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控制技术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英志 屠洪盛 +2 位作者 袁永 孙璐璐 白庆升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17,共4页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差、采煤机开机率低以及操作人员安全保障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实际应用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设备稳定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工作面下端头排头支架稳定的基础上,每隔8架支架安装防滑防倒和... 为解决急倾斜煤层综采工作面设备稳定性差、采煤机开机率低以及操作人员安全保障低的问题,采用现场实际应用结合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工作面设备稳定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在工作面下端头排头支架稳定的基础上,每隔8架支架安装防滑防倒和调架千斤顶保证整体支架的稳定;刮板输送机机头通过防滑千斤顶、锚链和地锚连接后每隔7架支架安设一组输送机防滑链实现了输送机的稳定;采煤机单向割煤速度不超过2 m/m in;同时通过安装人行道防飞矸装置保证了工作人员安全,利用改造的超前液压支架组提高了超前支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 排头支架 防滑防倒 超前支护 设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综采上端头液压支架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周明昌 郑应彬 贺旭东 《煤矿开采》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1-72,101,共3页
随着大倾角综采煤层倾角不断增大,工作面上端头支护采用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适应45~60°急倾斜煤层安全生产的需要。为此,针对急倾斜上端头支架受力特点和支护要求进行架型和结构研究设计。研制成功的ZTJ3600/13/31型急倾斜端头支... 随着大倾角综采煤层倾角不断增大,工作面上端头支护采用传统的支护方式,已不能适应45~60°急倾斜煤层安全生产的需要。为此,针对急倾斜上端头支架受力特点和支护要求进行架型和结构研究设计。研制成功的ZTJ3600/13/31型急倾斜端头支架,在最大倾角55°工作面上端头使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 上端头 液压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综采下端头安全防护装置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金虎 《煤炭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集团公司下属煤矿急倾斜综采工作面下端头防飞矸、落煤采用的防护措施,不能对作业人员操作和通行以及设备提供足够防护,利用液压动作与机械装置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急倾斜综采下端头安全防护装置。该装置具有着垂直自动升降水平同... 集团公司下属煤矿急倾斜综采工作面下端头防飞矸、落煤采用的防护措施,不能对作业人员操作和通行以及设备提供足够防护,利用液压动作与机械装置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一种急倾斜综采下端头安全防护装置。该装置具有着垂直自动升降水平同步移动、横向防侧翻纵向防倾斜作用,有效地隔离了工作面采煤作业区和工人通行区,改进完善了急倾斜综采下端头的安全防护问题,提高了安全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 端头防护 挡煤挡矸 尾部挡煤板 安全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急倾斜综采工作面过大型地质构造技术研究
4
作者 徐星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17期59-59,61,共2页
李子垭南二井3102采矿工作面为急倾斜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倾斜长约46米、走向长约70米、除去矿层厚度外含冒落高度约2.5米的构造带,给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防挤、防咬、接顶、防飞矸等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同... 李子垭南二井3102采矿工作面为急倾斜综采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遇到倾斜长约46米、走向长约70米、除去矿层厚度外含冒落高度约2.5米的构造带,给急倾斜综采工作面支架防倒、防滑、防挤、防咬、接顶、防飞矸等安全生产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同时对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通过现场观察研究探索出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管理措施,可为安全通过地质构造带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 地质构造 技术方案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松软厚煤层智能化综采液压支架优化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章涛 陈飞 《煤矿机械》 2023年第3期131-134,共4页
为解决川煤集团急倾斜松软厚煤层综采存在的问题,在原大倾角、大采高支架可靠防倒、防滑和防飞矸的基础上,对分体运输搬家倒面安装困难导致开采效率不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设计了ZY5400/18/48JD大采高大、伸缩比支架,实现整机安全... 为解决川煤集团急倾斜松软厚煤层综采存在的问题,在原大倾角、大采高支架可靠防倒、防滑和防飞矸的基础上,对分体运输搬家倒面安装困难导致开采效率不高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优化设计了ZY5400/18/48JD大采高大、伸缩比支架,实现整机安全运输,适应软底开采;依托智能化综采技术,实现急倾斜综采支架防倒、防滑精准控制和支架姿态管理;优化支架适应性,采取伪俯斜开采工艺,减少煤壁片帮和工作面飞煤、飞矸,保障工作面人员及设备安全,实现安全高效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软厚煤层 急倾斜综采 液压支架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综采面设备快速回撤技术研究
6
作者 刘英志 《煤矿现代化》 2011年第3期1-2,共2页
急倾斜综采面由于煤层倾角较大,工作面设备的回撤是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回撤时间过长,工作面裸露的顶板会随着悬顶时间的增加变形加大,煤岩体片帮冒顶严重,工作面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没有保障。本文对工作面回撤技术进行相关研究[1-4],研... 急倾斜综采面由于煤层倾角较大,工作面设备的回撤是个很大的技术难题,回撤时间过长,工作面裸露的顶板会随着悬顶时间的增加变形加大,煤岩体片帮冒顶严重,工作面作业人员和设备安全没有保障。本文对工作面回撤技术进行相关研究[1-4],研究结果可以直接指导现场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 快速回撤 支护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C型电液控制液压支架及综采设备在急倾斜煤层的快速安装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洋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年第16期20-20,共1页
本文介绍了SAC型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及组成,客观实际的剖析了SAC型电液控液压支架在急倾斜煤层的快速安装方法和所遵循的标准、要求。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 SAC型电液控制系统 液压支架 采煤机 刮板输送机 快速安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煤层综合机械化采煤上下端头支架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强 王丽 +3 位作者 郑应彬 沈节 陈飞 张亚全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0-203,共4页
绿水洞煤矿的急倾斜综采工作面,平均倾角为49°,为解决急倾斜工作面下顺槽安全威胁和上、下出口支护等主要技术难关及配套运输问题,由广能嘉华公司自主研发的急倾斜综采上、下端头支架,成功应用于绿水洞矿急倾斜综采工作面,为急倾... 绿水洞煤矿的急倾斜综采工作面,平均倾角为49°,为解决急倾斜工作面下顺槽安全威胁和上、下出口支护等主要技术难关及配套运输问题,由广能嘉华公司自主研发的急倾斜综采上、下端头支架,成功应用于绿水洞矿急倾斜综采工作面,为急倾斜综采工作面的端头支护提供了应用实践和科学实验,为最终解决急倾斜综采工作面端头支护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 横式 端头 液压支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急倾斜工作面支架、运输机、割煤机工艺的防倒防滑工艺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亚雄 《煤》 2007年第12期52-52,共1页
