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山区低等级公路急弯路段车辆纵向加速度特性
1
作者 覃胜 于国岳 +2 位作者 王芳菲 陈海源 徐进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为分析山区低等级公路急弯路段的汽车纵向加速度特性,以国道G211线花地弯至大树子村路段为研究对象,开展里程为9.7 km的实车连续行驶试验。采集纵向加速度的连续数据,分析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在弯道的主要分布区间以及纵向加速度和... 为分析山区低等级公路急弯路段的汽车纵向加速度特性,以国道G211线花地弯至大树子村路段为研究对象,开展里程为9.7 km的实车连续行驶试验。采集纵向加速度的连续数据,分析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在弯道的主要分布区间以及纵向加速度和减速度的均值特征,并分析平均加速度与加速长度以及平均减速度与减速长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纵向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在上坡方向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8~2.0 m/s^(2)和-1.6~-0.2 m/s^(2);在下坡方向主要分布区间分别为0.4~1.2 m/s^(2)和-3~-1.8 m/s^(2);纵向加速度峰值和减速度谷值主要分布在缓和曲线处;平均加速度与加速长度以及平均减速度绝对值与减速长度均呈负相关。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道路安全设施设计与交通安全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安全 山区公路 回头曲线 急弯路段 纵向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辆轨迹数据驱动的急弯路段追尾冲突风险时空演化规律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岗 李晓坤 +1 位作者 宋杰 李德林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45,共8页
为有效揭示急弯路段上车辆间追尾冲突风险的形成与变化态势,选取典型事故多发急弯路段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方式采集交通流数据,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轨迹信息,构建急弯路段追尾冲突后侵入时间PET判别指标,结合冲突先导车LV与跟随车FV的... 为有效揭示急弯路段上车辆间追尾冲突风险的形成与变化态势,选取典型事故多发急弯路段使用无人机航拍等方式采集交通流数据,利用Tracker软件提取车辆轨迹信息,构建急弯路段追尾冲突后侵入时间PET判别指标,结合冲突先导车LV与跟随车FV的速度、加速度变化划分追尾冲突模式,进而界定临界冲突点、冲突风险范围及PET变化率指标DPET,运用回归分析量化LV与FV的速度、加速度、速度差及加速度差对DPET的影响,阐明临界冲突点及主要追尾冲突模式的微观变化特性及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车辆追尾冲突存在空间集聚性,主要集中在入弯缓和曲线上游、曲中标志断面下游及出弯缓和曲线下游;在潜在追尾冲突的九大类别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四大类冲突数量占比高达83.24%;PET在冲突临界点和冲突风险范围内均下降,导致DPET均为负值,在冲突临界点PET快速下降,其下降程度显著大于冲突风险范围;FV速度、加速度及LV、FV间速度差、加速度差四个指标显著影响追尾冲突临界点的DPET变化;T10模式(LV减速、FV加速)冲突过程中的DPET均值最小,PET序列下降最为剧烈,危险性显著高于其他冲突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路段 追尾冲突风险 时空演化 后侵入时间PET DPET 车辆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朝汐河道急弯类型及整治措施研究
3
作者 许光祥 郑银功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1年第B11期116-120,共5页
陈村水道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潮汐河流 .该水道急弯众多 ,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 ,航道等级较低 .为了提高航道等级 ,本研究针对单一急弯、河口汊道急弯、复合急弯 (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 )等多种急弯类型的整治措施进... 陈村水道为珠江三角洲河网区中部的一条南北向潮汐河流 .该水道急弯众多 ,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 ,航道等级较低 .为了提高航道等级 ,本研究针对单一急弯、河口汊道急弯、复合急弯 (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 )等多种急弯类型的整治措施进行了深入细致地研究 ,提出的适用于不同河湾类型的整治原则、方法和措施 ,对航道治理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 整治措施 单一急弯 河口汊道急弯 复合急弯 珠江三角洲 陈村水道 试验研究 潮汐河流 急弯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弯河段新建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条件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湛 刘洋 赵凯 《水运工程》 2024年第7期104-110,116,共8页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 在急弯河段已建枢纽上新建船闸工程,船闸布置受限因素众多,通航条件复杂。为分析船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建立袁河石洲枢纽1:80正态物理模型,开展急弯河段船闸上游引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试验,对比隔流堤不同长度口门区的流速分布,同时结合自航船模试验分析船闸口门区通航条件。结果表明,延长隔流堤对减小口门区横向流速峰值、改善流态作用明显;隔流堤延长250 m时,石洲船闸上游引航道最高通航流量可达到规范要求的20 a一遇洪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河段 上游引航道 口门区 通航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驾驶模拟实验的陡坡急弯路段运行速度预测模型研究
