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文化视域下思政政治教育创新路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慧超 《福建茶叶》 2018年第11期197-197,共1页
茶文化蕴含的审美特性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两者具有较强的契合性,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表现为茶艺的实现形式与思政政治教育的形式不谋而合,茶道精神与与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相互一致,茶文化和... 茶文化蕴含的审美特性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两者具有较强的契合性,茶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表现为茶艺的实现形式与思政政治教育的形式不谋而合,茶道精神与与思政政治教育的内容相互一致,茶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实现形式的统一。加强茶文化在思政政治教育的创新,要求利用茶道茶艺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丰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用茶文化去引导学生的现代思想和行为,丰富学生道德品质,利用茶文化加强学生的传统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茶道精神 思政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革传统服饰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创新改革——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伟伟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3-I0003,共1页
思政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虽然该课程的选择率、出勤率很高,但课堂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该课程理论大于实践,难免会陷入表面化、符号化、碎片化、呆板化的情况,缺乏一定的参与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吴潜涛老师编著的... 思政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公共课程,虽然该课程的选择率、出勤率很高,但课堂效果却不是很理想,其中主要原因在于该课程理论大于实践,难免会陷入表面化、符号化、碎片化、呆板化的情况,缺乏一定的参与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吴潜涛老师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一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加入了现代性语境下的国际国内政治形势,融合现实生活中的热点和话题,将马克思主义建设、教育技术、生活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理论、实践双重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育 公共课程 课程理论 思政政治教育 传统服饰文化 选择率 国际国内政治 现代性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人格魅力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进江 秦在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3-245,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人格结构主要包括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三个维度,其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人格的感召作用、道德人格的示范作用与心理人格的吸引作用,应当高度重视和充...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人格结构主要包括政治人格、道德人格、心理人格三个维度,其人格魅力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政治人格的感召作用、道德人格的示范作用与心理人格的吸引作用,应当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这种人格魅力在管理实践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政治教育管理者 管理实践 政治人格 道德人格 心理人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思政引领力的作用机理、现实挑战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辽宁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4-132,共9页
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对教育数智化转型带来新契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通过数智技术赋能,可以大大提高思政引领力的精准性和覆盖面。考察数智技术赋能思政引领力,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 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对教育数智化转型带来新契机。在教育强国建设中,通过数智技术赋能,可以大大提高思政引领力的精准性和覆盖面。考察数智技术赋能思政引领力,需要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着手,关注其在教育准备阶段、教育实施阶段、行为转化阶段和成效评价阶段对于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教育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准备阶段,数智技术推动教育准备的高效化与针对性;在实施阶段,数智技术提升教育的亲和力与体验感;在转化阶段,数智技术增强受教育者认同感与获得感;在评价阶段,数智技术助力教育效果的评价与反馈。数智技术在赋能思政引领力的同时,也使其面临“权威消解”“主体迷失”“泛娱乐化”等诸多挑战。为此,需要创新教育理念,树立数字思维、共生思维和人文思维;强化教育培训,提高教育主体的数字素质;加强网络治理,推动网络空间风清气正;完善机制建设,形成多维主体协同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赋能 引领力 政治教育() 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思考——以山西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史美青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39,共3页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和实践推进方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体系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供给;培育"大...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发展理念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分析视角和实践推进方式。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体系存在发展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供给侧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供给;培育"大思政"课程体系,优化育人内容供给;拓展时空维度,创新育人平台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政治教育”课程体系 供给侧改革 着力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思政空间:基本内涵、运行机理与建设路径 被引量:5
6
作者 高盛楠 代金平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9-152,共14页
空间问题对于数字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数字空间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场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整体性重塑与系统化再造,是数字思政展开的场域,也是支撑性元素。数字思政空间作为空间的一种特殊新形态,是... 空间问题对于数字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数字空间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全新场域,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整体性重塑与系统化再造,是数字思政展开的场域,也是支撑性元素。数字思政空间作为空间的一种特殊新形态,是人们在深刻洞察物理世界数理逻辑运算规律的基础上,采用数字化的符号生成技术,对思想政治教育整体性重塑与系统化再造的新空间,在硬件、情境、叙事、价值与评价等多个维度展现着新特质。深刻理解数字空间,从硬件支撑、情境虚拟、叙事方式、价值表达、精准评价等方面分析其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揭示数字思政活动场域内在构成要素的组合、运行和演进。数字思政空间在运行过程中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展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释理表达、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呈现,具有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零为整等特征。从内外两个维度探寻数字思政空间的运行机理,发掘其外在维度的物理、文化和制度以及内在维度的主体、主体间交往和中介客体等角度的空间特性,有利于彰显数字思政空间的层次性、立体性运行。数字思政空间的实践路径是在数字硬件的基础上,以情境为传播中介,以叙事为基本载体,以价值为主线,使用逻辑和符号表征,创构虚实结合的图景和模式。未来推进数字思政空间建设,需要升级数字硬件,夯实这一空间的生成根基;优化数字情境,广谱知识点位;讲好思政故事,对接意义链条;深嵌主流价值,丰富精神意蕴;强化精准评价,提升功能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 数字空间 思政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会高职院校专业委员会成立 被引量:2
7
作者 武职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7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湖北 高校 思政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专业委员会 学生管理 教育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