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3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文化背景下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与策略
1
作者 于刚 《福建茶叶》 2025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鉴于当前高校学生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文化认同的挑战,红色文化和茶文化的有效融合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高校在融入这两种文化时面临的资源限制、学生接受... 鉴于当前高校学生面临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文化认同的挑战,红色文化和茶文化的有效融合对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高校在融入这两种文化时面临的资源限制、学生接受程度不一以及教育方法的单一性等挑战,提出一系列优化资源配置、采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方法和建立长效的评估机制等改进策略,旨在通过执行创新和优化红色文化与茶文化的融合教育策略,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和坚定理想信念,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向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茶文化 红色文化 高校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化学课程中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评《化学教学论实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2
作者 柴成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6-I0006,共1页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在当今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公民,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 教育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思想政治教育则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在当今社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观念的公民,对于国家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化学作为一门基础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可以借助其中的实验教学案例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化学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的背后的价值和影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思政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化学课程 人生观和价值观 道德观念 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案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农业发展中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评《中国当代农业思想的演变与实践》
3
作者 王春红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I0061-I0061,共1页
所谓思想是客观存在经过人的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其内容一般以文字或符号、图象等形式进行记载、交流、研究和传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没有思想和思想家的时代一定处于愚昧的时代,古往今来,人类在推动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中出现了... 所谓思想是客观存在经过人的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果,其内容一般以文字或符号、图象等形式进行记载、交流、研究和传承。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没有思想和思想家的时代一定处于愚昧的时代,古往今来,人类在推动农业发展问题的思考中出现了不可胜计的农业思想家,他们为经世济民提出了充满理性和智慧的农业思想。当代中国的民族复兴需要从国内外农业思想的宝库中汲取营养,有助于建立保障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的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思想 农业发展 当代中国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 演变 人类社会 民族复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研究——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发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敏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F0002-F0002,共1页
全球化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人们处事的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发展》一书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实践法和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它非常强... 全球化正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人们处事的思维方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多元化发展》一书顺应时代发展,注重实践法和分析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它非常强调理论的内在逻辑联系,因而显示出清晰的层次性、条理性和逻辑性。本书首先就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分析以学校为出发点,并且在书中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直陈全球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全球化背景 多元化发展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维方式 逻辑联系 教育存在 层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政治文明建设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被引量:1
5
作者 许丽辉 《理论月刊》 2005年第1期137-138,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政治文明的内涵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历来是党的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生命线,是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实现党和国家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由政治文明的内涵决定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需要,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文明建设 思想政治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需要正确处理的若干重要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王言胜 康秀云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5,共5页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努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正确处理学科自立和学科拓展的关系,明确学科的规范与定位;正确处理政策推动和内涵发... 推动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高质量发展,必须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正确处理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关系,努力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正确处理学科自立和学科拓展的关系,明确学科的规范与定位;正确处理政策推动和内涵发展的关系,为学科建设提供不竭动力;正确处理意识形态性和科学性的关系,彰显并提升学科品质;正确处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的关系,涵养广阔远大的学科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重要范畴
7
作者 李辽宁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30,共6页
作为一个军事术语,“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运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阵地具有斗争性、阶级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等特点。阵地是发现和预警意识形态风险的“前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是不同思想观念和意识形... 作为一个军事术语,“阵地”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被广泛运用。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视角来看,阵地具有斗争性、阶级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等特点。阵地是发现和预警意识形态风险的“前哨”,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空间,是不同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是检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尺度。将“阵地”提升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范畴的结构要素,客观呈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运动,多维度揭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规律,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地 思想政治教育 范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机制、矛盾及其化解 被引量:7
8
作者 谭培文 邝文聪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8-94,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发展和广泛应用,正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数字技术的系统重构和深度融合,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其发展机制是通过数字化赋能,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联结、方法创新和过程优化。然而,在数字化进程中,也出现了教育供给和学习需求、人文主义和数据主义的矛盾。因而,须加强数字赋能,化解供需矛盾,实现供需互契;强化价值引领,化解人数矛盾,实现人数统一,以形成高效智能科学的育人新生态、新模式和新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 机制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探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永生 赵秦 王梦轩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0-106,共7页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 思政素质画像作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模式由传统向评价科学化、精准化转型的关键工具,有效协助教师深入掌握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进而实现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多元性和专业性。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模型建构至少包含三个关键的步骤:科学设置指标观测点、有效推进数据资源化、思政素质画像可视化。为保证思政素质画像科学有效赋能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实践,从强化制度保障、培育人才队伍、夯实数据基础、明晰规范标准等方面提出思政素质画像赋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思政素质画像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阮一帆 王智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共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 生成式人工智能以大数据采集与图谱构建技术、个性化智能系统和人机交互技术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提供了技术基础。