5
作者 刘瑄 张志清 俞靖洋 《交通工程》 2024年第6期27-33,共7页
以某二级公路的陡坡-急弯路段为例,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分析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小客车在陡坡-急弯路段上行驶时,呈现出在陡坡处加速、在急弯处减速的变化规律,且运行速度极小值发生在大坡度(-4%)和小半径(R=200 m)组合的子路段。利用多... 以某二级公路的陡坡-急弯路段为例,基于驾驶模拟实验,分析运行速度的变化规律。小客车在陡坡-急弯路段上行驶时,呈现出在陡坡处加速、在急弯处减速的变化规律,且运行速度极小值发生在大坡度(-4%)和小半径(R=200 m)组合的子路段。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了以坡度和曲线半径为自变量的陡坡急弯路段坡度中点、曲线中点和曲线出口处运行速度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良好,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22、0.60和2.10,均优于规范预测模型,预测精确度明显提升。研究成果可为陡坡急弯路段交通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安全 陡坡急弯路段 速度预测模型 驾驶模拟 多元非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弯棘豆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9
6
作者 路浩 马尧 +4 位作者 赵宝玉 来航线 李蓉 卢围 荣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02-908,共7页
为探明我国青海主要疯草类植物——急弯棘豆中是否含有内生真菌,本研究对采自青海的急弯棘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急弯棘豆样品中... 为探明我国青海主要疯草类植物——急弯棘豆中是否含有内生真菌,本研究对采自青海的急弯棘豆样品采用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运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筛选到的内生真菌菌株进行种属鉴定。结果表明,从采集的急弯棘豆样品中共分离获得3株内生真菌,分别命名为EFJ-3、EFJ-4和EFG-8,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这3株内生真菌分别为分层镰刀菌、褶皱裸孢壳菌和焦曲霉。结果提示,我国青海地区急弯棘豆植株中存在多种内生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棘豆 内生真菌 分层镰刀菌 褶皱裸孢壳菌 焦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弯河道壁面切应力及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向媛 余明辉 +1 位作者 魏红艳 余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5-53,共9页
壁面切应力的准确计算对深入了解泥沙输运及河道演变过程非常重要。当前研究多局限于顺直和微弯河道,对于急弯河道,水流受重力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流态复杂,水面横比降大,并伴随横向环流,壁面切应力影响因素众多,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 壁面切应力的准确计算对深入了解泥沙输运及河道演变过程非常重要。当前研究多局限于顺直和微弯河道,对于急弯河道,水流受重力和离心力的双重作用,流态复杂,水面横比降大,并伴随横向环流,壁面切应力影响因素众多,各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展180°急弯水槽缓流试验,采用ADV流速仪以及Preston管监测水流的3维流速和动静水压强差分布,分析急弯河道水流纵向流速、横向环流以及湍动能重分布特征。基于以上水流特征,选取4种经验公式法及k-ε数值模拟法计算该水槽控制断面的壁面切应力,对比发现湍动能法、Preston管经验公式法以及k-ε数值模拟法的计算结果不仅在分布规律上,而且在数值大小上都吻合良好,可用于急弯河道壁面切应力的计算。利用数值模拟法计算该水槽内河床及岸坡的壁面切应力分布,结果表明:在进口顺直段内,壁面切应力值较小,且分布均匀,在弯道段内,其值逐渐增大,分布也更不均匀,进入出口顺直段后,岸坡附近的壁面切应力值达到最大;横向上壁面切应力沿底壁分布均匀,而在坡脚附近,水流条件复杂,环流作用大,波动剧烈;横断面最大壁面切应力在弯道作用下从凸岸逐渐偏移至凹岸,与主流变化规律一致;该急弯水槽最大壁面切应力位于弯道内110°断面的凸岸附近以及弯道出口下游0.5 m断面的凹岸附近;保持水槽出口水深不变,仅过水流量变化,壁面切应力总体分布规律相似,并体现出"大水趋直,小水坐弯"的特点。成果为急弯河道的水流剪切输移机理、河道演变预测及安全管理等研究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 壁面切应力 Preston管 湍动能 k-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弯棘豆总黄酮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 被引量:6
8
作者 刘璐 付明哲 +2 位作者 赵宝玉 邓红侠 王建芳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59-62,共4页
