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37篇文章
< 1 2 1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的实践转向研究——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平台
1
作者 王永红 白海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304-306,共3页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不仅是理论课教学的补充。要冲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等教学瓶颈,必须进行当前的教学进行实践转向。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而不仅是理论课教学的补充。要冲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效率不高、学习效果不好等教学瓶颈,必须进行当前的教学进行实践转向。本文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为平台,提出通过建立特定的领导机构、编纂实践教材、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等建议,力图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实践转向体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思想先进、行动合理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 实践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历程理论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的生成与建构 被引量:1
2
作者 姜甜甜 叶方兴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5,共8页
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旨在通过教育对象述说个体生命在社会历史中的生成过程,揭示社会历史演化的普遍规律,以有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一叙事方式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以个体生命历程为... 将生命历程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旨在通过教育对象述说个体生命在社会历史中的生成过程,揭示社会历史演化的普遍规律,以有效达成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这一叙事方式基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大背景,以个体生命历程为切入点,聚焦个体思想政治观念的生成、变化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的开展帮助教育者进入个体心灵世界,把握人的思想发展与内在需要。同时,它又能表现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揭示教育对象生命历程背后的政治框架,帮助教育者从个体视角建构国家叙事,以增进个体的国家认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叙事需要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生命历程理论的一般原理,以“现实的人”作为叙事的立足点,以倾听、反思、关怀、提升教育对象构建叙事过程,以个体生命中的标识性事件充盈叙事内容,并深入分析和把握个体所述事件,将其积极反馈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历程理论 个体叙事 “现实的人”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融合研究——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3
作者 王锐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5-205,共1页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宝贵的思政教育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更好地助力思政课程教学体系的优化和完善,也能够有效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艺术性、实效性,能够带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时代的创新优化,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素质,实现以“文”育人,以“德”化人的目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书,能够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及学习者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思想政治理论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工作者 化人 道德素质 思政课程教学 人文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判断依据、表现形式与应对策略
4
作者 胡锐 刘宏达 《湖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29,共7页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作出判断时,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内在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发展阶段性,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视域融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 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在对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作出判断时,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的内在规定性、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的发展阶段性,以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矛盾与主要矛盾的视域融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可以概括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思想要求与社会差异性个性化精神需求现状之间的矛盾,具体表现为加强党的领导与强化思想理论武装不足、凝聚思想共识与化解社会利益冲突不足、培养时代新人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足、网聚文明力量与现代技术方法应用不足等之间的矛盾。化解这些矛盾,需要坚持与党的建设相贯穿、与国家治理相结合、与人才培养相适应、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引领力、行为价值引导力、体制机制整合力和现代创新发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主要矛盾 表现形式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桂子山论坛综述
5
作者 平凡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5-96,共2页
2025年4月12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桂子山论坛”在华中... 2025年4月12日,由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教育研究》编辑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杂志社联合主办的第四届“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创新桂子山论坛”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此次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构建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为主题,共有来自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思想理论教育》《思想战线》《高校辅导员》《中国社会科学报》等单位的180余位专家学者、师生与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理论创新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再探讨
6
作者 代玉启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1-36,共6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整体发展上须与治党治国实践同频共振,与宏观社会运行深度互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议题。作为治党治国的重要方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整体发展上须与治党治国实践同频共振,与宏观社会运行深度互动。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的重要二级学科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理论内容与学科建设上始终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同向而行,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中发挥支撑作用。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哲学社会科学其他学科关联密切,在吸纳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最新成果中实现理论与实践双向互动。面向未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应当致广大、善对话、尽精微,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拓展学科视野,于守一望多中实现创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定位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哲学社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体系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孙其昂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6-83,共8页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熟发展和知识体系完善具有学术根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本身是一个体系,体系研究是基本研究范式,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基础,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成熟发展和知识体系完善具有学术根基意义。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本身是一个体系,体系研究是基本研究范式,是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基本路径和方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设立40年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已有诸多探索,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当前处在转型升级的新阶段。在后续研究中,要坚持系统观念,运用体系思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整体研究、专题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质的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新发展提供学术基础、知识基础和方法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基础理论 体系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时代的新发展和新思路——评《新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王伟 马雁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5-I0006,共2页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 新媒体的出现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交互性及多元性,延展了信息传播的渠道和空间,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因势利导,广泛应用新媒体技术,做好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教育中的思想引领、文化引导作用,已然成为重要现实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传播 引导作用 新媒体技术 因势利导 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 思想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的生成基础、历史定位和赓续发展——纪念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科)建制40周年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澍军 杨昇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39,共8页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的形成源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信念的精神凝聚和理论传承,对走“两个结合”必由之路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信,对人类文明知识成果的革故鼎新和传道授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 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谱系的形成源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强信念的精神凝聚和理论传承,对走“两个结合”必由之路的历史意识和历史自信,对人类文明知识成果的革故鼎新和传道授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围绕着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工作,实现了由理论奠基到科学化建设的演进历程。新时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应不断推进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彰显其作为治党治国重要方式更为主动的历史自觉和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思想政治教育 理论谱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小妹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48-51,共4页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 当前,我国正处于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加速转型期。