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4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内容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8
1
作者 钟瑞添 张百顺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年第6期5-7,15,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直面当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等方面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切实担负起培养...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是时代赋予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课题。直面当下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枯竭的困境,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围绕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情感、生态信念和生态行为等方面来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容体系,切实担负起培养人良好生态素质的神圣使命,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内容体系 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环境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内在逻辑——兼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观 被引量:5
2
作者 谭志敏 方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35,39,共4页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属于相对落后的领域,其改进有赖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又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前提。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界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 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属于相对落后的领域,其改进有赖于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人们消费模式的改变又以提升公民的环保意识为前提。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关注,环境教育逐步成为教育界方兴未艾的课题。本文从梳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环境观出发,试图厘清思想政治教育与环境教育的内在关联,从环境教育角度挖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为培养青少年的环保意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探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文斌 申冬梅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2014年第5期106-108,共3页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即向人们传播、灌输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是面向全社会的生态科普和生态道德教育基地,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示范窗口。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在生态文明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实施中得到了充分发挥,具体表现在知、情、信、意、行五个方面,即向人们传播、灌输生态文明知识,培养人们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敬畏之情,帮助人们树立坚决履行生态义务的道德信念和责任感,帮助人们树立坚定的生态理想和生态意志,将生态思想意识转化为人们的主观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再思考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1年第1期42-45,共4页
近年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这一主题,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间最为大家所关注和阐释的热点问题之一,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准确界定和科学解读问题。能否全面、准确、深刻地解读好思想政... 近年来,围绕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这一主题,国内已有不少学者展开了系统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其间最为大家所关注和阐释的热点问题之一,便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的准确界定和科学解读问题。能否全面、准确、深刻地解读好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直接关系到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问题。笔者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概念已有成果的仔细研读和独立思考,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价值 生态环境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7
5
作者 唐华 林爱菊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2-34,共3页
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使命,将培养"生态人"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当前,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指导... 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承担起生态文明教育的时代使命,将培养"生态人"列入人才培养目标。当前,体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应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作指导,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绿色大学建设规划。高校要强化引导,优化载体,深化认同,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的社会价值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教育 生态价值 生态文明 “五水共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主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路径与创新价值——基于C大学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6
作者 胡景谱 谈传生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90,共8页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方式的针对性、内容的时代性、对象的主动性、力量的协同性等方面遭遇发展瓶颈。为了推动“立德树人”理念创新、“精准滴灌”方式创新、“三全育人”模式创新,C大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方面探索构建了“基础+主题”模式,通过优化主题选取、强化主题内容、坚持主题特色、创新主题方式,形成了有成效、可复制、具备推广价值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主题 思想政治教育 创新价值 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技术·价值: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三重向度
7
作者 闵雪 石书臣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1-107,共7页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创新性发展的应然取向,是超越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诠释框架的创变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不是偶然的,其发生逻辑可以从动力向度、技术向度与价值向度进行阐述。从动力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顺应“现实世界”到“数字世界”嬗变的应然取向、满足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延异互构的学理规范、契合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实践。从技术向度看,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据驱动、算力计算、算法推荐等技术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驱动创变的生动体现。从价值向度看,数字化转型是形塑人类生存发展新图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精准供给服务效能、塑造思想政治教育智慧育人新样态的价值表现。三重向度各侧其重,各显其质,为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可行性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转型 动力向度 技术向度 价值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探赜
8
作者 陈建华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 共同富裕作为一种社会生活领域的高水平质量标准,既要在物质生产上供给充分,又要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不断提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共同富裕”建设要求的“一体两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崇高社会要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源泉与动力。提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中的“主体性”“崇高性”和“普遍性”价值意蕴,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思想涵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重要维度,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供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教育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价值与实践路径研究
9
作者 杨少波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01-103,共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和“魂”,新时代,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就需要创造性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对此,应多措并行,通过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建设隐性校园文化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传统文化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的三维向度
10
作者 刘文博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44,共4页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文章从内在特质、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一,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教育生态学理论,文章从内在特质、价值意蕴和实践路径三个维度展开研究。其一,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和开放性,揭示其要素联动和动态调试的内在机理。其二,从落实教育强国战略、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破解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等方面分析其时代价值。其三,提出大思政引领结构优化、数字化驱动功能升级、全场域贯通生态治理的实践路径,助力高校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生态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系统 建设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价值功能和实践进路
11
作者 丁亮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83-85,共3页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 本文从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等角度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出场逻辑,从全民性、正义性等角度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功能,并在此基础上详细探讨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赋能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旨在提升育人实效,为共同富裕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和智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逻辑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指向与实践路径
