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学习单为导引,触发学生思维生长——大概念统摄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课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裴淑芸 《教育界》 2024年第2期113-115,共3页
核心素养培养是课程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来实现。学习单是助力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有利法宝。基于此,... 核心素养培养是课程目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主要通过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来实现。学习单是助力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有利法宝。基于此,文章从巧制学习单、巧用学习单和巧展学习单三方面出发,阐述如何在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整体教学课堂中,利用学习单触发学生的思维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单 单元整体教学 思维生长 小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向思维生长的小学人工智能课堂教学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包玉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4年第7期16-18,共3页
思维能力是信息科技课程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人工智能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可以人工智能知识的教授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可实施“基于场景,深化体验,有效... 思维能力是信息科技课程着力培养的能力之一。人工智能作为时代的产物,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学信息科技课堂中,教师可以人工智能知识的教授为抓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具体而言,可实施“基于场景,深化体验,有效激活思维;基于原理,引导感悟,促进思维生长;基于经验,组织交流,推动思维碰撞;基于应用,引导迁移,发展融通思维;基于系统,引导判断,提升思辨能力”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生长 人工智能 信息科技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知识内涵 促进思维生长——以高三微专题“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的教学为例
3
作者 张波 《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1期42-45,共4页
以高三复习微专题“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的教学为例,阐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知识的内涵,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组织学生充分挖掘知识的本质,把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深度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应用创新思维,... 以高三复习微专题“三角函数性质的应用”的教学为例,阐释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关注知识的内涵,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组织学生充分挖掘知识的本质,把握数学基本思想方法,进行深度学习.旨在提升学生的应用创新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从而提高高三复习课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内涵 思维生长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思维生长的“慧玩数学”课程实践 被引量:1
4
作者 陆丽 《江苏教育》 2021年第1期18-20,共3页
“慧玩数学”是指促进思维生长的数学游戏化教学的课程。该课程以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指引,以特定的数学游戏(含数学绘本、数学魔术)和融入性数学游戏活动为对象,着眼于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游戏,内隐的数学思维通过游戏介质得... “慧玩数学”是指促进思维生长的数学游戏化教学的课程。该课程以数学课程教学目标为指引,以特定的数学游戏(含数学绘本、数学魔术)和融入性数学游戏活动为对象,着眼于提高儿童的思维能力。利用数学游戏,内隐的数学思维通过游戏介质得到外显,数学思维的抽象与游戏化教学的形象有效链接,儿童数学思维的动力、活力和毅力都得到了情感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生长 游戏化课程 校本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性阅读:实现学生思维生长的有效路径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慧 《江苏教育》 2022年第25期37-40,共4页
思辨性阅读教学以注重生成性思维、动态化思维、整体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为典型特点,其实现需要教师深度研究教材,培植思辨意识;优化课堂提问,提升思辨能力;巧设交流平台,呈现思辨过程;建立评价体系,培塑思维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思辨性阅读 思维生长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智趣课堂助力儿童思维生长——以统编语文教材一下《咕咚》一课的教学为例
6
作者 郝晓芳 《江苏教育》 2021年第9期63-65,68,共4页
统编语文教材一下《咕咚》一课为非全文注音的特殊课文,课后“识字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也没有加注拼音,且课后习题明确提出“猜猜它们的读音”的要求。教材如此编排是基于低年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 统编语文教材一下《咕咚》一课为非全文注音的特殊课文,课后“识字条”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也没有加注拼音,且课后习题明确提出“猜猜它们的读音”的要求。教材如此编排是基于低年段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特点,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猜读中积极构建开放的学习场,发展其想象、猜测、推理等思维能力,悄无声息地培养儿童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趣课堂 《咕咚》 识字写字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设物理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物理思维生长
7
作者 陶梅鑫 《教育界》 2022年第19期84-86,共3页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研究中深入把握物理知识。因此,文章研究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首先分析高中物理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问题研究中深入把握物理知识。因此,文章研究应用问题情境教学法提升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策略,首先分析高中物理运用问题情境教学法存在的问题,然后从认知特点、学习兴趣、核心素养三个角度提出创设问题情境应该注意的问题,最后提出高中物理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以期为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情境 高中物理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任务情境为阶,搭思维生长之梯——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为例
8
作者 许盈盈 《数学之友》 2020年第24期59-61,共3页
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深刻的理性思维,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思考是数学活动的主线.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征等个体差异以及数学知识的本身抽象性,学生会出现学习困... 数学教学的本质在于教会学生思考,培养学生深刻的理性思维,问题是教学活动的载体,思考是数学活动的主线.数学教学主要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学习基础、年龄特征等个体差异以及数学知识的本身抽象性,学生会出现学习困难,久而久之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影响思维能力的生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层层递进的任务情境,为学生搭建理解数学的阶梯,逐层引导,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习数学.本文以《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一课时)教学为例,通过设计任务情境,类比学习,归纳总结的过程,实现促进学生思维生长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生长 任务情境 理解数学 第一课时 类比学习 数学教学 思维能力 年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寻思维生长的英语复习课堂探究
9
作者 嵇晓艳 《成才之路》 2020年第17期66-67,共2页
复习课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疏理归类已有的背景与框架,记忆与贯通已建的体系与思维。文章对追寻思维生长的英语复习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提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推进、思维生长,融合教材、串联教材、拓... 复习课是英语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帮助学生查漏补缺,疏理归类已有的背景与框架,记忆与贯通已建的体系与思维。文章对追寻思维生长的英语复习课堂教学策略进行探讨,提出通过情境创设、问题推进、思维生长,融合教材、串联教材、拓展教材,不断提升英语单元复习整合课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复习课 思维生长 核心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追问——让课堂彰显思维生长的力量