急倾斜综合机械化采煤工作面的支架、运输机、割煤机的防倒、防滑工艺,是煤炭开采领域的世界性难题,本文提出成功的应用事例和成功经验。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 支架防倒 防滑 运输机整体防滑 割煤机防滑跑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倾斜综合机械化中厚煤层工作面上下出口支护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亚雄 《煤》 2007年第10期59-59,61,共2页
对急倾斜综采工作面上下出口的安全支护,提出几种支护方式并进行试验,加强了上下出口的顶板管理,保证安全生产。
关键词 急倾斜综采 端头支架 支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采高急倾斜煤层沿空留巷支护技术的研究
11
作者 纪维员 房万伟 吴奎 《山东煤炭科技》 2012年第1期138-138,140,共2页
煤炭生产的发展实践均已证明沿空留巷是解决采掘接续紧张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它利于煤炭资源的回收、降低巷道的掘进率,还可以消除因留煤柱引起的井下灾害。福城矿业1901S工作面下巷沿空留巷,采用柱梁、锚网带、锚索联合支护取得了良好... 煤炭生产的发展实践均已证明沿空留巷是解决采掘接续紧张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它利于煤炭资源的回收、降低巷道的掘进率,还可以消除因留煤柱引起的井下灾害。福城矿业1901S工作面下巷沿空留巷,采用柱梁、锚网带、锚索联合支护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缓解了采掘接续紧张的局面,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采高 急倾斜综采工作面 沿空留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on a working face in a steep coal seam 被引量:10
12
作者 Deng Yuehua Wang Shouqu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4期499-503,共5页
Based on the decline in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steep coal seam mining and mining face tension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teeply inclined faces in the gob.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util... Based on the decline in exploitation of coal resources, steep coal seam mining and mining face tensions continue to explore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steeply inclined faces in the gob. One of the key factors in utilizing the technology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in steep coal seams is to safely and effectively prevent caving rock blocks from rushing into the gob-side entry by sliding downwards along levels. Using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field methods, we numerically simulated the mining process on a fully-mechanized face in a steep coal seam. The stress and deformation process of roof strata has been analyzed, and the difficulty of utilizing the technology is considered and combined with practice in a steep working face in Lvshuidong mine. The feasibility of utilizing the technology of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in a steep coal seam has been recognised. We propose that roadways along the left lane offshoot body use a speciallymade reinforced steel dense net to build a dense rock face at the lower hea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e offshoot branch creates effective roof control, safe conditions for roadway construction worker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steeply inclined go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b-side entry retaining Steep coal seam Fully-mechanized mining Feasibility analysis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first caving fracture mechanism of overlying roof rock in steep thick coal seam 被引量:3
13
作者 Zhang Bei Cao Shengge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SCD 2015年第1期133-138,共6页
Based on the elastic plate theory,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in plate for the first caving of overlying roof rock in steep mining face was establish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deflec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 Based on the elastic plate theory, a mechanical model of thin plate for the first caving of overlying roof rock in steep mining face was established.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deflection and stress distribution of roof rocks was obtain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the 5-103 panel in Shanxi,the failure of roof rocks and the influence of seam dip on it during the exploitation were theoretically investigated. Meanwhile, the first cav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verlying rock in the steep coal seam were investigated based on its stress contou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p angle has a distinct influence on the caving interval and the first caving interval for the 5-103 panel is 37 m in theory. Finally, a systematic monitoring on the behavior of rock pressures was conducted. The measured results agree well with the theoretical prediction, which provides a good reference for practical steep coal seam mi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epMining fieldInitial fracture intervalThin plate theoryCoal pressure monitor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