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强教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影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67-68,共2页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有两个重要角色,一个是学生,他们是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另外一个是教师,他们是教学活动中"教"的主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中有两个重要角色,一个是学生,他们是教学活动中"学"的主体;另外一个是教师,他们是教学活动中"教"的主导。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性,思想上提高认识,明确身负崇高使命。行动上强化基本功,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教学实践上关注学生,促进双向互动。从而强化教学效果,用教师的主导性带动学生的主体性,促进整个教学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活动 主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主体认知与教学方法改革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年第6期65-67,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和学生必须而且可以共同构成教学活动主体。这主要是因为学科特点决定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主体多元化。与之相适应,教学方法也应该进一步改革,以突出主体地位、实现良性互动,促进教学相长。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活动 主体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活动设计探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桂署钦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6-27,67,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铸魂育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文章试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大教学环节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作一探讨,以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具有铸魂育人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文章试图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两大教学环节中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动设计作一探讨,以期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立德树人 教学活动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三维探赜 被引量:2
4
作者 任福兵 郭倩蓉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9-44,共6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立德树人、铸魂育人作用的精神滋养。探究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问题,可以从价值、理论以及实践三个维度展开。价值维度重在回答“因何融入”问题,突出强调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守正创新的时代价值、立德树人的功能价值以及坚定文化自信的精神价值;理论维度重在回答“融入什么”问题,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性与政治性、掌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性与实践性、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人民性与开放性;实践维度重在回答“怎样融入”问题,强调增强习近平文化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的关联性,围绕学生主体实现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讲深讲透讲活讲新,发挥教师主导提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价值维度 理论维度 实践维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重难点及完善对策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蔡文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新时代思政课建设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更加注重思政课的内涵建设,更加突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从建设重点来看,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根本在于党的理论武装与课程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基础在于以新时代伟大成就为支撑、丰富课程内容;主线在于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大思政”育人格局;关键在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培育提升教师素质能力。从建设难点而言,课程教材体系与党的创新理论需要协调适应,教师数量与教育教学质量需要同步提升,教学方式方法与教学评价体系需要联动调整,学科建设与思政课程、大中小思政建设需要一体推进,思政内部力量与各类外部力量需要融通贯通。从建设发展路径来讲,既要优化顶层设计,注重思政课理论研究,也要加强理论武装,丰富思政课课程内容;既要聚焦教师教学,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也要贯通课堂体系,汇聚全社会育人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内涵式发展 立德树人 守正创新 大思政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之道
6
作者 骆郁廷 唐慧颖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是落实教育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守正创新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的迫切需要。新时代思政课高质量发展,须坚持内涵式发展,建构自主知识体系,这是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要从系统性、学科性、一体性建构入手,建构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自主知识体系;须以释疑解惑为重点,不断增强思政课针对性和吸引力,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引领,增强双向互动,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解决好学生深层次的思想认识问题和人生发展的总开关问题;须善用“大思政课”育人,构筑“大思政课”协同育人新格局,拓展育人空间,创新育人方式,不断增强“大思政课”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 高质量发展 内涵式发展 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 “大思政课” 时代新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情感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整体性审思 被引量:3
7
作者 刁敏 靳玉军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3,共7页
情感构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因素,并以其独特优势为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大能量。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情感赋能思政课教学不仅缘于马克思主义情感观点指导的内在规定,也在于对中国共产党以情育人优良传统的时代赓续,更是基... 情感构成赋能思政课教学的重要因素,并以其独特优势为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大能量。处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以情感赋能思政课教学不仅缘于马克思主义情感观点指导的内在规定,也在于对中国共产党以情育人优良传统的时代赓续,更是基于满足学生情感需求的实践必然。在考量情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多重角色及其相应作用的基础上,可以准确把握情感赋能在以情感塑造完善思政课教学目标、以情感解释破解思政课教学难题、以情感熏染提升思政课教学实效方面的内涵要义。进而通过形成正确的情感认识、提供丰富的情感素材、运用多元的情感方式以及构建立体的情感场域,推动思政课教学与情感的融合发展,以进一步提高新时代思政课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情感赋能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创新路径探索——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
8
作者 周剑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I0009-I0010,共2页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这一群体在信息时代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中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想活跃、精力充沛、好奇心强,但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社会经验,这一群体在信息时代下更容易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得思政教育工作变得尤为重要且复杂。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更加贴近实际、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的思政课程,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职院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贴近实际 思政课程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职业院校 中职学生 思政教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赋能高校思政课的实践路径——《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评介
9
作者 张丽 《高教发展与评估》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为了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主张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 为了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主张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信息化手段,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提升学生思维水平和实践能力。总览全书,有如下特点:1、利用信息技术改善高校思政课教学,提升高校思政课程育人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高校思政课 思维水平 创新教学方法 信息化手段 思政课教学改革 实践路径 信息化背景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析活动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运用
10
作者 崔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4-55,共2页
以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动载体是目的性和手段性、工具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具有丰富多... 以活动为载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能充分地调动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活动载体是目的性和手段性、工具性和价值性的有机统一,具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在坚持贯彻以人为本价值理念和改革创新时代精神的前提下,针对教学具体内容和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选用和创设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活动载体 实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5
11