10
作者 王清清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年第21期54-54,共1页
本文对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追问,进行了探索和思考,认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创设式追问、逆向引领性追问和追根溯源式追问,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求异性思维和整合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 有效追问 数学教学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学生思维的“品质”
11
作者 肖立强 《四川教育》 2021年第36期26-26,共1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情,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寻找学生思维生长的突破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一、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成长的。可以说,犯错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情,关注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状况,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寻找学生思维生长的突破点,培养学生思维的品质。一、利用错题,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是在不断犯错的过程中成长的。可以说,犯错推动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学情 小学数学教学 学生的思维 反思能力 犯错 思维生长 突破点 进步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学生数学思维发展的问题导学课堂——以“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秀旺 《江苏教育》 2019年第75期50-53,共4页
基于初中生思维力生长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范式追求"思维力生长"。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新知变得自然生成,让新知的学习变成"再创造",让思维来得自然与必然,充分... 基于初中生思维力生长的问题导学式课堂教学范式追求"思维力生长"。以问题为载体,贯穿整个教学过程,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让新知变得自然生成,让新知的学习变成"再创造",让思维来得自然与必然,充分关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方法、思维生长、能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生长 问题导学 教学范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辨性阅读教学之劣构问题情境探索
13
作者 黄淑梅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6-48,共3页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劣构问题情境探索,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建构。从劣构问题的多元选择性、矛盾冲突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情境探索,助力思维生长,提升思维品质。劣构问题情境应成为学生思维发展... 思维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思辨性阅读教学中的劣构问题情境探索,是对思维能力培养的积极建构。从劣构问题的多元选择性、矛盾冲突性、批判性、创造性等情境探索,助力思维生长,提升思维品质。劣构问题情境应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依托与载体,促进高阶思维与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辨性阅读 劣构问题 真实情境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构思”写作教学的辨正与实施
14
作者 邓薇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7-69,共3页
由于“构思”一词的多义性和“非”字的否定性意味较强,使得“非构思”写作教学常被误解为一种不需要“构思”的写作教学。实际上,“非构思”写作教学不是不“思”,而是不“构”。它坚持在立意思维、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的加持下,进行自... 由于“构思”一词的多义性和“非”字的否定性意味较强,使得“非构思”写作教学常被误解为一种不需要“构思”的写作教学。实际上,“非构思”写作教学不是不“思”,而是不“构”。它坚持在立意思维、赋形思维和路径思维的加持下,进行自组织、自生长性的写作,反对静态性、凝固化的“狭义构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构思 狭义结构 思维生长 写作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道中考题引发的教学思考
15
作者 吕会 《数学之友》 2022年第9期91-93,97,共4页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做单向输出,而要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安全的、积极主动的互动式教学,合理地设置引导性问题,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从而培养学生高效获取知识、应用知识... 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做单向输出,而要在学生已有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和思维特点的基础上,进行安全的、积极主动的互动式教学,合理地设置引导性问题,由特殊到一般,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从而培养学生高效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知识的能力,并将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渗透其中,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题引导 思维生长 解题方法 关键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体育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16
作者 倪晨瑾 殷从建 《江苏教育》 2021年第52期107-109,共3页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变学生原有的不合理的学习方式,从而帮助其更好地理解、记忆、运用所学技能,促进深度学习。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方式建构 深度学习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问”启“智”,助推学力发展
17
作者 薛龙跃 《数学之友》 2023年第18期24-25,共2页
促进学生学习力的发展在当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以“问”启“智”的数学课堂给了学生思考、猜想、探究、发现、验证和归纳的机会,充分展现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更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最终助推学习力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生长 学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翰墨园里“春”意浓——以《春字头》教学为例
18
作者 刘云云 《江苏教育》 2020年第29期37-40,共4页
书法的课堂应是独具魅力的,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课堂;书法的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发现,探索书写规律的课堂;书法的课堂更是可以使学生举一隅能以三隅反的思维训练场,是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传统文化园。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心开发适合适时的... 书法的课堂应是独具魅力的,学生全身心投入的课堂;书法的课堂应是学生自主发现,探索书写规律的课堂;书法的课堂更是可以使学生举一隅能以三隅反的思维训练场,是散发着浓浓墨香的传统文化园。依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用心开发适合适时的校本课程,让书法的课堂充满春一般的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课堂 趣味设计 思维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言思共生的语文学习实施策略
19
作者 赵娟 《四川教育》 2022年第26期42-44,共3页
言思共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致力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更强调改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学情诊断,置身情境;任务驱动,搭建支架;思辨探究,关联比较;场域延展,迁移运用”等操作策略,引导学... 言思共生的语文学习,不仅致力于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更强调改进思维发展的过程,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在积极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可通过“学情诊断,置身情境;任务驱动,搭建支架;思辨探究,关联比较;场域延展,迁移运用”等操作策略,引导学生感言启思、咏言深思、品言疑思、拓言活思,发展语言,提升思维,达到语言与思维的和谐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思共生 思维生长 言语表达 小学语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