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凸显知识迁移、思维关联和艺术价值——2020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转型”例谈
1
作者 黄明勇 殷志佳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2-75,共4页
纵览近三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发现2020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命制方式出现明显转型,更加注重对整体思维关联、文体知识迁移和文学艺术价值鉴赏等学科素养的考查,即今年的文学类文本考查从文章局部理解转型为整体关联思维,从强... 纵览近三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发现2020年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命制方式出现明显转型,更加注重对整体思维关联、文体知识迁移和文学艺术价值鉴赏等学科素养的考查,即今年的文学类文本考查从文章局部理解转型为整体关联思维,从强调语词理解转型为强化文体知识迁移,从惯常性问答转型为凸显文学艺术价值的灵活性设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迁移 思维关联 艺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思维的内涵与形成路径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朱彩兰 陈彤 +1 位作者 李艺 沈书生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35,43,共8页
为分析影响关联思维形成的核心要素,以便引导学生构建关联思维,促进认知发生,文章对关联思维的内涵、关联思维之于高阶思维的价值及基本结构等进行学理分析。研究认为,具备关联思维,意味着能够将所学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与现实生活... 为分析影响关联思维形成的核心要素,以便引导学生构建关联思维,促进认知发生,文章对关联思维的内涵、关联思维之于高阶思维的价值及基本结构等进行学理分析。研究认为,具备关联思维,意味着能够将所学与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建立关联,在解决现实生活世界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认知结构的持续优化。关联思维是高阶思维的核心内容,也是高阶思维的重要发展基础,要理解关联思维进而通过教学培养关联思维,需要把握关联结构。关联结构包括关联范围与关联路径。关联范围体现为对学习与生活的双向关联,关联路径则凸显形式关联与实质关联的共构关联。具体实践中,关联路径的变化又可能有不同的表现:根据关联状态的变化,关联路径体现为从内容关联到逻辑关联;根据关联的抽象程度,体现为具体关联到抽象关联;根据关联的紧密程度,则表现为弱关联到强关联。关联范围与关联路径决定了关联深度,三者共同刻画了关联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思维 关联范围 关联路径 关联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意识到”、自发性与关联思维——试论葛瑞汉的汉学方法论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耘华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68-176,共9页
葛瑞汉汉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他对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借助"意识到"所形成的事件整体情境,能够消弭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人为鸿沟,因为整体自身能够对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产生自... 葛瑞汉汉学方法论的理论基础来自于他对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借助"意识到"所形成的事件整体情境,能够消弭事实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人为鸿沟,因为整体自身能够对构成整体的各要素产生自发性的调节和平衡的作用。借助雅克布森的结构语言学理念,他进一步把"意识到"与"自发性"的思想应用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研究,认为后者的"自发性"机制与关联思维密不可分。汉学论著总是蕴含着与我国不一样的、常常是彼此错位的问题意识,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内容也就必然差别甚远,这是在面对汉学论著时理应注意的问题。在当下中国,一件亟需做的事情是,要大力引入客观导向的科学求真精神,以此来矫正传统中国"关联思维过度"所造成的"人情过度"的心理文化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瑞汉 汉学方法论 “意识到” 自发性 关联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性思维的最基本形式——阴阳对偶 被引量:6
4
作者 余佳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15,150,共7页
关联性思维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阴阳对偶。本文以关联性思维的最基本形式展开,通过关联性思维和暗喻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二元对偶,秩序和非秩序、生与死的二元对偶,阴阳的二元对偶,五行在生克和循环意义上的二元对偶,来理解关联性思维的... 关联性思维的最基本形式就是阴阳对偶。本文以关联性思维的最基本形式展开,通过关联性思维和暗喻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二元对偶,秩序和非秩序、生与死的二元对偶,阴阳的二元对偶,五行在生克和循环意义上的二元对偶,来理解关联性思维的这种最基本形式,更将这些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关联到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联思维 暗喻性思维 秩序 生死 阴阳 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逻辑与语言——古代汉语与关联性思维的推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克喜 《中州学刊》 CSSCI 200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 逻辑与文化所讨论的是逻辑学与文化间的客观联系。这种联系由文化的整体性以及逻辑在构成文化整体诸要素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逻辑与文化的联系既表现为文化的整体性特征和需求对逻辑的制约 ,也表现为逻辑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前者决定了不同文化孕育出的不同逻辑传统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把握这一点 ,可能会有助于我们开启理解和研究逻辑科学的更为广阔的思路。后者给出了不同文化传统间差异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关注这一点 ,可能会对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比较中西文化异同 ,并进而对推进中西文化交流和今日的新文化建设提供帮助与借鉴。有鉴于此 ,本刊编发部分有关文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逻辑 语言 古代汉语 关联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联性思维影响下的汉语的特征