受现代社会加速竞赛带来的科技加速、节奏加快、信息过载等因素影响,迷茫妥协、忙碌无序、思行相悖成为大学生新的典型行为表征。身处加速社会,自我异化、空间异化、行动异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主体边界模糊、环境复杂加剧、作用发挥削弱等挑战。借鉴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同心共情、同频共振、同向共行,促进多元主体共育、推动良性环境共营、增强育人实效共鸣,更好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加速批判理论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佳祺 徐成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0,共4页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 红色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鲜明的先进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民族性。红色文化对于强化大学生对党和国家的认同,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丰富性、生动性与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都具有重要意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精选教育内容,推进红色文化融入教学过程;丰富教育形式,助力红色文化融入校园活动;打造优质思政教育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开展教育评价,保障融入的实效性等多个维度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红色文化 教育内容 教育形式 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反思及再出发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其昂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5,共7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但总体处在进入和展开的研究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有自觉意识、成果丰富、形成研究领域、培养了学者队伍、形成研究传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扎实基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但总体处在进入和展开的研究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特点有自觉意识、成果丰富、形成研究领域、培养了学者队伍、形成研究传统,为未来研究提供了扎实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有待推进到理论自觉新阶段,认识和把握时代任务,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的结构位置和意义。要对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的议题及意义再认识、再出发,力求进入思想政治教育本体,进入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内核,争取再突破,开展体系研究,探索有组织的研究,在基础理论研究学术磨炼中成长成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反思 时代任务 再出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
13
作者 张丽 蔡亚峰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5-I0006,共2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观念,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渐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辅助手段。现代信息技术在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旨在探讨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红色文化,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研究》由代金平,郑兴刚主编,2019年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是西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优秀成果。该书旨在研究如何结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融合的教学思路与方法,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师范大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信息技术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 信息技术手段 有机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40年发展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刚 王珺颖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南,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创立40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作为学科发展的根本指南,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引领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框架。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历经了科学化讨论、学科化建设、系统化推进的壮阔历程,掀开了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不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断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转化,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治理体系、评价体系构建创新,从理论建构、历史演化、实践创新三方面共同推动了学科内涵式建设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理论逻辑 历史逻辑 实践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出版: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为依托传承中医药文化
15
作者 杨舒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I0008-I0008,共1页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 书名:《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作者:胡承波、马其南、胡颖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5108595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传承中医药文化,不仅是守护民族文化根脉的需要,更是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由胡承波、马其南、胡颖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医药文化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设计案例集》,深入挖掘中医药文化精髓,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切入点,介绍了一系列生动、具体、富有针对性的教学案例,旨在将中医药文化融入思政教育体系,便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应用,提升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 中医药文化 民族自信 大中小学 思政教育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一体化建设 文化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困境与突破 被引量:8
16
作者 靳晓繁 刘惠珊 邹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67-70,共4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文章基于综合性视角探究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阐述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生成的时代背景、当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发挥国家安全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必须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文章基于综合性视角探究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阐述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生成的时代背景、当代价值和实践路径,发挥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对提升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的建构作用。针对目前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国家安全意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路径,以期不断增强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安全意识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大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性与教育性: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双重属性及互动历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晨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2-168,共7页
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兼具鲜明的政治性与教育性,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政治性与教育性互动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与教育性的互动愈发充分,可以根据政治性... 我国高校的思政课兼具鲜明的政治性与教育性,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有关政治性与教育性互动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思政课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年来,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性与教育性的互动愈发充分,可以根据政治性与教育性的互动特点划分出二者互动历程的5个阶段。总结历史经验可以发现,对思政课政治性的把握是实现思政课教育性的前提,对思政课教育性的挖掘能够彰显思政课的政治性,面向新的时代条件,需要以政治性与教育性的深度耦合来提升思政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 政治 教育 互动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的教育形式刍议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华政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9期173-174,共2页
课外实践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文章从红色资源运用的维度切入,基于红色资源的内涵及功能分析,探讨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实践中红色资源的教育形式:组织红色之旅、开展现场教学、举办主题活动、播诵经典作品。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课外实践 红色资源 教育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伦理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海龙 王晓芳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34-38,共5页
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整体上相对薄弱,探索科技伦理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是新形势下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实际上,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理论建设、扩展载体... 我国高校科技伦理教育整体上相对薄弱,探索科技伦理融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路径是新形势下科技事业健康发展的现实需求。实际上,科技伦理教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在价值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载体方面具有内在一致性。通过理论建设、扩展载体、师资培育、改革创新的实践路径,科技伦理教育能够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从而实现培育有伦理素养的科技人才的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理论 科技伦理教育 理论建设 扩展载体 师资建设 改革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评《“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银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I0003-I0004,共2页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显著赋能效应,从而有效地扩容、优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由此打开了“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政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异变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教学研究 高校传统 信息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