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致性学习策略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
作者 荣欣雯 史蕾 +2 位作者 秦芳 方雅璇 魏天琪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5-108,共4页
目的探究一致性学习策略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三年级的93名护理学本科生(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致性学习策略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应用。比较教学前后护生认知参与水平及自主学... 目的探究一致性学习策略在急危重症护理学翻转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三年级的93名护理学本科生(简称护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致性学习策略设计教学方案并进行应用。比较教学前后护生认知参与水平及自主学习能力,并使用教学效果及满意度问卷了解学习效果及体验。结果教学活动后,护生深层认知参与及自主学习能力得分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91.4%(85/93)的护生认为该教学活动“有助于知识的迁移应用”和“有助于提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83.9%(78/93)的护生“总体上感到满意”。结论一致性学习策略有助于提升护生认知参与水平,激发护生学习动机,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致性学习 翻转课堂 急危重症护理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被引量:30
2
作者 杨艺 丛小玲 +2 位作者 李璐寰 许苏飞 赵晓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3年第11期35-38,共4页
目的 :积极探索适合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本院护理系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215人分组,实验组A55人,实验组B52人,对照组108人。在"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中,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A采用改进... 目的 :积极探索适合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教学方法。方法 :将本院护理系2011级护理专业学生215人分组,实验组A55人,实验组B52人,对照组108人。在"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实验教学"中,对照组按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验组A采用改进后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实验组B采用经典的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结束后采用技能考试和学生访谈等方法,比较、分析三组学生的操作成绩和访谈结果。结果 :操作考试成绩显示两个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个实验组之间无差别。学生访谈显示,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入"的示教形式,能使学生技能掌握更加高效,课上训练时间也更加充裕。结论 :改进后的任务驱动教学比经典任务驱动教学和传统教学更适合急危重症护理技能实验教学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 技能实验教学 示教 任务驱动教学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25
3
作者 王敏 徐国君 +2 位作者 林冬梅 张红桥 郭慧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观察组66人。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网...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观察组66人。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网络平台,设立5个学习模块,借助网络资源结合传统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结果课程学习结束时,观察组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急诊ICU实习结束,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自评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评价(除师生关系融洽外)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及培养护生急救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 护理本科生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网络技术 网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段式情景教学在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黄双丽 夏娟 +2 位作者 刘立平 高鸾 张倩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2期56-58,共3页
目的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探讨受本科护生欢迎的方法和提高效果。方法将2011级本科护生185人分为对照组,2012级本科护生153例分为实验组,《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课均以案例教学为主。实验课对照组采取教师演示-护生模拟练习... 目的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课教学中探讨受本科护生欢迎的方法和提高效果。方法将2011级本科护生185人分为对照组,2012级本科护生153例分为实验组,《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课均以案例教学为主。实验课对照组采取教师演示-护生模拟练习-考核点评的教学方式;实验组采取准备、实施、总结评价的三段式情景教学。结果实验组《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成绩、急救技能成绩及教学效果自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急危重症护理学》实验课采用三段式情景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并获得护生认可与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护理本科 急危重症护理 情景教学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孟利敏 丁梅 温艳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2期87-89,共3页
目的培养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适应我国对急诊、重症监护专科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方法探索"2+2"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方法,采取2年通科教育+2年急危重症护理特色培养,依据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师资队伍等方... 目的培养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适应我国对急诊、重症监护专科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方法探索"2+2"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方法,采取2年通科教育+2年急危重症护理特色培养,依据岗位需求,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制、师资队伍等方面,突出专科护理特色培养。结果近3年,急危重症护理毕业生每年初次就业率均为93.33%。截至2015年12月,急危重症护理毕业生有62名在医院工作,其中32名从事急危重症护理工作。结论在学校开展本科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培养,能提高护生急危重症护理综合素质,符合我国社会对专科护士需求和发展方向,为急危重症护理队伍提前储备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生 本科 急危重症护理 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实践 被引量:15
6