6
作者 赵霞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Z期64-64,共1页
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必然会受到其所在民族的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古代占主导地位的思维方式是关联性思维。关联性思维带来汉语整体性和形象性的特征。本文从思维方式角度研究汉语,开拓了汉语研究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关联思维 汉语 整体性 形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行说与现代设计思维 被引量:6
7
作者 胡飞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7-39,共3页
五行缘起所体现的利行思维,突出了设计活动的合目的性和便利可控性;五行关系所体现的整体思维,强调了设计活动中内外因素的制约作用;五行配伍所体现的关联思维,则为现代设计语言提供了“隐喻”与“换喻”两条途径。三者均来源于对日常... 五行缘起所体现的利行思维,突出了设计活动的合目的性和便利可控性;五行关系所体现的整体思维,强调了设计活动中内外因素的制约作用;五行配伍所体现的关联思维,则为现代设计语言提供了“隐喻”与“换喻”两条途径。三者均来源于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这也是五行说对现代设计思维启示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行 利行思维 整体思维 关联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与美学新思维 被引量:3
8
作者 陶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1-57,共7页
大数据改变了科学和认识的范式,同时也对传统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关联思维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应用,说明艺术中的关联思维可以被算法所表示。其次是全面性认识与小样本方法的融合。全面的数据带来了客观... 大数据改变了科学和认识的范式,同时也对传统美学产生冲击和影响。首先是关联思维和计算思维的结合。大数据在人工智能艺术中的应用,说明艺术中的关联思维可以被算法所表示。其次是全面性认识与小样本方法的融合。全面的数据带来了客观性,使得艺术从专家驱动走向了观众和流量驱动,而人类在小数据限制下的“隐喻-联想”能力,也为实现人工智能的“大任务”提供了可能。最后,大数据技术还可以融合静态思维和动态思维、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等。但是,我们也要警惕“数据中心主义”和“数据霸权”,防止大数据造成的审美同一化。我们应该提升人们的“数据素养”,用“审美理性”来限制和引导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美学 关联思维 计算思维 审美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与本质特点 被引量:6
9
作者 梅杭强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50,共4页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 为了揭示武术套路内涵的传统文化价值,从武术套路传统思维和本质特点入手,研究分析了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方式、内容与本质特点,提出武术套路传统思维主要有形象性思维和关联性思维两种方式。形象性思维赋予武术套路表演艺术化、技术系统化、动作形象化的特点;关联性思维使武术套路技法多变、动作规格完整与严谨。武术套路传统思维的本质特点是注重具体现象、实用性和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术套路 传统思维 形象性思维 关联思维 本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布尼茨、朱熹与有机论哲学——对李约瑟相关思想的分析与回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桑靖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1,共6页
面对西方主流学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偏执,李约瑟毅然提出,朱熹理学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传播而激发了莱布尼茨独特的有机论哲学,进而影响到以马克思、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有机论世界观。尽管这一设想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理解和... 面对西方主流学界西方文化中心论的偏执,李约瑟毅然提出,朱熹理学通过来华耶稣会士的传播而激发了莱布尼茨独特的有机论哲学,进而影响到以马克思、怀特海为代表的现代有机论世界观。尽管这一设想存在一些问题(如对莱布尼茨思想的理解和历史考证等),但李约瑟深刻地洞察到中国古典自然观与西方现代有机论哲学之间存在着令人惊讶的契合,这无疑对我们反思中国古代自然观的理论价值和现代意义具有重大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论 单子 关联思维 前定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汉语“过程语言”论:美国汉学家安乐哲的汉语观及翻译实践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素情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242-246,共5页
以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对中国典籍的翻译为例,指出这些引起争议的英译是在过程哲学观照下的哲学解读和文化诠释,这种翻译可称为"过程论翻译"。为凸显古汉语的"过程"特征,安乐哲在典籍翻译实践中采用了"意象叠加法... 以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对中国典籍的翻译为例,指出这些引起争议的英译是在过程哲学观照下的哲学解读和文化诠释,这种翻译可称为"过程论翻译"。为凸显古汉语的"过程"特征,安乐哲在典籍翻译实践中采用了"意象叠加法""通假关联法"和"多重转喻法"等过程论方法,为翻译理论和实践增加了新的思想资源。但安乐哲的古汉语过程论翻译实践与过程哲学观之间有矛盾之处,仍残留传统分析哲学的同一性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汉语 安乐哲 过程语言 关联思维 意象叠加 通假关联 多重转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性别观念差异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虹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2-116,共5页
