尤其是癫痫持续状态的发生对提高DEACMP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癫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动态检测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传升 张萍 +9 位作者 韩永凯 穆俊林 顾家鹏 时婷婷 赵建民 吴强 赵建华 石金河 靳玫 顾仁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945-1948,共4页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清醒后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新乡市中... 目的观察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清醒后脑电图(EEG)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的动态变化,探讨二者对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病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06年2月—2010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第二、第三附属医院及新乡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CO中毒昏迷且经抢救清醒的患者83例,根据患者是否出现DEACMP将其分为DEACMP组(32例)及非DEACMP组(51例)。患者分别于急性中毒清醒后1~5 d、8~12 d、18~22 d、28~32 d、38~42 d及52~57 d进行6次EEG和BAEP检测,比较不同时点DEACMP组及非DEACMP组EEG、BAEP异常率,计算EEG、BAEP单独检测及二者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1)DEACMP组第1次、第4次、第5次、第6次EEG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第1次、第3次、第4次、第5次、第6次BAEP检测异常率均高于非DEACM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例急性CO中毒患者首次EEG检查共58例(69.9%)异常,其中27例发展为DEACMP。EEG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84.4%(27/32),特异度为39.2%(20/51)。首次BAEP检查共23例(27.7%)异常,其中19例发展为DEACMP。BAEP检查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9.4%(19/32),特异度为92.2%(47/51)。EEG联合BAEP检测,若其中一项阳性即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93.7%,特异度为36.1%;若二者均为阳性时才视为阳性,则联合检测预测DEACMP的敏感度为50.1%,特异度为95.2%。动态EEG测定或BAEP测定若出现异常-好转-重新异常的情况,则高度预示DEACMP的发生。结论急性CO中毒后早期动态检测EEG及BAEP对预测DEACMP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和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电图 诱发电位 听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郭艳平 杨清成 刘建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813-2814,共2页
目的分析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10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DEACMP患者及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电生理进... 目的分析脑电图及事件相关电位(P300)对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2010年在安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0例DEACMP患者及3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的相关因素及电生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DEACMP患者的年龄、昏迷时间、高压氧治疗持续时间与ACMP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EACMP组脑电图轻、中、重度异常与ACM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中、重度异常患者发生DEACMP较多。DEACMP组P300潜伏期及波幅与AC-MP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及P300对DEACMP的发生及判定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事件相关电位 P30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CT及MRI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卫平 肖波 张进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4-256,共3页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患者的头部CT及磁共振成像 (MRI)改变的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0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MRI资料。结果 :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人格改变 ;头部CT的特征表现为...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患者的头部CT及磁共振成像 (MRI)改变的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2 0例DEACMP患者的临床表现、CT及MRI资料。结果 :DEACMP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智能、人格改变 ;头部CT的特征表现为双侧大脑白质弥漫性低密度改变 ,以两侧或单侧基底节区或苍白球区低密度改变最明显 ;MRI表现为脑室周围白质和半卵圆中心双侧对称的点状、斑片状或融合性病灶 ,T2 加权呈高信号 ,T1加权呈低信号 ,基底节或苍白球区呈慢性缺血性改变。偶见病灶主要位于大脑皮层。结论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头部MRI对本病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光计算机断层造影术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中毒断层 CT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娄涛 李文强 +12 位作者 顾家鹏 李时光 顾仁骏 张萍 王夏红 张红星 李巍 张红亚 赵建民 潘登 李静 靳玫 吴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06-2809,共4页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 目的探讨酪氨酸激酶2(TYK2)基因多态性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之间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年10月—2010年10月豫北地区汉族DEACMP患者109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未发生迟发脑病患者115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TYK2的rs10876994和rs34536443位点,分析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联性,评估长谷川痴呆量表(HDS)、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结果 rs34536443位点无多态性。DEACMP组和ACMP组rs10876994位点基因型分布为AA:20.2%和19.1%,AC:47.7%和40.9%,CC:32.1%和40.0%;等位基因频率为A:44.0%和39.6%,C:56.0%和6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性别分层后,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0876994位点不同基因型携带者在病情最严重时的IMCT〔AA:(3.09±1.19)分,AC:(2.42±1.04)分,CC:(1.91±0.85)分〕和ADL〔AA:(59.09±3.34)分,AC:(61.88±2.07)分,CC:(62.40±1.68)分〕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尚未发现rs34536443和rs10876994基因多态性与DEACMP关联的证据,暂不支持TYK2基因作为DEACMP的遗传易患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图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素英 黄宗青 +5 位作者 邓英太 李爱东 张志 刘洪涛 曾丽吟 张小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406-2408,共3页
