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5
1
作者 温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56-59,共4页
在信息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人类的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是传播活动中很重要的因素。思维是符号化的意识活动,思维符号是人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反映。传播符号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 在信息传播中,任何信息都携带着意义,任何信息也都必须通过符号才能得到表达和传递。人类的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是传播活动中很重要的因素。思维是符号化的意识活动,思维符号是人的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反映。传播符号是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总和,包含了意识与非意识的表达。思维符号与传播符号两类不同的符号在传播活动中显现相互依存、相互转换、相互贯通的对立的同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符号 传播符号 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信息传播和思维符号化的认识论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温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3-105,共3页
从微观的角度看,思维符号化存在符号解读与意义不能达到一致性的问题。如果要想追求传受双方意义的一致性,必须要撇开符号解读中的意义个性化倾向。从宏观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价值观念,就有不同的符号解读即不同的... 从微观的角度看,思维符号化存在符号解读与意义不能达到一致性的问题。如果要想追求传受双方意义的一致性,必须要撇开符号解读中的意义个性化倾向。从宏观的角度看,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个人经历、价值观念,就有不同的符号解读即不同的意义阐释和理解,其间就有不同的思想观念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传播 思维符号 符号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实”之间:“虚拟现实”的文化符号阐释
3
作者 郝慧敏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0-59,共10页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技术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仅仅是狭义的“虚拟现实”。通过揭示“虚拟现实”如何被表象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观念,既可以全面透视虚拟与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带来了全新的沉浸与交互体验,促使人们不断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问题。事实上,技术意义上的“虚拟现实”仅仅是狭义的“虚拟现实”。通过揭示“虚拟现实”如何被表象成为一种广义的文化符号观念,既可以全面透视虚拟与现实在不同层面的复杂多重关系,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虚拟现实”如何从符号逻辑经由媒介技术转化为文化现实的具体过程。首先,作为前技术形态的符号化思维空间,“虚拟现实”是一种去物质化的过程,通过隐喻性交互界面连接着相互平行的“虚拟”与“现实”两个世界。其次,作为准技术形态的媒介技术环境,“虚拟现实”所创造的“数字实在”,“虚”中含“实”,“实”中蕴“虚”,既是一种建构的主观真实,也有自然现实的存在根基。再次,作为技术衍生形态的社会文化景观,“虚拟现实”具有“现实的虚拟化”与“虚拟的现实化”双向转换路径。从符号化思维空间到媒介技术环境,再到社会文化景观,“虚拟现实”的“自然现实性”特征逐步外显,呈现出由“虚”到“实”的发展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虚”“实”之间 符号思维空间 媒介技术环境 社会文化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规划设计中的符号思维 被引量:4
4
作者 舒波 兰芳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08-111,共4页
1符号与符号学 我们生存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符号对于人们来说既平常又抽象。按照苏珊·朗格的划分,符号分为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而符号学正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和深层次语言学的科学。可以说,“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都是... 1符号与符号学 我们生存的世界到处都充满着符号,符号对于人们来说既平常又抽象。按照苏珊·朗格的划分,符号分为自然符号和人工符号,而符号学正是一门研究符号系统和深层次语言学的科学。可以说,“人所创造的一切文化,都是不同的符号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思维 设计 规划 符号系统 符号 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符号与心语说 被引量:3
5
作者 赵毅衡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5-130,共6页
人的思考必定是在语言中进行,还是可以在一种非语言的符号中展开,或是二者兼用,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的意义活动是不是必定需要语言。很久以来人们感觉到思维使用一种特殊的符号,近半个世纪以来陆续有人提出"心语说"引发了许多... 人的思考必定是在语言中进行,还是可以在一种非语言的符号中展开,或是二者兼用,这个问题,关系到人的意义活动是不是必定需要语言。很久以来人们感觉到思维使用一种特殊的符号,近半个世纪以来陆续有人提出"心语说"引发了许多争议。本文介绍了这些争议,但是重点整理了皮尔斯的"思维-符号"理论,指出皮尔斯的理论在许多方面与"心语说"相近,而且论说得相当充分,可以被看成是"心语说"的前驱,在某些地方讨论得更为精辟。因为它比较符合意义的"翻译论"定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符号 心语 皮尔斯 意义 翻译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维的符号属性与形式化倾向——发生认识论主旨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莉莉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54-156,共3页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理性的符号属性尤为突出。发生认识论从发生学的视角来探知理性的发生何以可能,从心理学途径为思维的这一本质特点提供了经验的和实验的证据,并进一步提示出其形式化倾向。通过对逻辑数学结构的个体发生学研究,以... 人是符号的动物。人的理性的符号属性尤为突出。发生认识论从发生学的视角来探知理性的发生何以可能,从心理学途径为思维的这一本质特点提供了经验的和实验的证据,并进一步提示出其形式化倾向。通过对逻辑数学结构的个体发生学研究,以及对于个体认识发展和人类科学史发展方向的追踪,皮亚杰确立了思维的符号属性和形式化倾向,拓宽了对理性本质探求的思想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思维 形式化 发生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秦儒道思维透视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瑞霞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24-129,共6页
