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实的个人”观照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冬雪 高松岩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88-90,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客体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对这一客体进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前提。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思想提供了一种分析人、理解人的科学维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一... 思想政治教育是以"人"为客体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如何对这一客体进行理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与前提。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思想提供了一种分析人、理解人的科学维度。按照马克思的理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是一种集自然性、社会性和精神性于一身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以这些属性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现实的个人 自然性 社会性 精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青年: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新表征透视 被引量:28
2
作者 贾兆帅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6-77,共12页
社会条件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条件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阶迭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重塑性的样态特征。在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数字青年”已然成为青年一代在新社会... 社会条件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具有普遍性、根本性和长远性。大数据时代的社会条件下,伴随着数字技术的进阶迭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呈现出重塑性的样态特征。在青年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数字青年”已然成为青年一代在新社会条件下具有显著时代印记的新身份标识。科学把握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客体的新表征,全面透视“数字青年”的内在肌理,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时代化、亲和力和实效性的重要基石。“数字青年”是社会条件变革发展中的新生事物,具有现实与虚拟交融的新身份特征,展现“分布式认知”的新认知模式,青睐“相关性思维”的新思维模式,形塑多元扁平化的新交往模式,崇尚人机协同的新发展模式。同时,“数字青年”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概念,其内涵与外延也会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不断满足“数字青年”的新需求和新期待,推动构建数智思政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新表征 数智思政 大数据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 被引量:33
3
作者 余斌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3-56,共4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受者。一些人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观点的前提并不牢固,人不仅能作为主体,而且能作为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的确大量存在主体之间...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发起者和实施者,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承受者。一些人提出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的观点的前提并不牢固,人不仅能作为主体,而且能作为客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也的确大量存在主体之间的关系,它大量地或主要地存在于学校与教师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特别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除了教师之外,国家、政党、社会、家庭等也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教师还是具有客体性的主体,要抓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抓好高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其次,要抓好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教育者接受(继续)教育。在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方面,要在加强学生们的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以便学生们能够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不仅水到渠成地得出结论,而且还能检验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主体间性 具有客体性的主体 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必要性及二者的关系 被引量:9
4
作者 罗洪铁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2年第2期21-23,共3页
对是否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个概念,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就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等问题,在继承其他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理论... 对是否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这个概念,理论界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就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和客体的必要性,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的关系等问题,在继承其他同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希望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理论问题深入研究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必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形成与发展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蔡小菊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3年第2期39-41,共3页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经历了初步形成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对这一理论研究过程的回顾与梳理,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不断发展完善。1987年至1999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形成阶段,但这一时期对这一理论的探讨在理论准备...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经历了初步形成到不断发展的过程,对这一理论研究过程的回顾与梳理,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不断发展完善。1987年至1999年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形成阶段,但这一时期对这一理论的探讨在理论准备、研究视域和探索深度上相对狭窄和表浅;从2000年到现在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理论的发展阶段,在研究思路和研究深度上,主客体理论都有了重大突破,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协同关系的生成——基于高校师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学习现状调查 被引量:14
6
作者 曾令辉 董晓绒 苏梅芳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5-151,共7页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要有效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光靠单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或教育对象都难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教育对...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和难点问题。要有效实施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光靠单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或教育对象都难以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的,需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协调同步推进,生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协同关系。因此,基于高校师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特点和现状,从主客体关系的整合与优化、协调与同步、认同与融合等维度探索生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协同关系的基本策略,对于进一步深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客体 协同关系 生成 新媒体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