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了教育内容创新设计,助力了教育方法的现代化转向,为教育空间拓展提供了技术可能。因此,要充分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优势,锚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价值定位,搭建知识图谱;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数字赋能,打造育人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生产能力,深化数字交往,为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构建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入、异化与驾驭:基于推荐算法的思想政治教育叙事风险与应对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世虎 王许诺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7,共9页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 推荐算法以其强大的筛选和分发技术,深刻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实践,成为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研究的热点问题。推荐算法的设计逻辑、运行机理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叙事理念和规律,这是推荐算法给思想政治教育叙事带来新思路的可能性所在。引入推荐算法可以优化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中心的叙事逻辑,推进双向互动式的叙事方法,发展多维立体化的叙事结构。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叙事中的新变量和风险催化剂,推荐算法在流量与资本的裹挟下逐渐异化,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叙事者、叙事对象、叙事内容和叙事场域带来新的风险,具体表现为推荐算法通过“算法把关”“算法茧房”“算法泛滥”“算法圈层”弱化叙事者权威、影响叙事对象认知、加剧低质内容传播、削弱叙事场域影响。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叙事过程中必须主动驾驭推荐算法,通过批判与建构重塑叙事者权威,经过反思与提升打破叙事对象的“茧房”,注重规制与引导以净化叙事内容生态,利用发掘与“破壁”加强叙事场域文化建设,使推荐算法更好地赋能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叙事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推荐算法 算法异化 叙事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其昂 张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研究范畴中,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是基础关系。借助结构分析方法、行动者视角以及知识社会学分析视角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概念结构,揭示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关联机制的运作逻辑。社会结构通过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进入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并作为思维对象储存其中从而规范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个体行动者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推动下生成个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经过融合沉淀进而形成相对稳定的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知识,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指导。跨越宏观与微观的鸿沟深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的关联机制,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行动 关联机制 社会结构 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月华 郝晓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40,共5页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新型劳动者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动态贴合时代发展带来的劳动者需求变迁,通过培育新型劳动者,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理论和生产力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理论依据,要从唯物史观的学理上把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精神引领功能、技术支持功能、行为导向功能和环境营造功能,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构建本硕博思政课一体化培养体系、打造政产学合作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路径,加强释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的新样态及其建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邵芳强 高恒清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2-46,共5页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正经历生产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传播体系从线性格局到全媒体矩阵、认知接受范式从被动接受到具身交互、权力结构从垂直型到分布式、质量评估从人为定性分析到智能综合诊断的转型。为适应数智时... 数智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正经历生产机制从经验驱动到数据智能驱动、传播体系从线性格局到全媒体矩阵、认知接受范式从被动接受到具身交互、权力结构从垂直型到分布式、质量评估从人为定性分析到智能综合诊断的转型。为适应数智时代的变革,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应实现政治引领与技术赋能相统一、内容精准与形式创新相统一、数据驱动与人文关怀相统一、开放包容与风险防控相统一。数智时代要求构建育人“联合体”强化多元主体协同,整合话语叙事“智慧仓”提升内容供给效能,优化分发“策略簇”破解传播圈层壁垒,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在数智技术生态中的守正创新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守敏 董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45,共4页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 在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前提下,挖掘拉卡托斯“硬核—保护带”理论中关于主导范式之争、主导范式抉择、主导范式优化的意蕴,可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的抉择与优化提供理路。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学科定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提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抉择的主要依据,并从思想、理论、技术三个层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主导范式优化的基本策略,以期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新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主导范式 抉择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内涵、向度及进路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莎 马晓芳 《大学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60,共7页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 当前教育评价正在经历第四次范式跃迁,数智技术的深度应用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提供了以数据驱动为底层逻辑的理论与实践框架,促进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形成与发展:其内涵主要包括评价要素的数字转化与评价过程和方法的智能升级;其隶属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有明确的意识形态价值属性,旨在利用数智理念技术推动对传统评价的重点、难点问题协同攻关,实现评价模式方法智慧化进阶、评价范式时代化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数智化评价的评价要素深度释放数智新生活力、评价过程全面呈现数智叙事特色、评价效果有效凸显数智集约优势,主要经由评价要素的数字累积、评价系统的数智集成、评价体系的智能优化、评价反馈的智慧升级的进路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评价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与实施策略 被引量:2
18
作者 魏延庆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45-49,共5页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 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融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着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融媒体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在于,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提升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能,加快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是,科学引导,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守好阵地,强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平台内容建设;适应形势,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注重安全,以法治思维维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内培外引,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科学引导 守好阵地 内培外引 教育环境 教育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引领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9
作者 邱洋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7-49,共3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要求,也是优势所在。...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推进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性支撑。拔尖创新人才的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引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要求,也是优势所在。高校要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改进育人体系、完善制度保障等举措,系统打造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特区”,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政治引领、价值导向、精神激发和人格塑造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 拔尖创新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海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轨迹,更昭示着教育本质的复归需求。具体来说:在技术可供性层面揭示其重塑意识形态传播范式的可为性,在实践异化层面剖析算法权力规训与教育主体性消解的难为性,在价值重构层面探索人机协同教育生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工具理性僭越导致的三大悖论:算法推荐机制与价值引领效度之间的精准化悖论、数据全景监控与主体道德自觉之间的监控化悖论、技术迭代速率与教育规律遵循之间的加速化悖论。为此,研究提出建构“技术—人文—制度”三维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开发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智能思政教育资源图谱实现精准赋能,借助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构师生数字交往共同体达成价值共生,运用制度性事实理论构建跨部门数据治理框架完成制度调适,从而立足于技术具身认知、教育关系拓扑和数字治理哲学三重维度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赋能 技术哲学 教育生态学 算法治理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