先秦诸子学说为中国历代所重视。然对其观念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对其思维的重视。而对其思维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待言说的。笔者认为先秦儒道的思维 ,是人与对象的生命一体化的主体性、整体性、诗意性的心理过程。而将这一心理过程... 先秦诸子学说为中国历代所重视。然对其观念的重视大大超过了对其思维的重视。而对其思维的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不待言说的。笔者认为先秦儒道的思维 ,是人与对象的生命一体化的主体性、整体性、诗意性的心理过程。而将这一心理过程以诗意的语言及类比隐喻的方式予以表述 ,便形成了儒道文化 ,儒道文化正是其思维的结晶。本文拟从思维的定位、思维的素质、思维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儒家 道家 思维符号 思维表达 思维 定位 思维素质 思维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创造: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 被引量:1
8
作者 万资姿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3-117,共5页
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人类文化创造反映在自身主体性上就是一种主体能动行为的实现与被规定。而且,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表征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规定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因此,在人类主... 文化创造主体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等特点决定了人类文化创造反映在自身主体性上就是一种主体能动行为的实现与被规定。而且,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表征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也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并规定着人类的文化创造。因此,在人类主体性下,借助于人类符号能力,特别是作为人类符号能力之重要内容的符号化思维及其抽象表达,文化创造体现为一种人类主体性的实现与被规定,同时在本质上也表现为一种人类符号能力的实现与被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创造 符号能力 主体性 符号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学的对话论思考
9
作者 许宁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115-118,共4页
文章探讨了符号、符号思维、符号意指过程以及符号学研究的对话性特征,说明符号学研究不应固守那种静态的、独白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而应加强"对话"意识,重视一切形态的符号意指活动和具体的、开放的意指过程,以及此过程... 文章探讨了符号、符号思维、符号意指过程以及符号学研究的对话性特征,说明符号学研究不应固守那种静态的、独白式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而应加强"对话"意识,重视一切形态的符号意指活动和具体的、开放的意指过程,以及此过程中主体的自我对话认知和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认知,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符号的运作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符号 符号思维 意指过程 符号学研究 对语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反思维·相似思维·相近思维——文学创造的相对思维方式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4-17,共4页
目前文学理论的热点转向了文学思维,这是有道理的。倘若批评家永远不能够理解作家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将永远处于无可挽救的附庸地位,反过来说,作家又何尝能够意识到创作思维的全部特征呢?特别是当他囿于一得之见的时候。 文学的符号思... 目前文学理论的热点转向了文学思维,这是有道理的。倘若批评家永远不能够理解作家的思维方式,那么他也将永远处于无可挽救的附庸地位,反过来说,作家又何尝能够意识到创作思维的全部特征呢?特别是当他囿于一得之见的时候。 文学的符号思维不仅是有逻辑的思维,而且是有着多种逻辑的思维,它们适应于创造的不同过程或不同侧面。此一意义上,文学的泛逻辑思维既包括一般普通逻辑思维,也可以包括其它各类具有逻辑性的思维,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超越了逻辑思维的严格规范,在普通逻辑之外建立起思维逻辑的多种渠道。现在我们将议论其中的一种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似思维 符号思维 文学创造 思维 骷髅 作家 文学思维 普通逻辑 泛逻辑 反常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汉字的性质 被引量:4
11
作者 连登岗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81-85,共5页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这个定义只是对文字部分属性的说明,未能全面揭示文字的本质。探索汉字的性质,必须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去挖掘。关于文字的性质,应该这样表述:文字是视觉图形符号与语音听觉符号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人工制作的以... “文字是语言的符号”这个定义只是对文字部分属性的说明,未能全面揭示文字的本质。探索汉字的性质,必须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范围去挖掘。关于文字的性质,应该这样表述:文字是视觉图形符号与语音听觉符号相结合的产物,它是人工制作的以视觉图形为存在形式的主要充当语言符号、同时也兼备思维符号、物象符号、艺术符号、文化符号等功能的以系统为其结构形式的社会交际和表达的不断发展变化的交际认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质 汉字 图形符号 语言符号 存在形式 视觉图形 思维符号 艺术符号 认识工具 发展变化 社会交际 结构形式 文化符号 文字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哲学人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兼评卡西尔、怀特的文化哲学
12
作者 倪东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6期89-93,共5页
本文通过对卡西尔、怀特的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评析,提出了文化哲学人学研究应予重视的理论问题。文章认为,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研究人,首先须面对“人之文化存在”命题固有的矛盾性,如何解答这些矛盾,将决定文化哲学人学研究的基本方向... 本文通过对卡西尔、怀特的文化哲学的比较和评析,提出了文化哲学人学研究应予重视的理论问题。文章认为,从文化哲学的视野研究人,首先须面对“人之文化存在”命题固有的矛盾性,如何解答这些矛盾,将决定文化哲学人学研究的基本方向。其次,文化哲学的人学研究应始终把文化与人的存在和发展这一终极问题联系起来,以突出其人学个性。文化哲学关注人与理想世界的关系,它借助文化诸形式,深刻揭示了人如何超越时间、空间局限,以展示人自身生命意义的延续进程。再次,人之文化存在的矛盾根源于人的活动与对象之间的矛盾,因此,从人——文化系统中拓展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关系的大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哲学 人学 人之文化存在 符号思维及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