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实践研究——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传染病学》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沐森 刘立明 +2 位作者 薛会明 吕舟 赵翠青 《养殖与饲料》 2022年第8期1-4,共4页
[目的]为了更好地将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法]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传染病学》为例,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之中。[结果]动物传染... [目的]为了更好地将应用型本科大学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法]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传染病学》为例,探索通过多种途径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理论课程内容及教学实践之中。[结果]动物传染病学是动物医学专业、动植物检疫、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本科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是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在探索思政资源挖掘、融入路径的过程中,坚持了立德树人的基本原则,将专业与课程思政进行了有机融合,把“三全育人”贯穿了全局,取得了良好效果,为相关学科专业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支撑、实证数据以及教学经验,并可为其他自然科学类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结论]将思政教育有机地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是应用型本科大学培养出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传染病学 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 应用型本科大学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科视角下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创新
2
作者 彭静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2-24,共3页
新文科视角下,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助推外语学科建设新发展。现阶段,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教师育人水平、思政育人元素、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层面... 新文科视角下,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能培育学生文化自信、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助推外语学科建设新发展。现阶段,高校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在教师育人水平、思政育人元素、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层面还面临阻碍,无法在新文科背景下切实推进二者的融合。基于此,高校应提升外语教师的育人水平,打造专业化师资队伍,鼓励教师挖掘思政育人元素、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完善外语专业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协同落实新文科理念,扎实推进外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全面提升外语专业课程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科 高校 外语专业课程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入探讨——评《有机化学课程思政案例》 被引量:4
3
作者 晏琳春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4-I0004,共1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要求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将思政教育元...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要求高校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和思想道德品质培养是相辅相成的。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化学研究中的实证精神、团队合作精神、环保意识等都与思政教育密切相关,将这些思政元素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教学,能够更有效地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立德树人 专业课程教学 实证精神 想道德品质 团队合作精神 高等教育 环保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孙胜男 韩雪 刘一鸣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7-1427,共1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高等教育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其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将思政教育元素有效融入大学专业课程,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并非孤立存在,二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专业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而思政教育则塑造学生的精神世界,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完整的高等教育体系。将思政教育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大学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工作者 医学专业课程 有效融入 教育 专业素养 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理念在食品专业课程中的渗透与探索
5
作者 肖茹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0-250,共1页
由刘元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思政案例指南》一书,立足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按照“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工作要求,深入发掘和提炼食品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 由刘元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科学与工程类课程思政案例指南》一书,立足食品科学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按照“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工作要求,深入发掘和提炼食品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政要素和德育功能,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协同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育人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资源 价值引领 德育功能 育人导向 食品专业课程 协同推进 食品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索——以《产品系统设计》为例
6
作者 蔡艳霞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142-143,共2页
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又有利于全方位育人。本文从课程概述、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政教育研究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以《产品系统设计》... 在全国高校课程思政的大背景下,产品设计专业课程融入思政教育既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政治意识,又有利于全方位育人。本文从课程概述、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思政教育研究思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索,并以《产品系统设计》课程为例,从思政教学设计的制定、思政教学过程的融入及思政教学评价的展开等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路径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专业课程 教育 路径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困境及路径 被引量:8
7