女性主义研究客观上推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强化,但女性主义本身作为西方文化思想运动的一部分,它所提出的倡议与口号始终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有着性别观念上的矛盾,而矛盾的源头则来自于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道"... 女性主义研究客观上推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性意识的强化,但女性主义本身作为西方文化思想运动的一部分,它所提出的倡议与口号始终与中国本土文化之间有着性别观念上的矛盾,而矛盾的源头则来自于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道"与"本体论"的根本区别,以及"一体"与"两分"的形态差异。如果不能将女性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思想及文化环境结合起来,女性主义不仅不能实现它本身所试图达到的积极作用,而且还会被社会边缘化甚至被一些境外势力所利用。因此厘清中西性别观念的差异及其背后的哲学根源和思维方式显得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我们看清目前在中国流行的女性主义观念、口号和"行动"背后的根源,从而摒除一些不符合本土文化精神的概念和逻辑,同时吸收一些符合本土现实需要的思想,以推动女性主义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一体性 二元对立 关联思维 分离性思维 损劣益优 理论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融合的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婷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I0007-I0007,共1页
随着数字化、多媒体和基于网络的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经历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在线教学一度成为中小学校采取的主要方式。在线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全球趋势,由此出现了线上线下融... 随着数字化、多媒体和基于网络的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在经历变化和发展。特别是在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大流行的背景下,在线教学一度成为中小学校采取的主要方式。在线教育已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全球趋势,由此出现了线上线下融合的学习模式。苏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线上线下融合初中语文学习关联性思维培养的实践研究”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在线教育 在线教学 中小学校 关联思维 线上线下融合 多媒体 全球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下的中国式现代化:为何与何为 被引量:12
14
作者 尹占文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2,共12页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从传统向现代演化发展的普遍性叙事方式,“轴心期”奠定了演化发展的文明基础。“轴心期”中西文明型塑了具有不同超越视野的文化传统,孕育形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路径。近代以来中国重塑“新道德”再造“新社会”... 现代化是表征人类从传统向现代演化发展的普遍性叙事方式,“轴心期”奠定了演化发展的文明基础。“轴心期”中西文明型塑了具有不同超越视野的文化传统,孕育形成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不同路径。近代以来中国重塑“新道德”再造“新社会”重建“新国家”,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的现代化相比,中国的现代化具有鲜明的特征,是德性和理性、国强和民富、党的领导和人民至上、文明传承和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这条道路不仅改写了现代化的世界版图、为后发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而且还重塑了现代化的性质和方向,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拓展了实现途径;更重要的是,中国式现代化重估了人类传统文明的现代价值、为人类社会的未来走向提供了价值引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中国式现代化 阴阳关联思维 二元对立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国际行为体行动逻辑的重构 被引量:3
15
作者 蔡文成 牟琛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7-163,共7页
国际行为体的行动逻辑具备一定的思维基础。以个体理性为主要思维基础的行动逻辑有着明显的二元对立色彩,持有个体理性思维的国际行为体更是在全球化实践中逐渐暴露了自身思维偏好及其行动逻辑的局限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凭借中国... 国际行为体的行动逻辑具备一定的思维基础。以个体理性为主要思维基础的行动逻辑有着明显的二元对立色彩,持有个体理性思维的国际行为体更是在全球化实践中逐渐暴露了自身思维偏好及其行动逻辑的局限性;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则凭借中国传统关联性思维的有机整体性、关系优先性、共在共存共容的内在要求,超越了个体理性思维的种种局限和弊端。因此,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来重构个体理性驱动的国际行为体的行动逻辑是符合当前全球时空环境发展趋势的合理选择。当前,中国应在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国际合法性和增强国际制度性话语权的基础上,通过国际规范、国际制度等约束机制和国际传播等融通机制实现对国际行为体行动逻辑的持续影响,以期实现国际行为体行动逻辑的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个体理性 关联思维 中国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易》象符号系统的生生哲学起源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睿超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4-119,共6页
《周易》独有的《易》象符号系统的创立,一定程度上源自古人对于生命现象的根源性领会与理解。《易》象系统蕴含的“象”之思维方式,及其与奇偶筮数关联的基础阴阳爻画,均可溯源于古代的生命世界观,或曰“生生哲学”。阴阳爻画三叠排布... 《周易》独有的《易》象符号系统的创立,一定程度上源自古人对于生命现象的根源性领会与理解。《易》象系统蕴含的“象”之思维方式,及其与奇偶筮数关联的基础阴阳爻画,均可溯源于古代的生命世界观,或曰“生生哲学”。阴阳爻画三叠排布为“小成”之八卦、八卦两两相重为六位之六十四卦的传世《周易》《易》象符号形态,可谓是基于“关联性思维”对于古代生生世界图景的最佳符号化表征方式,这也是汉代以后出现的种种拟《易》之作如《太玄》《潜虚》等始终无法超越原始《易》象符号系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象符号系统 生生哲学 关联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