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心理学中思辨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关系 被引量:20
1
作者 龙立荣 李晔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5期128-132,共5页
文章首先分析了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关系 ,主张二者的关系不是指导与被指导 ,而是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关系。最后从研究进程的角度对二者的差异做了比较。
关键词 心理学 思辨研究 实证 研究进程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研究方法:历史、困境与前景 被引量:46
2
作者 彭荣础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2011年第5期86-88,共3页
研究方法进步是一门学科进展的最直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这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就整体而言,人们的方法意识并不强,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度... 研究方法进步是一门学科进展的最直接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研究在方法论上获得了重大突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研究方法由单一走向多元,这为高等教育研究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就整体而言,人们的方法意识并不强,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的深度和结论的可靠性。因此,加强对研究方法的探讨就显得尤为必要。本刊特约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七位专家、学者撰写了一组笔谈文章,从多个角度对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最新进展进行介绍。限于篇幅,本刊将这组笔谈分两期刊发,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研究 历史 高等教育研究 困境 实证研究 高等教育学 科学研究 方法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育思辨研究的时代挑战与应对 被引量:17
3
作者 余清臣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21,共9页
在"关注现实"成为时代主流精神的背景下,以逻辑推理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思辨研究遭到了问题虚空、论证主观和观点晦涩的质疑,由此陷入到难以立足的危机之中。在内涵上,教育思辨研究是通过对教育经验、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来... 在"关注现实"成为时代主流精神的背景下,以逻辑推理为基本方式的教育思辨研究遭到了问题虚空、论证主观和观点晦涩的质疑,由此陷入到难以立足的危机之中。在内涵上,教育思辨研究是通过对教育经验、概念和命题进行逻辑推理来获得普遍性教育认识的活动。教育思辨研究的核心特性是让只受逻辑规范的思想在包含现实层次在内的广阔教育世界中自由穿行,以获得关于教育的更加广阔而深刻的认识理解。当代开展高品质教育思辨研究特别需要紧抓其精要,具体有三种方式:修炼通透的思维能力和自由的想象力,选择和建构精到的概念体系,积累更广泛而深刻的教育经验。在当前教育研究类型多样化的背景下,教育思辨研究要特别致力于向更广阔更深刻的教育世界开拓,通过有逻辑的自由想象来建构普遍性的教育思想,从而为教育世界的广阔发展和深刻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思辨研究 想象力 逻辑推理 教育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产思辨研究视阈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被引量:6
4
作者 吴晓静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9-124,共6页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过于强调"遗产"特性,而使其本质上"物化"的倾向。溯及现代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不难找到其二元理论逻辑的根源。遗产思辨研究将非遗视... 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仍存在过于强调"遗产"特性,而使其本质上"物化"的倾向。溯及现代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不难找到其二元理论逻辑的根源。遗产思辨研究将非遗视为动态的、意义生产的过程,认为其内在价值并非天生具有,而是经由社会的、文化的、话语的动态复杂动力机制形成,强调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在与多元群体实践中重新理解非遗的本质,通过多层次及全方位阐发、挖掘和转化其精神内涵,赋予其新的时代含义和文化价值,释放其所蕴藏的物质、精神和制度潜能,进而发挥非遗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实现活态传承的时代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思辨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证还是思辨——两种教育研究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陈雅川 杨洋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教育研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学界对于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从未停止。从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发展历史溯源,深入探析两种研究范式的内涵与分类,发现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正从“非此即彼”走向... 教育研究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国学界对于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的争论从未停止。从实证研究和思辨研究的发展历史溯源,深入探析两种研究范式的内涵与分类,发现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正从“非此即彼”走向“融合并存”,教育研究需要平衡思辨和事实证据在研究中的比例,避免两种极端情况,系统文献综述法即反映了实证与思辨研究的融合。通过梳理建构清晰的教育研究图景,旨在解决当前教育研究领域的争论,为促进我国教育研究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实证研究 思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实证与行动:教育研究的三维空间 被引量:26