作者 谢娜 涂永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33-37,共5页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坚定教育报国的理想与信念、促进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影响力等。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是,教师队伍...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之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价值在于,坚定教育报国的理想与信念、促进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增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影响力等。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是,教师队伍“主力军”的文化自信教育意识不强、课程建设“主战场”中的文化自信资源挖掘不深、课堂教学“主渠道”中存在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高校教育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实践路径是,教师与高校“内外”合力,提高教师文化自信;多渠道开拓文化自信课程思政资源,确保思政元素可持续输出;“一主两翼”多场域教学,全方位融入文化自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高校 教育学类专业课程 课程 课程建设 课堂教学 教育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技并修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
8
作者 白永明 郁雯霞 《现代农机》 2024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方式,通过拓展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开展德技并修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育人方式,通过拓展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功能,在课堂教学中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开展德技并修的高职机械类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研究,对于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教育 机械类专业课程 德技并修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教育融入机械专业课程的方法探讨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波 《南方农机》 2020年第8期125-125,共1页
近年来,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工作受到广泛重视,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与品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思政教育,采用有效的措... 近年来,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教育工作受到广泛重视,有效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可培养机械专业技术人才,提升其职业道德素养与品质,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机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思政教育,采用有效的措施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素养与道德品质,为其后续发展夯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机械专业课程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职业伦理视角论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思政意蕴 被引量:6
10
作者 史洪波 阳琼芳 梁裕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3-88,共6页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将职业伦理作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立足点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回应职业教育育人本质、构建职业教育思政体系的需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价值负载性、课程结构的成果导向性、课程实施的实践指向性为职业伦理的... 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将职业伦理作为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立足点是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回应职业教育育人本质、构建职业教育思政体系的需要。职业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价值负载性、课程结构的成果导向性、课程实施的实践指向性为职业伦理的意义生成提供了可能性。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推进以职业伦理为立足点的课程思政改革,要通过深刻挖掘职业伦理的意义生成点、提升职业伦理融入教学的契合度、走向意义生成的学生学业评价模式,构建起职业伦理意义生成的教育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伦理 职业教育 专业课程 教育 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专业课程开展思政教育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102
11
作者 刘奕琳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3,共3页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的拓展与升华,也是完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尚面临一些困境,亟须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因此应从三个方面精准... 课程思政是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是传统教书育人理念的拓展与升华,也是完善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必然要求。但是当前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尚面临一些困境,亟须进一步提升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成效,因此应从三个方面精准发力:专业课程的内容必须对标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专业课程教师要在教学方法论上下功夫;加强专业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课程 教育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工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玉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7-I0007,共1页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课程思政的思想逐渐普及,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逐渐形成,推动了高校教育的整体发展。然而,在专... 大学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是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思政教育渗透的重要途径。随着我国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课程思政的思想逐渐普及,专业课教学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模式逐渐形成,推动了高校教育的整体发展。然而,在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实际探索中,一些现实问题逐渐暴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课程 专业课程教学 化工专业课程 协同育人模式 专业课教学 精选案例 化学化工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粮油专业课程教学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被引量:2
13
作者 黄健花 刘元法 王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4-166,共3页
2016 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 2016 年12月7日至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2],要求高等学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治工作 全方位育人 专业课程教学 全程育人 价值观引导 教学全过程 高等教育事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专业课程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案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冉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2-153,共2页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过程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范式,都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然而,... 作为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和价值引导过程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等价值范式,都有助于引导高校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和价值观,能够为学生的成长发展起到正确的引领作用。然而,在传统教学观念和方式的影响下,高校思政教育课堂教学往往枯燥乏味,无法充分发挥课程自身的吸引力并达到预期的思想教化效果。加之当代青年大学生信息接收的多渠道化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思政教育的育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社会责任意识 传统教学观念 价值引导 专业课程融合 信息接收 爱国情怀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德树人视域下“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与探索
15