目的: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O poisoning,DRACMP)的脑电图(EEG)变化,探讨EEG对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出现DRACMP的45例患者进行EEG动态检查。结... 目的:了解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及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O poisoning,DRACMP)的脑电图(EEG)变化,探讨EEG对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作用。方法:对9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出现DRACMP的45例患者进行EEG动态检查。结果:EEG的异常率为100%,主要表现为!波慢化或消失,弥漫性中高幅θ、δ波,以额或额颞部最明显,持续或较长程出现,昏迷时间越长其EEG异常率越高,病情越重,其改变越明显,并随病情好转逐渐恢复。结论:EEG对DRACMP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电描记术 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仁骏 张子钦 +3 位作者 孙世龙 卢红 李绍江 谢继增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2年第3期260-261,共2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预后与各种因素之间关系的分析国内尚少见报道。现将1974年~1987年间在我院治疗,并获得面访的73例资料报告如下。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S2179通过抑制P2Y1R改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
11
作者 王云霞 项文平 +4 位作者 薛慧 郐苗 杨琦 孟天予 杨普州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1-468,共8页
目的:探讨P2Y_(1)受体(P2Y_(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 目的:探讨P2Y_(1)受体(P2Y_(1)R)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作用。方法:将水迷宫实验筛选合格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EACMP组、DEACMP+DMSO组和DEACMP+MRS2179组。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建立DEACMP模型,对照组吸入等量空气。DEACMP+MRS2179组大鼠经侧脑室注射3μl浓度为1 mmol/L的P2Y_(1)R拮抗剂MRS2179,DEACMP+DMSO组经侧脑室注射等量二甲基亚砜(DMSO)。分别于造模后14和21 d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损伤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Western blot检测大鼠海马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P2Y_(1)R蛋白水平变化,ELISA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EACMP组和DEACMP+DMSO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海马组织CA1区锥体细胞中GFAP、P2Y_(1)R、IL-1β、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增加(P<0.05)。与DEACMP+DMSO组相比,DEACMP+MRS2179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GFAP、P2Y_(1)R、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P2Y_(1)R激活星形胶质细胞释放炎症因子损害DEACMP大鼠认知功能,抑制P2Y_(1)R可降低炎症因子表达从而改善DEACMP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Y_(1)受体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 星形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认知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神经后遗症预测模型构建与效能验证
12
作者 李少林 马晓红 +1 位作者 张德河 宋鹏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33-1539,共7页
目的 构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迟发性神经后遗症(DNS)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ACMP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DNS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 目的 构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MP)迟发性神经后遗症(DNS)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83例ACMP患者的一般资料,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发生DNS的影响因素;建立对应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吸烟史、重度中毒、血乳酸、中毒至高压氧治疗时间、肺部感染是ACMP发生DNS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该模型预测开发集ACMP发生DN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灵敏度为94.12%,特异度为89.77%,预测检验集ACMP发生DNS的AUC为0.906,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92.68%;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该模型预测开发集、检验集ACMP发生DNS的概率与实际概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开发集、检验集中预测模型在分别在风险阈值0.11~0.98、0.12~0.92范围内获取临床净收益。结论 年龄、吸烟史、重度中毒、血乳酸、中毒至高压氧治疗时间、肺部感染是ACMP发生DNS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应的预测模型经验证临床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神经后遗症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治疗 被引量:7
13
作者 邵春芬 孟庆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 常规综合治疗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急性中毒昏迷 细胞活化剂 痴呆状态 有效治疗 治疗方法 间歇期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胶质细胞活化探讨丁苯酞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机制
14
