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辨辩证法的称谓、对象、动力和开端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福森 黄其洪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44,共4页
按照黑格尔自身的逻辑,思辩辩证法是比辩证法更合理的称谓,称谓的改变意味着对黑格尔哲学精神理解的改变。思辨辩证法认为哲学的对象和宗教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即绝对精神的自身演化和自我实现的运动,这种运动以精神的自我相关和自我否... 按照黑格尔自身的逻辑,思辩辩证法是比辩证法更合理的称谓,称谓的改变意味着对黑格尔哲学精神理解的改变。思辨辩证法认为哲学的对象和宗教的对象是同一个对象,即绝对精神的自身演化和自我实现的运动,这种运动以精神的自我相关和自我否定的本性为动力,因而它的开端和终点都是一种中介化了的自我圆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辩证法 绝对精神 自否定 中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辩证法的实践观及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方环非 岑侃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36,共6页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概念思辨的神秘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它蕴含着整体观与同一观,但通过马克思的批判和扬弃,最终被实践辩证法所取代,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实现了实践转向。马克思辩证法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本质特征的辩证法,它克服了黑格... 黑格尔的辩证法以概念思辨的神秘形式登上历史舞台,尽管它蕴含着整体观与同一观,但通过马克思的批判和扬弃,最终被实践辩证法所取代,辩证法在马克思那里实现了实践转向。马克思辩证法是以实践思维方式为本质特征的辩证法,它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主义,使辩证法立足于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彻底发扬了辩证法的革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黑格尔 马克思 思辨辩证法 实践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险的辩证法——拯救者与拯救者被拯救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秀华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6-62,共7页
从思想史和形态学视角来看,自辩证法产生以来现已形成多种样态:从变易、转化、生成的辩证法,到归谬、对话乃至共相的辩证法,再到超越抽象知性的消极否定辩证法、积极肯定的思辨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经历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论辩、形... 从思想史和形态学视角来看,自辩证法产生以来现已形成多种样态:从变易、转化、生成的辩证法,到归谬、对话乃至共相的辩证法,再到超越抽象知性的消极否定辩证法、积极肯定的思辨辩证法,以及唯物辩证法;经历了辩证法与反辩证法的论辩、形而上学与辩证思维的斗争、辩证法的历险。马克思从黑格尔哲学中拯救出辩证法,并创造性地将其改造为历史(实践)辩证法、劳动和生产辩证法;恩格斯则创立了自然辩证法。但第二与第三国际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们"却遮蔽和遗弃了具有革命本性的辩证法,以卢卡奇为奠基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担当起从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再次拯救辩证法的使命。然而,在拯救者被拯救的过程中,在总体性原则下,由于辩证法的可理解性只被限定在历史领域,单纯强调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同时,却否定了自然辩证法。"两个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不仅重新表达了马克思主义总体性辩证法,而且彰显出自然辩证法的当代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辩证法 思辨辩证法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总体性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辩证法的合理形态
4
作者 张绍宏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4期34-40,共7页
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虽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它严重脱离了实证世界;实证辩证法实为实证科学规律的总概括,因而不能表达思维主体对实证世界的批判超越态度。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矛盾学说进行内容置换,实现了思辨辩... 黑格尔的思辨辩证法虽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但它严重脱离了实证世界;实证辩证法实为实证科学规律的总概括,因而不能表达思维主体对实证世界的批判超越态度。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思辨矛盾学说进行内容置换,实现了思辨辩证法与实证辩证法的理论重组,创立了合理形态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合理形态的辩证法是实践主体寻求超越的思想试验。其思维进程大体经过思辨启动、矛盾客观化、对立面融合成新范畴、实证检验和实证完成四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辩证法 实证辩证法 合理形态的辩证法 寻求超越的思想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法在“历史感”中扎根和发展
5
作者 陈立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40,共10页
辩证法缘起于人类筹划生存的实际需要,通过话语修辞、逻辑推理等形式,参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提炼并表达人类的生存经验。自古以来,辩证法都是在解答时代问题中赢获赖以立足和发展的实体性内容,正是内容推动并引领辩证法的发展。“苏... 辩证法缘起于人类筹划生存的实际需要,通过话语修辞、逻辑推理等形式,参与人们生活的历史过程,提炼并表达人类的生存经验。自古以来,辩证法都是在解答时代问题中赢获赖以立足和发展的实体性内容,正是内容推动并引领辩证法的发展。“苏格拉底方法”的要旨是改造当下生活、构建新的时代原则,柏拉图开启的“思辨的辩证法”在“形式论证”的方式下考察事物、阐明思想。黑格尔建构了“思辨逻辑”,借以超越柏拉图等人所迷执的“知性逻辑”,在抽象思辨语境中表达了“历史感”,把辩证法实现“普遍物的特殊化”的本质要求展示出来。马克思深刻洞悉社会历史创造因素优先突出的时代境遇,拒绝从主观主义和形式主义向度来阐释辩证法的认知思路,把黑格尔的“抽象的—历史性思考”翻转为“现实的—历史性思考”,阐明以返回生活世界为导向的辩证法新境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格拉底方法 思辨辩证法 概念辩证法 历史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对象性”思维方式研究的重要意义--马克思唯物史观制定的方法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冯景源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25,共10页
"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思辨辩证法提出和使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表示的是与1843年《批判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不同的又一次"头足倒置"的批判。这次... "对象性"思维方式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批判黑格尔思辨辩证法提出和使用的。"对象性"思维方式表示的是与1843年《批判手稿》对黑格尔《法哲学原理》不同的又一次"头足倒置"的批判。这次批判的重要特点,使唯物史观的制定从市民社会进到政治经济学;所以,是历史观启开经济学大门的一把钥匙。"对象性"思维方式在内容上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研究对象的具体性,马克思称为"严格现实主义的";二是辩证法关注的是揭示事物发展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称自己的辩证法为"科学辩证法",以便与黑格尔的只注重观念与逻辑的思辨辩证法相对立。"对象性"思维方式是与唯物史观理论制定的"推广论""应用说"根本对立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象性” 思维方式 科学辩证法 思辨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现代理论与形而上学的命运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树广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7-31,共5页
关键词 形而上学 后现代理论 形而上学终结 思辨辩证法 道德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 性问题 形而上学的命运 海德格尔 经验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