为了测定急弯棘豆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了直接测定法、硝酸铝显色法和三氯化铝显色法三种不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三氯化铝显色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在274 nm处测定,精密度RSD为1.01%,重现性RSD为1.76%,... 为了测定急弯棘豆中的总黄酮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比较了直接测定法、硝酸铝显色法和三氯化铝显色法三种不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三氯化铝显色法以芦丁为标准品在274 nm处测定,精密度RSD为1.01%,重现性RSD为1.76%,稳定性RSD为1.25%(2 h),平均回收率为98.35%,RSD为0.91%,测定的急弯棘豆总黄酮含量为17.90 mg/g。该方法可作为测定急弯棘豆总黄酮含量较理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棘豆 总黄酮 紫外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弯段闸孔出流的弯道水流特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郭红民 覃闪 +3 位作者 蔡黎明 曹光春 张田甜 胡文兵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30,共7页
在河弯处修建水工建筑物时,研究弯道水流特性对水工建筑物布置的影响十分重要。采用RNCκ-ε紊流模型对急弯段闸孔出流的弯道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比较分析了急弯段不同闸位、不同流量条件下闸孔过流时的流速分布、紊... 在河弯处修建水工建筑物时,研究弯道水流特性对水工建筑物布置的影响十分重要。采用RNCκ-ε紊流模型对急弯段闸孔出流的弯道水流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比较分析了急弯段不同闸位、不同流量条件下闸孔过流时的流速分布、紊流动能、压强分布和环流等相关水流特性与变化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闸坝位于弯道上游时,弯道对闸坝过流的影响最小,但需对闸坝下流弯道凸岸岸坡附近区域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闸坝布置在弯道中游时,过闸水流受弯道的影响最小,闸室水流的稳定性、闸门的工作安全以及闸墩的空蚀破坏都是实际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重点。数值模拟验证与物理模型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计算精度较高,能够满足相关计算研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 闸孔出流 弯道水流 水流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石牌急弯段通航水流条件的河道整治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郭红民 夏修宝 +1 位作者 曹光春 蔡黎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6-88,95,共4页
为改善三峡大坝至葛洲坝间石牌急弯段的通航条件,结合石牌急弯段的现状,提出了筑坝、填槽、炸礁三种整治方案。建立两坝间河段的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模型计算结果表... 为改善三峡大坝至葛洲坝间石牌急弯段的通航条件,结合石牌急弯段的现状,提出了筑坝、填槽、炸礁三种整治方案。建立两坝间河段的数学模型,通过物理模型试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可靠性,并通过数学模型计算比较各方案的优劣。模型计算结果表明,三种方案均可降低横向表面流速,减少局部比降,改善通航水流条件,尤其炸礁方案还可降低最大表面流速,在最大通航流量45 000m3/s时的通航水流条件基本满足万吨船队的通航要求,该方案相对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牌 急弯 通航 整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深河道急弯下游枢纽上引航道布置及通航水流条件试验 被引量:7
11
作者 刘亚辉 王云莉 +1 位作者 张绍培 张绪进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8-125,共8页
窄深急弯河道下游河道主流偏向凹岸下游一侧,下游已建枢纽在同侧布置引航道则存在上引航道占据河道过流面积较大、流速指标超标严重等问题。采用整体定床物理模型及船模试验,研究窄深河道急弯下游枢纽二线船闸上游引航道的布置及其通航... 窄深急弯河道下游河道主流偏向凹岸下游一侧,下游已建枢纽在同侧布置引航道则存在上引航道占据河道过流面积较大、流速指标超标严重等问题。采用整体定床物理模型及船模试验,研究窄深河道急弯下游枢纽二线船闸上游引航道的布置及其通航水流条件。结果表明,受窄深河道枢纽上游急弯和长引航道分隔墙占据深泓的影响,设计方案中的船闸上引航道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较差,不能满足船舶安全航行要求。优化方案在原方案基础上设置堤头下挑单潜坝,优化右岸河段开挖范围及形式,改变隔流墙长度以及隔流墙透空等措施,较好地改善了口门区通航水流条件并兼顾枢纽的行洪和发电,实现船舶安全通航和枢纽正常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深河道 急弯 水利枢纽 上引航道 通航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船舶安全通航的厢廊急弯段航道整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斐 闫涛 +1 位作者 李少希 乾东岳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6-150,共5页