6
作者 马勇军 姜雪青 杨进中 《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 2019年第5期111-122,共12页
教育研究存在三种典型的研究范式:思辨、实证和行动。思辨研究是在求善基础上的求美,实证研究求真,行动研究求善。三种研究范式相伴相生、相对独立、各有所长、相互渗透。当前,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思辨仍是主流研究范式,但实证研究发展迅猛... 教育研究存在三种典型的研究范式:思辨、实证和行动。思辨研究是在求善基础上的求美,实证研究求真,行动研究求善。三种研究范式相伴相生、相对独立、各有所长、相互渗透。当前,我国教育研究领域思辨仍是主流研究范式,但实证研究发展迅猛,行动研究也日益被认可和关注。这三种范式研究者间缺乏沟通理解,研究质量不高,差异关注不够。今后需要加强科研方法训练,关注研究范式教育,尝试成果分类评价,发挥期刊引领作用,促进范式有机融合,建立研究三维空间,以实现教育研究真善美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 研究范式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思辨到实证: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型 被引量:21
7
作者 黄忠敬 孙晓雪 王倩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136,共18页
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9年间教育公平论文共计932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工具,探索近十年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进展,分析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来看,从重视宏... 本研究以中国社会科学引文(CSSCI)数据库收录的2010—2019年间教育公平论文共计932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工具,探索近十年以来我国教育公平研究的进展,分析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型。从教育公平研究的主题来看,从重视宏观输入公平转向重视微观过程公平;从教育公平研究方法的维度来看,从思辨研究走向实证研究;从教育公平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的相关性来看,教育输入中的财政投入及资源配置、教育机会中的背景因素、教育过程公平中的课程及教学资源、教育产出公平中的个人产出均与实证范式呈现显著相关性。在新的时代,教育公平研究借助实验经济学范式、地理学科的空间分析范式、更深层次的实证研究范式以及基于大数据的互联网技术,又拓宽了新的研究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研究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研究范式的祛魅:思辨与实证的融合共生 被引量:22
8
作者 李琳璐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1-38,共8页
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是教育学研究中两大主要研究范式,但持不同范式的研究者会基于各自的立场过分推崇或拒斥某一研究范式。对思辨与实证两种研究范式的历史起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思辨研究“求善”、... 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是教育学研究中两大主要研究范式,但持不同范式的研究者会基于各自的立场过分推崇或拒斥某一研究范式。对思辨与实证两种研究范式的历史起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思路等进行分析可以看出,思辨研究“求善”、实证研究“求真”的核心目标差异导致了彼此的矛盾与冲突。但从科学研究程序和知识形成的条件来看,两者实则是融合的科学共生体,思辨研究为实证研究提供假设依据,实证研究帮助验证思辨研究所得观点,两者共同推动教育知识的形成和教育学科的发展。教育思辨研究者和实证研究者之间的交流互动、相互了解以及各自研究范式水平的提升,有助于实证与思辨之间的协同发展,推动多元研究范式的重新返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研究范式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教育研究 多元研究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医学人文实证研究的现状分析及启示 被引量:9
9
作者 于双成 姚芹 +1 位作者 陈焱 张云秋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20,共5页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我国医学人文实证研究的状况,发现医学人文研究以及医学人文实证研究均相对滞后,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认识与运用水平有待提高。对实证研究的概念作出解释并从深层次解析了相关问题,提出应加强对包括实证研究与思...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探讨我国医学人文实证研究的状况,发现医学人文研究以及医学人文实证研究均相对滞后,对于实证研究方法的认识与运用水平有待提高。对实证研究的概念作出解释并从深层次解析了相关问题,提出应加强对包括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之辩证研究在内的医学人文研究方法的专门研究,以提升医学人文的整体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 实证研究 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中学数学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波 徐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我国数学实验研究数量每年大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对象逐渐多样化,研究群体出现交互合作,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样,内容逐渐丰富。思辨研究作为其他类型研究的先导,试图廓清数学实验的内涵,构建其理论基础,确认其地位和作用。实证研究则有力... 我国数学实验研究数量每年大体呈上升趋势,研究对象逐渐多样化,研究群体出现交互合作,研究方法从单一到多样,内容逐渐丰富。思辨研究作为其他类型研究的先导,试图廓清数学实验的内涵,构建其理论基础,确认其地位和作用。实证研究则有力地推动了研究的进一步进展,对教材编写、课程设置、实验环境的研究从个别、零散走向系统、整合,数学实验教学从浅层次应用走向深度开发。实验教学课从单独开设走向与其他教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实验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现状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2020年国内教育博士培养研究文献述评 被引量:5
