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思维任务脑机接口 被引量:1
1
作者 孙瀚 张雄 +6 位作者 王保平 Bruce J Gluckman 刘嘉阳 仲雪飞 樊兆雯 张玉 张春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34-938,共5页
为减少脑机接口的电极数量,采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共空间模式(CSP)算法提取不同思维任务下的脑电信号(EEG)特征值.首先,根据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现象观察时频特性;然后,运用熵准则对单个电极进行可分性度量;最后,根据可分性排序,利用... 为减少脑机接口的电极数量,采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共空间模式(CSP)算法提取不同思维任务下的脑电信号(EEG)特征值.首先,根据事件相关(去)同步化现象观察时频特性;然后,运用熵准则对单个电极进行可分性度量;最后,根据可分性排序,利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CSP算法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对不同电极组合的特征值进行提取和分类,得出最优化的电极组合.结果表明,进行心算和想像空间旋转2种思维任务时被试的EEG信号在顶叶和枕叶区域存在明显的能量差异,6个被试可分性最高的电极均位于这2个区域;与传统的EEG信号处理算法相比,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算法可以使系统使用的电极数减少至3.3个,并且分类正确率提高5.4%.因此,采用基于最优化少量电极的算法可以减少电极数目,改善思维任务脑机接口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任务 脑机接口 最优化少量电极 共空间模式 熵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并行任务干扰下的ERP-BCI自适应拮抗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黄奕皓 陈玉倩 綦宏志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4,共8页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特征解码使用者思维活动的脑-机接口(BCI)是一种经典的脑-机接口范式,但近期研究发现,人脑在使用BCI的同时如果还进行其他的思维活动,会影响ERP特征信噪比,进而降低ERP-BCI识别率。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一种采用动态... 利用事件相关电位(ERP)特征解码使用者思维活动的脑-机接口(BCI)是一种经典的脑-机接口范式,但近期研究发现,人脑在使用BCI的同时如果还进行其他的思维活动,会影响ERP特征信噪比,进而降低ERP-BCI识别率。针对这一问题,建立一种采用动态停止策略自适应调整刺激重复率来保持识别性能的ERP-BCI干扰拮抗方法。采用工作记忆n-back任务,构建与ERP-BCI操作并行的思维干扰任务,使用在无干扰条件下的ERP数据,建立判别模型和动态停止算法,在不同负荷任务干扰下进行ERP-BCI的在线操作。10名被试参与ERP-BCI的在线操作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建立干扰拮抗方法可以在干扰下获得和无干扰情况无显著差异的字符识别率(平均识别率达到95%),为建立高鲁棒性的ERP-BCI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BCI) 事件相关电位(ERP) 并行思维任务 动态停止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
3
作者 李德胜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14,共3页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湖北省长阳县教研室李德胜如何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呢?近几年来,我们借助目标评价教学的理论,利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的思想,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合作教与学,学生...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探索湖北省长阳县教研室李德胜如何既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呢?近几年来,我们借助目标评价教学的理论,利用启发讨论式教学法的思想,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师生合作教与学,学生素质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结构 优化课堂 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活动 思维活动 思维任务 归纳整理 思维过程 教学效果 学习兴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视频自主学习中的心智游移、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龚朝花 李倩 +1 位作者 刘小会 龚勇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0-117,共8页
微视频是在线课程、微课程等数字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人们对学习者微视频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状态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基于此,该文设计基于微视频的自主学习实验,从心智游移、学习行为与学习绩... 微视频是在线课程、微课程等数字资源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人们对学习者微视频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状态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基于此,该文设计基于微视频的自主学习实验,从心智游移、学习行为与学习绩效三方面分析了70名中学生在交互功能(学习问题提示、学习序列标签、内置测验)支持下的微视频自主学习活动(ILP)和常规微视频下的自主学习活动(CLP)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学习者在微视频学习过程中都会发生与任务无关的心智游移现象,集中在难点讲解,初始学习和归纳小结三阶段;且ILP组发生心智游移频次显著低于CLP组。ILP组和CLP组在回看频次、回看点与测试一致、快进频次和暂停频次四个核心学习行为指标上存在显著差异,且部分学习行为指标可以反映学习过程中任务无关的心智游移状态。在学习绩效方面,ILP组学习绩效显著高于CLP组,且心智游移与学习绩效成显著负相关。期望本研究结果为将来微视频在教育领域进行规模化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视频 自主学习 心智游移 任务无关思维 学习行为 学习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