作者 石雨 王宝军 +4 位作者 陈超 庞江霞 李洋 张军 许毛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9-665,共7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NBP)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小鼠海马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认知功能正常的C57成年野生型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法制备DEACMP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DEACMP组、对照组... 目的探究丁苯酞(NBP)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小鼠海马组织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及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筛选认知功能正常的C57成年野生型小鼠,采用静态吸入一氧化碳法制备DEACMP小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DEACMP组、对照组及NBP组,其中,NBP组灌胃NBP混悬液6 mg/kg连续21 d,DEACMP组和对照组灌胃等量植物油。采用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组织损伤情况,Western blot法测定离子钙结合衔接分子1(IBA1)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下游炎症因子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EACMP组和NBP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01,P=0.029),神经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01,P=0.035),IBA1表达显著增加(P=0.001,P=0.042),IBA1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01,P=0.02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0.002,P=0.024)、白细胞介素(IL)-6(P=0.001,P=0.015)、IL-1β(P=0.001,P=0.023)表达水平显著增高。与DEACMP组比较,NBP组逃避潜伏期缩短(P=0.025),神经细胞数量增多(P=0.039),IBA1表达降低(P=0.035),IBA1平均荧光强度减弱(P=0.031),TNF-α(P=0.028)、IL-6(P=0.037)、IL-1β(P=0.034)表达水平降低。结论NBP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活化减少炎症因子的表达,进而减轻DEACMP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及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小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丁苯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防治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与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40
15
作者 唐庆 李颖 +5 位作者 王永义 叶孟良 张帆 刘琴 王宏 汪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7-214,共8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30日...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 Fang Data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5年9月30日。采用End Note X6、Rev Man5.3和Stata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 415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1与采用高压氧治疗的对照组相比,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的试验组在预防DEACMP的发生[RR=0.23,95%CI(0.14,0.38),P<0.001]、提高治愈率[RR=1.52,95%CI(1.17,1.98),P=0.002]、提高总有效率[RR=1.36,95%CI(1.22,1.51),P<0.001]、减少无效率[RR=0.24,95%CI(0.15,0.40),P<0.001]方面效果更佳,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在病死率方面,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3试验组存在少量的不良反应(1.6%)。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高压氧治疗虽有少量不良反应,但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防治效果好于常规高压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META分析 高压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期脑脊液压力升高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被引量:11
16
作者 项文平 王宝军 +3 位作者 薛慧 张军 姜长春 庞江霞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压力升高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1周之内行腰椎穿刺术检查,测脑脊液压力。观察脑脊液压力升高对迟... 目的:探讨脑脊液压力升高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中重度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1周之内行腰椎穿刺术检查,测脑脊液压力。观察脑脊液压力升高对迟发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价值及对其预后的影响。结果12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中有38例患者发生了迟发性脑病,其迟发性脑病发生率为31.67%;在38例迟发性脑病患者中,有34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升高,其异常率为89.47%;38例迟发性脑病患者经治疗后有32例均不同程度好转,其中完全治愈6例,生活全部或部分自理26例,死亡4例,昏迷状态2例。而痊愈的6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200 mmH2O,生活全部或部分自理的26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在150~180 mmH2O之间。结论一氧化碳中毒急性期脑脊液压力升高对于迟发性脑病及其预后具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 脊液压力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 被引量:13
17
作者 李敬 孔繁托 +4 位作者 彭晔 李伟 李佳 王岚 王维展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9期3160-3162,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EACM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神经、脑保护、活血化瘀药物和高压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100 mg/d... 目的: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DEACMP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营养神经、脑保护、活血化瘀药物和高压氧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神经节苷脂100 mg/d,静滴,1次/d。纳美芬0.3 mg/次,静注,1次/d,连续14 d。检测治疗前及治疗后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变化。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60.0%,两组比较有差异。两组治疗后NO及hs-CRP均有明显降低,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美芬治疗DEACMP,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纳美芬 一氧化碳中毒 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8