作者 陈占安 刘晓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8,共5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投入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不足,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之一。努力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积极形成新的政策导向,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促使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科研投入不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科研含量不足,是造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在教师自身方面的原因之一。努力转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思想认识,积极形成新的政策导向,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以促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明显增加科研含量,这是我们在讨论如何改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时一个必须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教学 含量 思想政治理论课 理论课教师 科研投入 教学效果 思想认识 政策导向 教学状况 高校 理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的内涵及其建设 被引量:31
12
作者 张毅翔 李林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9-61,77,共4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创设的具有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和意义的虚拟世界来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仿真实训活动,它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种形态,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是顺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通过利用计算机系统创设的具有政治理论课教育内容和意义的虚拟世界来对学生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仿真实训活动,它属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一种形态,辅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主阵地教学,其教育内容、教育目标及教育手段具有客观性。该创新有助于解决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遇到的瓶颈障碍,有助于将"互联网+"战略理念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有助于吸引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学生。在建设过程中,内容设置、目标设计等均应服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安排,确保教育效率最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虚拟仿真 内涵 优势 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学为主: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杨丽君 王兴柱 唐海平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90-192,共3页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去分析目前思想政治... 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教师的教,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难以发挥它应有的作用。文章通过实地调查,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用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为主"的教学理念去分析目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并探讨用这种新的教学理念去激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学为主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教学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及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22
14
作者 惠晓峰 冯菊香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92-94,共3页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知识储备、课内外的亲和力和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等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塑造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社会理想,激励大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民的人文情感,引领大学生不断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坚定的信念、丰富的知识储备、课内外的亲和力和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等人格魅力,在教学中的作用表现为:塑造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社会理想,激励大学生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培养大学生爱国爱民的人文情感,引领大学生不断升华自己的道德修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格魅力 理想 道德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优秀文化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价值功能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文殿 张立兴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7-49,共3页
儒家优秀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其内蕴的博大精深、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丰厚而独特的资源价值和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立德树人上的滋育作用、以文育人上的支持作用、时代语境上的相... 儒家优秀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和主流,其内蕴的博大精深、跨越时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特质,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丰厚而独特的资源价值和滋养作用,主要表现在立德树人上的滋育作用、以文育人上的支持作用、时代语境上的相向作用、文化内涵上的涵养作用。发挥儒家优秀文化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资源作用,既要自觉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方法论,也要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切实有效的路径,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适宜融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儒家优秀文化 立德树人 以文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崔华华 赵志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1期57-59,共3页
顺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在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的基础... 顺应科技进步和时代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作出的战略选择,因此,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时代发展趋势。在总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从理念创新维度、方案制定维度、实施模式维度就现代信息技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作用进行探索和理论升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纳与认同: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态度——基于对上海6所高校本科生的调查 被引量:31
17
作者 吴超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0,共5页
近年来兴起的"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组织策划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为研究个案,通过对上海部分高... 近年来兴起的"慕课"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它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文以上海高校课程共享中心组织策划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共享课程为研究个案,通过对上海部分高校的首批思政课"慕课"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与跟踪访谈,深入分析其学习特征、效果及动机,指出大学生对思政课"慕课"教学的态度经历了由接触、了解到接纳、认同的过程,并从大学生、思政课教师、教育主管部门等层面提出相应的理论思考与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慕课 共享课程 态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视野下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方建斌 邓谨 杨鹏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9-50,共2页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此基础...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本研究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其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模式等进行了实践探索。在此基础上,有效实现了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整体性的转化,并逐步形成了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模块化的育人模式,集教书、育人、学习和实践为一体,增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也促进了学生思想和心理的健康成长,全面提升学生的知识、素养、能力和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整体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慕课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刍议 被引量:26
19
作者 汪倩倩 《高教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3-86,共4页
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人类知识获取的方式。慕课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主动顺应高等教育的变革,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在慕课时代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提... 信息化和大数据技术改变了人类知识获取的方式。慕课的兴起,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推动了教育的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应主动顺应高等教育的变革,认真思考并积极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在慕课时代下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慕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21
20
作者 郇庆治 曹得宝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2,共8页
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对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和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学内容创新路径包括以扎实的学理研究为先导,深入... 探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创新路径对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和弘扬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其中,教学内容创新路径包括以扎实的学理研究为先导,深入解读经典文献及以完善的教学设计为支撑,构建本硕博一体化教学体系;教学媒介创新路径包括制作微课视频,在案例中展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丰富内涵和设计翻转课堂,在研讨中探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外延;实践教学创新路径包括开展课堂叙事式实践教学,讲好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绿色故事”和组织社会体验式实践教学,切身感受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累累硕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创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