作者 柴翠萍 王兰芝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5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09级护理系一班学生186人作为实验组,二班187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教学,即在校本部完成所有理论课与实训课... 目的探讨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在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中的应用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方法将2009级护理系一班学生186人作为实验组,二班187人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传统的理论、实践分段教学,即在校本部完成所有理论课与实训课;实验组学生实施院校联合教学模式,即从第二学年(第三学期开始)进入医院,所有的专业课程均在医院内完成,每周一至周四在医院教室内全天上理论课,周五全天在医院实训室上实训课,课余时间(中午或晚上)学生分小组按计划有组织地到医院各科室进行实践学习。结果实验组考试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98.93%的学生认为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84.37%带教老师认为学生能尽快适应临床。结论院校联合的高职护理专业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改革,适应目前教学改革要求,更加注重高职护理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护理 急危重症护理 院校联合教学模式 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合作与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柴翠萍 赵翠枝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5期65-66,共2页
目的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培养学生整体急救和监护能力。方法将28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人。观察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自行设计急救病案,... 目的探索"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培养学生整体急救和监护能力。方法将28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各140人。观察组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自行设计急救病案,用场景、角色扮演完成现场救护、急诊科救护、重症医学科救护、普通病房救护治疗的综合训练;对照组采用"讲解、演示、训练"型实验教学模式。以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学生对实验教学模式的评价,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对创新教育、创造能力、激发兴趣等7个方面的满意度及期末理论与操作考试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自主、合作、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更符合现代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了学生整体救护理念,为其较快适应临床实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 实验教学改革 综合实训 自主 合作 探究 急救病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实同步开展基于ECS的急危重症护理综合实训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2
8
作者 周俊杰 熊杰平 +3 位作者 廖淑兰 曾秀荣 黄南杏 黄芳 《宜春学院学报》 2016年第9期119-121,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ECS高仿真模拟人开展理实同步急危重症护理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1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1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利用ECS开展理实同步的急救综合演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问... 目的:探讨基于ECS高仿真模拟人开展理实同步急危重症护理综合实训的教学效果。方法:将101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51名和对照组50名,实验组利用ECS开展理实同步的急救综合演练,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教学。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比较两组护生校内理论成绩、急救综合技术成绩及实习期间实践综合能力。结果:实验组90%以上的护生认为基于ECS的理实同步急危重症护理综合实训教学效果好,实验组护生的校内理论成绩、急救综合技术成绩及实习期间实践综合能力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理实同步开展基于ECS的急危重症护理综合实训是校内培养护生实践综合能力的有力平台,有助于提高护生的急救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S 急危重症护理 综合实训 急救综合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CE”项目改进《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李萍 付路易 棣群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6-89,共4页
目的探索应用“SCE”项目教学系统改进《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6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共125人为干预组,应用“SCE”项目教学教授《急危重症护理学》;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2015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 目的探索应用“SCE”项目教学系统改进《急危重症护理学》的教学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新疆医科大学2016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共125人为干预组,应用“SCE”项目教学教授《急危重症护理学》;实施传统教学方法的2015级本科护理学专业学生共133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并调查其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实施《急危重症护理学》“SCE”项目教学后,干预组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各维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学》中应用“SCE”项目教学系统,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成绩和教学满意度,改善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E”项目教学法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倩倩 李霞 +1 位作者 李壮苗 陈妍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症监护模块教学中,对实验组108名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对对照组103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 [目的]探讨探究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重症监护模块教学中,对实验组108名学生采用探究式教学,对对照组103名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并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验组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1),大多数学生对探究式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结论]探究式教学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教学受到学生欢迎,可提高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究 急危重症护理 重症监护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景模拟小组考核在急危重症护理操作技能考核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丽莹 《宜春学院学报》 2017年第1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操作技能考核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急救综合能力。