作者 宋孟龙 程飞 +1 位作者 唐晋 张献全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4-347,共4页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JNK)信号通路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C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组(CO组)和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3组,每组40... 目的探讨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JNK)信号通路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作用。方法 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BC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组(CO组)和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3组,每组40只,采用静态吸入式染毒法复制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大鼠模型,选取染毒后1、3、7、14、28 d为时相点,应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平均潜伏期等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区p-JNK表达,Tunel法检测海马区锥体细胞凋亡。结果 CO组大鼠平均潜伏期较BC组明显延长(P<0.01),SP组较CO组明显缩短(P<0.01),但仍比BC组延长(P<0.01);p-JNK在CO组大鼠海马区表达较BC组明显增强(P<0.01),SP组较CO组表达明显减弱(P<0.01),较BC组明显增强(P<0.01);CO组海马区锥体细胞第3天已经有凋亡增多(9.94%±1.22%),第7和14天增多最明显(39.77%±1.91%,29.72%±4.89%),第28天仍然增多(5.88%±0.55%),凋亡指数与BC组相比有明显增高(P<0.01),而SP组凋亡指数与CO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结论 JNK信号通路参与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应用其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阻断其转导可减少海马区神经元的凋亡,减轻急性CO中毒对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 C-JUN氨基末端激酶 细胞凋亡 Morris水迷宫试验 SP6001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痴呆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芳玲 黄艳青 +2 位作者 黄旭 王素娥 彭争荣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9-1677,共9页
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一氧化碳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_(2))改善DEACMP患者痴... 目的: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layed encephalopathy after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DEACMP)是一氧化碳中毒最严重的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_(2))改善DEACMP患者痴呆症状的疗效。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DEACMP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联合HBO_(2)治疗的患者纳入HBO_(2)组,只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纳入对照组。HBO_(2)组每天接受1次HBO_(2)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完成6个疗程。使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asegawa Dementia Scale,HDS)诊断痴呆,并使用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对痴呆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前后分别使用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s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ection,ADAS-Cog)、功能活动问卷(Functional Activities Questionnaire,FAQ)、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及病情变化与医护的临床面询印象量表(Clinician’s Interview-Based Impression of Change-Plus Caregiver Input,CIBIC-Plus)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行为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精神行为症状及整体状态变化。进一步分析与患者痴呆症状相关的客观检查结果,包括磁共振成像检测脑白质病变和异常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情况。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改变及治疗后2组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HDS评分及CDR分级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的ADAS-Cog、FAQ、NPI评分及CIBIC-Plus分级均显著改善,且HBO_(2)组上述指标的改善大于对照组(均P<0.05)。HBO_(2)组治疗DEACMP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47%vs 65.87%,P<0.05)。客观检查结果(脑白质病变和异常EEG)显示HBO_(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HBO_(2)可有效改善DEACMP患者的痴呆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 高压氧 痴呆 神经心理学评价 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强龙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前后DTI和EEG的比较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锐 丁继岩 +1 位作者 顾润泽 谭西英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4-667,共4页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DEACMP患者60例,行甲强龙治疗,对其治疗前后分别行MMSE、Barthel功...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和弥散张量成像(DT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中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DEACMP患者60例,行甲强龙治疗,对其治疗前后分别行MMSE、Barthel功能评分和EEG、DTI成像。结果:治疗后患者MMSE、Barthel评分均有改善(P<0.05),EEG和DTI成像的FA值治疗后也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后MMSE评分均与治疗前后ADC值有关(r=0.465、0.392、0.368、0.345,P<0.05),治疗前Barthel评分与治疗后ADC值有关(r=0.274,P<0.05)。治疗前患者的EEG结果与治疗前后DTI检测的ADC值有关联(P<0.05)。结论:EEG和DTI成像对DEACMP的病情判断、预后评估及临床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发性 电图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