12
作者 杜鹃 衡哲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93,共3页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 红色美术作品是红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彰显着丰富的美学意蕴,又承载着特定的政治内涵,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育人资源。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政治导向、审美素养、文化底蕴、教育创新四个维度。红色美术作品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到坚持目标融合,明确红色美术育人定位;坚持内容融合,优化红色美术育人体系;坚持机制融合,推动红色美术育人实践,不断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美术作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时代价值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境遇与调适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新奎 侯远宝 《中国大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3-68,共6页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话语呈现出语言符号形象化、内容表达个性化、意义预设世俗化、话语主体圈层化的新特征,导致在与传统教育话语的相遇中面临感性化表达降低理性思考、非主流话语淹没主流话语、多元化价值解构崇高意义,以及圈层化传播构筑交往壁垒等现实困境。希冀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传达、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生态,来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调适,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话语调适 数智时代 价值引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为、难为与何为
14
作者 陈海萍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 数字化赋能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标志着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结构性转向,其本质在于技术中介化过程中教育主客体关系的重构。通过革新之“可为”到异化之“难为”,最终指向治理之“何为”,这一辩证逻辑框架不仅映射了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博弈轨迹,更昭示着教育本质的复归需求。具体来说:在技术可供性层面揭示其重塑意识形态传播范式的可为性,在实践异化层面剖析算法权力规训与教育主体性消解的难为性,在价值重构层面探索人机协同教育生态的可能性。研究发现,当前数字化转型面临工具理性僭越导致的三大悖论:算法推荐机制与价值引领效度之间的精准化悖论、数据全景监控与主体道德自觉之间的监控化悖论、技术迭代速率与教育规律遵循之间的加速化悖论。为此,研究提出建构“技术—人文—制度”三维融合的创新路径:通过开发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智能思政教育资源图谱实现精准赋能,借助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重构师生数字交往共同体达成价值共生,运用制度性事实理论构建跨部门数据治理框架完成制度调适,从而立足于技术具身认知、教育关系拓扑和数字治理哲学三重维度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数字化赋能 技术哲学 教育生态 算法治理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生态分析方法对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识的意义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增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3,共5页
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能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带来新的启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体现的功能,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塑造人、规约人和培养人的社会生态系统。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将"... 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能给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带来新的启示。依据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体现的功能,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塑造人、规约人和培养人的社会生态系统。近年来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研究存在的问题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生态的价值"相混同。本文认为应将生态观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价值(方法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教育引导价值(功能属性)、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化理解后本身内涵着的人、社会与自然全面和谐发展的价值(价值属性)这三类不同层次区分开来。生态分析方法对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价值和发展价值的凸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态分析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生活空间的价值意蕴、主要障碍与路径优化 被引量:6
16
作者 罗仲尤 田宇星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6,共9页
生活空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空间转换的切入点。有效融入生活空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关键,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思... 生活空间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场域,是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空间转换的切入点。有效融入生活空间,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关键,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重要方式,更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方位育人的必然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生活空间的有效融合是应然的合理状态,但在融合过程中面临着由于异质性冲突导致的空间疏离、受传统路径制约和对个体需求关注不足引发的空间脱域、受网络圈层化影响形成的空间壁垒等障碍。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入生活空间,需要基于现实生活空间加强沟通互动与情感融入,搭建好融入生活空间的桥梁中介,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空间的主导权与话语权,从而实现从疏离到融合、从脱域到互嵌、从壁垒到通达,使其在生活空间有效融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空间 价值意蕴 路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价值观确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野田 王永红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43,共3页
价值观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乃至本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价值观作为人的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具有多项核心功能。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 价值观教育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任务的完成乃至本质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价值观作为人的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具有多项核心功能。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普遍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是人的社会化的核心内容,构成人们内心深处的评价标准系统,对人的行为具有定向作用。鉴于此,学校要加强价值观教育,这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关键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 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批判及其当代价值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地 王艺桥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5-32,共8页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发和工人革命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密切关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批判,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德、宗教清德、...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社会危机频发和工人革命浪潮日益汹涌的背景下,密切关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发展,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具体包括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批判,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公德、宗教清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等方面的内容批判,以及对资产阶级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强制灌输、操纵媒体和控制舆论的方式批判。马克思恩格斯对资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立足于无产阶级立场,对科学认识和理性对待当代西方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思想政治教育的批判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想的文本研究以及在国际视野下推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思想政治教育 资产阶级 当代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重维度
19
作者 王春旭 赵国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共6页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 教育家精神蕴含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与弘道追求等丰富内涵,有时代性、引领性和创新性等特质,能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强国建设。教育家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逻辑的内在关联,表现为在目标上培养时代新人、在内容上传递主流价值与人文精神、在主体上师生协同共进。在推动教育家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上,首先,要推进课程融合,打造特色思政课堂;其次,要加强师资培育,锻造“大先生”队伍;最后,要建好校园文化,营造浓厚育人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家精神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育人价值 内在逻辑关联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治记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
20
作者 樊子豪 覃姣媚 《高教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78-80,共3页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政治记忆,对形成自愿认同、情感认同、提供主流价值参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捍卫政治权威和权力主体的合法地位。基于这一视角,文章详细探讨了政治记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路径,以期从记忆... 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应用政治记忆,对形成自愿认同、情感认同、提供主流价值参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有助于捍卫政治权威和权力主体的合法地位。基于这一视角,文章详细探讨了政治记忆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实践路径,以期从记忆整合、记忆激活、记忆纠偏、记忆刻写等角度入手,强化广大受众的政治记忆,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记忆 集体记忆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认同 政治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