方法:将7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6名和对照组36名,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考核法进行技能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能考核模式。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目的:探讨急危重症护理学操作技能考核方法,以提高学生的急救综合能力。方法:将72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36名和对照组36名,实验组采用情景模拟小组考核法进行技能考核,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技能考核模式。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学生期末技能考核成绩及实验组学生对新考核模式的满意度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36名学生中,有88.9%的学生对情景模拟小组考核模式非常满意和满意。实验组学生期末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情景模拟小组考核模式得到了实验组学生的普遍认可,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急救意识,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增强了团队意识,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了共同合作与交流,提升了学生的综合急救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景模拟小组考核 急危重症护理 技能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以急危重症护理课程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罗贤通 李茜 蒋露叶 《职业》 2022年第13期39-41,共3页
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训”的目标要求,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线上线... 在新冠肺炎疫情进入常态化防控的大背景下,为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训”的目标要求,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确保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从教学整体设计、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考核方式、课程实施成效四个方面阐述实施急危重症护理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教学改革 急危重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P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教学中的运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7年第17期76-78,共3页
危急重症护理学主要是培养护理人员对危急重症实施紧急处理,并且紧密配合医生开展抢救的重要护理课程。在传统的急救护理教学内,一般会将教学分成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训技能训练两个部分。但是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急救护理能力培养效果并... 危急重症护理学主要是培养护理人员对危急重症实施紧急处理,并且紧密配合医生开展抢救的重要护理课程。在传统的急救护理教学内,一般会将教学分成理论知识讲解和实训技能训练两个部分。但是这一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急救护理能力培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不能快速和熟练的应对急救护理工作。针对这一情况很多院校开始积极寻找一种有效的紧急护理技能培养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其中学生标准化患者模式教学就成为护理改革的一种运用模式。该文危急重症护理学的教学目的内容分析基础上,介绍了SPP在该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流程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P教学模式 急危重症护理 护理教学 急救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OPPPS教学法的“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 被引量:1
14
作者 段卉 《教师》 2023年第22期117-119,共3页
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BOPPPS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文章作者基于BOPPPS教学法,将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等思政元素与急危重症识别、救治、监护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 课程思政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BOPPPS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文章作者基于BOPPPS教学法,将热爱祖国、爱岗敬业、救死扶伤等思政元素与急危重症识别、救治、监护方面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并通过问卷调查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BOPPPS教学法的课程思政教学,一方面丰富了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便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学” BOPPPS 课程思政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全日制专本贯通定向培养模式下的急危重症护理床旁教学课程的构建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慧娟 周嫣 +2 位作者 廖佳莉 周如女 冯芳茗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7期1-6,共6页
目的构建具体、可操作的急危重症护理床旁教学课程,以期为护理专业全日制专本贯通定向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泰勒课程设置基本框架,结合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要求,在文献回顾和专家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急危重症护... 目的构建具体、可操作的急危重症护理床旁教学课程,以期为护理专业全日制专本贯通定向培养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泰勒课程设置基本框架,结合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践要求,在文献回顾和专家小组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构建急危重症护理场旁教学课程,采用德尔菲法对23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结果 23名专家函询的平均积极系数分别为83.33%和92.00%,权威系数为0.903,专家协调系数0.401(P<0.001),确定"护理专本贯通定向培养(急危重症方向)床旁教学课程",包括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结论形成的急危重症方向护理专本贯通班的床旁教学课程,构建过程科学,结果较为具体实用、可操作,为护理专业专本贯通课程的进一步探索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本贯通 课程设置 急危重症护理 床旁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16
作者 吕小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20年第22期150-152,共3页