11
作者 秦春生 宋萑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9,共9页
本研究以2000年至2020年为限,对国内教育博士培养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分析研究中基本假设、论证逻辑、证据质量和假定影响。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研究发文量呈波动增长态势;研究对象范围广泛、类别丰富、数量分... 本研究以2000年至2020年为限,对国内教育博士培养研究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归纳,并分析研究中基本假设、论证逻辑、证据质量和假定影响。研究发现,20年间,我国教育博士培养研究发文量呈波动增长态势;研究对象范围广泛、类别丰富、数量分布变化大;研究范式呈现明显的“思辨色彩”,实证研究较为薄弱;研究方法以比较研究和质性研究为主,量化研究方法运用较少;研究内容重复性特征明显,主题没有及时跟上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大部分研究都缺乏适切的理论支撑且多半借用了西方的理论或框架,缺乏对中国本土脉络的观照。未来应增加理论研究与培养实践的关联,丰富研究主题、扩大研究者队伍、开展实证研究、拓宽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博士培养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内容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地研究: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被引量:14
12
作者 张新平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9,共5页
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是传统教育管理研究的两条惯用套路,它们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实地研究正是试图在克服和消解这些弊端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它力图对现实中的管理作为和... 思辨研究和实证研究是传统教育管理研究的两条惯用套路,它们既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时也存在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弊端,而实地研究正是试图在克服和消解这些弊端的过程中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研究方式,它力图对现实中的管理作为和实践问题予以理性反思和阐释,构成了教育管理研究的第三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实地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科学的三种研究范式及其对我国管理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8
13
作者 徐世勇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4-126,共3页
哲学思辨研究、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三个范式。三者之间既存在较大的差别,也互相联系,同时也各具优势,具有结合与互补的可能性。与国际管理学研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管理学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同时也存在迅速... 哲学思辨研究、定量研究与质的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三个范式。三者之间既存在较大的差别,也互相联系,同时也各具优势,具有结合与互补的可能性。与国际管理学研究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管理学研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但同时也存在迅速发展的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思辨研究 定量研究 质的研究 管理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学研究方法:基于人的特殊性视角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溢涵 《企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
由于管理学研究对象——人的特殊性,使得管理思想以及研究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对立统一性。本文通过追溯人性假设演进历程,从人的特殊性视角剖析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认为管理实践应该采用任何可以应用的方法去解决管理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在管... 由于管理学研究对象——人的特殊性,使得管理思想以及研究方法都具有一定的对立统一性。本文通过追溯人性假设演进历程,从人的特殊性视角剖析管理学的学科属性,认为管理实践应该采用任何可以应用的方法去解决管理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在管理研究中走"折衷主义"和"实用主义"道路,采用科学与思辨并行的研究思路,为管理实践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假设 科学研究 思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方法与新闻学研究的深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孙旭培 《新疆新闻界》 1998年第6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研究方法 新闻学研究 定性研究 思辨研究 内容分析 社会调查方法 批评报道 定量研究 实证研究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性方法之于高等教育研究的缺位与在场策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志忠 《江苏高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22,共4页