厢廊急弯段河道河面较窄,弯顶航道转向角较大,入弯和出弯段主流流速较大,因此,针对船舶在上、下行无法通过厢廊急弯段的问题,进行急弯段航道整治的研究。采用正态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并结合船模试验,通过分析沿程水位、航中线流速... 厢廊急弯段河道河面较窄,弯顶航道转向角较大,入弯和出弯段主流流速较大,因此,针对船舶在上、下行无法通过厢廊急弯段的问题,进行急弯段航道整治的研究。采用正态定床物理模型试验的方法,并结合船模试验,通过分析沿程水位、航中线流速、航道横向流速及船模航行参数等指标,得出疏浚和调整航线相结合的较优整治方案。试验结果表明,采取凹岸和凸岸同时开挖的整治方案,在最大通航流量2010 m^(3)/s内可航水域范围,航线纵向及横向流速等通航水流条件均有所改善,船舶过弯航迹带减小,双向通航船舶可顺利通过厢廊急弯段。本研究可为类似急弯段航道整治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通航 急弯 航道整治 凹岸 凸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路急弯路段追尾冲突分析预测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永岗 陈俊先 +1 位作者 郑少娅 潘恒彦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87,共8页
为实现急弯路段的追尾碰撞风险主动防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追尾冲突动态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无人机、毫米波雷达等采集的车辆运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急弯路段交通流特征的追尾冲突判别模型及冲突等级阈值划分标准,分析了急弯... 为实现急弯路段的追尾碰撞风险主动防控,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追尾冲突动态预测方法。首先,基于无人机、毫米波雷达等采集的车辆运行数据,提出了适用于急弯路段交通流特征的追尾冲突判别模型及冲突等级阈值划分标准,分析了急弯路段的追尾冲突空间分布特征。然后,筛选车型、大车比率、断面速度差等13个交通流特征指标作为输入变量,以粒子群算法为基础,分别构建了其与BP神经网络、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算法的追尾冲突动态组合预测模型,并根据混淆矩阵和曲线下面积评估各模型的预测性能,利用黑箱解释方法分析冲突发生概率的显著性影响因素及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相较于平直或一般弯道路段,急弯路段的追尾冲突TTC(Time to Collision)值更小,出弯缓和曲线段冲突更为严重,且弯道内侧碰撞风险最高;粒子群-随机森林模型的追尾冲突预测性能最佳,灵敏度达90.70%;急弯路段追尾冲突受车辆平均车头间距的影响程度最大,当平均车头间距为25 m左右时,冲突发生概率最小,向心加速度均值、速度均值等因素亦对其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路段 距离碰撞时间 追尾冲突 动态预测 冲突发生概率 粒子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急弯路段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侯训田 丛林 郭忠印 《北方交通》 2007年第2期15-18,共4页
我国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长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式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险要路段等五种类型的路段是事故的高发路段。本文对公路急弯路段的判断标准和安全保障措... 我国公路建设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增长进入了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是我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式十分严峻,特别是一些急弯、陡坡、连续下坡、视距不良和险要路段等五种类型的路段是事故的高发路段。本文对公路急弯路段的判断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并以此为依据对江苏省1处急弯路段进行了改造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 判断标准 安全保障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沙河流急弯下口拦河闸水力学模型试验
15
作者 马中军 杜红伟 杨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8期67-68,78,共3页
川西河流多沙。位于涪江上某枢纽在一急弯下口修建拦河闸及电站取水口,须对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拉沙效果、冲沙效果进行模型试验,以验证首部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原枢纽布置满足泄洪要求,但排沙效果... 川西河流多沙。位于涪江上某枢纽在一急弯下口修建拦河闸及电站取水口,须对泄水建筑物的泄流能力、拉沙效果、冲沙效果进行模型试验,以验证首部枢纽布置及泄水建筑物设计的合理性。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原枢纽布置满足泄洪要求,但排沙效果不佳。根据试验结果,对枢纽布置进行了优化调整,重新进行排沙模型试验。证明排沙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沙河流 急弯下口 拦河闸 电站取水口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水库运用后连续急弯河道冲淤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谢思泉 刘亚 卢金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13,26,共7页
为探究三峡水库运用后下游连续急弯河道的冲淤调整规律,根据七弓岭、观音洲河段实测地形资料和水文资料,研究了水沙变异条件下河势变化和冲淤特性。研究发现:(1)三峡水库受上游水库调蓄作用,上游来沙量大量减少,上游来水基本处于清水状... 为探究三峡水库运用后下游连续急弯河道的冲淤调整规律,根据七弓岭、观音洲河段实测地形资料和水文资料,研究了水沙变异条件下河势变化和冲淤特性。研究发现:(1)三峡水库受上游水库调蓄作用,上游来沙量大量减少,上游来水基本处于清水状态;径流量重分配,枯水期流量增加,汛期洪峰削减。(2)三峡水库运行后,七弓岭、观音洲上下2个急弯河段首先冲刷,然后转变为"上冲下淤"的相反的冲淤性质,后又恢复为同时冲刷的状态;年内表现为枯水期冲刷,汛期淤积,上下弯道总是表现出相反的冲淤形态,即枯水期"上淤下冲",汛期"上冲下淤"。(3)三峡水库运行后,七弓岭急弯河道趋向窄深,观音洲急弯河道则以展宽为主,弯道段与过渡段冲淤表现相反。研究结果以期完善弯曲河道的演变理论,并对下荆江河床演变预测、河道整治及河道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河道 冲淤特性 河床演变 河势变化 三峡水库 七弓岭 观音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角急弯河段基本特征研究
