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急弯河段新建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湛
刘洋
赵凯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
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04-110,116,共8页
-
文摘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自航船模试验分析船闸口门区通航条件。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堤对减小口门区横向流速峰值、改善流态作用明显;隔流堤延长250 m时,石洲船闸上游引航道最高通航流量可达到规范要求的20 a一遇洪水。
-
关键词
急弯河段
上游引航道
口门区
通航条件
-
Keywords
sharp bend river section
upstream approach channel
entrance area
navigation condition
-
分类号
U612.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折角急弯河段基本特征研究
- 2
-
-
作者
周华君
邓桂香
-
机构
重庆交通学院河海建筑工程系
-
出处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0-94,共5页
-
文摘
对山区河流折角急弯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导出了计算上游水位壅高和下游回流区最大宽度的理论关系式,并用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水位壅高和最大回流宽度取决于弗罗德数和折弯角.还提出了计算水位壅高和最大回流宽度的显式关系式.
-
关键词
河流
河道整治
河岸保护
折角急弯河段
-
Keywords
sharp bend
depth rise
backflow zone
-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山区急弯放宽河段水流分离现象试验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谢远华
周华君
赵志舟
-
机构
湖北省汉江崔家营航电枢纽管理处
重庆交通大学
-
出处
《水道港口》
2012年第5期405-410,共6页
-
文摘
文章在分析山区河流形态的基础上,概化出急弯放宽河段的基本平面形态参数,引入了弯道放宽率这个因素,并在前人对弯道水流分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弯道放宽率、弯道中心角、相对弯道中心半径、弗汝德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山区急弯放宽河段的水流分离现象的发生和分离区的大小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文章的试验范围内,总的来说弗汝德数和弯道中心角越大、相对弯道中心半径越小,水流就越容易出现分离,但对弯道凸岸分离区的出现起主要作用的是弯道放宽率,当弯道放宽率大于一定值时,都将发生水流分离现象,而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并且当弯道放宽率较大时分离区也较大。
-
关键词
急弯放宽河段
模型试验
水流分离现象
-
Keywords
sharp bend with enlarged width
model experiment
separation of flow
-
分类号
TV14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O242.1
[理学—计算数学]
-
-
题名下荆江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刘胜琪
夏军强
邓珊珊
李志威
-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6,共8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25902,U2040215)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2021CFA029)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20CFB554)。
-
文摘
三峡水库运用后下荆江急弯段出现“凸冲凹淤”现象,研究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2002年、2011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采用Delft 3D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上游来流为5 000 m^(3)/s、10 000 m^(3)/s和20 000 m^(3)/s流量的七弓岭急弯段水流特性,探讨河床形态调整对弯道段流速分布与二次流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七弓岭急弯段2002年至2016年的水流动力轴线大幅左摆,三种流量级条件下分别左摆1 160 m、1 130 m和900 m;水流冲刷动力在凸岸增强,凹岸减弱。这三年的凸岸侧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依次为1.24 m/s、1.91 m/s和1.66 m/s。凹岸侧最大流速依次为2.55 m/s、0.97 m/s和0.80 m/s。七弓岭弯顶上游的断面平均环流强度递减,凹岸沙洲的二次流已非常微弱,导致泥沙淤积。
-
关键词
急弯河段
凸岸崩退
沙洲发育
二次流
水动力学模型
-
Keywords
sharp bend
convex bank collapse
sandbar formation
secondary flow
hydrodynamic model
-
分类号
TV147.3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左江山秀船闸改扩建工程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
被引量:7
- 5
-
-
作者
陈明
李礽民
王多银
陈明栋
黄海津
-
机构
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
-
出处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73,共8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2001)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19jcyj-msxmX0759)
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YB19171)。
-
文摘
对于通航水流条件而言,在急弯河段上修建船闸改扩建工程面临诸多难题。依托广西左江山秀船闸改扩建工程,建立该河段整体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分析对比各方案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结果表明:采取合理的凸岸开挖、凹岸潜坝和分水隔墙布置等综合措施可有效改善通航水流条件。
-
关键词
船闸
急弯河段
数值模拟
引航道
水流条件
-
Keywords
ship lock
sharp-bended river reach
numerical simulation
approach channel
flow condition
-
分类号
U641.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神背嘴滩整治方案与治理效果分析
被引量:2
- 6
-
-
作者
解中柱
-
机构
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
-
出处
《水道港口》
2010年第5期468-472,共5页
-
文摘
在总结历史治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模型试验研究了神背嘴滩的碍航特征及成滩原因。通过新开右槽、建整治建筑物等措施调整汊道分流比和束水攻沙,使航道尺度增大到2.7m×50m×560m,改善了枯水弯、浅、险的碍航问题,保证了航槽的稳定。整治方案可为山区河流急弯滩险治理提供借鉴。
-
关键词
航道整治
整治效果
急弯分汊河段
神背嘴滩
-
Keywords
channel regulation
regulation effect
sharp-bend braided reach
Shenbeizui Shoal
-
分类号
TV853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U617.9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