目的针对T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方法该次研究主要选取该院60名急危重症护理新护士为对象,以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新护士所采用的教学方... 目的针对TBL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临床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与分析。方法该次研究主要选取该院60名急危重症护理新护士为对象,以教学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新护士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为传统教学法,而实验组则在在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选取了TBL教学法,对比两组新护士的各项操作成绩。结果实验組新护士的理论与操作成绩比对照组新护士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认知成熟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TBL教学法可以有效改善新护士对新环境的适应时间,从而提升新护士对临床实践中的适用能力,增强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教学法 急危重症护理 临床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见性思维应用在高职单招层次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探讨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清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第1期28-29,共2页
本文从目前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现状出发,对文中涉及到的预见性思维,预见性护理、高职单招、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做了界定,进而阐述了将预见性思维方式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单招层... 本文从目前急危重症护理教学现状出发,对文中涉及到的预见性思维,预见性护理、高职单招、急危重症护理的概念做了界定,进而阐述了将预见性思维方式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中的作用,并有针对性的对高职单招层次学生采用此教学方法的价值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见性思维 预见性护理 高职单招 急危重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思政视角下教学方案设计与实践--以本科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为例 被引量:12
18
作者 罗忠琛 杨英 +3 位作者 卢海霞 马丽 韩樱 李丽湘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3期342-348,共7页
目的 本研究基于精准思政视角,从“教”与“学”的现实问题出发,设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案,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3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精准思政教... 目的 本研究基于精准思政视角,从“教”与“学”的现实问题出发,设计本科护生《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方案,并评价其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9级护理学专业四年制315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实施《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精准思政教学方案。结果 92.51%的护生表示《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恰当地融入了思政元素;89.25%的护生接受《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方式及内容;《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提高了其政治思想意识(75.90%)、综合分析能力(71.66%)、专业素养(68.08%)、人文修养(61.56%)、专业认同(54.07%)、主动学习的能力(53.75%)、社会责任感(50.81%)、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51.79%)和对其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积极影响(58.96%)。接受基于精准思政《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后,护生职业承诺感提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本科护生对基于精准思政理念的《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接受度高,对其综合分析能力、专业素养、人文修养、专业认同、职业承诺感、主动学习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等方面产生了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思政 急危重症护理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蓝墨云班课的翻转课堂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标准化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波 《中国标准化》 2022年第18期194-196,共3页
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在翻转课堂中应用蓝墨云班课程实行标准化教学,能提升教学工作的标准化,为教学工作带来较多的便利,还能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并在教学课堂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通过蓝墨云班APP,对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在《急危重... 卫生职业技术学校在翻转课堂中应用蓝墨云班课程实行标准化教学,能提升教学工作的标准化,为教学工作带来较多的便利,还能减少教学资源的浪费,并在教学课堂重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教师通过蓝墨云班APP,对其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标准化教学课堂中实行翻转课堂教学方式,将教学工作与实际教学特征相结合,提升教学效果。基于此,文章阐述蓝墨云班课程与翻转课堂概念,分析蓝墨云班课程的优势,探讨蓝墨云班在翻转课堂中的标准化教学模式构建以及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墨云班 翻转课堂 急危重症护理学》 标准化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Seminar联合CBL、MDT教学模式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李丽 陈秀丽 +2 位作者 齐姗姗 赵腾 李桂玲 《中国卫生产业》 2023年第3期252-256,共5页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临床学科,教学内容涵盖院前救护、急诊救护和重症救护三个救护环节,且急危重症患者多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在临床诊断治疗时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明显增加了临床带教、专业课程教授...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综合性极强的临床学科,教学内容涵盖院前救护、急诊救护和重症救护三个救护环节,且急危重症患者多伴有器官功能障碍等症状,在临床诊断治疗时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明显增加了临床带教、专业课程教授的困难程度。为提高临床带教质量,使护理专业本科生可以更好地、全面地了解掌握患者病情,对疾病治疗护理有一定的整体思路,在专业课程教授过程中需结合多学科临床实际病例资料进行讲解、讨论。因此先进的教学模式可促进学生对于临床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本文主要对近年来研究报道中常用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临床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总结,为以后的急危重症护理学临床教学模式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 教学研究进展 SEMINAR CBL M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