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造性思维与历史认识系统结构
1
作者 刘爽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104-110,共7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历史认识主体 史学研究 史料学 历史学家 系统结构 历史研究 史家 人类历史 中国传统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启发创造性思维的认识与实践
2
作者 姜国峰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36-37,共2页
本文主要从启发的角度(启发的涵义、启发教学的原则与要求、培养创造性思维思维能力的方法等)来阐述提高学生在学习政治理论课过程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提高。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创造性思维 认识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知识结构对创造性思维的影响
3
作者 舒拥军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1年第4期76-80,107,共6页
知识结构与创造性思维有密切关系。知识结构分:宽而多尖、宽而尖、宽而不尖、窄而尖、窄而不尖、窄而多尖型,它们分别对创造性思想产生不同的影响,“宽而多尖”型最易激发创造性思维。良好的智慧品质和个性品质也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关键词 知识结构 创造性思维 智慧品质 个性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9
4
作者 何云峰 金顺尧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1998年第5期8-15,共8页
思维活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创造思维(Creative Thinking)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指向于考察对象的现实情况,辨明问题。后者则偏重于构建新观念、创造新思想。这两者间虽然有着明确的界限,他们各有不同的... 思维活动就其功能而言,可分为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和创造思维(Creative Thinking)两大类。前者的目的指向于考察对象的现实情况,辨明问题。后者则偏重于构建新观念、创造新思想。这两者间虽然有着明确的界限,他们各有不同的任务和特点,但现实思维却是两者交互作用的过程,往往既需要主体批判地考察已有的认识成果,更需要大胆创新。在认识过程中,批判是创造的前提,而创造又是科学批判精神的内在要求。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强调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坚持批判和创造的统一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首先需要全国人民有高度的创造精神,但同时又必须正确对待我们过去的计划经济建设成果以及当代的资本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 认识活动 认识过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思维方式 思维活动 思维形式 科学批判精神 社会转型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被引量:3
5
作者 郭清水 张国强 +1 位作者 郭清水 张国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时代所需 ,而创造性思维是创新的关键。大脑是思维的基础 ,要进行创新不仅需要完善的思维体系 ,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和合理的个性结构。而影响创造性思维进行的直接障碍是我们的思维定势。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人才培养 思维定势 心理学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重创造性思维培养的理论前提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敏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8-33,共6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品质 儿童思维发展 儿童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培养 结构与功能 连续过渡 中介性 条件反射 过渡水平 逻辑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思维·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 被引量:5
7
作者 汤拥华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1-63,共3页
关键词 逆向思维 创造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 思维方式 二元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思维结构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齐振海 《现代哲学》 1986年第4期7-10,共4页
在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是否存在着思维结构、认识结构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争论问题。旧物主义者一般都否认思维结构、认识结构的存在。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是由于受外物的刺激,即感官接受了客观事物的可感觉的形式,犹如蜡块... 在认识过程中,认识主体是否存在着思维结构、认识结构的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的一个争论问题。旧物主义者一般都否认思维结构、认识结构的存在。如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是由于受外物的刺激,即感官接受了客观事物的可感觉的形式,犹如蜡块接受图章的印迹一样。洛克说的更明确:人的心灵如一张白纸,上面没有任何标记、任何观念;人的一切观念都是由经验引起的。与此相反,一些唯心主义者如康德则认为,人认识客观世界先验地有一个认识结构,它把感觉材料组成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结构 认识结构 思维方式 争论问题 认识主体 亚里士多德 认识过程 唯心主义者 哲学史 皮亚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教学中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主要因素
9
作者 欧阳玉 边耐政 《大学教育科学》 1999年第1期37-40,共4页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超越现有经验、理论和认识层次,运用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方法去认识、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新颖性和首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主要特点。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繁多,但... 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主体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超越现有经验、理论和认识层次,运用新颖的、独特的、具有一定意义的方法去认识、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新颖性和首创性是创造性思维的两个主要特点。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因素繁多,但就主体而言,可归纳为外部因素和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动机 学生创造性 思维发展 知识结构 辩证思维能力 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想象 创造 面临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造性认识
10
作者 胡敏中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2-107,共6页
创造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本质的和内在的方面。从认识对象看,创造性认识 是以新的认识问题或认识矛盾为对象的;从认识主体看,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即创新主体才能从 事创造性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看,创造性认识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 创造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一个本质的和内在的方面。从认识对象看,创造性认识 是以新的认识问题或认识矛盾为对象的;从认识主体看,只有具有创造力的人即创新主体才能从 事创造性认识活动;从认识过程看,创造性认识是探索人类未知领域的特殊认识活动;从认识特 征看,创造性认识的本质特征就是其创造性;从思维方法看,创造性认识的思维方法也具有探索 性和开创性,它不同于一般的、常规的认识方法和思维方法;从认识结果看,创造性认识是能获取 创造性认识成果的认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认识 认识对象 认识主体 认识过程 认识特性 思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知识结构与思维结构看思维评价——基于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知识观的演绎 被引量:47
11
作者 张沿沿 冯友梅 +1 位作者 顾建军 李艺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3-38,共6页
无法理清思维与知识的关系是思维评价工作一直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皮亚杰已经为这层关系的解释提供了答案,但一直被人忽视。文章从皮亚杰知识观出发,也即从知识与思维的内在一致性观点出发,以比格斯SOLO分类理论为辅助... 无法理清思维与知识的关系是思维评价工作一直没有取得有效突破的重要原因。实际上,皮亚杰已经为这层关系的解释提供了答案,但一直被人忽视。文章从皮亚杰知识观出发,也即从知识与思维的内在一致性观点出发,以比格斯SOLO分类理论为辅助,重新认识“思维水平”问题,最终从知识结构与思维过程两个方面讨论思维的可“观察”性及思维水平的可评价性。最终所得结论为,借知识结构的间接考察和对思维过程的直接观察是思维评价的两条可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生认识 知识观 知识结构 思维结构 思维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后备领导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12
