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思辨美学与主客关系:以安东尼奥尼与贝克特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畅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8-78,共11页
思辨实在论探问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客体实在。在此辐射下,西方美学界近五年出现了由诸多分支构成的思辨美学思潮,引发了现有艺术范式的转型,但其中以思辨唯物主义与以客体导向本体论为起点的两派美学讨论各自为营。本文尝试以思辨... 思辨实在论探问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客体实在。在此辐射下,西方美学界近五年出现了由诸多分支构成的思辨美学思潮,引发了现有艺术范式的转型,但其中以思辨唯物主义与以客体导向本体论为起点的两派美学讨论各自为营。本文尝试以思辨美学何以谈论人类主体思维框架之外的艺术--即其如何以全新的方式解决艺术的主客关系问题--为线索,厘清思辨美学思潮内部各条分支脉络间的张力与互通,并最终落脚于海勒客体导向探问美学范式对于西方现有思辨美学形态的补充作用与优势地位,且以安东尼奥尼与贝克特的艺术创作为例证予以检验。本文对思辨美学的梳理及对海勒范式的阐发旨在证明,思辨美学并非如思辨实在论一般取消与驱逐人类的位置,而是力图超越人类中心视阈并真切体现艺术家、艺术作品与受众间主客平等共生的联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实在论 思辨美学 海勒 安东尼奥尼 贝克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思辨 被引量:1
2
作者 夏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32-36,共5页
中国电影经过百年发展,在电影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的塑造上取得了丰富经验与丰硕成果。进一步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厘清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的真实状况,也有利于展望未来,寻求电影未来创新演进方向。基于... 中国电影经过百年发展,在电影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的塑造上取得了丰富经验与丰硕成果。进一步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功能进行研究,既有利于厘清当下中国电影创作与发展的真实状况,也有利于展望未来,寻求电影未来创新演进方向。基于此,主要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美学思辨的理论内涵进行明确,然后对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美学意象维度进行研究;立足当下,思考未来,提出中国电影的文本形态与美学意象未来发展之路,有助于提升中国电影的创作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电影 文本形态 美学思辨 未来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桑塔耶那自然主义美学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红梅 黄恩发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39-42,共4页
从重新界定“美是什么”开始 ,桑塔耶那宣告了思辨美学的无效。他把感觉经验作为新美学的奠基石 ,将美与人的主观感觉紧紧相连 ,提出了美的“快感说”和艺术的冲动论。尽管桑塔耶那不同意传统思辨美学的客观主义立场 ,但是 ,把审美对象... 从重新界定“美是什么”开始 ,桑塔耶那宣告了思辨美学的无效。他把感觉经验作为新美学的奠基石 ,将美与人的主观感觉紧紧相连 ,提出了美的“快感说”和艺术的冲动论。尽管桑塔耶那不同意传统思辨美学的客观主义立场 ,但是 ,把审美对象自然化、经验化 ,将诸种审美现象进行生物学和经验主义的诠释 ,使桑塔耶那的美学没能超越客观主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塔耻那 自然主义美学 快感说 思辨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试图走向“科学”的美学——托马斯·门罗美学思想述要
4
作者 丁少伦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8-61,共4页
一般认为,门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按照门罗的解释,“自然主义”标示着一种反对各种形式的超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和现代艺术的特殊风格。它“把判断建立在通过感觉和内省所进行的观察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 一般认为,门罗美学的哲学基础是自然主义。按照门罗的解释,“自然主义”标示着一种反对各种形式的超自然主义理论的哲学和现代艺术的特殊风格。它“把判断建立在通过感觉和内省所进行的观察以及个人和集体的经验的基础之上,而不是建立在那些被认为是自明的或是由超自然的神灵们揭示的‘第一原则”中推导出来的东西的基础之上”。它尊重作为知识源泉的感性材料,更推崇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感性经验,主张美感就来自自然的或日常的生活感受之中。但这并不意味着它赞成那种粗劣的自然唯物主义世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自然主义 审美经验 门罗 思辨美学 艺术作品 审美现象 现代艺术 审美价值 主客体相互作用 科学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