17
作者 周华君 邓桂香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90-94,共5页
对山区河流折角急弯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导出了计算上游水位壅高和下游回流区最大宽度的理论关系式,并用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水位壅高和最大回流宽度取决于弗罗德数和折弯角.还提出了计... 对山区河流折角急弯段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研究.根据能量和动量守恒原理,导出了计算上游水位壅高和下游回流区最大宽度的理论关系式,并用室内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水位壅高和最大回流宽度取决于弗罗德数和折弯角.还提出了计算水位壅高和最大回流宽度的显式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河道整治 河岸保护 折角急弯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荆江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胜琪 夏军强 +1 位作者 邓珊珊 李志威 《泥沙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16,共8页
三峡水库运用后下荆江急弯段出现“凸冲凹淤”现象,研究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2002年、2011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采用Delft 3D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上游来流为5 000 m^(3)/s、10 000 m^(3)/s和20 000 m^(3)/s流... 三峡水库运用后下荆江急弯段出现“凸冲凹淤”现象,研究急弯段河床形态调整对水流特性的影响十分必要。基于2002年、2011年和2016年实测地形,采用Delft 3D水动力学模型计算上游来流为5 000 m^(3)/s、10 000 m^(3)/s和20 000 m^(3)/s流量的七弓岭急弯段水流特性,探讨河床形态调整对弯道段流速分布与二次流结构和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七弓岭急弯段2002年至2016年的水流动力轴线大幅左摆,三种流量级条件下分别左摆1 160 m、1 130 m和900 m;水流冲刷动力在凸岸增强,凹岸减弱。这三年的凸岸侧垂线平均流速最大值依次为1.24 m/s、1.91 m/s和1.66 m/s。凹岸侧最大流速依次为2.55 m/s、0.97 m/s和0.80 m/s。七弓岭弯顶上游的断面平均环流强度递减,凹岸沙洲的二次流已非常微弱,导致泥沙淤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河段 凸岸崩退 沙洲发育 二次流 水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急弯放宽河段水流分离现象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远华 周华君 赵志舟 《水道港口》 2012年第5期405-410,共6页
文章在分析山区河流形态的基础上,概化出急弯放宽河段的基本平面形态参数,引入了弯道放宽率这个因素,并在前人对弯道水流分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弯道放宽率、弯道中心角、相对弯道中心半径、弗汝德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物理模... 文章在分析山区河流形态的基础上,概化出急弯放宽河段的基本平面形态参数,引入了弯道放宽率这个因素,并在前人对弯道水流分离现象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了弯道放宽率、弯道中心角、相对弯道中心半径、弗汝德数等因素的影响,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对山区急弯放宽河段的水流分离现象的发生和分离区的大小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研究表明,在文章的试验范围内,总的来说弗汝德数和弯道中心角越大、相对弯道中心半径越小,水流就越容易出现分离,但对弯道凸岸分离区的出现起主要作用的是弯道放宽率,当弯道放宽率大于一定值时,都将发生水流分离现象,而与其他因素没有关系,并且当弯道放宽率较大时分离区也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放宽河段 模型试验 水流分离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村水道急弯类型及其航道整治措施研究
20
作者 车进胜 《珠江水运》 2002年第9期27-29,共3页
陈村水道急弯众多,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航道等级较低。本文针对林岳单一急弯、深冲口河口汊道急弯、紫泥河口和濠滘口复合急弯(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等多种急弯的整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河弯类型的整治原则、方法和... 陈村水道急弯众多,船舶航行弯曲半径过小,航道等级较低。本文针对林岳单一急弯、深冲口河口汊道急弯、紫泥河口和濠滘口复合急弯(河口急弯和单一急弯组成)等多种急弯的整治措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用于不同河弯类型的整治原则、方法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弯类型 急弯水道 工程方案 航道整治 珠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