作者 吴焕新 王征国 《理论与改革》 1986年第5期38-40,共3页
现代后备领导者要肩负起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导重任,必须具有敏捷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思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概括抽象的高级复杂... 现代后备领导者要肩负起新的历史时期赋予的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领导重任,必须具有敏捷的创造性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思维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通过感性认识而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进行综合分析、概括抽象的高级复杂心理活动过程。在人类认识史上,有两种思维方式:一种是一般常规的封闭再现性思维方式,另一种是特殊非常规的开放创造性思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方式 心理活动过程 现代化强国 思维能力 再现性 人类认识 概括抽象 事物本质 历史时期 现代领导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邓小平的创造性思维再论
13
作者 冯景源 《江淮论坛》 CSSCI 1994年第5期9-16,共8页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邓小平 爱因斯坦 哲学体系 历史唯物主义 实用主义 哲学基础 超逻辑 认识 唯物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14
作者 伍宝华 关留祥 《河南农业》 2010年第1X期38-38,40,共2页
创造性思维是伴随着创造性活动而进行的,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为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同时也是创新人才智力结构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高级心理活动 智力结构 求异思维 榜样激励 思维方法 创造动机 纺织专业 思维过程 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结构化设计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清辉 张贤金 吴新建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5-57,共3页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坚持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的教学理念,精心策划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从掌握学科知识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转化。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认识模型和项目任...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坚持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转变的教学理念,精心策划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从掌握学科知识向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转化。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对化学教学内容进行结构化设计。通过运用思维导图、认识模型和项目任务等结构化途径,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认识思路以及掌握核心观念,从而推动学生对化学学科的深度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内容 结构化设计 思维导图 认识模型 项目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化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阿民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10期29-30,共2页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总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是指认识主体在强烈的创新意识下,以头脑中已有的信息为材料,通过发散总维与集中思维,借助于想象与联想,直觉与灵感等,以渐进性或突发性形式对头脑中的现有知识和信息进行新的加工组合,从而产生新观点、新设想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在智力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它是人的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化学教学 中学生 培养 综合能力 创新意识 认识主体 集中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创造性思维的特征 被引量:17
17
作者 杨年 《中州学刊》 1983年第3期3-9,共7页
文明是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与创造相联系的。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发明的历史,人脑的创造性思维便是结出文明硕果的盛开的花朵。因此,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年轻... 文明是同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与创造相联系的。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在实践中不断创造发明的历史,人脑的创造性思维便是结出文明硕果的盛开的花朵。因此,加强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培养富有创造性的年轻一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创造 发散性思维 创造性工作 科学家 类比联想 思想实验 求异性思维 真实实验 知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造力与创造性思维新论 被引量:14
18
作者 J·P·吉尔福特 唐晓杰 沈剑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18,共10页
一我在探寻对创造力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时,重点主要放在宝贵的人力资源的智力方面。就广义而言,智力应当包括对创造性表现特别重要的种种能力。传统的、狭隘的智力观是由这一事实决定的:编制出来测量智力的种种测验,都是旨在预测儿童在学... 一我在探寻对创造力的基本性质的理解时,重点主要放在宝贵的人力资源的智力方面。就广义而言,智力应当包括对创造性表现特别重要的种种能力。传统的、狭隘的智力观是由这一事实决定的:编制出来测量智力的种种测验,都是旨在预测儿童在学校里将会学习得如何;而且,这种智力观还源于历来的观点:智力即学习的能力。这意味着,不论何种学习都是一样的,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观 创造性思维 智力结构 人力资源 问题解决 运演 发散性加工 创造性才能 斯皮尔曼 心理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理性因素与创造性思维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信砚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2年第5期10-16,共7页
本文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统一。虽然理性活动是认识过程的主导方面,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多水平激活、内部参照,双向调节、善和美的追求等诸... 本文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与非理性的内在统一。虽然理性活动是认识过程的主导方面,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也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多水平激活、内部参照,双向调节、善和美的追求等诸多方面,它们在创造性思维中尤为引人注目。作者结合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活动和作用方式,进一步探讨了创造性思维的机制、要素和特点,阐明了没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就不会有人的创造性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性主义 具体表现 意志 非理性因素 创造性思维 主体思维 认识过程 实践活动 主导地位 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地位和作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段继扬 《心理学探新》 1986年第3期31-34,共4页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这一点,国内外的创造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意见就很不一致了。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有的说发散思维实... 发散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是重要的。这一点,国内外的创造心理学家和创造学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但是,重要到什么程度?意见就很不一致了。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有的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导,有的说发散思维实质上是创造性思维,有的干脆说发散思维就是创造性思维。众说纷纭,弄得实际工作者无所适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我们不能不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发散思维 集中思维 培养学生 变通性 结构成分 吉尔福特 流畅性 独特性 创新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