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议论文教学要善用思维工具,强化思辨读写训练--简评《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联读教学设计
1
作者 方正 王家琪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40-42,共3页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联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思辨读写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主要是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论证艺术;通过设置“单篇精读,以图促思”“联读探究,深化思辨”“读写结合... 《改造我们的学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联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定位在学生思辨读写能力的提升,教学内容主要是梳理文章的结构思路,引导学生归纳文章的论证艺术;通过设置“单篇精读,以图促思”“联读探究,深化思辨”“读写结合,学以致用”三个学习活动,巧借思维工具,建构了单篇精读、联读互学与高考真题读写的思辨读写教学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议论文教学 思维工具 思辨读写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辨与不辩:博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真实短板
2
作者 董云川 冯媛媛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25年第4期26-33,共8页
博士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质量隐忧相应显现。影响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浅辨”以至于学业浮光掠影而未及深刻,“不辩”以至于学术浅尝辄止而难得创新,这两者于教育全程的双重式微,已聚合成为当下博士教育的真实短板。博士... 博士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质量隐忧相应显现。影响博士人才培养质量的原因错综复杂,但“浅辨”以至于学业浮光掠影而未及深刻,“不辩”以至于学术浅尝辄止而难得创新,这两者于教育全程的双重式微,已聚合成为当下博士教育的真实短板。博士教育承载着历史智慧与未来创新的天职,离不开思辨、质疑及创新等品质。明辨是否定的前提,论辩是超越的基础。惟有鼓励穷辨,倡导争辩,保护申辩,才能有效提升博士生教育质量。为此,学校需要建立并强化维护思辨、保护争辩的教育运行机制,保障学习自主、保护学术自由、保留生长空间;导师需要开放的学术胸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自省、在个性与共性之间共生、在达标与突围之间释性;学生需要潜心学术,独立思辨,通过论辩、申辩和雄辩,成为不折不扣的精研博学之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士研究生教育 思辨训练 学术论辩 研究生培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