作者 方其仙 李茜 +1 位作者 郑竹 杨净云 《云南农业》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为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基础理念,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文章阐述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列举融入课堂的9类思政元素,并分析融入课... 为实现科学与思政建设相融合,以“立德树人”为教育基础理念,达到科学育人的目标。文章阐述了“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思路和实施方法,列举融入课堂的9类思政元素,并分析融入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为进一步探索改革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思政教育资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立德树人 教育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 融入课堂 建设 基础理念 探索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专业课教师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逻辑、问题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1
16
作者 董捷浩 姚绩伟 +1 位作者 孙波 张祯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2-90,共9页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体育专业课教师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落实逻辑包括:具有将新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正确认知;具备使课程思政沿正确方位推进的理论素养;挖掘能随知识蔓延并彰显...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方法,剖析体育专业课教师如何有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的相关问题。研究认为,落实逻辑包括:具有将新理念有效融入教学实践的正确认知;具备使课程思政沿正确方位推进的理论素养;挖掘能随知识蔓延并彰显课程育德价值的思政元素;采用润物无声、有理有据、久保效力的育德方式。现阶段,针对教师思维认知、理论素养、元素挖掘、育德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以下实践路径:转化体育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错误认知;健全理论学习内容体系、创新理论学习形式、建立规范化的思政理论学习制度;从加强前提研判、扩展挖掘维度,提高思政元素挖掘的“质”与“量”;针对不同课型优化思政元素呈现方式、有效延伸育德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体育教师 体育专业课程 理念落实 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映射靶点与融入路径研究——以福建省一流课程食品安全与卫生学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山 江文辉 李变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22期261-265,268,共6页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之本,专业教育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映射与融入对于实现学科育人与课程育人水乳交融至关重要。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作为食品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个人素质培养、职业道德养成以及社会责任感树立都... 思政教育是立德树人之本,专业教育中课程思政元素的映射与融入对于实现学科育人与课程育人水乳交融至关重要。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作为食品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个人素质培养、职业道德养成以及社会责任感树立都有着重要作用。通过明确食品安全与卫生学课程一级、二级、三级教育目标,挖掘课程本身及相关交叉课程中蕴藏的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国际视野、勇于创新等多元化思政元素,探索专业教学过程中思政元素的映射靶点与融入路径,同时,就加强思政教育的方法进行了构想,以期为课程思政融于食品安全与卫生学等专业核心课程提供可行的建设样板,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奠定扎实的工作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与卫生学 三级教育目标 元素 映射靶点 融入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思考--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18
作者 应君 戴靓 张一奇 《绿色科技》 2021年第3期187-189,共3页
作为优化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专业,如何把课程思政可持续的落实和融入园林专业教学是实现专业思政的关键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本科教育为例,在分析园林本科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风景园林学的独特思政优势,从教学目标和育人目... 作为优化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专业,如何把课程思政可持续的落实和融入园林专业教学是实现专业思政的关键问题。以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本科教育为例,在分析园林本科教学问题的基础上,阐述了风景园林学的独特思政优势,从教学目标和育人目标两方面构建可持续融入性策略,即“课程启蒙——理论融合——实践巩固”三个阶段,完成课程知识传授与思政价值引领的特色教学模式。提出了园林专业课程思政的思考和建议,以期对园林专业综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 课程 教育改革 融入性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与环境保护课程思政建设与探索
19
作者 王晓丽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2期193-196,共4页
施肥与环境保护是针对作物学学术研究生特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探讨。基于该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该文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思政教育融入点、教学方法手段和载体途径、典型案例4个方面探讨施... 施肥与环境保护是针对作物学学术研究生特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其课程内容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有待进一步挖掘与探讨。基于该课程的内容与特点,该文从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思政教育融入点、教学方法手段和载体途径、典型案例4个方面探讨施肥与环境保护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情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基于丰富的教学内容,保证课程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课程思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又能树立科学施肥、减肥增效、绿色发展的理念,培养学生生态文明理念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施肥与环境保护 育人目标 教育融入 教学载体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探索文化自信视角下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与路径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红国 邵文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2-I0002,共1页
作为塑造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资源同质化、教学单一化等问题,限制了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发挥。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展示中国智慧、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脉,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传承黄... 作为塑造文化自信的主阵地,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存在资源同质化、教学单一化等问题,限制了思政教育的育人作用发挥。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展示中国智慧、传承民族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脉,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传承黄河历史文脉的重要抓手,也是促进思政教育以文育人的有效举措。《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以融合教育为切入点,在阐述黄河文化的内涵、特点和时代价值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黄河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基础、内在逻辑、现实动因、模式建构和路径选择,为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思政教育功能、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育人作用 融合教育 文化自信 文化融入 以文育人 现实动因 历史文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