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机制构建 被引量:8
1
作者 董海浪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9-81,共3页
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在实践中存在形式化倾向、目标管理各环节脱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 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在实践中存在形式化倾向、目标管理各环节脱节、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的理论作指导。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机制要着力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以学生为本,制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二是建立目标管理系统,有效落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发展与体系构建 被引量:7
2
作者 申雪寒 李忠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81-185,共5页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发挥着引导、规范、凝聚和检验作用。推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应当促进目标总体指向一致性和具体内涵创新性相统一,观照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工作体系中居于统领地位,发挥着引导、规范、凝聚和检验作用。推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发展,应当促进目标总体指向一致性和具体内涵创新性相统一,观照党的意识形态理论创新、国家人才培养规格和经济社会环境变化等核心点位,以"有理想信念"、"有核心价值"、"有中国精神"、"有能力素养"为"四有新人"内涵创新方向,构建全覆盖、有重点、分阶段的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体系,并根据认知—认同—内化—外化"新四有"模式来展开目标体系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内涵发展 体系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比较及启示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广宇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8-71,共4页
因社会制度和国情的不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内容。各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上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注意设置... 因社会制度和国情的不同,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有其独特的内涵和内容。各国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制定上有共同之处,同时又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启示我们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阶级性和政治性;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注意设置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开放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共性 个性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和谐之维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恒亮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5-88,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选择面临着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超越性和庸俗性的摇摆和两难。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追求工具性和...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谐是思想政治教育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在实践中,思想政治教育目标选择面临着泛政治化和去政治化、社会本位和个体本位、超越性和庸俗性的摇摆和两难。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应追求工具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保持超越性和现实性、社会性和个体性的适度张力,把和谐人格的培育作为主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和谐目标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比较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德才 张志强 《黑龙江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1-53,共3页
中美两国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是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美国则以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美两国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国是以培养"四有"新人和社会主义的接班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而美国则以培养"责任公民"为目标。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导向,而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主要受杜威的实用主义影响较大。中美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因其目标和理论基础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从而影响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不同。文章通过对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对中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究,其中不乏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发展有益的方面,为增强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供启示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基础理论 课程设置 方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合目的性 被引量:5
6
作者 项久雨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1-25,共5页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客体精神质量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目标价值的实现就是它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 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取向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以人的主体性为中心,同时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完成对客体精神质量的分析与建构,从而满足人的精神追求。思想政治教育的这种目标价值的实现就是它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而且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确立的内在规定性。我们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时,既要满足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社会要求,又要充分满足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个人诉求,要将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现实充分结合起来,实现主观性与客观性、整体性与差异性、政治性与教育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合目的性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的新探索 被引量:5
7
作者 王新刚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7年第2期32-34,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须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用现实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构建。即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为中心,以思想政治道德(初始范畴)为出发基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矛盾而客观分析其各种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须按照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用现实和抽象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构建。即以思想政治教育(基本范畴)为中心,以思想政治道德(初始范畴)为出发基点,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特殊矛盾而客观分析其各种要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主客观条件(中介范畴),进而达到个人思想和社会要求完全融合过程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终点范畴),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畴体系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道德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迎光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2-91,共10页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实践,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为把握教育规律,揭示教育本质,确立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向前行,需要掌握其现代化建构的运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实践,它对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的塑造作用主要表现为把握教育规律,揭示教育本质,确立教育目标三个方面。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沿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方向前行,需要掌握其现代化建构的运行机制,探寻其本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建构 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让乡村振兴与思政教育实现共振
9
作者 顾晨冉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2期4-6,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有决议、习近平总书记有要求、党内有条例、国家有法律”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即提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农民思...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有决议、习近平总书记有要求、党内有条例、国家有法律”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即提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农民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沟通渠道,能够充分唤起农民的主体性,具有保障乡村产业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生态建设精神动力、维护乡村治安和谐稳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思政教育 和谐稳定 乡风文明建设 经济高速发展 生态建设 乡村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红脉点亮振兴路
10
作者 黄子纯 《村委主任》 2024年第24期75-77,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有决议、习近平总书记有要求、党内有条例、国家有法律”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即提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农民思...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有决议、习近平总书记有要求、党内有条例、国家有法律”的重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契机,即提供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连接农民思想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沟通渠道,能够充分唤起农民的主体性,具有保障乡村产业经济高速发展、提供生态建设精神动力、维护乡村治安和谐稳定、促进乡风文明建设科学发展的作用,从而助力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和谐稳定 乡风文明建设 经济高速发展 生态建设 乡村产业 沟通渠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