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医学高职高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严丽丽 宋强玲 零东智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00-203,共4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医学高职高专应结合实际,建立切实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有序化。
关键词 医学高职高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钟久辉 肖永忠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4年第7期54-55,共2页
如何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实效的关键。本文阐述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涵义和建构原则,提出了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校园文化 监控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2
3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其昂 张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入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作为思维对象储存其中从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生成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经过融合沉淀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跨越宏观与微观的鸿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机制,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行动 关联机制 社会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永生 赵秦 王梦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模型建构至少包含三个关键的步骤:科学设置指标观测点、有效推进数据资源化、思政素质画像可视化。为保证思政素质画像科学有效赋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从强化制度保障、培育人才队伍、夯实数据基础、明晰规范标准等方面提出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素质画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定位,搭建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字赋能,打造育人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能力,深化数字交往,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异化与驾驭:基于推荐算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1
7
作者 黄世虎 王许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引入推荐算法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中心的叙事逻辑,推进双向互动式的叙事方法,发展多维立体化的叙事结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的新变量和风险催化剂,推荐算法在流量与资本的裹挟下逐渐异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者、叙事对象、叙事内容和叙事场域带来新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推荐算法通过“算法把关”“算法茧房”“算法泛滥”“算法圈层”弱化叙事者权威、影响叙事对象认知、加剧低质内容传播、削弱叙事场域影响。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过程中必须主动驾驭推荐算法,通过批判与建构重塑叙事者权威,经过反思与提升打破叙事对象的“茧房”,注重规制与引导以净化叙事内容生态,利用发掘与“破壁”加强叙事场域文化建设,使推荐算法更好地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推荐算法 算法异化 叙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2
8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守敏 董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5,共4页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抉择的主要依据,并从思想、理论、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优化的基本策略,以期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导范式 抉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哲学是思政学科的“清道夫”——评金林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
12
作者 王英 吕文飞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 思想政治教育经常被误解为是将外在的国家意识形态通过强制性和非强制性、显性和隐性等方式对个体和群体进行灌输与规训,其往往被认为只有工具价值。然而,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金林南教授的新著——《思想政治教育哲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以下简称《研究》)却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超越政治工具性价值的更深邃意蕴,主要议题是建构专业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哲学,主要回答“思想政治教育是什么”“思想政治教育应当是什么”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哲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若干认识问题探赜
13
作者 康秀云 赵南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37-41,46,共6页
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理论问题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文章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 当前,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及相关理论问题还存在认识不统一的情况。文章综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现有研究成果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一种科学共同体;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的培养对象、建设内容、归口管理部门等有所不同,但它们又依存共生,统一于高等学校的建设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与思政课建设在范畴、任务、施行主体和对象等方面有所不同,但它们又相辅相成、双向互动、同频共振,形成了同向聚合的紧密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核心要义,是学科定位、目标、制度相统一,是学科规范、动力、品质相统一,是学科学理、学术、学人相统一,是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相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建设 思政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化探究——评《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14
作者 李燚 姚星宇 《中国电化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I0005-I0005,共1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历来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既需要充分发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优势,也需要积极探究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新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思政教育模式。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信息化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著作,其中《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研究》一书是值得关注的文本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与发展战略 被引量:46
15
作者 戴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6期9-12,共4页
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的异质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产生了体制性疏离、价值性疏离和区位性疏离。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顺利、有效地运行并充分实现其所应有的"共效应",必须建立良性的共生、... 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内部的异质化的错误理解和不当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产生了体制性疏离、价值性疏离和区位性疏离。要想使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顺利、有效地运行并充分实现其所应有的"共效应",必须建立良性的共生、共轭和共振机制。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发展的战略前提是,必须超越概念,从狭义思想政治教育走向广义思想政治教育;超越体制限制,重建"大政工"格局;超越结构限制,从横向分工、纵向管理走向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网络化;超越区位限制,从区域分立走向区位互动下的区域联合。此外,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建设和发展还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制度建设为战略基点,以共同的关切主题、共同的挑战与回应凝聚共同体,强化共同体意识和共同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 共同体危机 场域疏离 “共效应” 运行机制 发展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键小事:思想政治教育之“事”维度探析
16
作者 张彦 李佳忆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1,共7页
“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展开方式。“关键小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以其“关键”标识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节点,以其“小事”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小事”的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宏观与微观目标、... “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展开方式。“关键小事”作为一种特殊的“事”,以其“关键”标识思想道德观念的转变节点,以其“小事”打开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关键小事”的重要价值集中体现在对宏观与微观目标、事与时空人物各要素、正当性和有效性等各种关系的协调上,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开辟“大视野”“大叙事”和“大进步”的影响上。善用思想政治教育“关键小事”,应当更加注重主体自觉意识的养成,在多方共同参与中提升“事”的“温度”,兼顾“事”间及“事”中的各种关系,不断以“关键小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小事 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新样态及其建构
17
作者 邵芳强 高恒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46,共5页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正经历生产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传播体系从线性格局到全媒体矩阵、认知接受范式从被动接受到具身交互、权力结构从垂直型到分布式、质量评估从人为定性分析到智能综合诊断的转型。为适应数智时...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正经历生产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传播体系从线性格局到全媒体矩阵、认知接受范式从被动接受到具身交互、权力结构从垂直型到分布式、质量评估从人为定性分析到智能综合诊断的转型。为适应数智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应实现政治引领与技术赋能相统一、内容精准与形式创新相统一、数据驱动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开放包容与风险防控相统一。数智时代要求构建育人“联合体”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整合话语叙事“智慧仓”提升内容供给效能,优化分发“策略簇”破解传播圈层壁垒,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在数智技术生态中的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运行机制的构建 被引量:9
18
作者 郭红艳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74,共3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把体验和感受积极地外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模式。为保证实践育人实现预期的效果,必须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核心内容是大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并把体验和感受积极地外化为实际行动,投身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教育模式。为保证实践育人实现预期的效果,必须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运行机制。只有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现状,并探索其背后的归因,坚持领导是核心、保障是基础、激励是手段、考评是关键,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工作的目标要求,才能切实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育人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刍议 被引量:5
19
作者 汪风涛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工作运行机制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历史条件 工作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内涵、向度及进路
20
作者 王莎 马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能升级;其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旨在利用数智理念技术推动对传统评价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实现评价模式方法智慧化进阶、评价范式时代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评价要素深度释放数智新生活力、评价过程全面呈现数智叙事特色、评价效果有效凸显数智集约优势,主要经由评价要素的数字累积、评价系统的数智集成、评价体系的智能优化、评价反馈的智慧升级的进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