作为一类方法总称的质性研究,具有揭示高等教育的人文世界、关注高等教育中的"边缘者"和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等效用。然而,当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主要使用思辨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很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这不利于发挥高等... 作为一类方法总称的质性研究,具有揭示高等教育的人文世界、关注高等教育中的"边缘者"和注重高等教育中的差异性等效用。然而,当下的高等教育研究主要使用思辨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很少使用质性研究方法,这不利于发挥高等教育研究对质量提升的作用和促使高等教育研究方法走向多元化。要使质性方法成为高等教育研究的常用方法,高教研究界需要加深对质性研究方法的理解、辨明质性研究方法之间的差异、加强对质性研究的宣传和培育做质性研究的学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研究 质性研究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缺位 在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行政学研究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17
作者 张宝书 杨昌勇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5,共5页
教育行政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发展与繁荣和走向基本成熟三个阶段。教育行政学取得了从借鉴到自我发展,再到多样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重政策诠释、重条块行政功能说明、重思辨研究等问题。作者在研究与... 教育行政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来,经历了恢复与重建、发展与繁荣和走向基本成熟三个阶段。教育行政学取得了从借鉴到自我发展,再到多样化发展的巨大成就。同时也存在重政策诠释、重条块行政功能说明、重思辨研究等问题。作者在研究与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教育行政学研究存在这样几个趋势:在研究目的上,注重理论和实践探索;在研究方法上,关注研究范式和方法论的讨论与运用;在研究内容上,关注教育行政活动过程本身;在学科体系上,注重建构富有特色的学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行政学 思辨研究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一篇论文意义上理论研究的逻辑之“真”——兼及“论证”与“议论”的分析 被引量:15
18
作者 李艺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6,共11页
“真”乃哲学谓之“真”,即“真理”,亦可理解为理论研究如何才能“向真”并“走向真理”。“理论研究”指理性科学范畴内,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基于词语的以科学演绎(广义)为形式的思辨。尽管人文社会科学有其复杂性,但在向“真... “真”乃哲学谓之“真”,即“真理”,亦可理解为理论研究如何才能“向真”并“走向真理”。“理论研究”指理性科学范畴内,针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问题的基于词语的以科学演绎(广义)为形式的思辨。尽管人文社会科学有其复杂性,但在向“真”的意义上与自然科学有本质一致性;“真”的理论研究必须以“真”的科学演绎(广义)作保证;建议将科学演绎(广义)之基本逻辑类、拓展逻辑类和综合逻辑类纳入视野,用以支持向“真”的逻辑展开;以提高研究质量为目的,研究者应该尽量多“论证”而少“议论”。讨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一篇论文意义上的理论研究如何为“真”,就是要坚持向真的科学逻辑规则并执着前行,保证科学精神的实现。新概念不等于新思想,贩卖不是研究,赶时髦并非前沿,追捧虚假的学术风格就会丧失思考能力。因此,理论研究应以求“真”为使命,严守科学演绎的本质,严守责任重地,以自己所成立之思想突破呼应整个学科前沿的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论研究 思辨研究 科学演绎 逻辑形式 论证 议论 向真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域下艺术学理论研究范式与方法探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蓓 张紫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64,共7页
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突出强调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界限,拓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种融合是文科内部各学科之间、文理科之间进行的学科重组与交叉。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讨论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如何明确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范式与方法,拓... 相对于传统文科,新文科突出强调打破专业壁垒和学科界限,拓展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这种融合是文科内部各学科之间、文理科之间进行的学科重组与交叉。基于此,本研究主要讨论艺术学理论研究领域如何明确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范式与方法,拓展学科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在新文科视域下如何借助文理不同学科的研究技术与方法进行开拓更新,从而开辟新的研究路径,催生新的研究问题与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艺术学理论 研究范式 研究方法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象学: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 被引量:7
20
作者 刘志忠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37,67,共7页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 在系统分析教育技术常用的两种研究范式的基础上,结合哲学史的梳理,从方法论、研究方式和具体研究方法三个层面对现象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象学是教育技术研究的第三种范式。在方法论层面,现象学范式的创新性突破在于穿透了“一般”和“个别”的割裂;在研究方式层面,现象学范式遵循质性研究的模式,擅长对微观体验的揭示;在具体研究方法层面,现象学范式综合运用访谈、体验报告等手段,使研究结论具有建构性。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教育技术研究特征的分析,明确了现象学之于教育技术研究的方法论价值在于贯通融合,即有利于教育技术研究的定位融合、视域融合和研究取向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研究 实证研究 现象学 教育技术研究 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